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希林妈妈的传说
希林妈妈,锡伯语意为续嗣女神,锡伯族的原始信仰神灵。有关希林妈妈的传说流传于全国锡伯族地区。希林妈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属民间文学(口头文学)中的神话类别。
希林妈妈为早先专门保佑降生的生灵,后来演变为象征保佑家宅平安和人口兴旺的神灵。它由长约10米的丝绳以及丝绳上面系的许多小弓箭、背石骨(比石)、撒袋、小吊床、铜钱、五颜六色的布条、小鞋靴、木锨、铁锹、头、木杈、小扫帚、水桶、扬麦杈等组成。平时装入纸袋里,挂在室内(西屋)西北墙角。每逢大年三十取出,从西北墙角斜拉到东南墙角,家长带家小为其烧香磕头,至二月初二再装回纸袋里,挂回原处。希林妈妈就像以绳记事的谱书,家族之传承情况从上面可一目了然。如家族内添一辈人就往希林妈妈上添一比石(因其长于两骨节之间,而锡伯语谓“节”为“扎兰”,适与辈数之“扎兰”同音)。每生一男孩添一弓箭或撒袋、小农具等,以示长大成为一名好射手或种田手;每生一女孩添一布条或小吊床、水桶、小扫帚等,以示长大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勤劳持家。希林妈妈不能随便打开,尤其妇女不能乱动它。
在锡伯族民间,流传着有关希林妈妈来历的许多种版本的神话和传说。
三、《西迁之歌》
《西迁之歌》,锡伯族叙事长诗,全诗近600行。其锡伯语文本流传于新疆锡伯族地区,20世纪80年代被汉译后传至东北锡伯族地区,并为国内外读者所熟悉和欣赏。《西迁之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属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类别。
《西迁之歌》又称《迁徙歌》《戍边歌》《离别歌》等。自锡伯族军民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西迁新疆伊犁地区戍边屯垦之时起,就由众多的民间艺人进行演唱,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容得到不断丰富。20世纪50年代,锡伯族着名民间诗人管兴才先生在民间演唱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完善,形成完整史诗文本,传至今日。《西迁之歌》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锡伯族西迁及移驻伊犁以后近200多年的历史画卷,文辞优美,内涵丰富。诗中生动地反映了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4000余名锡伯族官兵从辽沈地区出发,经万里长征,胜利完成西迁伊犁戍边屯垦的历史壮举。在民间,以独唱和合唱形式演唱的《西迁之歌》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每三节为一乐句,全曲十二小节,历经200多年的丰富、加工和口头创作,现已有七八种版本,传承至今,成为以诗的形式记录和传诵锡伯族西迁新疆伊犁地区戍边屯垦爱国主义壮举的着名史诗。1981年,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语言学会油印发行的第一期《锡伯族史资料汇编》所刊《西迁之歌》为127节,508行。1982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迁之歌》单行本为54节,216行。1981年,由佘图肯翻译的汉译本《西迁之歌》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翻译文学作品一等奖。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制作《西迁之歌》的音像资料进行保护和传承。
四、《喀什噶尔之歌》
《喀什噶尔之歌》是锡伯族英雄史诗,18世纪30年代产生,全诗千余行,流传于新疆锡伯族地区,成为民间演唱材料,一部分内容改编为民歌谱曲演唱。
《喀什噶尔之歌》描写了19世纪20年代,伊犁四营(锡伯营、额鲁特营、察哈尔营、索伦营)的一部分官兵,奉朝廷之命赴南疆平定张格尔之乱的历史背景、过程以及残酷激烈的战争场面。诗中记录了锡伯营总管额尔固伦率领的锡伯营官兵英勇战斗、浴血疆场,付出重大牺牲,锡伯马甲讷松阿、舒兴阿在喀尔铁盖山活捉张格尔、绘图紫光阁的英勇事迹。诗中对平叛战争的重大意义、战情变化、每次战役的经过、敌我双方的攻防状况、战斗的场面、当地百姓遭受的灾难、对平叛斗争的态度、参加战斗的官兵人物的心理变化等,都作了详尽的描述。《喀什噶尔之歌》气势恢弘,扣人心弦,具有史诗的典型特点。该诗生动地反映了锡伯族官兵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主题,对了解清代锡伯族官兵的军事生活,了解新疆平定叛乱和反分裂斗争的历史,都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喀什噶尔之歌》有许多种汉译本,载于《锡伯族百科全书》《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志》等书刊,为国内外读者所熟悉和欣赏。1981年,由民间艺人巴图尔拜演唱,塔琴台、苏崇阿等记录整理,佘图肯汉译。锡伯文本于1987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五、萨满歌
萨满歌又称“萨满神歌”“萨满舞春”和“萨满扎林”等,是萨满跳神时演唱的巫术类歌曲,也是锡伯族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萨满歌属民歌类别。用满文或锡伯文记录的萨满歌流传于新疆锡伯族地区,汉译后被介绍到国内外。
锡伯族萨满歌的传人是尔喜(尔吉巴图)萨满。他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17周岁时通过了27级刀梯的难关,成为名副其实的萨满。他用满文将萨满歌记录了下来,他的后代一直恪守“不可轻易传人”的遗嘱,到1985年才将尔喜萨满留下的萨满歌公开,此后锡伯族研究人员着手对其进行翻译、注释和研究。该萨满歌共分两册,第一册名为《祈告、祝赞、祷告神歌》,由9个部分组成:《学萨满时的祈告神歌》《祈请托里神歌》《祈请金刀梯神歌》《萨满端坐凳子之上哀求神歌》《萨满立在门前祈祷神歌》《萨满为治病事求告神歌》《萨满设坛呼唤山羊之神歌》《请神只时二神呼唤神歌》《萨满通过十八个卡伦神歌》。在第9部分之后有6个附录:7条有关萨满祈祷用的名词解释,关于《萨满歌》的一段嘱言,那拉等氏萨满的简况,萨满上刀梯图示,萨满送巫尔虎之方式,萨满护身咒语。《萨满歌》的第二册是萨满为患者跳神的《治病时送巫尔虎神歌》,还有一个副标题是《萨满为治病事送三个白色巫尔虎神歌》。本册没有分章,但它按萨满为人治病时的先后顺序来唱。在民间,把这两册神歌俗称为《萨满舞春》。萨满歌是用诗歌形式记录的反映锡伯族萨满教整个仪式内容的资料。
在民间演唱的萨满歌分为萨满歌、相通歌、尔琪歌、斗琪歌四类。萨满歌唱萨满跳神斗魔、驱魔的过程,相通歌唱相通为人治病的内容,尔琪歌唱送瘟神、为小孩消除麻疹和天花的内容,斗琪歌则唱替患有精神错乱的病人用巫术治疗的过程。通过锡伯族的萨满歌,可以清楚地认识萨满巫术的本质、巫术精神和萨满巫术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灵魂不死的观念在歌中得到充分体现。萨满歌用固定的音乐曲调进行演唱,其内容丰富,演唱风格粗狂,富有神秘色彩,是用诗歌的形式记录反映锡伯族萨满教整个仪式内容的资料,具有神话色彩。目前已搜集到用满文和锡伯文书写的萨满歌民间手抄传本多种。
六、民歌
锡伯族民歌锡伯语称“伊尔根舞春”,流传于新疆和东北锡伯族地区,2008年被列入新疆县级、地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民间文学类别。
锡伯族能歌善舞,创造并留存大量民歌,其内容广泛,种类繁多,家喻户晓,成为民间的一个重要文化娱乐形式。几乎所有的锡伯族人都会演唱民歌,凡是喜庆的场合都能听到即兴演唱的民歌。锡伯族的民歌源自于其先民古代鲜卑的民歌传统,至后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数量众多的民歌出现,从时间划分上可以分为古代鲜卑民歌、清代前期的民歌、清代后期的民歌、中华民国时期的民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民歌等;从内容上可分为古代鲜卑民歌、原始渔猎歌、萨满歌、叙事歌、田野歌(情歌)、习俗歌、劝导歌、格言歌、儿歌和新民歌等。流传在东北地区锡伯族中的民歌,是锡伯族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且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本民族传统民歌的风格。东北的锡伯族民歌有在劳动时唱的劳动号子和婚礼歌等多种,这些歌曲多为即兴编唱,曲调风格古朴。东北大秧歌是在东北古代各族民歌、歌舞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扭(歌舞)、唱、逗、耍(杂技)、扮(扮相)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二人转”在形成的初期被称为“小秧歌”,故称这种形式为“大秧歌”。大秧歌的歌舞部分有“大场”和“小场”的区别。大场是众人一起表演的形式,舞姿豪爽活泼;小场则是少数人表演的歌舞、小戏或杂技式的“绝活”。秧歌的伴奏最初只用打击乐器,在清代中期加进了唢呐,形成了用吹打乐伴奏的形式。常用锣鼓牌子有《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起鼓》《行鼓》《煞鼓》《点鞭》《拴马》《取水》《下马》等,唢呐牌子有《句句双》《满堂红》《柳青娘》《大姑娘美》《五匹马》《小磨房》等。二人转是在东北广为流传的集歌舞和说唱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有“单”(单出头)、“双”(二人转)、“群”(群唱、群舞)、戏(拉场戏)等不同的表演方式。早期由两个男演员表演,大约在1910年前后出现女演员。演员手持彩绢、扇子、花棍、灯碗、大板等道具表演,用唢呐、锣鼓等乐器伴奏。二人转讲究唱、做、说、舞四功,其音乐部分包括100多个不同的曲牌。二人转也流行在锡伯族群众中,有许多有名的班子,如沈阳新城子区财落乡营盘村关家班和黄家乡大孤子的陶家班。他们农闲时经常走乡串户进行演出,除了专业演员外,许多锡伯族老百姓也喜欢唱二人转,有时在田间地头就唱起来。
七、工艺美术
锡伯族的民间工艺美术流传于全国锡伯族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分类中,属民间美术类别。其形式有雕刻、图案设计、刺绣、绘画、剪纸等种类。从工艺美术分类上而言,有实物类工艺美术、雕刻类工艺美术、泥塑类工艺美术、石雕和砖雕类工艺美术、木雕类工艺美术、建筑类工艺美术、刺绣类工艺美术、剪纸艺术、绘画艺术等。
沈阳地区锡伯族的工艺美术值得一提。该地区的工艺美术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传统的工艺美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雕刻、刺绣、绘画等,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住房的门、窗、椽头、墙面等处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炕柜、衣箱、琴柜、八仙桌等雕刻着各种禽兽、花卉图案,枕头顶、背搭子、幔帐上也要经锡伯妇女灵巧的双手绣上或提纱各种彩色的花鸟图案。在锡伯族聚居的村屯中,新中国成立前都建有寺庙,每座庙宇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风格,犄角、门洞、山墙、钟楼等分别采用砖雕、石雕和木雕艺术,并配以彩绘。龙啸凤鸣、神仙异人、飞禽走兽、天地日月、山河溪流、异花奇木等无不在建筑物和生活用具上各得其妙、活灵活现。它是锡伯族人民浓郁的民族艺术同汉族优秀的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锡伯族工艺美术的瑰宝和集大成者,是锡伯族人民智慧的结晶。锡伯族妇女擅长刺绣、挑花、贴花、针织。她们穿的衣服、鞋袜以及枕头、幔帐、被褥等都刺绣着美丽鲜艳的花卉与飞禽走兽。
八、剪纸艺术
锡伯族的剪纸艺术流传于新疆和东北锡伯族地区,2008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民间工艺类别。剪纸艺术是锡伯族古老文化的瑰宝,它是锡伯族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艺术沉淀,是反映锡伯族习俗的珍贵艺术品。锡伯族剪纸起源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依附于锡伯族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在艺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和风格。锡伯族剪纸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风格自然质朴、粗犷独特。
东北地区的锡伯人,在过年过节以及婴儿出生、百日、周岁和结婚等仪式中,都会准备具有吉祥意义的剪纸艺术作品。诸如瑞兽图案(鹿、麒麟等)、花卉、男女娃娃(喜花)、鸳鸯戏水(喜花)、双蝶(喜花)、龙凤呈祥(喜花)等剪纸图案,还有各式各样的中间刻有图案或“福”“发”等字样的五彩卦笺。锡伯人将这些剪纸作品贴在窗户上、房椽头、炕头墙上、家具上、马棚上、牛圈上以及用高粱秆自制的灯笼上。这些用红、黄、粉、绿等彩纸剪、贴、刻成的民间剪纸艺术品增添了喜庆的色彩。在丧俗活动中,也有一些有着特殊功能及代表着不同意义和内涵的剪纸形式,如辽北地区丧俗中立在棺材头上由剪纸粘贴成的公鸡(引导死者的灵魂)、贴有图案和“福”“寿”字样的元宝以及在亡者入土时烧掉的由彩纸剪扎成的象征性随葬物品牛、马、羊等;又如沈阳市农村的锡伯族妇女,在过年时都要给自己的孩子用蛋壳制作一些剪贴剪纸图案的蛋壳玩具。这些民间艺术品,都展示着锡伯族人民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锡伯族的民间剪纸艺术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在锡伯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也日益得到了重视。目前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8个牛录中,有许多锡伯族妇女擅长剪纸艺术,创作了数量众多的剪纸艺术品。
九、木轮车制作技艺
木轮车,锡伯语称“卯色真”或“伊罕色真”,是锡伯族生产、生活中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木轮车的制作技艺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8个牛录中,过去每个牛录都有专门的制作坊。木轮车的制作技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属传统手工技艺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