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科西山庭院
万科西山庭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北段中央党校住宅区北,项目占地9.88万平方米,项目类型为别墅和板楼。西山庭院的住宅设计由全球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美国GBBN担纲,景观设计由美国Bentley Koepke景观设计事务所担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社区共有26栋四到五层建筑,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13,绿化率为30%,共分为三期开发建设。
作为北京中关村低密度住宅典范,万科西山庭院获奖连连。其中,2004年4月,“第一批商品住宅性能认定通过项目”颁证大会上,西山庭院成为万科首批达到3A认证标准的住宅项目。
(1)引入中国传统的“庭院”
“西山庭院”内的26栋住宅围合成了13个院落。每个庭院是由两栋建筑围合成一个邻里单元,使得同一屋檐下的业主在充分享有私密空间的同时,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丰富的人际交往。庭院本身是一种传统,是北京具有联想空间的一种空间构成形式。住在同一个庭院的人彼此相互熟悉,从而增加了领域感和归属感,而人们的相互熟悉使得认识和交往的几率大大增加。
(2)不同层次的邻里空间
“西山庭院”的规划以庭院为核心分隔居所、商街等各个功能空间,分隔出富于领域感和归属感的不同区域,具有宅、院、巷、街四级空间:宅是每户人家独有的私密空间;院是居所的延展空间,用来待客交往;巷是由每两个邻里之间的绿地连接成的贯穿小区南北的绿色走廊;街是商业步行街,小区内东西向的步行街道和中央绿轴串联起来的公共空间。
小区内不同层次的邻里空间的相互穿插和渗透,将小区的各种功能串联起来,有参与的趣味,激发邻里生活多样性,通过多种活动的碰撞,使人们获得相互之间的理解,形成和谐的交往气氛。
(3)人车分流的交通
“西山庭院”机动车流线是外环形的,整个机动车进入地下车库后不再影响社区内的景观核心,营造出对自行车流和人流非常友好的公共空间,是一个机动车包围的大环境下的以步行为主的交通体系。两条人行道联系着每一个邻里空间,其中一条主路,由休憩空间和花园点缀,将每一个庭院空间的特点,延伸到更大的社区景观中去;另一条人行道是服务性质的,存放自行车,同时成为机动车地下车库的入口。对邻里空间来说,这两条人行道将邻里空间在南北两个方向上串联起来,并且联系到社区的边缘的步行道和中心的景观空间。
(4)适宜的规模尺度
空间的尺度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过大的院落空间无助于人们公共活动的产生,由于领域感的消失,人们不愿意停留,活动空间成为一种摆设。
“西山庭院”的每个院落尺度为50~60户人家,规模适宜,居民可以感受到一定的邻里氛围,有足够的机会去相识交往到彼此认同,从而增加了领域感。
(5)引导性的景观设计
“西山庭院”的景观设计有机结合了自然和人文的优势,崇尚文化和都市氛围,描绘自然风光(山、水、阳光、空气),体现空间艺术,享受视觉和景色的情趣,整个设计细致入微,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为住户提供了自然亲切又多样化的场合和机会,让人们具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地以他们自己的喜欢的交流方式进行生活。交流生活里的社会、文化、意识和景观环境,设计师没有设定任何既定的目的和行为模式,却营造出了促进邻里交往的场合和气氛,从而引导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形成浓厚的凝聚力和强烈的家园归属感。
3)万科天津水晶城
水晶城位于天津市区南部,梅江南生态居住区之卫津河东岸,原天津玻璃厂厂址。总用地面积50.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41万平方米,绿化率45%。总户数2600户,总人口8323人。水晶城共分为5期开发,产品类型丰富,水晶城开发的情景洋房在2003年即获得了专利,也是中国住宅产品的第一个专利奖项。其他产品还包括空中洋房、水晶街区、蚂蚁工房和别墅,是一个住宅组成多元化、综合配套完善的高档成熟住区。
万科天津水晶城项目在2004年、2005年多次荣获“中国创新示范住宅”、“双优双节特别奖”、“中国居住创新典范”等奖项。其一期工程更获得“第五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1)个性强烈的邻里文化
“水晶城”建于天津玻璃厂旧址,规划设计首先考虑了历史的因素。规划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天津玻璃厂地块的现有建筑进行有意识的筛选保留,将它们融入新社区的规划当中,那些在小区中的不同邻里单元中,被有意识地保留下来的老厂区的遗迹,用自己身上那些岁月的痕迹诉说着新社区中的老故事,赋予了水晶城与众不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使得各个邻里单元不论外部还是内部,都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和心理归属感。从而使小区的居民与“水晶城”的历史产生启发和交流。这种对邻里文化的强烈认识和感受,是居民之间交往的重要的精神基础。
(2)各具特色邻里空间
“水晶城”的居住组团各具特色,使其形成的邻里空间也富于变化。小区内的邻里空间可分为:情景组合、连排组合和公寓组合。
情景组合:提倡邻里概念,以两幢住宅为一个邻里单位。两幢住宅入口相对形成邻里空间,通过建筑的层层退台,强调了室内外空间的流通的同时也从空间设计上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
连排组合:临河布置,采用组团围合方式,每个组团都有公共空间与河岸相连。组团内都配置自己的花园和儿童活动场地。每个组团均有临水的界面。组团空间采取不同连排单体的组合创造出对外相对独立、对内富有变化的空间。
公寓组合:建筑采用围合布置,强调了从小区的公共空间、组团的半公共围合空间到各户的私有空间,完整的空间序列的过渡,使组团空间具有明显的领域感和归宿感,更加强调邻里概念。
(3)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
“水晶城”的道路系统规划上充分考虑到小区地理位置及外部交通流线。规划设置4个出入口,由小区一级道路连通,形成环状路。一级道路上部分安排地面停车,保证车辆畅通和高效地到达各个组团。进入组团的道路基本上为结合停车的尽端式道路,有很强的归属性、目的性,仅为组团服务。层次分明的车行道、人行道、环行路、宅前小路确保了高效的交通流和更安全、更怡人的生活区。
水晶城出入方便,最边缘的住宅到商业区和大型会所之间的距离,也在步行5分钟之内。邻里区内的街道相连,与整个城市的主要道路系统也相连,并且出去之后就是天津的公共交通网,而其内部则以步行为中心,街道相对比较狭窄,狭窄街道可以降低区内车辆的速度,并且全部采用林荫道,创造适合步行、骑自行车的氛围。水晶城采用了“五大道”的尺度,街道都比较狭窄,非常适宜人步行。
(4)尺度宜人的街道设计
五大道舒适静谧的街行气氛源自宜人的街道尺度,水晶城6~7m的街宽,恰到好处地限制了车速,提供闲适步行的安全保障,50年原生树,为行人提供遮阴,富于变化的转角设计,营造出丰富的街道表情。这种源自五大道开放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透过广场、会所、商街等构成的可识别性社区中心,令行人每步行5分钟,均可轻松到达某一个街心花园、消费场所或者公共娱乐空间,给人带来开放闲适的感受。
6.2混合型住区模式
经济稳定的发展使得城市格局日趋成熟,这在为住区提供便捷交通和多元功能的同时,也为新住区的开发和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住区功能需求与城市服务设施的衔接;各个阶层居民的有效融合;职能空间的有效配置等,尤其在城市中心区建设的住区,或旧城改造中的住区开发,其规划层面会涉及社会学等更多层面。针对此种情况,本节从各个角度对一些学者提出的“混合型”住区模式进行整理,旨在解决城市中具有较大规模、较杂功能、较多阶层的住区规划及设计。
6.2.1相关概念及理论
1)居住空间分异
现代城市研究广泛涉及居住空间分化问题,欧美发达城市普遍存在少数种族分异和比较严重的贫困人群聚居问题,在当代发展中的中国,因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等综合因素作用,中国城市的社会阶层分异现象正趋于深化,而与社会阶层分化相一致的就是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越来越多的居住空间成为各个阶层的“保护膜”或“藩篱”。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必然性在于,城市居民因其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其需求是不同的。以人为本的居住空间营造理应适应并满足不同居住群体的不同需求。其合理性在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的居住空间分异,总体上有利于:①土地利用价值的合理体现;②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需求和购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③适应住宅需求分流的特征,消除住宅建设的盲目性,降低住宅市场积压,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等。
但是,过度的分化不仅会导致不同阶层占有社会、环境资源条件的明显不同,使部分居住空间环境质量低下、社会犯罪率增高等现象日益严重,而且会加剧不同阶层间的隔离与矛盾,甚至导致社会敌视与冲突。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突出表现,在中国一些城市也已初露端倪。
大部分研究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控制在国外已经受到重视,目前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对房地产的介入,避免住房市场对住房分派过度的市场化;二是通过有效的规划手段实现居住的混合。这两种措施应该进行整合,以规划的居住模式为目标,通过制定相关的公共政策,实现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控制。
2)混合居住理论
自《雅典宪章》将城市按照功能分为“居住、工作、休憩和交通”四个功能区块以来,这种单一的功能分区规划所产生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道路拥挤、街道消失、社会分异、居住环境恶化等,残酷的现实不得不使我们重新思考,这也是混合型住区所面对和试图解决的问题。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深入考察了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的结构以及城市生活中的基本元素,认为多样性是健康的城市环境最为重要的条件。她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直接与设计联系,如功能的混合、短距离的街区、不同时代的建筑物以及足够密度的聚居人群等。她认为混居模式具有“有组织的复杂性”,并提出了“街道眼”、“多样性”和“功能混合”这些概念。
柯林·罗在其着名的《拼贴城市》中提出了“拼贴”概念,他认为城市规划从来就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的,而是在历史的记忆和渐进的城市积淀中所产生出来的城市背景上进行,所以,我们的城市是不同时代的、地方的、功能的、生物的东西叠加起来的。柯林·罗将“拼贴”看做一种城市设计方法,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从而将城市中的未来与过去展现在同一时间和区域之中。从柯林·罗的思想中,既可以看出城市从来也不是单纯的,也可以看出这种不单纯也可以通过发现其某些规律来理解。这也意味着“混合”的概念并不是大杂烩,而是依循某些历史的、地域的、社会的、文化的某些规律进行合理组织的结果。
《新城市主义宪章》更强调了功能的混合以及不同阶层的混合居住,来增强住区的多样性,加强住区的认同感。从这些理论中,可以看出,混合住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混合”概念。从西方现代住区规划理论可以看出,无论是“邻里单位”还是新城市理论都主张通过社区各阶层混合居住来促进社会整合。目前西方研究认为混合社区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广泛内涵:
(1)土地使用功能的混合,这已经证实了对于创造多功能、富有活力的商业及公共中心十分有效。大型住区除了满足居住的功能,还应提供一些必备的服务设施,包括商业、学校、医疗等,住区的整体功能状态是相互混合的。
(2)社会阶层的混合,即不同年龄、种族、职业、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等居民的混合,以创造和谐的城市社会。
(3)建筑式样的混合,致力于多样化的景观和地域文化培育。
(4)住宅建筑类型的混合,通过在同一社区内提供不同类型的住宅以适应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的需求。
实际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混合型住区实现的难点和重点是阶层混合,这同时也是物质层面上并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总体上,当前城市规划和城市政策管理中对于社会混合和住房混合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通过对欧美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分析表明,混合型住区模式被视为解决当下社会极化问题的解毒剂。但是,当前中国住房市场缺乏有效的市场引导和社会保障机制,房地产迅猛发展的背后是以牺牲居住多样性和混居格局为代价的。为此,我们在城市规划和住房政策制定上应重视居住模式的社会性,加强对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探索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城市的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