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建立街道网络
在住区道路结构的设计中,道路结构需要顺应城市路网系统,作为住区与城市之间的有效联系。住区内部的街道设计就要结合住区内部的道路体系,构建成网络化结构,形成一套完整的交通体系,实现车行到人行的巧妙转化。首先,通过降低街道宽度来限制交通量,避免汽车的快速穿越,并作局部景观处理,也可限制车辆行驶,实现人车共享或人行的街道系统;其次,适宜地将公共交通车站、住区内部的步行系统与街道组织结合起来,将居民的上下班、出入或步行活动与街道空间“顺路”地结合在一起,利于人流汇集,也增加了邻里间“偶遇”的可能性,这也正是促使居民间交往、形成富有活力的人文环境及社会网络的重要媒介。
③符合人行尺度
居民对住区认知是沿着经常通过的路径建立起来的,因此,一个连续有序并且符合人行尺度的街道空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邻里组合的规模尺度不同,从而也相应形成了不同属性、尺度、功能与氛围的多层次多维度的街道空间,从公共性强的城市街道到住区和住区单元的半公共性和生活性街道,再到邻里单元的半私密街道,街道空间之间通过广场、过街楼等形成过渡,其多元的空间层次与丰富的空间变化都是通过不同的街道空间尺度得以体现的。
街道的高宽比决定了街道空间给人的感觉,人类正常的视野范围是60毅,只有在45毅的范围内才能看清每个细节部分。街道空间在尺度上应建立良好的D/H(街道宽度/沿街界面高度)比值关系,大量研究证明,住区街道在满足了交通需要下不要太宽,保持D/H在1:1~1:1.5,此时空间尺度较为匀称宜人。D/H小于1时,空间有明显的封闭围合感,人感觉比较压抑。D/H为1:1左右时可使住区街道及其两边的住宅高度所围合的空间保持完美的平衡状态,人在街道的另一端可以以45毅的视角覆盖对面建筑的全部高度,并且能保持空间的闭合感,人们愿意停驻,有利于交往活动的发生。D/H为2:1左右时,街道空间较疏朗开敞,但仍能保持围合感。D/H为3:1左右时,人的锥形视野缩减至18毅,街道空间围合感降低,两边建筑联系薄弱,居民对于建筑立面细节的印象也开始消失,这样的空间不再有利于居民活动的开展。
住区规划中道路等级多样,其中城市或者居住区级道路较宽,临城市道路由于建筑退后红线形成的开放空间D/H 较大,因此应当对空间进行再限定和二次划分。一方面在不改变道路断面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植被、小品等要素对边界空间进行二次限定,形成车行道-绿化带与休息设施-宜人的尺度空间这种尺度适宜的空间限定。另一方面,在保证不影响交通通畅性的情况下,可以对交通空间中道路断面进行再划分,如区分快慢车行道、改变大尺度单调交通空间对住区的割裂等。
在阿姆斯特丹的Haarlemmer Houttuinen 住宅区中,其建筑师的中心意图就是将街道作为生活空间。建筑师设计了一条为居民交流、儿童嬉戏的具有生活气息的街道。首先,这一居住街道只允许当地住户的机动车和送货车通行,而7m道路宽度按现代标准衡量是异常狭窄的,因而创造出一种对旧城的联想。
其次,建筑师将必要的街道小品,如路灯、自行车架、低矮的围栏、公共休息坐椅等分散地布置在道路两侧,并在街道的中段种植很多树,用以把街道分为两段。这样,既美化了街道,满足居民视野与休憩的需求,又进一步缩减了街道的宽度,巧妙地阻止了其他机动车的闯入。
第三,建筑师将住宅与街道设计为相互渗透的一体。住宅室外楼梯和起居室的阳台,不仅限定了街道的轮廓,也为底层住户提供了一个街道平面上的活动空间,这使得居民能与过路人和日常的街道活动保持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当街道重新获得了以往的公有特性时。
6.1.4“小封闭,大开放”管理模式
近期国外学者的研究提出,在有限的资源制约下,在更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应该在城市政府、邻里组织和私营单位之间形成合作关系,有策略地促进城市邻里的重新投资和重建。
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手段是看它的街道和广场对于所有市民来说,是否都是公共的、开放的,是否可以自由安全地使用。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各个区域之间时刻都与外界进行着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流与转换。当前我国住区多采用封闭的管理模式以追求自身的独立和封闭来保证安全的需要,导致住区对外界环境采取一种隔离排斥的态度,人为地割裂了城市系统的完整,也使得传统住区之间的邻里关系进一步弱化,社区活力逐步丧失。
实现住区的开放管理是有效组织城市生活、实现邻里交往以及增强社会活力的重要因素。当然,开放管理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有策略、有组织地进行开放。有些学者针对邻里型住宅小区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小封闭、大开放”的管理模式,这样,既能保证邻里之间相对的封闭性和归属感,也能保证大的住区环境中的和谐包容。
“小封闭、大开放”的管理模式提出了两个层面。首先,小到什么程度采用封闭管理;其次,大到什么程度采用开放管理。这要根据住区自身条件加以判断,如住区的规模和居住层次等。合理的人口和规模是住区实现有效管理,居民获得安全感的重要保证。从管理层面来说,街区单元规模过大,人口户数会给保安的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如保安巡逻时间长,进出的人流、车流量大等。比较而言,规模越大的住区,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的可能性越小。但是,如果住区规模过小,物业管理中的人力、财力和物流的运作的难度都难以达到经济与合理的水平。因此,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以100~150户的建筑群组成一个可防卫单元,构成最基本的自卫细胞。这一研究也比较符合前者所述的邻里规模中的第二层次,即相识型邻里关系为50~100户或150户,人们之间能够相互知道彼此的姓名。另一方面,从人的认知能力来看,100m能够形成较好的视觉安全控制,在空间规模上为1万平方米左右,1万平方米左右的范围,按照多层住宅计算,可以容纳100~150户。因此,从物业管理的角度,单组保安的管理能力也在100~150户。在这一单组的管理范围内,可采用较为封闭的管理模式,使得居民能够在相对围合的环境中产生归属感。
“小封闭,大开放”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将防御线设在由一栋或多栋公寓或排屋组成的建筑群周围。作为“小封闭,大开放”模式中最基本的自卫细胞,该建筑群对外完全用墙封闭,仅留不多于两个的带门卫或自动关闭的门口。一个可防卫的建筑群由100~150户组成,可以设置一个学龄前儿童游戏场。除少量需就近监护的老幼设施外,应避免在建筑群中设公共设施。各个群体的保安必须独立。一个门卫可以同时监视两个入口。入口必须直接开向街道。
其次,在封闭管理的单元基础上,取消所有私人街道,公众能够进入所有街道及步行道。所有公共设施设在街道两侧,使街道成为真正的公共领域,并保证间距为100~150m的步行道必须能贯穿任何区域。
在一个封闭管理的小街区单元的基础上,单元之间要采用开放式管理,这种“小封闭、大开放”与住区居民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实现城市与住区,住区与住区之间的有效交流,将城市生活引入住区,使邻里生活与城市生活相结合,增强居民邻里感和社区感。
6.1.5代表实例
1)深圳万科“四季花城”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总占地面积约3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容积率1.45,绿化率达40%,规划总户数约4700户,共分七期开发建设。“四季花城”采用了“街区式”住区概念及“小镇主题”,化整为零,将大尺度化为小型尺度的“邻里型”。以多层为主,同时还有Townhouse、别墅、小高层等多种类型。其建筑设计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深圳分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与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
“四季花城”在市场销售上取得较大成功。在2000年建设部“国家康居示范小区”评审中各项指标名列第一;2001年获得中国房地产协会主办的“中国(深圳)地产成功经营模式推荐”之“郊区精品开发模式”称号;同年以第一名身份入选“深圳市市民喜爱的十大明星楼盘”及“中国地产名盘”。
“四季花城”的设计模式与营销策略经过市场考验,取得较大成功,其一些独创的理念和管理理念为当代住区设计提供了借鉴。
(1)“街区式”规划概念
万科“四季花城”处在城市郊区,且与城市主干道或快速路相临,“四季花城”开发商与设计者在住区规划中引入“步行街区”概念及“小镇主题”,配置自成体系的居住小城式的较高密度的街区式住宅,较为完善的公共空间、生活服务设施、人车共存的交通体系等,以形成良好的社区生活氛围。同时,与深圳市中南公交公司协议开通了通往市内的4条住区巴士与公交线路,保证了从住区到城区的便捷性,使住区与城市区域联为一体,也保障了整个住区的便捷通达。
(2)适宜的空间尺度
“四季花城”由32个小型邻里式街区组成,每个邻里式街区规模在0.5万~1.6万平方米,尺度适宜,符合“邻里型”模式的尺度范围,加上丰富的空间变化,使得居民具有较强的安全感和领域感。
街区之间四通八达,居民无论处在住区的哪个位置,都可以以较短的路程,骑车或步行到达公共活动领域,为邻里间的相遇和交往创造了机会。
(3)有序的空间层次
“四季花城”的公共空间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法,采用人性化、小尺度的空间序列。公共空间序列由入口广场、开放式步街、中心广场、小树林、喷泉雕塑、体育运动空间等组成。中心公共空间序列通过步行街与各街区式邻里直接相连。尤其是社区公共空间的开放式管理,使得住区内外的居民均可以进入停留,使其真正体现了公共空间特质,成为社区居民交往、市民生活活动中心。
“四季花城”的形态空间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住宅单元(私人院落)-街区式邻里-居住社区。整个住区围绕中心的公共空间序列组织,每一个街区式邻里一般由2~3栋住宅楼围合而成,有1~2个步行入口、内部较为安静的邻里花园,儿童和老人可以在此安全地玩耍。考虑到朝向、气候及人的行为心理特征,采用“围而不合”的空间模式,不同程度的私密性设计力图和人与人交往及心理归属层次的多元化相适应,形成了从私密到公共多层次的领域空间,格局丰富变化且条理有序。
(4)多元混合理念
“四季花城”并没有采取单纯的邻里空间的营造,它还引入“混合型”住区模式的一些理念,结合城市环境创造了多元变化的复合空间。“四季花城”引入商业、服务、休闲、娱乐等成熟便捷的生活设施,如幼儿园、小学、超市、银行、果菜点、饭馆、洗衣店、书店、社区俱乐部、诊所、体育设施等,主要的商业设施从入口开始一直延伸进住区内部,整个住区被商业轴线连接起来,通过街区与住宅群相联系,这种商业与住区混合的设计模式在为居民提供商业便利的同时,也为住区带来了活力与人气。
在功能多元混合的同时,“四季花城”提供了多元的居住模式,整个住区以多层为主、辅以小高层、别墅、Townhouse 等多种类型,可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求,为混居提供了保障。开发商将“四季花城”住区的主要消费群定为大众消费者,事实上,现在住区的居住群体是以“知识型中低收入的白领阶层”为主。
(5)人车共存交通
四季花城采用了“有组织的人车共存”交通模式,有组织地将人行与车行路线在水平方向适当分开,通过路面设施、人为管理的方式将人车分流。
人行以中心公共空间为序列中心,通过支路各个街区邻里院落辐射,形成有序的空间层次。同时,沿步行街道空间增设休闲设施,为人行的各种活动提供支持,形成丰富的邻里街道生活。汽车沿外环道路分散到各个停车场,且使尽端车行路及沿路停车位与通向邻里院落的步行路在步行入口附近相融合,体现充分尊重人作为居住空间主体的人本思想。
(6)开放的管理理念
整个住区在规划设计和管理上都突破了传统的小区模式。在管理模式上,“四季花城”采取“大开放,小封闭”的方式。中心公共空间开放式布局,外部人员可以自由进入,而以邻里街区为封闭单元进行封闭管理。这种公共空间实行开放的模式,使得住区与周边城市环境有效地融合,不仅为住区带来利益,也能够即时适应周边城市环境的发展。
万科“四季花城”的开发、设计与建设时吸收、借鉴乃至直接利用国外相关理论、方法与经验,并与深圳当地情境相结合,从其居民和社会反映来看,实际效果是成功的。它的许多经验如吸引国外先进理念、设计理念及管理模式等都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