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村寨结构
从社会地理看,仡佬族社会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村寨。仡佬族分布区的村寨是由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相结合的人们生产经营和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仡佬族村寨有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仡佬族聚居村寨,有的是过去的大家庭分衍出来的同家族村寨,有的是由同姓异宗的各个家庭或两三姓同族人居住的村寨。另一种类型是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相结合的杂居村寨,杂居村寨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一方面,由于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过去的仡佬族父系大家庭加速了分衍过程,他们独立生产,单家经营,一些家庭为谋生而迁移别处,使若干仡佬族村寨成为多姓氏村寨;另一方面,仡佬族村寨也常有外地人、外族人来此地谋生,比如一些具有缝纫、编织等技艺的人员,日子久了,他们也都就地定居下来,有的保持原有的民族成分,有的与本地人成婚后改为仡佬族,还有的是仡佬寨女子外嫁,生儿育女后又把丈夫儿女迁回原来的寨子,或仡佬寨出嫁女子因夫死或离异而带着外姓儿女迁回娘家村寨等等。由于种种原因迁出迁入,形成了仡佬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居住的杂居村寨。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杂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一)村寨的组织结构及管理
近几百年来,仡佬族村寨的组织结构处于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中。明清时期,在仡佬族聚居村寨中,人们会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寨老。寨老对外代表全寨利益,对内协调寨户之间的大小纠纷。同时还有一名“老莫”(相当于巫师一类的人物)协同寨老管理村寨事务,在有的村寨,寨老和“老莫”是合二为一的。“老莫”的职责是负责宗教祭祀活动,比如组织傩戏表演,为寨户“驱魔”。有的“老莫”还懂得一些传统医学,会用一些中草药,将服药与“驱魔”相结合,为寨户消灾除病。民国时期,寨老制与保甲制并存,后来后者逐渐替代了前者。在贵州北部仡佬族聚居区,保甲长多由仡佬族中有能力有文化的人担任。在其他仡佬族地区,由于大多数仡佬族村寨与其他民族村寨共为一保,保长多由汉族人担任,甲长由仡佬族寨户担任。在当时,甲长要完成抓兵、房屋捐、教师食米、军谷、鞋袜捐、寒衣款、子弹钱等苛捐杂税任务,这项苦差事无人愿干,便轮流当甲长。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仡佬族村寨,寨老与保甲长并存,“老莫”依然存在,并继续发挥他的传统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仡佬族村寨中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大多担任了乡、村干部职务,处理村里的各种事务,因而行政机构之外的寨老逐渐消失,但村寨中仍有不担任村干部而有威望的老人,特别是在外工作多年退休回家的老人,有声望、有能力,仍然发挥着寨老的部分作用。同时,村寨中的“老莫”也逐步学习科学知识,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他们仍然组织传统的宗教活动,但落后的封建迷信内容大大减少。
(二)村寨的经济关系
仡佬族村寨的每个农户都是单独的经济实体。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大多没有自己的土地,而是租汉族地主的田地耕种,所收获的粮食对半或四六分成,如遇到灾年,或收成不好,就得借高利贷,生活十分艰难。新中国成立后,仡佬族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仡佬族农户都独立自主地耕种和经营自己的责任地,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村寨劳动过程中,人们多年来自然形成了相互依存的互助关系。仡佬族人以农业为主,一年中的绝大多数劳动都是在互助中进行的,如种包谷、薅包谷、插秧、薅秧、收割等,尤其是农忙中的换工互助,更能充分发挥其群体性劳动效益。
仡佬族村寨各户的劳动互助有很重的情义性,或称“情义工”,这种情义工的交换在经济上不是十分计较,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换工相等的一般商品交换关系。仡佬族人重情义,得工多而还工少的人家,尽管帮忙的人不要工钱仍主动地给一些工钱,以表情义。
仡佬族人的农业生产劳动也是一种社会结构形式。他们经常因换工互助而10多人一起耕种锄草,在地里齐头并进地向前薅地,谁也不甘落后,若有人进展稍慢大家就唱“打闹歌”来激励他。仡佬族其他劳动如插秧、建房等也是群体性的,并配有相应的劳动歌,大家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会唱起相应的劳动歌来为大家加油鼓劲,同时也是一种娱乐放松。仡佬族的群体性劳动结构是他们紧密的社会结构的反映,从他们的劳动组合形式和内容可以看出民族性的统一和协调这一鲜明特色。
借贷关系在仡佬族村寨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仡佬族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有时会遇上粮食减产、疾病或者其他的灾祸,造成生活困难,需要向亲友借贷。与此同时,为防止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部分仡佬族村寨就此建立了相应的经济组织——经济互助会。仡佬族各村寨经济互助会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钱会、米会、包谷会等,时间有长有短,数量有多有少。有的会全寨农户都参加,有的会部分农户参加。每个会都有一个人承头,每年、每季或每月按约会户均凑同等数量的钱、粮,用抽签、摇骰子等办法轮流领会。按期附有利息地还会,这是仡佬族村寨经济凝聚力的一种因素和形式。
(三)规约结构
规约结构是在仡佬族血缘结构、村寨结构基础上使其社会规范化、条理化必不可少的结构形式。仡佬族规约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仡佬族社会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在仡佬族人际关系中起着协调和黏合作用。
仡佬族人淳朴、善良、诚恳、智慧、勤劳,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状况比其他地区要好,通常能够自觉遵守传统美德的规范。但是仡佬族社会毕竟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其社会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和问题,比如遭到外族恶势力的劫掠,寨子之间的械斗等。如在1985年初,松桃苗族自治县的仡佬寨与半坡屯为争距仡佬寨约5里处的平天光土地发生了严重的斗殴事件,双方死伤者众。据说这两个寨子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因土地争执曾发生械斗,相互间断绝了往来。村寨中的偷盗事件亦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村寨的牛、猪、腊肉和其他物资经常被偷盗,甚至柴薪亦难免。此外还有赌博现象也在一些仡佬族村寨发生,一些人以赌博来消磨时光,有的甚至因赌钱而导致家庭不和、夫妻分离。这些都成为仡佬族村寨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给仡佬族村寨的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族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制定相应的乡规民约便成为必然。仡佬族的乡规民约有悠久的历史,在《新唐书·南蛮传》中就记载了仡佬族先民僚人在唐代的规约:“杀人者死,盗物者倍还其赃”。直至近百年前,各地仡佬族仍沿袭传统的习惯法,只是内容有所增加。有的规约刻在仡佬族某姓宗祠的石碑上,作为他们共同的规范和戒律。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淞江韩氏宗祠里就立有家族规约石碑。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10多年来,随着仡佬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相应增多,旧的习惯法已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因而纷纷制定新的更具体、更完善的乡规民约。
目前仡佬族村寨的乡规民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目的和宗旨。各地仡佬族村寨的乡规民约都明确规定其目的和宗旨是维护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其二,治理机构。按照社会治安人人有责的精神,确定“看好村寨的门,管好村寨的人,办好村寨的事”这一原则,若干仡佬族村寨,在节俭的条件下实行义务服务的办法。也有的仡佬族村寨设立了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金会,每户都是会员,户均交会费5元,对3年连续获“模范守规约户”称号者,退还会费;5年连续获“模范守规约户”称号者,奖励20元。家庭成员有违反规约的,会费充公,再补交会费5元。对违反规约的,由治保、调解组织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除按规约赔偿损失外,还收取5~50元群防群治管理费用。凡因家庭矛盾、邻里矛盾闹到村里的,首先当事人交10元钱的规约调解费,不管处理结局如何,概不退还。
其三,规约内容。仡佬族村寨的乡规民约,大体包括下述内容。
惩处偷盗抢劫。对偷盗的处理,分不同的内容和情节,对盗窃粮食、畜禽、衣物、装饰物、柴火等,作程度不同的处罚。对抢劫,分进屋抢劫、拦路抢劫、婚姻抢劫以及拉帮结伙、寻衅闹事、侮辱妇女等行为,实行重罚,或罚钱、罚肉,全寨人分享吃光,严重的送交司法机关依法严惩。
惩治侵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行为。对侵占、蚕食他人责任地、责任山、责任林、自留地、宅基地、树林等,按照造成损失的程度进行赔偿和处罚。
对矛盾纠纷,如解除婚约、夫妻离婚、弟兄分家、邻里矛盾等,都分情况决断。婚姻矛盾多是维护被遗弃一方的利益。青年男女在订婚或结婚之后,哪一方要提出解除婚约或离婚而又不是对方的过错,则无理而提出离婚的一方要承担经济损失。若是男方,则损失婚娶时的礼物、花费或给女方以经济赔偿;若是女方提出解除婚约或离婚,则要退回礼物、花费或离婚后不能带走任何东西。若女方与别的男子结婚,则此男子要付一笔钱给原来的男方,以便使原男方婚娶中的经济损失得到补偿。
维护地界秩序。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各户责任地之间、各住屋之间、各寨之间的地界、山界、房屋地界,对越地侵犯者进行罚款和罚物。
其四,裁决与执行。仡佬族村寨的乡规民约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他们对各种事件的处理是严肃认真的。如安顺湾子寨近几年破获几起偷盗竹林事件,都按乡规民约作了罚款处理。有的仡佬族村寨把乡规民约与现代文化联系起来。谁家的牛跑到别家的地里乱吃一定数量的包谷、禾苗和偷盗严重的,除赔偿损失外,喂牛的主人或盗窃者出钱租一场电影或录像给全村寨人看。为确保乡规民约的切实执行,加强仡佬族村寨的联防治安,有的建立了五人联防组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如外地小偷来安顺弯子寨偷牛,不到两个小时,全寨人出动,从寨子背后的山林中将逃跑的小偷抓住,按乡规民约作了处理。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及时解决,有效地巩固了仡佬族村寨的规约。
第二节亲属称谓
仡佬族家族内各成员间的血缘和亲缘关系的经常表现形式是用本民族语言的亲属称谓。
第三节交往礼仪
黔北仡佬山民素有“茶三酒四烟八杆”待客之礼俗,烟、酒、茶在仡佬族人待客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仡佬山乡往往依山独居,或几家、十余家居住在一个地方,几乎每家养狗,只要听见狗叫,男女老幼都会出门来看,看是过路的人还是有客人到来,为了不怠慢客人。等客人来到院子里时,主人家就吩咐家人帮客人提东西,自己立即去打开堂屋的大门,大门平时很少打开,只有客人来才打开,表示敞开胸怀欢迎客人,喜气盈门。客人进了堂屋,主人当面擦掉板凳上的灰尘,请客人坐下休息,这时邻居也上门道喜问候。如果是冬天,就再次请客人坐上火铺或另生木炭火,使客人感到温暖。
仡佬人热情好客,在宴请客人时十分讲究礼仪。过年过节、婚庆寿辰、立房造屋或亲朋好友自远方来,各家都要以“三幺台”相待。“幺台”是当地方言,即“结束”之意。第一台为接风洗尘,又叫“茶席”,可以理解为饭前茶点。通常客人刚到家时,丰盛的饭菜还没有做好,主人便先上各种水果糕点,多为九大盘果品糕点:酥食、麻饼、百花脆皮、红帽子粑、泡粑、核桃、花生等。每人再沏上一碗当地大叶茶或者仡家油茶,大家边饮茶边闲聊,高兴时还会唱茶歌,在大家谈古论今的热闹氛围中,结束第一台,称为“一幺台”。
紧接着主人家又上第二台,为八仙醉酒,又叫“酒席”。通常有九种卤菜和凉菜用来下酒,有香肠、腊肉、卤猪杂、皮蛋、盐蛋、萝卜丝等。酒为自酿的包谷小作酒。九盘碟菜上桌后,主人要按当地饮酒习俗先饮三杯:第一杯为敬客酒,由主人敬客人;第二杯为祝福酒,由客人还礼,回敬主人;第三杯为孝敬酒,由晚辈为长辈祝福,长辈先饮,晚辈后喝。三杯过后,相互敬酒。喝酒少不了要唱酒歌,善饮酒者,唱《十杯酒》等酒歌相劝,客人唱《谢酒歌》回敬。主客频频斟酒,不喝酒者也须以茶代酒,左右捧场,气氛和睦而热烈。可以看出仡佬族这种饮酒礼仪在豪气中也十分文明,不强人所难,又饮而尽兴。第二台结束,称“二幺台”。
第三台才是所谓的“正席”,叫做四方团圆,意思是主客难得相聚,老乡团圆。这时,主人将精心准备的主菜端上桌,当地人称为大菜,通常有猪蹄膀、樱桃肉、回锅肉、夹沙肉、糯米圆子、灰豆腐酸菜等九种,加上大米、玉米一同做成的“两造饭”,十分丰盛。待客人喝好吃饱,主客方可离席。连续三台,因此称为“三幺台”。“三幺台”丰富而隆重,充分展示了仡佬族的礼仪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以及饮食文化,也体现出仡佬族人的淳朴、善良和热情。1997年5月,“三幺台”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四节生育习俗
一个人的出生常常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完整或者更加人丁兴旺,仡佬族十分重视孩子的出生,尤其传统农耕生产的需要和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仡佬族人也都更希望家中能多添男丁。求子之心较为迫切。许多地区流行着形式各异的生殖崇拜以及独特的求子习俗。孩子诞生以后,也有一些特别的形式为孩子庆生、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