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
醉云
方今女作家之文章散见各刊物者甚众,唯小型报间尚不多见,有之,只潘柳黛一人而已。潘作小品文亦似曳风之柳,曼妙多姿,愚未识潘柳黛时,读其文能想见其人之清姿梅骨,便潘柳黛三字,亦足以使人倾慕其颜色,但,既见其人,则与以往之心理完全相反,盖潘柳黛并不美颜如玉,爽脆且具须眉气概,故言,见潘柳黛其人不如读其文佳,更不如见其潘柳黛名字佳,今日舞榭间有名路黛琳者。此人姓字都美,已足以使人向往,而乍见其人,亦有不如见其氏字之感,张爱玲亦今日女作家,文章差潘柳黛远甚,唯名字荡冶,适与潘柳黛相反,论者谓此三字,不但荡冶,且恶俗似货腰女,如不知其能写写文章者见之,不当其舞女者也几希。
(《力报》1943.11.16)
女作家
无名氏
张爱玲写了一篇《我看苏青》,登在九期的《天地》上。以我个人而论,最爱读这样的文字,因为有亲切之感。其中有一节说:“如果必须把女作家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
每个作家自有其个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思想,纵然是后起,诚然不必以与前辈相提并论为荣。不过张爱玲把冰心白薇轻轻地一笔带在一起,我倒要替冰心引以为辱的。
提起中国的作家,不一定要谈历史,单纯的论列作品,冰心自有其令人折服之处,他如林徽因,绿漪,陈学昭以及丁玲诸君,无论人生修养,文学根底,乃至文学技巧,以我的私见,都不是白薇所能及的。在我的笼统的概念,白薇的成就,至多不过像谢冰莹,而表现在文字上的“气魄”,白薇还不及冰莹。那倒不是说冰莹真的是有一股子所谓“大气磅礴”的力量,大抵还得力于她的“女兵”生活吧。
自然,张爱玲并非肯定地要把冰心白薇相提并论,想起来她也随便一笔,我也随便谈谈而已。
(《光化日报》1945.4.29)
女人的天地
秋水
女人的天地是什么?也许有会回答是:胭脂蔻丹,旗袍料,一克拉钻戒?这是庸俗的见解,女人的天地,真正会狭小的如此吗?
市上有本叫《天地》的刊物,指的是宇宙间万物尽情包涵包罗万象的意思,与《古今》异曲同工的。
由于编辑是一个女作家,所以这一个天地也渐渐的属于女性的了。
新近崛起的女作家张爱玲,为《天地》画了一张封面,一个仰睡的女人,望着天,于是有人根据此画而解释,说女人的天地是横着的,男人则是直立的,这话相当正确吧!
没有一些瞧不起女人,张爱玲也很坦直,深深意会到此,女人的天地,实在的也只限于此一刹那。
(《力报》1944.9.10)
张爱玲与潘柳黛
柳浪
《古今》、《天地》等七家杂志编辑,将与名演员在元宵节义演《秋海棠》于“兰心”。
女作家张爱玲、潘柳黛亦参加演出,张饰罗湘绮,未知能否胜任;潘饰一老娼子,则颇为适当。——其实张潘二人,可说也上过舞台,盖“丽华”前次所演《甜甜蜜蜜》中,最后有二人暂充“临时情人”之老处女出场,一衣清装,一则矮胖固即影射“彼美”也。
(《大上海报》1945.2.12)
女作家点描
黄次郎
一见潘柳黛,便想起女流漫画家梁白波来,都是肉与爱的堆栈。
一见炼师娘,又想起古埃及的克里奥巴图娜皇后,或金瓶梅的女主角,不禁那个。
顾默飞是浦东女性中的良妻贤母。
严文涓乃吴苑茶果商所余剩的一粒花生米,蛮好吃个!
每读张爱玲的大作,不期然而然的总会想到:她有西洋人的血液——洋里洋气。
柳嫣的文字一点不欧化,人也秀丽的像唐寅所绘的仕女一般。
关露所作的《吴歌》,使我百读不厌;她的面谱却使我往往梦魇。
(《光化日报》1945.6.12)
女作家训练班
凤三
朋友问我近来有什么可以做做?我反问他以什么做目的?则对曰:“第一是牟利,可是必须冠冕堂皇,最好文化事业。”
报纸与印刷费激涨的今日,办书报杂志极难赚钱,学校称店虽久,但由于“学店”太多,未必定有把握,得动脑筋想新事业出来,想了几天以为只有女作家训练班可以开得。
近来文坛上是女作家走运的阶段,书报杂志的读者以男性为多,根据物理上异性相吸这点,遭人欢迎是必然的。此班若开,摩登女子当然都来归我,入班资格,只有一项,便是大胆。所授除初中国文外,尤重两性生理问题与恋爱研究,聘苏青张爱玲二女士为名誉校长,周越然先生为教育主任。
我把这意见写信给朋友,未得复函,不知他意下如何?
(《力报》1945.6.23)
女作家的面孔
文海犁
汤雪华小姐在某报上写了一篇《女作家与面孔》,说到有一些人,专门打听女作家的面孔是啥样子,觉得非常恶形,我觉得汤小姐站在女作家的立场说这种话,提出抗议,是很对的;但其实大半的罪过并不在于读者,而是有些女作家爱在杂志书报上登照片,照片一登,不免大家要品头论脚:“这个粗眉大脸,文章却写的怪纤巧的”,“这个面孔已经是徐娘风韵,文章却含情脉脉”,而就像张爱玲吧!在《传奇》上登了一张照片,好就好在一只面孔好像罩了面纱,昂着头,轮廓颇美,于是有一趟引起几个朋友开起“张爱玲面孔座谈会”,一个说:张爱玲面孔绝色,一个却跳在桌子上嚷:“我可以发咒,张爱玲本人我是看见过,排骨一根,面孔有病容!”于是一场辩论,险些闹得朋友绝交,而罪魁祸首为何?乃张爱玲这张照片作祟。
女作家喜欢登照片,而谈女作家作品的都是些有欣赏能力的,既有照片奉赠,又何不加以鉴赏,再加以批评呢,所以我觉得一半是女作家的“自作孽”。
(《东方日报》1945.7.4)
小报上的女作者
商朱
《万象》曾提拔了几位女作家,其中有几位,平心而论,她们只是文章的学作者,暂时还不能称作“女作家”的。张爱玲出道的迟,可是都红过她们,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曾在《万象》上写了一篇评论,格外叫人侧目。近年来上海文坛茁起的新作家,张爱玲可算得时代的宠儿。近来捧女作家的风气延到了小型报,原因,我想倒不是单单为了她们写得一手好文章。男女之间的纠纷往往形成一种成就(比如,纠纷中主角之有文章可写),这也就是性学大师蔼理斯所言一切艺术都发源于性欲的道理吧。王渊因跳草裙舞而又红到文坛,较诸小报上的其他几位女作家并无逊色,张宛青在本报写《红鸾喜》,其描写男女之间爱欲情形,倒也不下于男作者如何家支。至于丁芝,在三位之间,一望而知她的构思和辞藻都比较直率,可是也究竟能握笔;比起欧阳莎菲来,我要不免为屠光启遗憾,若是他对文艺有一些爱好的话。
(《光化日报》1945.7.4)
看女作家
商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