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形大屋顶房是从满族学的住房形式。它的造价较高,用工、用料较多。房屋先是用木料搭起房屋的骨架,然后用土坯垒起来抹泥、刷石灰。斜顶房一般也是三间,房顶很陡斜,廊檐很宽,门窗都用小格木制作,制造时需要较精湛的手艺。窗户有左右开启式的和往上开启式的。左右开启式的和现在的窗户相似。往上开启式的窗户轴和合叶钉在上面,因此,开窗后必须把窗芯钩到在房梁上吊着的木(或铁)钩上。斜顶房的窗户都很大,有的几乎整个南墙都是窗户,窗户上都糊上白纸和油光纸、蜡光纸。门也大,门槛有的高出地面30~40厘米。这种房屋有钱人才能造得起。
杜喀包(门房或厢房),一般盖在大门旁(有的大门两旁都有),为平房,房内阴暗潮湿。有钱人常常把它出租给穷人或让长工、短工居住。
哈斯包(库房),每户都有一两间,平顶,较低矮但要求干燥。哈斯包里一般放粮食、农具、燃料和其他经常不用的什物。一家的家产多少,平常从哈斯包中就可以反映出来。房屋的地基比较高,故住房都干燥,以防疾病。房屋顶棚的造法也很特殊。在垒好的墙壁上先放几根大梁,上置碗口粗的椽子,上面铺用麻线扎的整齐的苇子(5~7厘米厚),其上铺一层麦草(4~5厘米厚),在麦草上面又铺3~4厘米厚的湿土,并踩实。由于新疆气候干燥,房顶坡度都小,没有特殊的防雨措施。房屋墙壁大部分为土打泥抹,有的用土坯垒成后抹泥粉刷。房屋前面墙两头,都有一米多宽的“玛图”(打墙基时多打的半堵墙,它实际上是挡风的屏障墙),房屋的廊檐和玛图并齐,故老式房屋廊檐很宽,锡伯族有的叫“大廊檐屋”(即大屋顶房)。宽廊檐可以避风遮雨,保护门窗不受风吹雨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锡伯族对传统的住房进行改革,开始兴建“来兰皮”房屋。来兰皮房屋较特殊,其造法大致如下:房屋垒到一定高度后,把比碗口粗的椽子从中间锯成两半(细一些的不锯),在墙上水平放7、9、15根(奇数),把剥皮的苇秆五六根一把,用苇子扎在横椽底下,在苇子上面抹粗麦叶子泥,等干后,房子里层再抹细泥上光,称之为“来兰皮”。在来兰皮上面垒山墙封顶。来兰皮房子整洁光亮,冬暖夏凉,锡伯族人民群众多建这种房屋。
20世纪80年代后,锡伯族人建造的房屋以砖混结构居多,窗户用采光较好、高而宽的钢窗,而且一般都不盘火炕。室内采暖也发生了变化,大都用铁炉,部分家庭还安装小型锅炉,利用土暖气进行采暖。地面铺瓷砖,顶棚吊顶,房屋的装修也与城市里的装修相差无几。
锡伯族民居的建造程序具有自己的特点。锡伯族选宅基地没有什么讲究,一般兄弟分家,将祖宅的前院或后院划出一块,盖房居住,或者向村委会申请宅基地,由村委会划拨。将整个庭院规划好后,开始打地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打地基时要放红尺。用一把长一尺的尺子,一面为红,一面为黑,盖房丈量时,用它来丈量整座房屋的长度或单间房的长度、高度,以丈量出红面为取。盖房用的椽子,以“九”为一个单位,即采用9的倍数。这种房屋称之为放“九”的房子,目前此讲究已不复存在。盖房一般都由泥瓦匠来承担,唯独封顶是件隆重的大事,请来亲朋好友义务帮忙,这一习俗沿袭至今。这是整个盖房过程最隆重的一个程序。封顶择日有一定的讲究,择吉日(双号),派人去邀请亲朋好友,被请者有资者出资,有力者出力,几十人聚集在新房庭院里,齐心协力,上大梁,放椽子,铺苇子,上房泥封顶。最后主人宰羊举宴盛情款待前来帮忙的亲朋好友。
新房落成搬进新居之后,邀请亲朋并盛情款待,称之为“暖热炕”。邀请范围比较小,限于直系亲属。被邀请者要将新碗、碟等炊具作为礼物赠送对方,现在礼物不受此限。
锡伯族以西为贵,故西屋由长辈来住。有祖父辈的由祖父辈住,没有祖父辈的由父母住。过去房屋都有“安巴纳罕”(大炕),这种火炕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色,它由三面环绕的南炕、西炕和北炕组成。南炕由祖父母或父母睡,北炕由客人睡,西炕一般不睡人,有贵客来时请之坐卧。一般客人和家人不能在西炕上坐卧,因为西炕靠山墙立佛龛供佛。
火炕高60~70厘米,造法很特殊,由五个烟道组成,火炕(环炕)的烟道都是相通的,没有高超的技术是打不好的。盖完一幢新房,打炕是关键,也是人们最操心的事宜。火炕一旦不通烟,就得重打,又费力又耗神。因此,打炕高手往往受到人们的器重,一般给打炕的人送礼物或钱,聘家并盛情款待他们。新中国成立前后,随着房屋形式的改革,大炕也被改造,渐渐只打一面炕(或南或北,以北为多)。
锡伯族西屋的摆设要求朴素,为适合老人们的心意,也较讲究,一般放小炕桌、大木柜、凳子、八仙桌等。八仙桌前挂先辈的画像,桌上放香炉、茶具,有钱人还摆设一对瓷花瓶。炕上还放有特制的长方形木具,称之为“吉伯浑塔图库”(被柜或炕柜),高有一尺左右,有数个抽屉,抽屉里放鞋袜,在被柜上面叠放被褥。炕上铺有苇席和毡子。新中国成立前,穷人做不起苇席,就用高粱米熬成的稠饭汤抹炕面,使之光滑,不起灰。
房屋的中间屋子有个过道,过道里屋是厨房,筑有两个锅台。锅台比里屋内的炕低,过去很多厨房里没有过道,连着锅台修有小炕,炕和锅台中间隔有30厘米左右高的“古准”(小隔墙),以防小孩发生意外。东屋为儿媳、子孙卧室,室内摆设也平常,最多有一条凳子、一张八仙桌、一个大柜等。一般房屋有五个窗户,南面三个,北面两个。过去,因为没有“洋炉”(铁炉),冬季取暖很困难,因此房内温度很低,经常四壁结霜。有钱人买铜铸火盆,穷人则仿照火盆,用黏土、牛粪、蒲棒(草)、马尾等做土火盆,上面盛无烟榆木炭取暖。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才开始用“洋炉”(铁炉)取暖。按传统习惯,老人普遍都和最小的儿子度晚年,故由父母建造的房屋都归小儿子。父母在世时,儿子们不能自行分家,只有经过父母允许后才能分,否则几个儿子都得和父母一起住。父母有义务给每个儿子亲手操办盖房子。为了儿子、儿媳之间和睦,做父母的等儿子成家后都分给一些生活资料。
第五节历史遗迹
一、太平寺
太平寺,又称锡伯家庙,位于辽宁沈阳市。约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由锡伯族官吏、志士牵头,在当时的聚居中心盛京(沈阳)开始筹建喇嘛教寺院“太平寺”,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建成。初创时只有五间青砖瓦房,乾隆十七年(1752年)之后,逐步扩建成具有正门、大殿、中殿、配殿等一座较为完善的寺院。寺院占地面积12406平方米,坐北朝南。正门上方悬挂一牌匾,上横刻“锡伯家庙”四个雄浑遒劲贴金大字,底下竖刻献匾人官职、姓名。前殿三间,廊檐上彩画蛟龙、麒麟、大象等,还绘有莲花、牡丹花等佛家图案。殿内塑有丈高之四大天王像: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执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缠一龙的西方“广目天王”和手执宝剑的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脚下均踏着两名鬼怪。侧门为三间青砖瓦房,中间为门洞,门楣上悬挂一块木匾,上横刻“太平寺”三个金色大字。中殿内正中供奉高1.5尺的木质三世佛(释迦佛、燃灯佛和弥勒佛),西供龙王,东供财宝大王,东西墙上挂有纸绘十八罗汉图。东西配殿在中殿两侧。西配殿三间,内供金刚护法佛、五方护法佛、大威德护法佛、吗哈噶喇护法佛等诸佛尊;东配殿为喇嘛诵经堂,内藏康熙年间请来的《大宝积经》《华严经》《第二大般若经》《律师戒经》等经文。大殿为本寺院的主体建筑,殿前有100余平方米的月台。每扇殿门均绘有轮、螺、伞、盖、花、罐、鱼等佛家八宝。在廊檐下左右立有石碑两通,西刻满文,东刻汉文,均通高144厘米,宽57.5厘米,厚20厘米,现只存满文碑。石碑额首刻云龙花纹及二龙戏珠,阳面刻着“万世永传”四字及立碑时间、立碑人官职姓名,阴面亦刻着两行“万世永传”四字及碑文。大殿内正中供有五尺高释迦牟尼泥塑坐像。像后上方悬挂着一块“大雄宝殿”的匾额。供桌左右两边分别供奉铜制2.5尺高的檀佛、1.5尺高的弥勒佛、宗喀巴佛及千手千眼佛。对面供一尺高的铜质八大菩萨像。东西两边分列三尺高的十八罗汉泥塑像。另外还有小殿,西侧殿门楣上的木匾上刻着“浩然正气”四大金字。殿内正中供有五尺关公坐像,两旁分别为泥塑四尺高的关平、周仓站像。关公坐像的后上方悬挂着刻有“文光普照”四字的木匾。殿内正中供有五尺高的文昌泥塑坐像;西供四尺高的日公坐像,旁边站童怀抱太阳;东供四尺高的月公坐像,旁边站童怀抱月亮。三间禅堂为大喇嘛寝室,内供铜质1.5尺高的释迦、阿弥托、宗喀巴及长寿等诸佛尊。狐仙堂内立有狐仙牌位。
太平寺原有石碑两通,一为汉文,一为满文。其满文碑于1959年被发现,当时已断裂,经修复后送沈阳故宫保存。该碑记叙了锡伯族的早期活动区域和迁徙情况及建立太平寺的经过,是锡伯族保存下来的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现已复制,在殿前竖立。碑记曰:
万世永传
集三世无量诸佛之典,恢展三乘根命释迦牟尼佛法,有青史世传之锡伯部族,世居海拉尔东南扎兰陀罗河流域。嗣后,移居墨尔根、齐齐哈尔、伯都讷等地,编有七十四个牛录,生息四十余载。于康熙三十六年,圣祖仁皇帝施以高厚之恩泽,将锡伯部众分为三拨,于康熙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年迁入盛京,安置于各省驻防效力。至康熙四十六年,锡伯众人民筹集白银六十两,置买民房五间,始建太平寺,并从京师虔请大藏经一百零八册,一年四季众僧聚集一堂,焚诵不绝,永偿所愿。至乾隆十七年,协领巴岱、佐领殷登保、阿富喜等,以锡伯之众力,扩建三大殿,两厢配殿各三间、正门三间,恭祀三世无量诸佛。至四十一年,协领罗卜藏、拉西、得格苏、卓地等众锡伯合力修葺寺庙,塑立宗喀巴佛、五通天神(五护法)、四大天王诸佛尊,并增请沐浴经,一年四季焚诵不绝,永无休止。嘉庆八年七月十六日,梨树沟边门佐领加一级记录二十一次。华沙布谨题。
此外,太平寺还保存下来“锡伯家庙”木匾一方,长270厘米,宽97厘米,现存沈阳故宫,为国家一级文物。
沈阳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视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的修复工作,1984年拨款修复了中殿,由沈阳市民委管理。1985年2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太平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太平寺的恢复性修缮工作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