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读着,你就忍不住愤愤不平。这老师,怎么可以讲得这样好?!有他这样的老师,我们可还怎么混啊?现在动辄学生自主选课,有几个这样的老师,其他的老师若想堂堂正正登讲台,就得回家面对镜子苦练几个月的基本功了。你挥舞了几下拳头,像是对这老师,又像是冲着自己。还像是针对译者。这译者功夫了得啊,翻译就是再创作,你感受到的有滋有味可都是译者的高明啊。
译后记里说,作者自视甚高,不能容忍别人说三道四。为了有效地反击批评,他着力于理论武装。没过几年,理论水平已远远高于一般的评论家。后来,他干脆把自己学的理论写成小说了。这就是他1990年发表的,你今晚愤愤不平地读着的《文学部唯野教授》。女儿训练了三个小时,你读了两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大多用在啧啧感叹愤愤不平、愤愤不平啧啧感叹上了。一定要推荐给学生读读,你这样想着,就给学生发了短信。
蓝色梦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梦想。最大的梦想,可能就是对另一个自我的想象、寻求和执着。另一个自我,也就是自己心仪的至真、至善、至美。现实中,人们都有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满足。因此,人们写作。好像是谁说过,作家都是喜欢并惯于“白日梦”的人。因此,人们出走。离家远走,也就是心灵、思想和灵魂的出游。因此,人们交流。说给别人的,也就是告诉自己的;而你愿意倾听的那些话,原本就在你心底潜伏着,只是你来不及清理,来不及说出,让本人捷足先登罢了。
倾诉的也许是故事,也许不是,只是一种虚构。可是,谁能说虚构是虚假?甚至,虚构比真实的故事更具备真实性。那些真实的故事,在发生的时候,不也是诸多遮掩、诸多隐讳?或者,主人公在迷离之中,说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话,反倒把听众迷惑了,以为这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柔情。而虚构,却是诚实的渴望的表征。
很多年前,你已明白,人生来就是忍受孤独的。习惯了,就感觉孤独是一种美。那些伟大的诗歌,其实都是写给自己的。或者说,想象某个人,在某某时刻,想念自己,并且默诵这些句子。那些散文,在暗夜里涌动的散文,像风一样,抚慰着人世间的忧伤和寂寞。散文是别一种爱人,永远不会弃你而去的爱人。
你喜欢蓝色,忧郁并略带伤感的那种,激情被抑制却又不断肆意流荡的那种,喧嚣的都市里回忆起幼年乡下时光的那种。
忧伤是一种宿命。接受它,感悟它,亲近而不纵容它。给忧伤设置一扇窗,或者,一个门。这窗,这门,都通往草原,通往遥远的年代。
遥望古老的年代,那些信马由缰、纵横驰骋的英雄。你的梦想很渺小,只想在你的文字里,在你悄然的行走中,有一个人,只要有那么一个人,偶尔不经意地一瞥,能看到古代英雄的影子。尽管,这个影子出现在后现代的舞台上,难免滑稽,有点不伦不类;尽管,这个影子是那样的文弱,像陆游或者辛弃疾。
文字的情绪
读了三十多年书,思想方面的汲取越来越有限,像语文课那样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更是陈年旧事了。那么,读书,特别是随心所欲的读书,究竟是读什么呢?
简言之,读的是一种感觉。这感觉或者是和自己目前的情绪相契合的,或者是自己努力寻觅的,或者是自己刻意去学习的。书店里那么多的书,那些能引起自己注意,并促使自己伸出手把它拣起来,再翻看几页的书,先是因为书名,而后就是由特别的装帧设计、几行出神入化的文字,一下子抓住你的心思,你急急忙忙地前后翻看,希望感受更多,体会更多。透过文字,可以捕捉到作者的急促或从容,沉稳或慌张,自信或胆怯,这些和作者的思想功力有关,性格有关,风格有关,境遇有关。从中,我们能够体会作者和自我的关系,和环境的关系,和时代的关系。
自己写东西也是这样。看往日留下的文字,可以析离出基本的情绪和意向。词汇、句式的长短、标点符号的使用等等,从中,可以回味写作时的微妙情绪。什么时候是上扬的,什么时候是低迷的,什么时候是积极热情的,什么时候是百无聊赖无所适从的,这些,都可以一丝一缕地抽取出来。甚至,是“小我”的惆怅,还是“大我”的意气,是一己的沉醉,还是时代性的回声,也可以仔细地分辨开来。
在拒绝宏大叙事的今天,对时代的关怀依然是必要而迫切的。从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却又不能局限于此,感受是个人的,关怀则当向着时代。那些吸引我们,让我们感动的文字,表面上看是东家长西家短,其实,背后还是隐含着、散发着时代的情绪。那些似乎微不足道的细节,体现的却是时代的深不可测。这两年读晚清到1945年间的作品,就是想对那个时期有所感觉,特别渴望感受各路思想的基本风貌和细枝末节。
今天去书市,在所谓的“旧书淘宝一条街”流连了两个小时。先是一套1992年出版社的《创造社丛书》,辑有小说、散文和文艺理论,四本30元,应当说很便宜了。《叶紫文集》两册,1983年版,20元。《邵荃麟评论选集》两册,1981年版,20元。《文学研究会评论资料选》两册,1992年版,30元。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书,现在已经很难寻觅了。民国线装书动辄三四千元,明清的木刻版更高,像六册明朝时的木刻版《荀子》,用白绵纸印刷,完全没有修补过,价格至少十万元,我等只能过过眼瘾了。
那些纸张发黄、不乏破损的旧书,真的像黄金一般珍贵了。不过,我看在眼里,发见的是往昔时代的熠熠闪光,想象的是作者的眉目与神情。他们似乎从破败的纸张里面,一点一点地浮现,静静地,或者飞扬跋扈地打量着我。在他们面前,我只能是被动的读者,无助的客体。我担心他们会嘲笑我。幸好,我还算是朴素,衣着不是那么光鲜。
写作的意义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英国作家多丽斯·莱莘。她已经88岁了。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致辞中说,莱莘“是一个女性经历的叙述者,她用怀疑、热情和预见力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
不曾读过她的作品,我感兴趣的,是她在一次受访时的陈述。她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作,它只是我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如果不写作,我的脾气就会变得不好;如果我非停下来不可的话,我很可能就到马路上瞎逛,把我心中的故事大声地说给自己听。”这样的表白会让热衷于崇高的人大跌眼镜,他们更愿意听到诸如此类的表白:为了民族,为了人类,为了文学,等等。其实莱莘的话不值得大惊小怪,她说的并非她写作的全部动因。我们不必怀疑她的崇高,心地崇高并不一定要通过写作来表现,促使她去写作的直接动机,可能是贫困,可能是悒郁,可能是压抑,可能是自娱自乐,承认这些,不会否决她的崇高。
对不同的人来说,写作的缘由和意义是不同的。就我自己而言,写作首先是为了打发无聊。我的生活简单得近乎平庸,每周二到四小时的课,其余时间就是读书,在家里读,书店里读,城铁里读,马路边读。与外界的交往很少,座机和手机都很少响起。这样,写作对我等同于言说,自言自语的言说。
偶尔写篇论文,多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博客上随笔之类的写作,则完全是向着空旷的世界,情不自禁。若偶然为某个人看到了,看过之后他觉得愉快,愿意持续不断地看下去,那纯属意外。有时出于敝帚自珍的心理,也会把博客自荐给某个朋友,但前提相当地明确:当且仅当你无聊之时。
在碌碌无为的一生中,哪怕留下一些平淡无奇的文字,也算一种纪念吧。这文字里有对世界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有瞬间的梦想。现实中的游移艰难而缓慢,文字里可以纵情地自由,一行行的文字就是一步步的足迹,一篇篇的文章就是渐行渐远的路。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纵然不能成为设计师和建筑师,也可以像儿童的游戏,摆弄积木,筑起木屋,把我们的心思都寄托于它。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如果热爱文学,热爱思想,希望有所造就,必须去阅读他们。如果没有伟大的企图,自己写点博客,逛逛他人的博客,也实在是很幸福的事。时间就此一分一秒地流逝。
讨论的旨趣
那天和读博期间的同学聚餐,谈到学术批评的艰难。两位在清华,一位在山东大学,还有一位,就是我了,在北师大。各自都算学有所成吧,讨论的话题应当算是真问题,学术问题。当然,绝对不是什么新问题。学术界早就有过很多探讨,不乏深刻与尖锐,但理想中的学术批评,至今没有切实展开。已有的案例,主要是揭露剽窃与抄袭的。
其实,不要说严肃的学术批评了,正常的学术讨论都是极为有限的。按照目前的认识,之所以有限,是因为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圈子,表达和某一位学者的不同观点,往往牵涉后者所在的单位,后者所出的师门,后者所处的思想共同体。因而,原本只是打算就某个学术问题展开讨论,读者想到的却是学术之外的因素,学术背后的因素。你无意“株连九族”,但读者会上纲上线,自投罗网。这样,学术讨论就成为一种对抗,连带着你所在的圈子也受到连累。这样想想,不说也罢。
想到这里,我就有了主意:学术讨论,应当首先在各自的圈子里展开。譬如,我们几个同学间可以相互辩驳,相互批评。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非学术因素的猜测和联想。讨论首先在各自的圈子里展开,还在于彼此的思想资源、旨趣比较接近,可以迅速地切题,把议题引向深入。就此而言,应当承认,以往在这方面有很多积累。不足在于,常常是各说各的,自说自话,没有形成有效的交锋。各自的写作事实上是有所指的,但标题和行文中都尽力掩饰。记得有位学界前辈说,他从来不写与人商榷的文章。
在学术讨论中,始终会有一些非学术因素介入,这不值得大惊小怪。每个思想者都是富有情感的生命个体,他怎么可能纯理性地思考与写作呢?非学术因素的介入,不是造成学术讨论艰难的根本原因。学术讨论,正是要不断地处理、消化各种各样的非学术因素。师生间的讨论,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在师生间的讨论中,必须正视这样一个前提:彼此拥有的信息和技术是不对等的。一般来说,老师拥有较多的信息,处理问题的技巧略胜一筹,几乎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在老师这里都不成为问题:或者早已获得解决,或者早已被证明是假问题,或者早已被视作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因此,学生孜孜以求的问题,常常被老师轻巧地消解掉了,而对学生来说,问题依然是问题。有时候,为了避免让老师觉得自己过于愚钝,学生也会稀里糊涂地承认自己的问题获得了解决。
依据我自己的经验,老师所应做的,不是简单地提供问题的答案,而是首先帮助学生进一步把问题展开,诸如问题由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它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等等。简言之,就是梳理问题,把学生的问题整理并转化为思想史上的议题。进而,提示学生在思想史上,有哪些思想家考虑过类似的问题,他们是如何推敲,如何推进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需要清楚,学生提出问题的背景毕竟不同于以往,若能以某种有效的方式把这个背景纳入问题的通盘考虑中,对老师自身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在和学生的讨论中,老师往往觉得一无所获,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就老师而言,需要很好地自我反省。一个富有进取精神的老师,应该尽量摆脱“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努力倾听学生的言辞。人文学科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的。一切学术议题的根本,都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寻求更为理想的人生。身为老师,一旦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和学生的讨论就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格局,不再是输出大于输入的过程,而是对等的讨论。
父母和子女间的对等讨论已经引起广泛的认同与实践,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等讨论,则有待展开。
恰当的职业
每个人都有其恰当的职业。在这个位置上,他会感觉人尽其材,称心如意。小时候,那走街串巷边走边吆喝的小货郎,那手持鞭子赶着羊群的牧人,那列车上的乘务员一类可以不断游动的人;长大后,那抱着吉他四处流浪的艺人,那走游四方还不时写点浪漫游记的三毛,那走出国门读书之余洗盘子或者洗盘子之余读书的留学生一类向着未知的远方前行的人,都每每让我心驰神往:人生,就应该像他们那样。真正选择职业或者为职业所选择的时候,才明白事情差强人意已经不错了,聪明的做法是干一行,爱一行。不过,心里还是多少有些美丽的想法。
在万圣书园,偶尔会为陌生的书友提示某书、某类书、某些书的位置。这时就想,自己若充当书店里的导购,应该是很合格的。一来自己每周都会趁机到书店转悠一番,兴趣广泛,人文方面的新书都会打开翻翻,二来对人文学界的名人雅士都略知一二,说到某书,就会想到它的作者,由这个作者,会想到其所在学科和领域的基本情况。学科、领域、作者、著述,大致的特点和取向,都有所把握。导购若也分级别,我至少也是副高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