这几年,似乎有太多的原因,让我的白纸黑字的写作基本停滞了。然而,心灵深处的写作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冷眼旁观纷乱世事的时候,我经常沉默着,在脑海里缓慢并且断断续续地记录下一些文字。当越来越多的人砍倒信仰的旗帜,无所顾忌地强夺豪取或随波逐流时,我承认自己的生活状态不太好,确实有些狼狈而又苟且。不过,我依然固执地依靠文学,寻找着精神的光,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
我一直觉得,在平凡生活以及精神深处,“家园”是一个博大无边的概念,它始终是一种冥冥中的神示的所在,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那些流离失所的沦落者。我曾经独自坐在山冈上,看天空的白云和大地的空旷,故乡宁静得象一朵晚开的带露的花朵。我也一次又一次透过平静的表象,耳闻目睹尘世间太多的悲欢离合,往往忍不住低下头去泪流满面。于是,我以群山、土地、风云、雨霖、飞鸟、游鱼、野花、爱憎、疼痛、温暖……来延伸家园的概念,始终无法逃避这些世俗的或美好或惨痛的事物的诱惑与触动——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灵魂深处翻滚的幸福和痛苦,其实无一不由此而来。
安宁的心灵、悲悯的情怀。
虽然现实的嘈杂肮脏和日常生活的真善美,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尖锐复杂、丰富多彩,而我又写不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主旋律文本。但是,即便写作的内容再细小、琐碎、零散,我也必须始终坚持写作的“真实性原则”,即内心的真实。基于这个朴素而实我竭力将自己的身心与大地贴得近一些,再近一些;竭力把自己的身心与爱恨也贴得近一些,更近一些。我以为,一个写作者,在进入这个最好的时代的同时,必须有疏离这个也是最坏的时代的勇气和能力。我不可能回避现实,更不能选择落荒而逃,在直面纷繁复杂的现实的同时,我愿意自己是个灵魂并未出窍的人,愿意让自己的魂魄生活在另一个精神世界里,在那里建筑一座小小的可以安身立命的庙宇。因此,我心甘情愿地极其边缘化而又极端个性化地身陷于沉寂和落寞之中,犹如一名苦行僧,蛰伏在鲜为人知的僻静角落,独自一人念经敬佛,闲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落,饥了就吃,困了便睡。在别人快速地与时俱进的时候,我宁愿缓慢、坚定而又纯粹地朝着另一个方向沉入。太多的人对向上生长梦寐以求,而我更喜欢的是向下的那种力量。我一直坚信,人世间始终有着谎言、金钱、强权等等无法代替的东西,比如不泯的良知、在的理念,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因此追求和持守着人生自守、段落散文集宠辱不惊、得失勿念的心态,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的,依然是沉默,缓慢,并且断断续续地写作…… 段落
2012年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