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的包子和饺子与汉族的差不多,只是馅儿的成分各有民族特色。
韭菜合子为春秋两季吃的季节性食品。春天用第一茬韭菜,秋天到阴历八九月,最后一茬韭菜又比春天的韭菜还要嫩,每到这两个季节,家家都烙韭菜合子。韭菜合子呈半圆形,分油炸和素烙两种。韭菜馅里掺清油、肉末、鸡蛋、辣面子等。
肉馅饼是将炼油后的油渣(包括猪、牛、羊油)里掺皮牙子(洋葱)或大葱等,然后照烙韭菜合子的方法进行加工。
南瓜饺子是锡伯族别具风味的食品之一。将甜质的南瓜切成绿豆大小的碎块,里面掺少许皮牙子、清油或油渣,然后包成饺子,放在蒸笼里蒸熟。其大小比一般饺子要大两倍,皮儿为死面,相当于维吾尔族的薄皮包子,只是馅不同。
肉馅烤南瓜是锡伯族最富有特色的食品之一。将南瓜打一个小孔,把南瓜瓤全取出来,然后把肉馅从孔里塞进南瓜肚里,然后把口子用面糊好,把南瓜放进灶膛里烤熟,其味道鲜美。
锡伯族的副食品分肉类和菜蔬类。肉食以牛肉、羊肉为主,兼猪肉、鸡肉。食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清炖,二是干炒。清炖是将新鲜肉或熏肉放清水里煮熟后,把肉捞出来,在肉汤里加些作料、葱花、白菜叶、胡萝卜、洋芋等煮熟,边吃肉边喝汤,或者把煮熟的肉切成碎块,再放到肉汤里吃。肉除清炖和干炒以外,还做回锅肉、过油肉、肉丸子等。在吃猪肉方面,锡伯族有一个特殊的方法。每当宰猪,将清炖的猪肉、杂碎都切成碎块或碎片后与灌肠煮熟的猪血拌在一起,调以作料、蒜泥、葱花、盐等,其味道鲜美,再肥的肉也不感到腻。这种吃法,称做“猪血拌肉”。
锡伯族从事渔猎由来已久,因此,捕鱼也是行家里手,食用鱼肉的方法也各种各样。除了红烧、油炸、清炖外,还喜欢吃蒸鱼。其做法是将鲜鱼沿脊剖开后,取出内脏洗净,在肉厚处划几道,撒盐末、辣面、作料等,放在通风处晾干,等半干之际放在蒸屉里蒸,一直蒸到鱼刺酥软。吃时竟分辨不出鱼刺,其味道麻辣兼备,而且香酥可口。锡伯族的“鱼炖子”别有风味,其做法是将洗净的鱼配以作料、辣面、蒿菜炖熟,之后将鱼捞出来盛在盘子里,在鱼汤里放进韭菜、小白菜,夏季放刀豆,秋季放大白菜、青萝卜,等煮熟后拌入少许麦面糊糊,即成所谓鱼炖子。这种鱼炖子和高粱米饭一起食用更为可口,称之为“尼穆哈鱼炖子苏苏布达”。锡伯族除在捕鱼季节里爱吃鲜鱼之外,还制咸鱼和晾鱼干以备冬季食用。
锡伯族爱吃的蔬菜有韭菜、辣椒、芹菜、西红柿、茄子、洋芋(土豆)、白菜、青萝卜、黄萝卜、卷心菜、豇豆、刀豆、香菜等,其中最喜欢吃而且常年吃的是韭菜和辣椒。
锡伯族有一种别有风味的咸菜,叫哈吐浑索吉(咸菜),也叫花花菜。它是用韭菜(要老的)、红青辣椒、芹菜、黄萝卜、包心菜等做成的。由于及时拌以盐并盛入瓦缸里,各种蔬菜原有的红、绿、白、黄等颜色泾渭分明。在冰天雪地的隆冬,饭桌上摆那么一小碟有夏季各种蔬菜的花花菜,会激起人们强烈的食欲。冬季用花花菜炒野兔肉是锡伯族别具特色的野味之一。
副食品除菜蔬外,锡伯族人还喜欢吃奶制品,如奶子稀饭、奶子面条、奶酪、酸奶子疙瘩等,同时喜欢喝酸奶、奶茶、伍他茶。伍他茶是将黄豆、玉米等炒熟后磨成的粉或将麦面用羊尾巴油炒成,食用时用开水冲,放入少许糖、羊油或奶油即可食用。
米顺是锡伯族调味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面酱。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的西迁节)前,家家户户都让数十斤小麦发芽,刚发芽后倒入开水锅里煮熟,盛进瓦缸里,放在火炕最热处捂起来,等过几十天后发酵成酒曲状并有甜味。接着在室外晾干,到农历四月十八日那天,各家各户都拿到磨坊去磨成粉,称之为“米顺糊糊”。就在同一天,每家每户都调制米顺。将米顺粉倒入瓦缸里放咸盐,边倒水边用擀面杖搅拌,一直搅匀呈糊状为止。调成后放在房顶上晒太阳,数十日即可食用,称之为米顺(面酱)。调制米顺时有很多禁忌,如所用水必须是破晓前打来的流水(泉水、河水),禁用井水,在调制过程中不能说话,妇女月经时不能制作等。
锡伯族一日三餐,早餐要吃新烙的发面饼、凉菜或者炒菜,喝奶茶,一般在早上9~10点用餐。午餐比较简单,一般吃早上的剩饭余菜,喝奶茶。下午多吃面条、米饭等其他食物。锡伯族吃饭时先让长辈入席,长辈未动筷子之前,晚辈不得动筷夹菜;用餐间禁忌用筷子、勺子等敲餐具;筷子不能竖插在饭里;发面饼分天面和地面,上桌时掰成四块,地面不能朝上;不能用筷子打猫;公公和儿媳不能同桌用餐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封建性禁忌都已经不存在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锡伯族和维吾尔、哈萨克、汉等民族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锡伯族的日常食谱里又增添了这些兄弟民族的许多食品种类,如维吾尔族的抓饭、烤馕、薄皮包子、拉面、揪面片,哈萨克族的“纳仁”,汉族的各种炒菜等,尤其是维吾尔族的烤羊肉,无论是家庭便宴或是喜庆宴会都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第三节服饰习俗
锡伯族的服饰,在元代以前一直保持了其祖先——鲜卑的特点。到元代,由于受蒙古族的影响,其服饰特点发生了变化,如男人为了便于骑马射箭,穿左右开衩的绲边长袍,腰束粗布腰带,头戴圆顶帽,脚穿长筒靴。到明末清初,锡伯族又处在满族的统治之下,其服饰同时发生了变化,吸收了满族的服饰优点。在清代近300年中,锡伯族基本上保持了满族服饰特点,如男子都喜用青、蓝、棕、黑等颜色的布料,而且喜欢穿长袍、马褂等。清朝灭亡以后,锡伯族日益和汉族发生往来,其服饰吸收了汉族服饰短小、轻便、大方等优点。
老年男子内穿对襟小白褂,外穿长袍(冬天为棉的),个别人还套马褂,脚穿白袜、布鞋(春、夏、秋穿圆口黑布鞋,冬天穿毡棉黑布鞋,其鞋靿比春夏的稍高一些,锡伯语称“扎布萨布”),扎裤脚,头戴礼帽。老年妇女的装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起变化,多穿青、蓝、黑色旗袍,长及脚面,扎裤脚,穿白袜,春、夏、秋穿绣花黑布鞋(冬季为棉高靿的),冬天穿棉袍,戴棉帽,与满族坤秋帽相似。
年轻妇女的服饰样式较多,喜欢穿各色花布和方格布旗袍(多绲边)、绣花鞋、坎肩等。姑娘的发式都为单长辫,扎各色头绳。头戴额箍,插簪子、绢花等,结婚以后则盘头翘。新娘也有专门的服饰,其式样和满族的服饰近似。新娘有一种特殊的佩戴物叫ohojaka(肢带),佩戴在两边,从腋窝垂到脚底。一边由三至五个荷包组成,每只荷包与丝带的接口上配铜镜、玛瑙、水晶石、琥珀、玉石等各色发光物,这些饰品将各种绣花荷包衬托得更加艳丽夺目。头上要戴6~12只具有吉祥名称的簪花。无论老年或年轻妇女都喜戴耳环、手镯和戒指。
婴儿刚生下来,不给穿任何衣物,而用襁褓包紧后,放在吊床里抚养,等过半岁后才给穿衣物。其服饰式样也仿照大人的旗袍,右衽,左右开衩。如果之前有孩子夭折,下一个孩子衣服就要左衽,认为这样可以避邪保命。
锡伯族妇女一般都精于刺绣,其手艺主要体现在儿童服装上,子女穿得华丽一点,衣服上的花样多一点,是做母亲的荣耀。因此,年轻母亲都竞相把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漂亮一点。童装做工精细,春秋穿的夹袍和坎肩多选用绸料,尤其是夹袍的后背和衣袖上都用丝线绣出各种花鸟、蝴蝶等图案。婴儿的肚兜儿做工更是精细,上面绣的花鸟、蝴蝶更是栩栩如生。因为肚兜儿是经常穿用的服装,人们往往以它作为评论其母亲缝纫手艺的标准。
清朝覆灭以后,锡伯族的服装特点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还不是很明显,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年轻妇女除有的仍穿旗袍外,还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半身裙、衬衫和各种短大衣以及毛料大衣、西服、皮鞋等。男青年喜穿中山装、翻领衣、西服、夹克衫、运动衫、皮鞋、靴子,喜戴鸭舌帽等。但是个别老年男女仍穿长袍、马褂,戴坤秋帽,穿白袜、绣花鞋,扎裤脚。
服饰是分别一个民族同另一个民族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观念的变化,都可以从服饰特点的变化中窥见一斑。随着时代的变化,锡伯族人民在保持本民族特点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服饰式样逐步进行了改革,吸收汉等民族服饰的特点,达到服饰的美观、大方。锡伯族人民爱整洁,即使在旧社会,一件长袍缝缝补补夫妻轮换穿近十年,可总是整洁的。孩子穿得邋遢是父母的耻辱,尤其是其母亲会受到众人的非议。即使补丁也要讲究配色、对称。人们若要串门走亲戚,要求服饰整齐、干净。民间有句谚语:“缺布不乏水。”意思是说既使缝补的衣服也要穿干净的。
第四节居住习俗
新疆锡伯族跨入农业民族较早,居住地多选择平地,且有丰富的水源,还将具有泄洪条件的地带作为村寨地址。村寨基本上沿袭了清朝时期伊犁锡伯营八旗的村寨形式,八旗由8个牛录组成。8个牛录即八个嘎善(锡伯语,指村庄、故乡),一个嘎善(牛录)是一个经济单位,也是一个作战单位。牛录规模基本相等。新中国成立以前,每个牛录住有二三百户不等,各个牛录周围有许多空闲地,没有人耕种。过去为了防止外敌的入侵,每个牛录都围以高大的城墙,墙高5~6米,宽4米左右,人可以在墙上面来回巡逻。墙上有女儿墙,上有垛口,可以架设武器射击防敌。墙上每隔一程有一隐蔽堡,墙外的掘土坑没有填平,起着护城壕的作用,城墙一般长2~3千米不等。过去,按规制,在牛录墙外附近不可种树栽木,以免成为敌人的隐蔽物。在墙内近前也不准挖渠引水,不准挖墙土,人人有保护城墙的义务(过去在民间有挖墙土者遭雷轰电劈、报应的咒语)。如果谁破坏了城墙,谁就要受旗下档房的严厉惩处和牛录群众的痛斥。每一个牛录有4个大门,夜闭昼开,日夜有专人看管。看管者一般为老人,每个大门上都祭有门神(大门神)和其他神佛。牛录的街道,基本上是东西南北呈网状。其中呈南北走向的街道相隔的距离较长,在一个牛录里有三四条不等。而呈东西走向的街道相隔的距离较短,一个牛录有十余条。每个牛录都有两条十字大街,其他街巷都和它相通。街道有的较宽直,有的较窄曲,但都能通过大车(马车)。街道两旁都植有杨树、榆树和柳树,各家各管自己的范围。锡伯族有个良好的传统习惯,选地盖房前先种植树木,因此,凡是他们居住的地方都是树木成林,郁郁葱葱,使人心旷神怡。民间有句谚语说:“来水前打坝口,盖房前先栽树。”在民间,评价农夫的勤懒,往往以种树的多少作为标准。
锡伯族爱整洁。过去牛录的每条街道要定期进行打扫,街道上不让牲畜家禽乱窜。农家肥必须堆在隐蔽之处,一年的肥料,春季必须清除掉。饮马者不可把马牵到水渠边上去饮,须用水桶接水,离渠几十米处去饮。如果谁家的猪跑到河里去拉屎撒尿,一旦被发现,主人就会受到严厉的惩处,或者当场把猪处死。因此,牛录的街道都非常干净。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卫生,又避免了各种病虫害的繁衍。新中国成立后,每个牛录的城墙、大门都已不复存在,因人口增多,村寨不断向四周扩建,过去的城墙遗址只有一些零星的残垣。同时居民的民族成分也发生变化,由单一的锡伯族变为与汉、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杂居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锡伯族的村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行统一规划,对主要街道进行拓宽,铺成柏油路面,路面宽而平坦。马路两侧都有绿化带,并且有了路灯。农村改水工程的实施,使农民都吃上了自来水。
庭院大小不等,有的面积有三四亩,有的则有七八亩地。庭院呈南北长方形,四周都栽有各种树木。庭院用矮墙围成,以防牲畜家禽进入。庭院一般以住房为中心分成前后两院。前院小,后院大,前院一般种有果树(苹果、杏、桃、枣、葡萄等)、蔬菜(韭菜、辣椒、茄子等)和各种花卉。为防止家禽入院乱窜,大部分人家又把前院围以矮墙,并安上小巧的木门。有的人家为图抱柴出入的方便,把牛羊圈、草棚修在前院一角。在前院里住房的旁边,一般都搭死棚,安炉灶,以便夏日天热时做饭用餐。出口处通常设在前院。后院比较宽大,种有果树、杨树、榆树、蔬菜、玉米等。大部分人家把牛羊圈、猪圈、鸡窝、菜窖、停车场、厕所等修在后院。
古代的锡伯族住房为帐篷、草房、马架子、地窝子,这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地理气候环境等有关。游猎、游牧的生活方式使帐篷得到发展,渔猎时须搭草房居住,就是锡伯族所称的“托博”,这在锡伯族民间古老的渔猎歌《叶琪娜》中就有所反映。随着历史的发展,锡伯族逐渐转为定居的农业民族,这些居住形式已成为历史。
清朝时期,锡伯族住房形式具有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平房(马架子)多向东,房屋一般为三间,中间为厨房,两耳间是卧室。窗户较小,房内光线不足,较阴暗,但冬季暖和。墙壁均用湿土打成。这种房屋造价低,用工、用料少,一般穷户都能造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