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之论
有无相对,有无相融。“有”中内含“无”,“无”中也含“有”,常眼只认事物的“有”,慧眼却认事物的“无”。“有生于无”,“有无相生”,是创造学的真谛。
“无”、“有”相生
《老子》一书中讲了不少关于“无”的话,而且很精彩。全书讲到有关“无”的内容就有二十余章。把“无”与“有”联在一起作讨论的,也有十几个章次。
《庄子·天下》在评论老子关于“无”与“有”的观点时说:“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庄子把老子关于“无”、“有”的观点视为“太一”,看得很重。
老子关于“无”、“有”的讨论,说得最著名的、最重要的是: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上述引文是《老子》一章的第一段,老子把“无”和“有”对应地、独立地做议论。 “无名”,天地之始,是说,“无”是太始之际,是天地形成的开端。老子在这里把“无”与“始”联系着说,说明这个“无”不是虚的无,并非到了“有”的时候,太始才有了这个“际”,天地才出现了这个“始”。
这里的“无”是尚未形成天地的天地,即将形成天地的那个物质。同理,这里的“有名”,万物之母,也可作相同的解释。
实际上这两句话,老子都是用来说明他的根本主张“道”的观点的。在老子看来,“道”是“无”和“有”的矛盾统一体,在真理发展的长河中,“无”“有”相生、相资,这“之始”、“之母”是“道”的同一意义的两种说法而已。
上述引文的第二段,“故常‘无’……常‘有’……”,是说:由于“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就要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
老子关于“无”的论述,重要的章句,还有二章中的“有无相生”句;四十章中“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句等等。
老子说“无”
老子议论“无”,大致有五种解释。
“无”即“道”。宇宙万物的原质,如前已讨论,一章中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句,就是这种用法,这是主要的;
指“虚”,虚廓的空间,这“无”实际也是一种“有”,虚廓的“有”;
作“有”“无”对立体的“无”讲。如“有无相生”(二章);
作“没有”讲,如十九章中“盗贼有无”句;
作规律解,用“复归于无物”、“无物之象”、“无状之状”那样的文字,来形容自然、社会、思维发展规律,即老子所说的“道纪”(十四章)。
老子讲“无”,常常与某个字连缀地用,以加强“无”的内容阐述,如“无极”(“复归于无极”,二十八章);如“无名”(“‘道’常无名”,三十二章);再如“无为”(“为无为”,三章)等。
老子讲“无”,更多时候与“有”对应着讲,如一章中“常无”、“常有”;二章中的“有无相生”;四十章中的“有生于无”等等。这些“无”绝不是子虚乌有的“无”,这些“有”,也绝不是货真价实、实而又实的“有”,而是“有”与“无”的统一,“无”中有着“有”,“有”中有着“无”,实依附于虚而显现,虚凭借着实而存在。
现代学者论“无”
我国现代学者庞朴从文字学角度分析了“无”的含义,说有三种“无”:亡,有而后亡;無,似无实有;无(据《说文解字》说,“无”是無的古文奇字,义虚无,与“無”有别),无而纯无。
庞朴对《老子》关于“无”、“有”概念的解释,说明着“无”向 “有”转化,或 “有”向“无”转化,是经历着“无 →” “無 →” “有”的过程,或 “有 →<sub></sub>” “無 →<sub></sub>” “无”的过程。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处理事物、改造事物,包括创造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笔者从“有”与“无”的关系着眼,认为“无”、“有”是对立统一体,是共生体,相互依存着,“无”依附着“有”,“有”依附着“无”,是可以互为转化的,“有”可以转化为“无”,“无”也可以转化为“有”,这种转化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笔者又认为老子所说的“无”,从其主要用法说,有如下特征:
是“道”的化身,是万物的质,恍兮惚兮,弥漫在大千事物、万千现象之中;
是“有”的对立物,它从“有”中来,又将产生新的“有”;
具有虚谷、谦下、处静的品德,以此胸怀去孕育“有”,诞生“有”,使“有”腾飞。
“无”的管理启示
研究“无”,从《老子》一书所揭示的,提供给我们的管理思考是很丰富的。
从“无”的本体价值作思考。“无”的发生、存在、发展,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一种普遍规律,包括管理现象。宇宙日月,泱泱世界,从高山到平地,从有生命体到无生命体,成千上万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的各式各样思想、观点、方法,莫不是遵循有无相生的规律而运动、而变化、而发展的。
拿物质形态的“有”来说,当初大地洪荒一片,混沌一团,原始物质在互生互克中,互相激荡中,“混而为一”(十四章)的物质发生裂变了,于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四十二章),于是色彩纷呈的万物形态出现在世界上。
有人认定,“无”不能演化“有”,说它们彼此对立,“无”就是“无”,“有”就是“有”,“无”怎么可能变成“有”呢?这不对,他们没有弄清“无”中有“有”的因子,“有”中有“无”的元素;也没有弄清事物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的。如按他们那样理解,万物早已匿迹,文明早已断种,历史早已凝固,世界早已僵死了。
企业管理的诞生、发展史也证明着,它也经历着从“无”到“有”这样的过程,从没有企业到有企业,于是有了管理,然后出现各种各样管理理论,而且继续出现新的“无”,督促我们去研究新的“无”。
作上述思考,启迪我们要善于发现“无”,研究“无”,发展“无”,促“无”向“有”转化,促“道生一”。
从“无”的行为价值作思考。“无”可生化为“有”,这不仅表现在物质的生存发展上,还扩及人们的行为活动。比如对待事业成败问题上,对待改革顺利与挫折问题上,都可用老子的“无”论激励自己,励精图治,克服困难。
拿企业管理来说,若企业在竞争中遭遇到了挫折,用“有生于无”的思想敦勉自己,奋发图强,使企业化阴霾为光明。假如我们企业现在情况不错,我们也可以用“有无相生”的思想提醒自己,不矜不傲,恬淡地对待自己,防止已取得的“有”过早地逝去,使“有”创新再创新。
从“无”所提供的方法论作思考。“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它启发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些,不仅要看事物的正面,还要看事物的背面和侧面,不仅要看事物“有”的一面,还要看事物“无”的一面。据此采取相应对策,或让它尽快地转化为对立的“有”或“无”;或延缓它的转化,维持现有良好的“无”或“有”。
因为“无”、“有”变化是生生不息的,时时存在的,上面所谓的“尽快转化”、“延缓转化”等云云,都是从相对意义上说的。
从个人修养角度作思考。做工作、办事情、想问题、搞管理要虚静一些,事业成功了,“无”一些,谦下之;事业受挫或失败了,“无”一些,宽怀之,不急不躁,以此修身养性,如老子所说:“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
二、“无”与创造发明
创造,“有”的突破
上节“无”论,讨论“有”“无”相生观点,使我联想到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企业成长有关的创造思想的问题。
一部自然演化史,是“无”转化为“有”,“有”又转化为“无”,“有”“无”相资的历史,同样,一部社会发展史也经历着这样的转变。
“有”生于“无”,自然不纯是自生自灭的,需要“为无为”,需要“为”,需要人类努力,就是说需要刻意创造。
什么是创造?“创”字的注释在我国首见于《汉书·叙传下》,其中颜师古注说:“创,始造之也。”《辞海》中对“创造”一词的解释为: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这些话用老子的词汇来说,就是“有”在“无”中的实现,或说是“有”的突破。
创造,社会发展的力
创造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变革生产力,使生产力发展进步;它完善、变革生产关系,使社会不断前进。
创造推进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纺织机、蒸汽机的发明创造,成为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先导。以后出现的以电力、化学、钢铁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被人们称为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量子力学、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等新兴学科的出现,世界进入了第三次技术革命。这一切都是人类开展创造活动的结果,是“无”向“有”的推进。
创造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奴隶社会演化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演化为资本主义社会,其中有创造因素在起作用。
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搞好经济建设;创造性地在我国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活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等,把我国各方面的工作搞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从企业管理说,同样说明着创造有价值。英国工人发明了八个竖锭的纺车,接着有人发明了用水力带动的纺车,于是,1775年,在英国,一个由四百多人组成的纺织工厂诞生了,“工厂时代”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也就出现了。
《老子》思想催化创造
上述事实说明,老子的“有无相生”观催化、推动了创造活动的发展。其实,《老子》思想在创造学中起作用,不仅只有“有无相生”这个观点,还有其他观点,更主要的是“道”的观点。
“道”,通过它的两个特性———物质性与自然性,对人类的创造活动产生作用。
“道”的物质性。《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世界事物都是由这个“先天地生”的“道”而生成的,它“独立不改”,它“周行不殆”。因为“道”是物质的,是万物缘起的因,所以,万物可被我们认识,被我们研究,被我们创造。
因为“道”是物质的,所以它是可以被道的。世上只有一时未被认识之“道”,而没有永世不被认知的“道”。
“道”的自然性。《老子》二十五章中讲了两段话,前一段“有物混成”段,上面已引用;后一段十分有名,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讲了“道”的自然属性问题。
五十一章又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是说,是 “道”,是 “德”生育万物;是 “道”,是“德”使物成形成势。因此,万物尊崇“道”与“德”。“道”与“德”所以被尊崇,不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强制它们,而是因为它们是顺乎自然而发展的。这段话,也说明着“道”秉承着它固有的“常自然”的属性,去主宰万物,去创造万物,去主宰万有,去创造万有。
创造就是因为“道”具有的物质属性、自然属性产生作用而发生的。
依乎天理,庖丁解牛
老子后学庄子写了一篇《庄子·养生主》的文章,里面写有一篇“庖丁解牛”的故事,主要说的也是“道法自然”这个理。故事是这样的: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之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
这段话大意是说,一厨师为文惠君解剖牛,他手触及的,肩倚着的,足踩到的,膝抵住的,刀落处,砉然作响,音如桑林舞步,经首欢唱。文惠君问,你技何以至此?庖丁答:我爱好这个道已超乎技,一开始宰牛时,见牛是整牛,三年后,见牛已不感觉是整牛,现在,我用心灵视牛,顺着牛身上的纹理作解剖,劈牛之筋肉之间,走牛之骨节之隙,依据自然之理,牛的任何经络都阻碍不了我的操作,更何况大骨呢!
“庖丁解牛”的故事,启示着我们,若“依乎天理”、顺乎自然地去办了,对事物的成功就可达到“奏刀然,莫不中音”,“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效果。
一个结论
讨论完上述问题,得出如下看法:
“有无相生”是创造之源,“道”的思想更是一个创造源,因为“有无”问题是“道”派生出来的,或说就是“道”。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认知的,可谋求的。世界事物“道法自然”性,始末的规律性,决定事物可以创造。
让我们据“道”的这两个特性,据“有无相生”这个特性搞好发明创造。
三、“创,始造之也”
外国科学家论老子
“创,始造之也。”《老子》对中国文明的作用,对始造,功不可没。关于这点,世人共识,现在让我选择两位著名的外国科学家的话佐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