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线平片高血压性心脏病表现为左心室段圆隆,左心房、左心室及至右心室显着增大,可呈“主动脉普大”型心影;心搏有力;主动脉扩张、纡曲延长、心腰凹陷;肺淤血;间质性或肺泡性肺水肿。
2.CT和MRICT显示心腔大小、室间隔及心室壁的厚度,观察心室运动,计算EF,评估心功能。胸主动脉弓降部连续扫描,可显示主动脉病变。血管重建后有助于明确主动脉及其病变全貌。
MRI不需注入造影剂可以显示心脏、动脉内腔或管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应用心电门控技术,左心室长、短轴成像观察室壁及室间隔的情况及心腔有否扩大和扩张程度,判断心脏损程度。
二、肺源性心脏病
1.X线平片基本征象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衰竭表现。
(1)右肺下动脉扩张,右肺下动脉横径15mm为阳性,右肺下动脉横径和气管横径比值1.07。
(2)中心肺动脉扩张外围分支细少。重度肺动脉高压时,肺门动脉显着扩张,与数条细小和扭曲的动脉支相连,状如残根。
(3)肺动脉段凸出。
2.CT和MRI均可显示肺动脉干和中心肺动脉扩张,右心室及室间隔肥厚。重度肺动脉高压MRI于中心肺动脉腔内可见血流高信号,反映肺循环血流缓慢。
3.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前壁厚度0.5cm,搏动增强;右心室流出道扩张30mm;心室波群中右心室内径增大20mm。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X线平片X线平片可显示继发于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的肺淤血、肺水肿和心脏左心室增大,对某些机械并发症如心室壁瘤、室间隔破裂的诊断有一定帮助。X线平片所示的心脏增大和不同程度的肺静脉高压,反映了左心功能损害以致左心衰竭的发生。
心室壁瘤的X线征象有左心室缘局限性膨凸;左心室缘搏动异常;左心室缘纵隔一心包粘连。
2.MRI
(1)陈旧性心肌梗死。梗死室壁节段性变薄,变薄程度较急性期为重,以收缩期像明显;变薄节段室壁的心肌信号强度减低,TwI较Twi更明显;变薄节段室壁收缩期增厚率异常,以收缩期增厚率下降(30%)、消失等多见,较大的病灶其周边部位可有收缩期增厚率增强征象,于中心部收缩期增厚率下降并存;变薄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多为运动减弱;合并附壁血栓时,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附壁血栓不同,Twi多呈中等信号强度,与心肌相似,而T2wI上血栓的信号强度较心肌高。
(2)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区心肌信号强度增高,以T2wI较wI更明显;梗死室壁节段性变薄,判断标准为同一扫描层面梗死区室壁厚度小于或等于其他正常节段室壁厚度的65%;梗死室壁出现节段性运动减弱,邻近部心室腔内可有血流高信号或附壁血栓,后者Twi呈较高信号,而TwI信号强度不变或略降低;梗死区心肌信号强度增高不明显、边界欠清晰。急性期附壁血栓无强化。
冠状动脉磁共振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长度为三主支的近中段,对大于50%的冠状动脉狭窄可做出判断(图8-6)。
3.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钙化。检查冠状动脉钙化及定量分析,对冠心病的筛选和诊断、病变程度判断有重要意义。表现为沿冠状动脉走行的斑点状、条索状影,亦可呈不规则轨道形式或整条冠状动脉钙化。钙化血管支数越多,冠状动脉狭窄的可能性亦越大。可分为钙化斑块、软斑块和混合斑块。
4.冠状动脉造影
(1)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影的基本征象。
1)冠状动脉管腔边缘不规则、半圆形“充盈缺损”和不同程度的向心性和不规则的狭窄和阻塞,为粥样斑块和管壁增厚的反映。重度狭窄和阻塞常为继发血栓及其后遗病变所致。
2)冠状动脉痉挛多在原有固定性狭窄基础上发生,也可见于造影正常的冠状动脉。
3)血栓、栓塞和阻塞再通。
4)冠状动脉扩张和动脉瘤形成。
5)侧支循环形成。
(2)粥样硬化病变造影的形态特征。
1边缘平滑的“充盈缺损”和向心性狭窄,多为内膜表面完整的斑块或管壁增厚的表现。
2边缘不规则的狭窄,在“充盈缺损”基础上示有龛影或管腔内透明区、杯口状阻塞、次全阻塞等,则为斑块破裂、溃疡和继发血栓形成。两者分别称为单纯性和复杂性病变,前者预后较好,后者预后差,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易发生心肌梗死等。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多显示为多支病变、弥漫性钙化病变。
(3)冠状动脉狭窄的分度。管腔内径狭窄50%、50%-74%、75%-99%和100%分别为轻、中、重度狭窄和完全阻塞。累支数按冠状动脉三大支及左主干区分,说明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及有无主干累。
(4)左室功能分析。左室造影可观察左室形态、大小及运动功能等。左室功能分整体和节段性功能两类。正常左室舒缩功能各段协调一致。当心室某断局部缺血、坏死或纤维化后相应节段舒缩功能异常,表现为功能减弱、消失和矛盾运动。
5.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导致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评价心脏结构改变包括室壁瘤、梗死性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反流和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等。
四、心包积液
1.胸部X线片心包积液使心包压力增高,心房、腔静脉压力升高,静脉回流阻,因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上述征象。
(1)在300ml以下者,X线表现正常。中等量积液,心影向两侧扩大,呈“普大”型或球形,心腰及心缘各弓的正常分界消失,心膈角变锐。
(2)心缘搏动减弱或消失,主动脉搏动正常。
(3)与心包膜下脂肪层对比,“心包层”增厚正常为2-3mm。
(4)短期内心影大小可有明显变化。
(5)可伴不同程度上腔静脉扩张。
2.CT和MRI
(1)CT。沿心脏轮廓分布、紧邻脏层心包脂肪层的环形低密度带。CT值略高于水或比水高10-40HU,提示积液中含有蛋白;CT值比水高50HU,提示近期出血。
(2)MRI。可对心包积液定性诊断及半定量分析。心包脏、壁层间距增宽为5-15mm,积液量100ml,主要位于左心室后侧壁或右心房侧壁外方。心包脏、壁层间距增宽为15-25mm,积液量500ml,积液还分布于右室前壁前方,左心室心尖部下外方等。心包脏、壁层间距增宽为25mm,积液量500ml,上述部位积液厚度进一步增加。
3.超声心动图
(1)少量心包积液。积液量100ml,心脏收缩期右心室前壁与心包壁层之间无液性暗区,心脏舒张期左心室后壁与心包后壁出现15mm,液性暗区。
(2)中等量心包积液。积液量500ml,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见液性暗区,左心后壁的脏、壁层心包膜间存在15-25mm液性暗区。左心房后偶见少量液性暗区。主动脉根部活动幅度减小。
(3)大量心包积液。积液量500ml,在右心室前壁之前存在明显液性暗区。左心室后壁之后的液性暗区厚度25mm。胸壁运动增强,前后壁呈同向运动。
五、肺动脉高压
1.胸部X线片右心室重至重度增大,常伴右心房增大。肺动脉段多凸出,双侧肺门动脉扩张。
2.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检出肺动脉扩张,右心室壁可增厚,右心室增大,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见三尖瓣反流及关闭不全。超声多普勒可定量测定肺动脉压力。
3.CT和MRICT可准确显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扩张,测量其径线,与正常或细小分支形成明显对比。MRI也可准确显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扩张,可观察到心室收缩期肺动脉内中高等血流信号,为肺血管阻力升高,肺动脉腔内缓慢血流所致。
4.肺血管造影可通过右心导管测压,主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42(2.7)kPa时为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造影显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支、叶、段动脉扩张;两肺小动脉造影剂排空延迟及肺实质期充盈延迟。
六、肺栓塞
1.胸部X线片区域性肺血管纹理稀疏,纤细,肺透过度增加。未累部分可呈现纹理相应增多。如果发生肺梗死,可有特殊性影像。如果累计范围较大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平片不能直接检出肺栓塞,但可提供心胸全貌,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提示肺栓塞诊断。
2.超声心动图表现在右心负荷增多影像;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腔内异常回声,对于中央型肺动脉栓塞有一定诊断价值。
3.增强CT检查CT可以清楚显示肺动脉及确定段以上血栓部位、形态,呈腔内充盈缺损、梗阻,肺灌注期成“马赛克征”。与肺动脉造影比较,CT诊断的敏感性为80%-95%,特异性为86%-96%。优点是无创,对急症尤为有价值。缺点是不能得到血流动力学资料,对亚段肺栓塞诊断尚有困难。
4.MRI常规采用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对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主干的栓塞诊断有一定价值,血栓呈中度信号强度。目前增强MRA闭气超高速扫描序列已成熟,行肺动脉期显像,肺栓塞呈现充盈缺损。
5.肺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是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金标准,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达95%-96%,但有2%-4%并发症,0.5%的病死率,仅用于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它直接显示管腔及栓子,腔内充盈呈完全或不完全梗阻。
七、主动脉夹层
1.胸部X线片主动脉弓降和降部,以及主动脉升、弓及降部普遍扩张,边界清楚。降或升部普遍扩张基础上弓、降或升部呈囊状膨凸,后者可能为夹层继发的假性动脉瘤。病变部位搏动,尤其弓降一降主动脉多减弱和消失。若心包或胸腔积液,后者都在左侧,提示夹层外穿破裂。
2.超声心动图超声诊断的直接征象是主动脉壁内夹层血肿产生的内膜片及由此产生的真假腔。即低回声的血管腔内的片状强回声结构,并随心动周期有不同程度的摆动。内膜片将血管腔分为真、假两腔,真腔压较小,假腔压较大。多普勒见真腔血流信号较强,流速较快。
3.CT和MRI
(1)CT可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各种征象,尤其显示内膜钙化内移、假腔内血栓,以及血液外渗、纵隔血肿、心包和胸腔积血等。不适合观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内破口的检出率低。
(2)MRI可明确显示内膜片、内破口、主动脉双腔及分支累等主要征象。真腔细小,假腔宽大,前者多在后者前内侧。真腔内血流速度较快,血流信号呈低或无信号,假腔内血流速度较慢,血流信号为低至中等信号。内膜片沿主动脉长轴延伸。内破口表现为内膜片连续中断。假腔内血栓,为中至高信号,多位于假腔的侧后壁,即附壁血栓。主动脉分支累表现为压迫移位、狭窄一阻塞或夹层,前两者较常见,主要为头臂动脉及肾动脉累。
自主动脉弓至降主动脉可见呈中至高信号的内膜片和主动脉双腔,真腔狭小位于前内侧,假腔宽大在外后方,两腔均为流空低信号。
4.血管造影多采用胸主动脉造影,可观察夹层范围和病变全貌,常需加做腹主动脉造影。为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主要方法。造影主要征象包括主动脉双腔、内膜片、假腔附壁血栓、内破口、主动脉分支累、主动脉关闭不全等。
(王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