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崇尚自然崇敬祖先
大自然赐予了仡佬族人生活的全部,仡佬族人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敬畏之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懂得对大自然知恩图报,适度索取,对大自然爱护有加,具有较好的自觉意识。仡佬族人珍爱生命,认为自然万物皆有灵。从仡佬族人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的宗教思想来看,仡佬族十分讲究人与自然的协作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升华为民族的内在精神,通过一系列的节日祭祀活动达到人神共娱,即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境界。
仡佬族的节日和宗教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仡佬族人眼中,山川、土地、树木、耕牛这些看似平常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都是神圣的或具有灵魂的,因此仡佬族人每年要定时祭山、拜树、敬牛。仡佬族人在拜树的时候,一般是先拜房前屋后的果树和其他树木,然后再去远处的山上祭拜。拜树节后的几天里,仡佬族人还会自发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同时还注意保护环境,修桥铺路。牛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杀鸡、备酒、打糍粑,并焚香烧纸钱,敬奉牛王菩萨,祈愿牛王保佑耕牛体魄健壮。这一天要让耕牛休息,不能让牛下地干活,更不得鞭打耕牛,并要将牛厩收拾干净,垫上厚厚的谷草,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在牛角上挂事先打好的糯米糍粑,把牛牵到水边,让牛“照镜子”,使它兴高采烈,然后取下粑粑喂牛,意为给牛“祝寿”。
石阡地区的仡佬族人还有敬鸟的习俗,对鸟类十分爱护,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人们都不上山下地做农活,怕惊扰了鸟类,而是待在家中准备丰盛的菜肴,并将各种食物摆在屋前的院坝上,祭祀天、地和鸟。人们会摆上糍粑,点三炷香,对天地作三个揖,再对周围的山作揖,祈求鸟神保佑地里的粮食丰收,不让鸟来糟蹋庄稼。祈祷完后,将糍粑掰成小颗粒,放在房前屋后的树上,让鸟来食。通过这些活动,仡佬族人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仡佬族先民开荒辟草,创建了生活家园,人们对祖先的开拓精神充满了由衷的敬畏之情。在仡佬族的节日庆典活动中,祭祖几乎都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如仡佬族的吃新节,其中一项重要的含义就在于请祖先尝新。在居都,每年八月,田里的庄稼成熟时,人们要“杀牛吃新”,祭祀天地,以感激祖先开辟荒草的功绩。除夕之夜,供奉祖先是仡佬族人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这合家团圆的时刻,人们首先怀念的是已经逝去的祖先,希望在普天同庆的春节把他们的亡灵请回家一起过年。广西隆林地区的仡佬族一直认为“祖先是最好的神”,将本家族的祖先亡灵视为具有超自然的灵力而加以崇拜。每户人家的堂屋中都设有香炉,正中贴着“天地君亲师”神位、×氏祖宗之神位,香炉两旁都贴着“平安吉祥”“长命富贵”等红联,每逢年过节都要杀鸡宰猪、焚香烧纸供祭祖先。隆林一带的仡佬族人的拜树节实际上也表达了对祖先的纪念。据说,广西隆林地区的仡佬族人是从贵州安顺等地迁入的,当时,仡佬族先民初来乍到,连祖先的灵位都无处安放,便在青冈树的树干上挖一个树洞,把祖先灵位安置其中。后来,这一带的仡佬族人便视青冈树为祖宗树加以崇拜,并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祭祀祖宗树。仡佬族人常常将祭祖与祭神结合在一起。
第二节注重教育讲究礼仪
仡佬族重视教育,在一个家族中,尤其注重对年幼子弟的教育。
孩子呱呱坠地之时,就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渐渐学习生活知识和行为准则。女孩子在母亲的教育下开始学习扫地、做饭、纺纱、织布等家务劳动和手工劳动,男孩子则跟随父亲上山割草、砍柴。在父母或长辈们有意识的指导和无意识的言谈中,慢慢了解家庭成员、亲戚和邻里之间的关系,知道如何称呼他们,并学会按一定的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父母对子女从小就要进行家规和社会道德教育,要求他们勤劳学艺,反对好吃懒做,主张勤俭节约,反对偷盗等不道德的行为。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还常常用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谚语,如“早起早起,粮仓堆米”“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细小偷针,长大偷牛”。道真槐坪邓姓仡佬族人珍藏的一张白布手巾,用青丝线绣边花,帕中绣方印一颗及诗一首,诗曰:“少小宜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人。”清镇一带的仡佬族人把礼义廉耻视为教育后世子孙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还编成通俗易懂的歌谣广为传唱:
为人处事礼先行,道德行为铸成为。
交朋结友义为重,不义之人受谴责。
廉洁之人品德好,良好作风传后人。
道德败坏人人恨,可耻行为臭昭名。
过去,条件较好的人家都会把子弟送入当地的私塾或者请有文化的先生来对其进行启蒙教育。学读书写字、三纲五常,教学的内容一般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许多仡佬族的文人名士都认识到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纷纷捐资办学,为家乡民族的教育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比如,正安县的冯辅元先生,是一位由私塾教育而有所成就的仡佬族文人。他青年时曾在省城书院学习,毕业后任镇宁州府知县,目睹了官场的积弊。他认为官场难以为民,于是上任仅两年便辞官返乡,在珍州地区大力提倡办学,劝民读书,还将祖业捐助当地办学之用,把每年收的谷物用于发展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仡佬族的启蒙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从儿童开始,就施以启蒙教育,孩子从三四岁起便进入幼儿园,通过一些游戏寓教于乐,使他们在语言、常识、算术、音乐等方面接受很好的启蒙。
在仡佬族家庭的家谱中,记录有许多教育子弟的内容。如清镇境内仡佬族王氏家谱中记载:“忠于祖国,奉孝三槐堂。治家须勤谨,教育访孟良。崇文聚知识,练武体健康。农业为根本,意志持坚强。”
仡佬族人重亲情、重礼仪,以孝为先。认为父母生育养育教育子女,一生都为子女的事情操劳,这样的恩情身为人子难以为报。有家训说:“不忘父母养育恩,须左右奉养,富者日奉三餐,贫者菽水尽欢,温清晨省四字不可缺。尤须承颜顺去,肃然以敬,悦色婉言,可谓孝也。”
仡佬族人讲求家庭和睦,尤其注重手足之情,认为“天下之人,亲不过兄弟”。兄弟从小一起生活,“果饼同食,竹马同骑”,亲如手足,长大后各自娶妻成家,分居各室,不能因为争田产、钱粮等小事而结怨,认为兄弟间不和也是一种不孝,“得罪于兄弟,即得罪于父母也。”族谱中教育族人“兄爱其弟,弟爱其兄。遇财物,彼此忍让。有仇隙,两下释然。”
尊敬长上,爱护幼小,也是仡佬族所提倡的美德。在家族或者邻里亲戚中,对待年长的人要有礼有节,家训中写道:“大于我者谓之尊,高于我者谓之长,切不可轻侮,毕恭毕敬,方为正礼”。正所谓“年长一辈,以父母事之;十年长我一岁,以兄事之;一年长我一月,以兄事之;长我一时,方可并肩而行。”同时也教导子弟们不能欺负年幼晚辈,家训中有“遇卑幼者,以礼待之,不可倚势而欺卑幼,必须情礼兼尽,让训谦,切不可傲慢狎侮,自取其辱”。
与邻里和谐相处,也是仡佬族社会中的家训良言。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在仡佬族村寨,邻里之间关系十分融洽。谁家中若有建房立屋、婚丧嫁娶等大事,周围的邻居都会前来帮忙料理大小事务。谁家遇到困难,四邻五舍也都尽力帮助。平日里,大人们相约到田间地头一同劳作,孩子们也聚在一起追逐玩耍,大家亲如一家。
第三节英勇抗暴自强不息
历史上,仡佬族及其先民较早与汉族等强势民族接触,在战争、掠夺频繁,矛盾交织、纷争不断的漫长岁月,仡佬族及其先民总是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之下艰难求存,然而他们不畏强权、英勇抗争,面对重重苦难从不屈服。
秦时修建了五尺道,中原王朝逐渐将势力渗透到仡佬族先民濮人活动的广大地区。巴蜀两地有权有势者常沿道路两侧捕捉濮人并转贩为奴隶。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控制夜郎,又征调了汉中、巴蜀、广汉、蜀郡四郡兵民修建僰道。筑路人员、戍守军丁、运输粮饷物资的车马络绎不绝,不断对沿线的濮人进行骚扰。为免遭贩卖为奴的厄运和能够安定地生活,各地的濮人纷纷进行武装抵制,拦阻截夺王朝军队及其辎重。这些举动成为汉朝最终停止修筑这条通道的原因之一。
东汉时,彝族先民氐人自滇东渐向黔西推移,与聚居当地的濮人接触。起初,双方盟约,划分地界互不侵犯。后来,氐人首领违约,以剽悍的骑兵不断袭击、攻打濮人,占据大片濮人居住区域。众多濮人死于戈矛之下,或被强制为奴。
诸葛亮平定南中,在濮人地区设置降都督,对僚人实行军事控制牁、兴古郡的僚人不甘屈服,群起反抗,遭到降都督大军的镇压,并有彝族首领济火出兵助剿。僚人战败,2000余人被俘押往汉中。济火因此功劳,加上曾为诸葛亮擒孟获出力,受蜀汉器重,被封为罗殿王,取得了对境内僚人的合法统治权。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仡佬族先民处于彝族上层的统治之下。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王朝力弱势微,北方各族崛起,南方群雄争霸,中原长期动荡不安。偏处西南的僚人乘隙北移,许多人从贵州高原扩散至秦岭南北,留下来的部分逐渐演变为仡佬族。南北朝时期,统治者腐败残暴,常常大肆掠夺今四川境内僚人地区的人口和财产。梁武帝萧衍暴虐无行,常借故出兵梁、益二州,“岁岁伐僚以自稗润”,将大批僚人掠卖为奴赚取钱财。北周统治者甚至每年都要出兵进行一次大规模掠夺,“获其生口,以充贱隶”,还把这些被掠作贱隶的仡僚人专称为“压僚”。一批专门从事人口贩卖的商人应运而生,他们从官军处低价买来僚人,高价转卖于内地,形成“公卿达于人庶之家,有僚口者多矣”的局面。北魏以元法僧为益州刺史,其人贪婪凶残,对僚人大肆搜刮、任意欺压,长期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僚人终于忍无可忍,被迫武装反抗,并联合梁军一起攻打城池,迫使北魏派使安抚方得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