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被糟蹋了,污染了,因此人们呼吁保护环境。鱼无水不活,其实人也同样需要水,无水人不能生存。例如,一个地区无水了,缺水了,人们就会强调节约水。老子强调抛弃“仁”、“义”、“礼”,其道理同上。缺“大道”了,于是人们大呼需要“仁”、“义”、“礼”。换言之,有“大道”,何必要“仁”、“义”、“礼”?
老子为何如此反对“仁”、“义”、“礼”那些东西呢?这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统治腐败,剥削存在,贪婪存在,罪恶存在,虚伪存在,因为有这些存在,惟有“大道”不存在,统治者为了维持其有效统治,就拼命提倡“仁”、“义”、“礼”,企图以此缓解矛盾。“仁”、“义”、“礼”客观上起着帮助统治者干坏事的作用,为此,老子深恶“仁”、“义”、“礼”。
老子也主张伦理
老子也主张伦理,主张道德。
人际必须和谐。伦理、道德是社会的必需内容,有伦理,有道德,社会才有和谐。伦理道德,不论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必须的。老子当然不反对伦理,不反对道德。
老子主张“道”,主张“上德”,主张“无为”,就是讲社会和谐,就是讲伦理,就是讲道德。
老子特别主张个人修养,主张“虚极”,主张“静笃”,主张“敦厚”,以此调节人际和谐关系。朴实为人,诚恳待人,
友善处事,这些也是老子的伦理观、道德观。
“我有三宝”
老子有一个很有名的观点,“我有三宝”。这样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伦理思想。
“慈”,慈爱。老子讲爱是全面的,爱人,也爱物,以此求得社会和谐。爱人,他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四十九章)。爱物,他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二十七章)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辨析,既然“慈”是老子所持的三个宝的首宝,为什么老子在十八章中又反对“孝慈”呢?“孝慈”,孝慈父母。这是因为老子见到本该“和”的“六亲”却不和了,人们呼唤“孝慈”回归。“孝慈”是“六亲不和”的一种逆反,可见,“孝慈”不是好东西,于是老子对“孝慈”持批判态度。
“俭”,俭约。老子认为,我是天下人之一,我吝惜自己生命,俭约地用好我生命;我是天下万物之一,也吝惜天下万物,俭约地用好万物。
“不敢为天下先”。谦逊地对待自己,甘为“宜为下”(六十一章),甘为“善下之”(六十六章),甘为“天下谷”(二十八章)。老子认为,惟有此,就人言,“玄德”(第十章);就事业言,“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六十七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如此谦逊地待人待己,人际关系必然是亲和的。
析“仁义”
老子如此激烈地批判“仁”、“义”、“礼”等,按我的理解,其实“仁”等这些东西并没有如老子讲的那么坏。首先,尽管它是因“大道废”而出,这当然不好,但毕竟是对“大道废”的一种补救,亡羊补牢,也不失一策;其次,老子追求的是社会和谐,他提倡“道”、“上德”,是为此,现在强调一下“仁”等,不是仍可以求得和谐吗?
老子反对仁义,有言重言过之嫌。其实,“无为”是老子提倡的,“仁义”是孔子提倡的。老学是一种学,孔学也是一种学,各自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大道泛兮”,在老子时代它没有全部存在,在老子以后也不可能全部实现。“道”是不能全部排斥“仁”、“义”、“礼”的。
释“仁义”
让我们探究一下“仁”、“义”、“礼”等的内涵。
“仁”,爱人为仁,亲和为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仁”有何不好?
“义”,守约为义,知耻为义,人人知义守信,天下安宁,“义”有何不好?
“礼”,循规为礼,友善为礼,只要规是正确的,以礼待人,讲“礼”有何不好?
其实,后来的道学也讲仁义。如道教信奉关羽,封他为关帝圣(关羽,儒、释也信奉,商贾也信奉,有封他为财神的,有封他为“武圣”的)。
关羽何以得道教的重视?缘由很多。人品:武艺超群,兼通经史,刚柔相济,张弛有度;事迹:刮骨医毒,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仁义:封金挂印辞曹操,华容道上释曹操,与嫂同室不越轨,义释黄忠不逞能,贿不能改其气,禄不能移其志,色不能动其心,死不能撼其义。关羽败走麦城,诸葛谨劝降,关羽说:“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能毁其节。”毅然就义。可见,仁义不全是坏东西。
现实也需要伦理,管理也需要伦理,对此,我将在本书就“反”的法则、“绝仁弃义”等题目作讨论。
四、“无为”、“无欲”、“知常”
《老子》虽称《道德经》,其实讨论的不全是道德问题,讨论的却是他的独特的“道”观、“德”观、哲学观。对此,本书多有议论,此处不赘述。这里,我补充上题的讨论,讲一点关于老子的道德思想。
释“道德”
道德之道,具有客观性,道,导也,主要指外向要求;道德之德,德,得也,偏向主观性,主要指人们内心所具有的精神情操。
道德,导向所得。
“道德”一词,首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道德”,主要是指调整人际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具有规范的作用,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水平、善恶状况,甚至泛指风尚、习俗和道德修炼活动。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被经济关系所决定,用真假、正谬、是非、美丑、善恶等作判断,是由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社会舆论等维系着的社会现象。
老子时代有老子时代的道德观,现代有现代的道德观,但是那些真正属于真的、善的、美的一些道德观被现代社会继承下来了。
老子有道德观,这在上面那个议题中议论到了,如老子的“我有三宝”说,“上德不德”说等,现在,我再抽出若干内容来讨论:无为与有为,无欲与有欲,知常与不知常。
无为与有为
“道常无为”(三十七章),老子主张“无为”,反对“有为”。所谓“无为”,前已有讨论,不是一点都不为,而是“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地为。所谓“有为”,是指人为的为。“无为”,顺乎自然地为,“有为”,强乎自然地为。前者的为,是真为,后者的为,是作伪。无为才有所为,作伪什么都不得为。老子主张做一个真为的人,有一个真正的为。
无欲与有欲
“欲”,欲求,心理满足,物欲满足。老子认为,欲“有”,欲“恃”,欲“宰”不好(老子有“生而不有,为而不宰,长而不恃”的话,见《老子》第十章)。老子认为“欲”是乱之源,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老子主张无欲,反对有欲,无欲则刚,主张做一个无欲的人。
知常与不知常
“常”是老子的一个重要概念。老子主张“知常”。老子认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还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十六章)。“常”多好,有了常,就能包容一切事物,为此可公,可王,符合自然,符合大道,终身不遭危险。反之,胡乱行为,必凶。
那么,什么是“常”?老子说:“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十六章)。老子主张,“常”,就是回归到“根”中去,回归“命”中去,即回归到自然中去。“水”、“朴”、“静”、“柔”
老子的道德观还讲了不少关于“水”、“朴”、“静”、“柔”等的问题。“水”,“上善若水”(八章),“谦下”,“如谷”,“善流”,“不争”;“朴”,敦厚若朴,朴实无华,返璞为真,犹如孩童;“静”,“处静”,“归根”,不骚动,不胡为;“柔”,安于弱小,安于低下,“弱者道之用”(四十章),“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企业管理需要道德
现在联系现实讨论“道德”的重要性问题。
道德问题,历史从来需要,今天更需强调。这是因为今天的社会远比老子时代的社会复杂多了。今天,知识大大长进,科技大大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政治、经济、文化大大向前,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人际关系也演化得错综复杂,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好各方面矛盾,如政治方面矛盾,经济方面矛盾,文化方面矛盾,很值得研究。
企业管理就有很多道德问题,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如竞争中会出现竞争欺诈问题,战略决策中会出现使用诡道问题,公司控制中会出现虚报假象问题,公司理财中会出现虚报账目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中会出现不重人权问题,管理沟通中会出现信誉沦丧问题,建立信息系统中会出现隐私作祟问题,市场营销中会出现假冒伪劣问题,组织行为学中会出现公正缺损问题等。
为此,企业管理必须十分强调道德建设,强调无为、无欲、清静、敦朴、慈爱以及公正、公平、诚实、守信、尊严、仁义、正直、自重等道德准则。
搞好管理需要法也需要德
为政要靠“法”,依法治国,无法不成方圆,无法社会会乱套;也要靠“德”,以德治国,无德社会没有灵魂。关于法,老子是不提倡的,如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这自有他的道理。对此,我们将在下面的题目中讨论。
我国有很多道德高尚的人,如焦裕禄、孔繁森等。最近还读到这样的报道,天津光荣软件公司下有四位年轻人,不怕丢职,拒绝制作有损国家尊严的游戏软件“提督的决断”;浙江余姚市一商场,误收顾客13元钱,竟用3000元钱在当地的电视台上做广告,寻找顾客。
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寡廉鲜耻的事:雷州海峡,有人落水求救,海上竟有人胡说“先交钱后救人”,导致12位渔民被恶浪吞没。郑州一照相馆,置民族气节于不顾,为赚钱竟用日本军服招徕生意。曾经发生的大学生用硫酸伤熊事件,是一个可悲事件,也说明道德教育的重要。
对青少年要强化道德教育
缺少道德教育问题也在幼儿中出现。多半是某些家长造成的,那些家长为培育子女不惜一掷千金,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却撒手不管。结果,孩子的某些知识可能上去了,但道德水平却下来了,致使孩子出现自私、自大、狭隘、冷漠、多疑、娇气等不良品德,发展下去,后患无穷。
老子称颂婴儿,称之为稚童,说他们无私无欲。有人说过:“人之初,如玉璞;性和情,很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这是正确的教育观念。
五、“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的法律观
《老子》一书中有“法”的思想,但持否定态度。老子在第五十七章中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意思是说,天下禁令越多,人民越贫困;人间利器越多,国家越昏乱;人们技术越巧,邪恶怪事闹得越凶;法令实行得越严格,盗贼越多。老子还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五十八章)。是说,从政宽仁,百姓淳厚;从政严格,百姓怨恨。老子反对禁令,反对法令,反对“察察”之政。
有“人君南面之术”一说,是说道学关于为政思想的。语出《汉书·艺文志》,说:“道学者流,多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
“人君”,《老子》一书中,有不少关于“圣人”、“侯王”、“君”那样的词,是指统治者、领导人等人。“南面之术”指领导方术。全句是说,属“道”者的那些“人君”(含《老子》一书中所说的那些“圣人”、“侯王”、“君”),他们从政,从事领导,从事管理,要讲方术,总结历代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教训,为政必须“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持”。
老子、道学为政,“人君南面之术”,主张“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柔弱不争”,所以,老子、道学反对法。
老子反对法行不通
关于“人君南面之术”,李泽厚分析说:“在‘老子’那里,‘无为’、‘守雌’是积极的政治哲学,即君主统治方术。但这种积极的政治层含义又恰恰是以消极的社会层含义为基础和根源的。”①
①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见《李泽厚十年集》,第3卷上,93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老子的理想是实行“小国寡民”社会。老子描绘,在那儿,“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徏;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八十章)。是说,在小国寡民的社会里,有器具,百姓不用;看重百姓,不让远迁;虽有车船,却没有地方可去;虽有武器,却没有地方陈列它;百姓仍是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还说那儿“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这实际描绘的是原始社会的形态,那样的社会里,人们清静,人际不争,无需法律。
这种社会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以后也永远不会出现。在老子以后的社会里,有阶级,有集团,有利益冲突,有种种纠纷,那“人君南面之术”有些有使用价值,但总体说必须加以改造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