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称赞谭盾“把东西方文化中最优美的最精华的东西融合在一起”是她在与谭盾的交谈中总结出的一个细微点,这句赞美肯定会满足谭盾的心理需求,谭盾也适时地以“你真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主持人”这句称赞来回敬,这两句互相赞美,可能使两人下面的谈话更加默契。
二、借第三者之口来赞美
假借别人的口来赞美一个人,既传达了第三者的善意,也能表明自己的赞同立场。
请看东方卫视《可凡倾听》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对著名女影星章子怡说的话:
李安导演在上个月接受我的一个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特别发自肺腑的话。
他说:也许很多人会说是我李安,是《卧虎藏龙》成全了章子怡,其实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她的玉娇龙也成就了《卧虎藏龙》。
这里曹可凡借李安之口夸赞章子怡的演技出色,确实是赞美却又不露痕迹。
传达第三者的赞美,一是要真实,不能胡编乱造,二是要表明自己的赞同。
如果能借用有影响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言论来赞美别人,更能起到显著的效果。这样的赞美可以使对方在心理的满足之外又有另外的欣慰。下面就有这样一个例子。
金庸曾与日本文化名人池田大作展开过一次对谈,对谈的内容后来辑录成书出版。在对谈刚开始时,金庸就表现出了谦虚的态度:“虽然我与会长(指池田)对谈过的世界知名人士不是同一个水平,但我很高兴尽我所能与会长对话。”池田大作听罢赶紧说:“您太谦虚了。您的谦虚让我深感先生的‘大人之风’。在您的72年的人生中,这种‘大人之风’是一以贯之的,您的每一个脚印都值得我们铭记和追念。”池田说着请金庸用茶,然后又接着说:“正如大家所说‘有中国人之处,必有金庸之作’,先生享有如此盛名,足见您当之无愧是中国文学的巨匠,是处于亚洲巅峰的文豪。而且您又是世界的‘繁荣与和平’的香港舆论界的旗手,正是名副其实的‘笔的战士’。《春秋·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是之谓三不朽’。在我看来,只有先生您所构建过的众多精神之价值才是真正属于‘不朽’的。”
池田大作在这里对金庸进行赞美,他所引用的话语,无论是“有中国人之处,必有金庸之作”,还是“笔的战士”以及《春秋·左传》中的“太上有立德……是之谓三不朽”等,都是舆论界或经典著作中的言论,借助这些言论来赞美金庸,显然既不失公允,又能恰到好处地赞美对方。
三、发掘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缺点,并都有想“淡化其缺点”的倾向。但当你能从别人的缺点中发现出闪光点时,这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最佳的赞美。
2006年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中,一位藏族歌手上台演唱后开始了综合知识问答,他听不懂普通话,主持人董卿特意请现场评委藏族歌手宗雍卓玛帮忙翻译。这位歌手抽到的题是成语接龙,当时全场观众和评委都静下来,都在等待,希望这位藏族歌手能听懂,能答上题目。但是此题对这位歌手来说难度太大了,宗雍卓玛竭尽全力的翻译最后还是徒劳,最后很遗憾他没有回答上来,观众席里一片惋惜声。这时,主持人董卿举起了话筒,说出了以下一番让全场释怀的话:
其实,他听不懂我们的话正如我们听不懂他唱得藏歌一样,但是他今天为我们带来的是中国海拔最高地区的歌声,歌声里他的感情我们听得懂,他唱出了打动人心灵的歌曲!其实,此刻他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来到这座城市时他感到的是一种陌生,该给这样质朴的歌手更多的关怀,即使听不懂,但是歌声没有界限,情感没有界限,相信我们的关怀他一定听得懂!
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这位藏族憨厚的青年微笑着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正如太阳会有黑子一样,瑕不掩瑜,短处有时并不影响其本身的优势。对其短处,进行适当的分析,让对方接受它,面对它,这样会使他更自信,更有光彩。短处是不会消失的,不管你是否承认,它都是存在的。那么,勇敢地接受它,综合地分析它,倒是能从心里将它淡化开去。
四、赞美和鼓励相结合
以含蓄的语气表示赞扬,让对方自己领会其中肯定、鼓励和期冀的意味,促使对方更加上进。丰子恺走上艺术道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丰子恺考入浙一师后,李叔同教他图画课。在教木炭模型写生时,李叔同先给大家示范,画好后,把画贴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都照着黑板上的范画临摹起来,只有丰子恺和少数几个同学依照李叔同的做法直接从石膏上写生。李叔同注意到了丰子恺的领悟。一次,李叔同以和气的口吻对丰子恺说:“你的图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课,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速的学生。你以后,可以……”李叔同没有紧接着说下去,观察了一下丰子恺的反应。此时,丰子恺不只为老师的赞扬感到欢欣鼓舞,更意识到在老师没有说出的话当中包含着对他前程的殷切希望。于是,丰子恺说:“谢谢!谢谢先生!我一定不辜负先生的期望!”这天晚上,李叔同对丰子恺的赞扬,激励他走上了艺术道路。丰子恺后来说:“当晚李先生的几句话,确定了我的一生……这一晚,是我一生中的一个重要关口,因为从这晚起,我打定主意,专门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变。”
在这里,李叔同尽管注意到了丰子恺在绘画方面的天赋,他自己也为此而颇感激动,但他在赞扬丰子恺时仍然努力保持了平和的心态和语气,只用朴实、含蓄的语句表示了对丰子恺画艺进步的肯定,同时欲言又止,让他自己去领会其中浓浓的期冀之情。这样的赞美方式,既让丰子恺感到满足,同时也给予了他极大的激励。
在鼓励和赞美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运用得很好。《开心辞典》是一档益智答题式节目,在节目进行当中,缺乏场上经验的嘉宾在答题时都会有紧张情绪,对此,王小丫总是用自己甜美温情的微笑来缓解选手的紧张情绪。当嘉宾有题答不出来或者答错下场时,王小丫总是用自己赞赏而鼓励的目光来安慰嘉宾。她的话语也非常体贴:这道题目确实太为难您了。我非常理解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答案。我如果不看答案,也回答不出来。
由于在节目当中充分考虑了嘉宾的心理感受,并体现了人文关怀,所以王小丫的人气在观众中一直很旺,她主持的这档节目也一直深受观众的欢迎。
五、类比幽默赞他人
用类比幽默赞美他人,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干的,彼此之间没有历史或约定俗成的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有赞美之意。
据说拿破仑在歌剧院里看歌剧,见另一个包厢里坐着著名的作曲家罗西尼,就叫侍从请他过来。罗西尼赶紧来到拿破仑的包厢,跪下请罪道:“皇帝陛下,我没有穿晚礼服来见您,请恕我大不敬。”拿破仑语出惊人:“我的朋友,在皇帝与皇帝之间,礼仪是不存在的!”
拿破仑将罗西尼也称之为“皇帝”,并说“在皇帝与皇帝之间,礼仪是不存在的”。这句幽默之语,是对罗西尼极高的赞赏,以至于他有了“音乐皇帝”的尊称。
其实,拿破仑所用的类比赞美,对主持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用得好,不仅能在不动声色中赞美对方,增加对方的自信与荣耀,而且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为接下来的访谈做出很好的铺垫。请看下面这位主持人是如何用类比赞美来让人重树信心的。
在一次节目中,一位男嘉宾聊起了长相带给自己的困扰,他说自己眼睛小,相貌丑陋,出去找工作的时候常常感到自卑。这时主持人打断他说:“这位朋友可能太过于担心自己的外表了,其实相貌和能力不是呈正比的,其貌不扬的人可能事业上更成功,你就拿主持行业来说吧,现在很火的几个主持人,比如李咏、毕福剑,哪个不是小眼睛,眼睛小好啊,眼小显得有智慧。还有演艺圈当红的孙红雷,眼睛也很小,你可以说他不够帅,但你不能说他不是个好演员。”
主持人拿出了众多名人的例子来幽默应答,很好地帮助这位嘉宾解决了自卑问题。
类比幽默因其类比双方差异性大,不协调性强,而营造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在如此幽默的谈话氛围里,赞美将如同人见人爱的婴儿,没有人会因为被赞美而不知所措,而会特别开心。
六、推测赞美
借用推测法来赞美他人,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主观意愿性,未必是事实,但是能从善意的想象中推测出他人的美好东西,就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有个善良的小女孩儿,总觉得自己长得挺丑,总是含羞草似的低着头,就连圣诞节也不例外。于是,就在圣诞节这天,因为低着头走路而撞倒了一个老人,一个白发苍苍的盲人。
小女孩儿吓了一跳,赶紧说了声“对不起”,她的声音挺小,一听就充满了深深的自责。于是,盲人说了一句:“没关系。”
女孩儿挺感动,赶紧扶起老人:“老爷爷,是我把您碰倒的,我……我搀着您,送您回家,好吗?”女孩儿的声音,细腻甜,像一阵柔柔的风。
但盲人却摇了摇头:“不,孩子。听声音就知道你肯定特别善良。你一定长得挺美……”那个“美”字说得很响亮,使女孩听了怦然心动。
“可我……”小女孩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小女孩儿的眼里刷地流出了一行热泪。她感激那爷爷似的老人,居然那么真切地夸她“美!”
也就是打这天起,她走路时抬起了头,因为她已坚信,美像阳光,也同样簇拥着她!
瞧!这就是一句话创造的奇迹!它使一个失望的小女孩儿找到了太阳,找到了自信!
白岩松在访问余秋雨先生的过程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中国的文化已经很悠久了,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文人在传递着它,岁月流逝,文人们相继地去了,但心灵中这种体验却是一脉相承的。那么现在您是否觉得自己非常有责任来承担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或者说您很幸运的是这个血脉的中一分子?当面对自己的时候,或者说在酒后,您有没有构思或想过自己是唐朝的一个诗人或者宋代的一个词者?
这里白岩松通过多数文人的心理体验推测余秋雨,赞美其有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心,效果也很好。
七、以抑致扬
在一些场合里,贬低自己就可以起到抬高别人的效果,这是一种“以抑致扬”的效应。适当放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才能或优势,则不用多加赞美,就已经在无形中抬高对方了,自己的普通甚至低劣正凸显了对方在该方面的高明或优势。恰到好处地使用此种方式,既成功地赞美了别人,又能给人留下为人谦逊的好印象。主持中的语言和说话艺术也是大同小异,下面以此例加以说明:
在一档文化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与一位著名学者一起畅谈文化,节目一开始,主持人给学者沏上一杯茶,这位学者当即叫出茶的名字,还讲了不少有关茶的故事,主持人见状顺势而为,由衷地佩服道:“原先我只知道吃茶可以解渴提神,一样的水和茶,也没留意过这些茶有什么不同。先生果然是学识渊博,真叫人由衷佩服,吃一口茶也竟然有这么多学问。”学者听后心花怒放,谈兴大发,又从“茶乃水中君子、酒乃水中小人”开始论起“孔孟之道”,妙语连珠、滔滔不绝。学者的话刚结束,主持人便赞道:“我主持了这么多期文化访谈类节目,每一期的专家都是高人,但是像今天王老师这样好口才的学者还真不多,举手投足之间,生活细微之处,在王老师那里都是学问。今天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也是获益匪浅啊,大家说是不是?”现场观众也都随声附和,这位学者感到非常满足。
主持人在赞美学者时适当地贬低了自己,他对学者在饮茶时的言行大加称赞,装出自己对茶道一窍不通,这样在适当放低自己的同时,学者极为愉悦,也更有继续畅谈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