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古代有影响的人物
一、潜祖
关于仡佬族先民濮人的具体情况我们今天了解很少,但仡佬族民间有许多关于潜祖的传说,称他是仡佬族先民濮人的大头人之一。今天遵义市老城的纪念广场一带,过去叫做马桑窝,据说就是潜祖出生的地方。有人说这里最早立有潜祖庙,后人由于不认识仡佬文,把“潜”字误认为“马”,改为了“马祖庙”,后来人们又认为“马”字不正确,改为“妈祖庙”。人们把妈祖看做天后,因此又将“妈祖庙”改为“天后宫”。后来,天后宫在遵义老城改造之时被拆掉了,其中的一些文物至今保存在红花岗区文管所。而天后宫这一地名仍为许多遵义人所熟悉。在各种传说故事中,关于潜祖的形象也说法不一,有的说他身材高大如山,有的说他十分矮小,有的说他眼大如碗,有的说他发长连天……
近两年发现的《九天大濮史录》,被认为是仡佬族的一本古文献,其中有关于潜祖的记载。潜祖为巫卜头人,能知天下事,力大能降虎。古时候,卜(濮)人有众多的部落,分散各地,各部落有自己的头人,因此以九天训制,各部落齐聚一起推举一人为众部落之首,称为大头人,潜祖就是濮人的第八代大头人。他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发明了数符,受记事画的启发创造了文字,并制造了工具、房、桶等器物,开始驯养狗、羊、马、鸡、鸭等,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据说,他在做大头人之初,把自己关在山洞中冥想了395天,思和合、思民富、思良策。一天夜里他见九天天主从天而降,赐予他吉、祥、瑞三宝,潜祖以吉宝给部落众人以智慧和好运,激发大家努力上进,并求保平安。潜祖时代是卜(濮)人经济最发达,文明发展最辉煌的时代。据说潜祖活了146岁,一生发明创造无数,为民族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二、申佑
走在被称为“仡佬之源,丹砂古县”的务川,申佑这个人的名字及其事迹往往不绝于耳。这个生于偏远小县的农家少年,在科举这条艰辛的仕途道路上,走到了人生的高处。他的事迹以及所体现出的忠、孝、义,为后人世代称颂,成为务川仡佬族人心中的英雄。
申佑,字天锡,是明朝思南府务川人,即今天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龙潭村人。祖辈均以务农为生,申佑从小聪颖过人,勤奋好学,15岁时到云南参加乡试便考中举人,被录取到京师太学读书。正统九年(1444年),19岁的申佑考中了进士,被封为四川道监察御史。仕途的顺利并没有磨灭申佑率真质朴的性格,他在任期间,刚正不阿,不畏权势,勇于弹劾,并且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受到人们的赞誉。其中,他击虎救父、冒死救师、以身救主的事迹最为突出,被人们称为“三忠三烈”之士。
击虎救父是申佑童年时候的事迹。据说申佑八九岁时,有一天,父亲被老虎叼走,申佑手持棍棒奋勇追击,面对狰狞的老虎毫不畏惧,欲与老虎殊死搏斗,老虎反被他的气势吓到,慌忙逃走了,父亲终于得以脱险。冒死救师是说申佑在京师太学读书的时候,他的老师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有一次直言进谏,开罪了皇上,被带枷于太学门前示众,将要被斩首。朝中无人敢出面营救。在危急时刻,申佑毅然挺身而出,以太学生的身份擂鼓喊冤,鼓动国子监的同学一起出面解救老师,并请求以身代师受死。皇上为其忠义所感动,特赦李时勉并官复原职。申佑不畏触犯“天威”的这一义勇之举传遍了京师,为人景仰。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方蒙古瓦剌部大举进攻,明军难阻,前线告急,朝廷一片慌乱。英宗受当时专权太监王振挟持,决定御驾亲征,申佑以御史身份随皇帝出征。在怀来县土木堡,英宗被瓦剌军包围,情况十分危急,申佑见状毅然请旨,假扮成英宗出战诱敌,结果被瓦剌军俘获杀害,年仅24岁。嘉靖十年(1531年),巡按御史郭弘化得知了申佑的这一壮举,便在思南府和务川同时为他修建祠堂,以纪念这位年轻的英雄。如今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有两处申佑祠,一座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城内,建于嘉靖十年,如今是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处在大坪镇龙潭古村,即申佑出生的地方。
三、费道用
费道用,字闇如,号笔山,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陀寨的仡佬族人,也是这个偏远省区的弱小民族中在科举入仕之路上难得的成功者,最终成为明朝末年的一名贤宦。天启四年(1624年),费道用乡试中举,又于崇祯四年(1631年)考中进士,授福建福清知县。远赴他乡的费道用为官清廉,公正严明,轻徭薄赋,还很快学会了当地语言,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是百姓心目中的“慈父母”。崇祯七年(1634年),福建沿海一带海盗猖獗,费道用组织武装捣其窠臼,为剿灭海盗立下大功。费道用一心为民的施政方法及其远扬的美名影响到了当地土豪劣绅的利益,从而遭到他们的诬陷,最后被弹劾而离任。当地百姓悲叹不已,上官知道后也叹息道:“海口有口,福清真清矣!”据说,费道用离任之日,天神也为之不平,海水三天不涨潮,狂风大作,将树木连根拔起。此后六年,费道用调离别处,所到之处的百姓都赞颂他的清廉刚正。当时的御史杨鄂将这一情况上奏崇祯皇帝,崇祯也为之动容,并下御批:“费道用廉明风月,朕深嘉赖,着来京引见补用。”由此,费道用以廉名震天下,被调到兵部任主事,后又转任吏部考工司郎中。
费道用不仅品行刚直,为官清廉,也注重学问,尤善诗文,着有《碧桃轩集》,如今已失传,在《黔诗纪略》中录有其诗16首。在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中记载:“道用与杨德周等同补《闽南唐雅》,所录皆有唐一代之诗,搜集亟详。”费道用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被崇祀为福清明宦,康熙三年(1664年)入石阡乡贤。
四、周渔璜
周渔璜,字桐野,号起渭,别号载公,贵阳青岩骑龙人,是清朝初年着名的学者,诗人。周渔璜出生于当地仡佬族世袭土官家庭,其祖父和父亲都相继任白纳长官司长官。骑龙为白纳长官司治所,据《贵阳府志·苗蛮传》载:“仡佬有花、红二种。在府属者,居白纳正副二司,骑龙、甲斗诸寨”。而周渔璜自幼聪敏,勤学好问,一心想通过科举入仕,博取功名。据史书记载,渔璜在十四五岁时就作《灯花诗》一首,传诵乡里。他24岁参加乡试,名列第一。37岁入京会试,中贡士,嗣经御试时务策,中殿试三甲,获同进士出身,进入翰林院学习,继而考中庶吉士,点为翰林。初为侍读学士,后擢詹事府詹事,官居三品。在京为官20年,其人品才学颇受翰林院掌院学士推崇以及康熙皇帝的青睐,并常常委以重任,他曾先后奉命典试两浙、督学顺天、阅兵江淮以及主持禹陵、明陵的祭祀典礼等。
此外,周渔璜才华横溢,尤以诗文见长。其诗作清新淡雅、言畅典少、情景交融,无矫揉造作、晦涩艰深之嫌。初以一首《万佛寺大钟歌》名震京华。万佛寺大钟即华严经大钟,是明成组朱棣所铸,意在超度“靖难”死者,减轻自己罪孽。周渔璜在诗中鞭挞了朱棣夺取皇位的残酷,指出“南兵百万刲羊豕”“忠臣十族飘冤魂”“当年杀戮成丘墟”;揭示刻有20万字的华严经大钟“一字忏除一冤命,字少冤多除不竟”,“钟声夜发老狐鸣,头戴髑髅暗中听”。周渔璜从自己诗作中选出352首编为《桐野诗集》,倍受后人赞颂。晚清西南大儒郑珍曾说:“诗当康熙,如日正中。起问汉大,惟渔璜公。桐野一篇,眉山放翁。经纬宫商,继盛长通。”
周渔璜还曾奉诏参与编撰《皇舆表》《康熙字典》《渊鉴内涵》等书。同时对家乡文化建设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周渔璜参加了贵州巡抚卫既齐组织的《贵州通志》修撰工作,担任分撰。全书三十六卷,后又增《杂记》,总计三十七卷,史料丰富,篇幅浩大,是贵州省地方志的重要着作。
周渔璜人在京城,事业蒸蒸日上,却不醉心仕途,沉沦宦海,他关注民生,发出“朱户尽收金地税,居民还纳石田粮。秋成知是谁家业,羡杀横纵万亩黄”的疑问。并时常在诗文中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十年从宦了无功,羡尔归帆逐塞鸿”,“便抛桐野三间屋,来伴先生结草庐”等诗句,反映了渔璜厌倦官场,返璞归真的情绪。“一梦故园风物好,繁红如雨翠成堆”,“东风吹客到天涯,每对东风便忆家”,“倘遇黔人问逋客,为言衰飒鬓成丝”等诗句,表达了渔璜深切的思乡情怀。
五、成世宣
成世宣,字师薛,号琨圃,亦号兰生,是贵州省石阡县下屯堡的仡佬族人。石阡乃温泉之乡,成世宣早年尽享家乡温泉之灵泽,并有诗云:“浴罢凭栏立,临风意欲仙。”在家乡泉水的沐浴下,成世宣苦究勤耕,随后在仕途上走得一帆风顺。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举,二十二年(1817年)进京参加会试,文冠群英,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常馆为庶吉士。两年后授翰林院编修。随后相继任浙江衢州知府、福州知府和杭州知府。在杭州任职的几年,成世宣为革除时弊、整顿风纪可谓是鞠躬尽瘁,殚精竭虑,被当地士民赞颂为青天大老爷。他的高尚人格和政治才华也得到了道光帝的认可和赞赏,并委以重任,令他兼任杭州、嘉兴、湖州三道总督。
这时,老家传来噩耗,父亲逝世,成世宣回乡守孝。守孝期满后,成世宣再次回朝复命,任宁夏知府,随后调兰州知府,兼属兰州道。道光十六年(1836年)升江(苏)、安(徽)粮道。次年,又奉旨迁河南按察使司,旋代理布政司,在这两年多任期里,他公正严明,平冤狱200余起,多次受到皇帝的表扬。
鸦片战争爆发后,各地纷纷告急,又值江淮洪水泛滥,灾民纷纷汇集城中觅食,河南一带吁告求援尤为急迫,成世宣积极筹措粮饷,支应赈济灾民,军务、政务集于一身,终于力尽身颓,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忧劳而死,时年52岁。家中老母方氏得知成世宣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在兵荒马乱之际,将成世宣的灵柩运送回故乡石阡,葬于家族墓中。当时,病退在家的江苏巡抚梁章钜闻此噩耗,痛悼以联云:“望断黔阳,可怜万里云帆,依然将母;魂销白下,共惜半年风鹤,了却孤臣。”
成世宣生前所作的诗文,大多已经散落丢失,据查,在《黔诗纪略后编》卷十六录有《题潘四梅梅花书屋图》一首,《石阡县志》中录有《将军岩》一首。
第二节近现代有影响的人物
一、山满
清朝咸同年间,在遵义县平正乡出现了一位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英雄人物——山满。据说,山满自幼身体强壮,性子刚烈,不畏强暴。他16岁时,父亲为了挣钱交户捐,带着他和哥哥山刚到赤水河畔的茅台镇去做背工,为官府背官盐。这是山满和山刚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大河边,第一次见到河中各式各样的船只,感到十分稀奇,兄弟二人情不自禁用仡佬语大声议论起来。这时,正值盐运司的官员来码头巡视,听见了这种不懂的土话,觉得很不顺耳,将他们视为不服“王化”的“野蛮人”,将兄弟二人交给运盐工头,要对他们进行严加管教。山满觉得倍受屈辱,开始暗下决心习武自卫。他渐渐练就了一身好武艺,领着乡亲们抗交苛捐,劫富济贫,使仡佬族人扬眉吐气。1862年,翼王石达开的部将张遇恩路过黔西北,他们倡导的“天下各族是一家,有田同耕,共享太平”这一口号令一心想为穷苦人出头的山满心向往之。他和几个好友带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参加了太平军,在石达开麾下掌管军中大旗,转战于黔西北和川西南,立下了许多战功。
随着太平军的失败,山满以及山姓的仡佬族人遭受了更为残酷的欺凌和杀戮,余下的后人们也不得不改名换姓,隐匿于山野。而这位传奇人物作为仡佬族的民族英雄,其曲折神奇的一生和英勇抗暴的精神,为后人世代传颂。
二、聂树楷
聂树楷,字尊吾,晚号聱园居士,务川县人。聂树楷自幼酷爱诗书,他曾于清光绪初年游学贵阳,应府试获第一名,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第二年,他进京参加会试,正值清政府于甲午战败后,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全国人民群情激奋。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联合各省进京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在宣武门松筠庵聚会,签名联衔,向清政府上书,提出拒签合约、迁都抗战、奋发图强三项主张,即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聂树楷慨然参加了这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