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分析
(一)训练意图
本课主题是认识、熟悉新班级,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的喜爱之情。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新班级的各个方面,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新班级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与人交往的快乐和班级集体生活中“伙伴多”的愉悦感。
(二)训练目标
1.让学生说出新班级的具体情况。
2.让学生熟悉本班老师和同学。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
4.让学生体验班级活动带来的积极、愉快的心情。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新班级的具体情况;掌握本课的策略。
2.难点
从活动中产生对班级的热爱之情。
二、板块剖析
(一)诊断评价
1.目标
(1)让学生尝试写出新班级的师生表(要正确写出各任课老师与同学的姓名、班级所在的地理位置)。
(2)通过所列的师生表判断学生对班级的了解程度。
(3)让学生说出在班集体中有趣的活动。
2.操作程序
(1)情境导入:①从9月1日起,我们每位同学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新家,猜猜叫什么?(指名学生说班级或班级名称)②每天来上学,你是怎样找到新家的?(如找班牌、找班级位置、看老师、看同学等方法)③你都认识我们班的哪些小朋友呢?(指名册表,请点到名字的同学站起来给大家看看)④同学们都多了许多新朋友,真让人高兴。小朋友喜欢我们的新家吗?通过这个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的情况。
(2)自然过渡到“你了解新班级吗”,让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测试。其目的是通过测试让学生知晓自己对班级的了解程度,同时也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
(3)教师对测验结果进行评价。其评价应以质性评价为主,而不用量性评价,即教师不必对个别学生进行精确评价,只需对其了解班级的程度作出估计,适度表扬他们,同时还需指出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需要改进,为引出下面的训练策略作铺垫。
(4)组织学生讲一讲“新班级的故事”,即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这个班级中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人和事。让学生自由讲述,尽量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认同和好感。
课堂引入方式还有提问、讨论、听一段音乐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主要目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轻松积极的心理背景,在轻松愉快、自由开放的气氛中进行教学。
(二)观点意识
“观点意识”环节,要求同学自己阅读,该环节主要使同学们了解刚入小学后都会有一些不适应的现象,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这种不适应,并让学生掌握如何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方法和策略。
(三)策略训练
1.目标
(1)使学生认识班级的教师和同学,使新同学之间尽快熟悉起来,培养学生的交友能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2)引导全班学生结成新的伙伴关系,增进了解,产生新的友谊及亲密融洽的气氛。
(3)使学生感受与人交往的快乐和班级集体生活中“伙伴多”的愉悦。
2.操作程序
(1)根据诊断评价部分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1~2个策略进行重点训练。
(2)训练策略灵活运用到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角色扮演和现场练习等多种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及活动积极性,让学生亲身实践,多体验感受。
(3)临近结束时,请学生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收获、体验或感受等,在学生分享过后,教师对本次活动作总结。
(四)反思内化
1.目标
使学生回顾一下在本课中的活动体验、所思所想,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2.程序
“回音壁”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以及给父母讲述班级的趣事,使学生进一步发现班集体生活的趣味,增强对班级喜爱的情感体验。
三、策略操作
(一)“认识新同学”策略教学建议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小学,对班级有陌生感,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害怕或孤独的不良情绪,这时要帮助他们尽快地熟悉老师和同学以及班级环境,尽快适应班级生活,其中游戏的形式可以帮助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熟悉环境,建立友谊。
你都认识我们班的哪些小朋友呢?是不是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大家都认识了呢?下面我们玩“握手记忆大考验”的配对游戏。比一比,哪一位小朋友认识的新朋友最多?
(二)“了解新同学”策略教学建议
我们共同成长的班级是一个由教师、同学组成的快乐大家庭,我们将在一起度过美好的童年。你想了解这个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吗?你想让这个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了解你吗?
活动程序:
1.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3~4个小组。
2.小组内每个人轮流做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年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每项内容至少说一句话,介绍时间为每人一分钟。
3.教师要求学生尽可能地的记住同学们的信息,在听同学介绍时不得记笔记,完全凭记忆做介绍。
4.最后比一比,看谁记的最多。
在活动中,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请描述一下你的新朋友。
新朋友的名字 年龄 性格特点 兴趣爱好
(三)“美化我们的班级”策略教学建议
在此活动中,需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
1.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班级更美丽?
2.在美化班级的过程中,我能为班级做些什么?
讨论结束后,请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发言,陈述本组的观点。在本课的小组分享中,让组内的每位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
教师作总结。
四、活动设计建议
1.本课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的心灵,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
让学生做一些手工或者让学生用班费购置一些植物等把自己的教室布置得温馨、漂亮,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班级的变化,以及自己对班级的作用和贡献。
2.活动操作方式和调控:
(1)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讨论时把握学生的讨论方向,不要偏离主题。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策略。
五、参考资料和问题思考
(一)参考资料
16世纪法国教育开始出现班级组织,到17世纪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从理论上论证了班级制度的作用,班级的优越性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来。到近代,各国教育家又发展了夸美纽斯的思想,把班级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来研究,指出班级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激发其成就欲和责任感,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会做人,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为未来奠定基础。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了“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强调班集体是形成学生集体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直接源泉;强调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人格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和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场所。
班集体是一种特殊的正式群体,具有以下特征:①有共同的目标,并由成员通力合作来达成这个目标,这是构成和维持班集体的惟一的基本条件。②班集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结构,它有自己的规则,规范和领导人。③班集体成员在心理上相互依存,彼比都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也能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④班集体成员间在行为上互动。⑤班集体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结构,每个成员担任一定的角色,担当一定的任务,心理学家认为,群体具有两项基本功能:工作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工作性功能是指群体中成员通过积极努力工作,呈现目标、完成任务的活动,它是正式群体的基本功能。群体的维持性功能是团体对个人的功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需要结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社会的,也有心理的。有的需要是通过工作性的活动得到满足,例如,通过工作取得成绩,获得报酬,可以满足人的某些物质需要、成就需要以及自我完善的需要等。但人的有些需要,如社会交往、尊重、亲和等需要,则通过群体内人际之间的相互联系得到满足。群体通过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维持自身团结和健康发展的活动,就叫群体的维持性功能。
(二)问题思考
1.在活动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2.怎样强化学生的正向情感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来到新班级、结交新朋友的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