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民间工艺美术
任何民族的工艺美术都发源于民间,锡伯族的工艺美术充分反映了锡伯族的风俗习惯。在锡伯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凝结着锡伯族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观念,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艺术特点,它们是锡伯族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庙宇艺术。在庙宇建筑上凝结着民间的各种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锡伯族的庙宇建筑也不例外,同样凝结着锡伯族人民的艺术智慧。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各牛录中,过去都建有痘神庙(尔琪庙)、娘娘庙(保佑生灵降生之庙)、关帝庙、城隍庙等。庙里都塑造着很多神像,其中坐佛最多,其形象与真人没有二致,可谓栩栩如生,尤其是脸部的塑造,可以说都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在庙宇墙壁上绘着各种神的形象和取自《三国演义》《西游记》《八仙洞》等故事的人物画像,都是单线描,人物的形象也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庙宇内横梁竖柱上雕刻的龙凤,个个都反映出丰富的创造力和高超的艺术。此外,每座庙宇内还有许许多多的大小匾额,也都很精致,尤其是“天干地支”的八卦匾,木雕图案最为精巧玲珑,能够自行转动,是一个有名的古典艺术作品,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都被损坏。
建筑艺术。锡伯族在清初归属清朝政权以后,开始和满族友好交往,使住宅建筑艺术水平得到提高,西迁时又把技术传到新疆,并有所创新。锡伯族的人字形大屋顶房宽敞大方,屋檐宽出半米左右,窗户很大,有的一间房子就有四五个窗户,窗户格木形状都很精致,小而多曲,几乎和雕刻的一样,如果没有精细的技艺是做不出来的,而且在门框、窗、屏风上都有精雕细刻的图案。
宗教美术。宗教对锡伯族民间来讲可有可无。历史上,锡伯族曾接受过喇嘛教(藏传佛教)和萨满教,但没有达到虔诚信仰的程度。相对来说,萨满教的影响比较深。因此,无论萨满法具,还是萨满教图像,至今仍有人完整无损地保存着。例如,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爱新舍里镇一牛录农民额尔金扎布保存的其祖父绘制的图像,距今已有100来年。画面上反映了锡伯族萨满教的一些重要内容。锡伯族中有些比较重视宗法制度的人,把家谱绘成图画形式,看上去非常形象、清晰。此外,每年一换的灶神图像、门神像等都是出自民间绘画师之手的艺术品。
绣花。绣花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手艺。每年秋冬农闲时,妇女的主要任务除炊事缝补之外,就是施展特有的手艺——绣花。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的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过去的习惯,当一对恋人谈成以后,女方要偷偷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自己的情人。荷包上都绣有五颜六色的花卉,或栩栩如生的蝴蝶,或互相追戏的飞禽,其手艺可谓妙矣。此外,在门帘、墙帷、床帷子、老人鞋、枕巾、童装等上面都绣有五彩缤纷的花朵和各种神态的飞禽走兽,尤其是绣花鞋制作得更精致。过去姑娘出嫁前夕,要偷偷做一双鞋,上面绣有花朵和蝴蝶,等到坐篷车的早上拿出来穿。老年人,无论男女都穿绣花鞋,特别是那些感觉自己岁月不多了的老人,先准备自己的寿衣,其中绣花鞋最受重视,须亲自指点制作。
过去,锡伯族几乎每一家都有一张八仙桌和一个大柜子,其上面都画有禽兽、花草图案,其中以画牡丹、莲花较多,画法一般都朴素、大方。而牡丹和莲花是锡伯族妇女最喜欢的花卉。
锡伯族的中青年男子也有一手刻画的手艺,凡是他们随身携带的镰刀把、铁锹把、锄头把上都刻有花纹,有的用颜料涂上各种颜色。工具上刻花纹,一是表示农夫们的爱美心理,二是不使工具在使用时因汗水而滑动。
在锡伯族民间,人物画像的绘制也成风气,首先重视的是祖先的画像,然后是祖父母、父母的画像。过去,春节以前和清明节前,民间画师最为繁忙,那些重祖的人们纷纷带着羊只、面粉、麦子等来求画师绘制祖先和先辈的画像,以示对祖先和先辈的敬重。
第二节民间歌舞艺术
一、民间音乐及乐器
锡伯族的音乐分戏剧音乐和说唱音乐两部分。戏剧音乐(锡伯族称“秧嘎尔杜丹”)又分为平调和越调两种。平调的历史悠久,是锡伯族在东北时期就演唱的音乐,而越调是锡伯族西迁,和汉族开始有了往来以后才形成的,其中有汉族音乐的成分。所谓平调和越调,以三弦的定弦为准,平调三弦的定弦为5、6、2(ODC),越调定弦为l、5、1(GDG)。越调高,平调低。越调形成后的20余年都用越调演唱,其后才用平调演唱。平调和越调各有不同的曲调(或称牌子)。锡伯族的戏剧音乐有自己的特点,又有陕西、甘肃一带流行音乐的成分。说唱音乐曲式结构简单,大部分曲子由单乐段构成,因此记忆十分方便,又便于广泛流传,常见的是上下两句的单乐段。节拍以2/4、3/4、4/4等单拍节为主。但是,其调式种类十分繁多,这是锡伯族民间说唱音乐(民歌)的一大特点。锡伯族的说唱音乐丰富多彩,最着名的有田野歌曲调、蝴蝶歌曲调、海兰格格曲调、金纽扣曲调、娶媳歌曲调、哭嫁歌曲调、婚礼歌曲调、叶琪娜曲调、打猎歌曲调、迁徙歌曲调、摇篮曲曲调等。
锡伯族的乐器种类不多,但有几种独特的乐器值得介绍,即墨克纳、东布尔、苇笛。墨克纳是口弦琴,是用两寸钢片制成的口奏乐器,吹奏时置唇间以右指拨弹左边的细钢片振动发声,以张嘴的大小程度来控制声音的高低,一般只有五度,音量不大。它是锡伯族妇女喜欢吹奏的乐器。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琴头和按指板似三弦,共鸣箱与哈萨克族的东布拉相近。东布尔用山羊肠线制弦,此乐器在民间主要用于舞蹈的伴奏,尤其是多用于贝伦舞的音乐伴奏。苇笛是用芦苇秆制成的双管双簧笛子,每根管上各开6个孔。苇笛一般用于独奏。苇笛的管子虽然细小,但是因为双管双簧,故音量较大,声音又柔美,静夜里远处都可听到,这种乐器主要在田间地头作为劳动小憩的消遣乐器吹奏。
锡伯族除了本民族特有的墨克纳、东布尔、苇笛外,也吸收了其他兄弟民族的乐器,如四胡、二胡、京胡、三弦、小提琴、笛子、箫、锣、鼓、镲、碰铃、木鱼、扬琴、手风琴、满大林、吉他等。它们主要用于戏剧、舞蹈的伴奏。上述外来乐器中,除满大林、小提琴、吉他、手风琴的使用历史较短外,其他乐器都有较长的使用历史。
二、民间舞蹈
在锡伯族的生活中,跳舞是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之一。早在原始社会时期,萨满教便在锡伯部族中盛行。锡伯族人根据男女萨满的跳神姿势,创造了独特的萨满舞,并在民间传播和流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一部分锡伯族迁到新疆时,也把萨满舞带到新疆,至今还没有失传。
萨满舞。它分单人舞和双人舞两种,无论单人舞还是双人舞,舞者均着萨满装束,头戴神帽,身穿神裙,一手拿单面手鼓(神鼓),一手拿鼓槌,边跳边唱,有的只跳不唱。所唱之歌均取自在锡伯族民间广泛流传的着名的《萨满舞春》(萨满歌),而歌调是萨满跳神时所唱音调的一种模仿,但不完全一样,其中也加进了锡伯族的其他民间歌调。跳舞时鼓槌不间断地敲击手鼓,使之和歌调形成奇特的音乐。萨满舞取材于萨满的跳神姿势,但并不是完全模仿,而是在基本舞姿(主要是击鼓和脚动的姿势)模仿萨满跳神姿势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间舞蹈的动作。锡伯族的萨满舞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色,对研究锡伯族的舞蹈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3年,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工队根据民间流行的萨满舞,创编了多人萨满舞,并赴东北辽宁省锡伯族聚居区访问演出,受到群众欢迎。
贝伦舞。这是在锡伯族民间最为盛行的一种舞蹈,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跳,尤其是在男女青年中最为盛行,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房内堂间,不论人多人少,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奏乐,其他人就会纷纷出场表演。贝伦舞一般为男女双人跳,先是男的出场,独自跳数个回合后,选定一个合适的女舞伴,跳到她面前频频致礼邀请,这时女的就会毫不拒绝地出场相伴。在很多场合里,女的往往败于男的,因此想自动退场,这时男的偏偏不让她退场,边跳边拦住退路,直到舞伴频频致礼后才让她退场。男女共跳时,会避免两人的身体有接触,认为只有舞姿和舞技低劣的人才撞碰,这样的人会受到笑话。贝伦舞的舞姿非常优美,其动作主要体现在上肢,下肢的动作不多,上肢主要也是双手的动作。男性上肢的任何动作都不可高出双肩,根据音乐节奏扭动臀部和双臂。贝伦舞一般由慢而快,最后戛然而止,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和明快感,使观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振。贝伦舞的音乐节奏明快、由慢而快,高潮都放在最后,因此,舞者往往是轻松而去,紧张而归。
男女双人舞。这种舞蹈主要流行在青年男女中间,一般在婚礼和聚众的场合上跳,好多青年男女就是通过此场合跳舞而相识相恋的。双人舞的音乐节奏轻松,没有明显的高潮,其动作主要体现在四肢上。
送荷包舞。这种舞也叫爱的纪念。荷包,锡伯语叫“法杜”。过去的锡伯族人都喜欢抽烟,无论男女大部分都抽烟。凡抽烟的人,随身带有荷包。荷包上都绣有生动的花草飞禽。荷包舞表现了姑娘们偷偷缝荷包、绣荷包花的过程和送给意中人的情景。
打猎舞。锡伯语称其为“阿巴拉西玛克辛”。过去,在锡伯族的生活中,打猎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后来,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成为锡伯族谋生的第一职业,打猎成为锡伯族生活的传统习俗。到了近现代,民间文化生活得到提高,出现了打猎舞。在锡伯族的打猎舞里,无论反映近代还是现代生活,都会出现大头棒、弓箭和猎鹰的形象,这很有锡伯族的特点。打猎舞热情欢快,时跳时蹦,时追时打,把打猎的全过程都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表现出来。
汉杜春(锡伯语,戏剧)。汉杜春是锡伯族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歌剧,和北方汉族的秧歌剧有些相似,锡伯族有的也叫其为“秧嘎尔”。汉杜春在锡伯族民间很流行,每当秋收完毕,每一个牛录都自发地组织汉杜春队集中排练,在牛录之间进行串演比赛。排演的内容,有的反剥削、揭露丑恶,有的演汉族传统的古典戏剧,剧中有台词。汉杜春是锡伯族民间较受欢迎的歌剧之一。
此外,新疆的锡伯族在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吸收了许多适合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如从俄罗斯族中学会了跳踢踏舞,也学会了跳交际舞。这些舞蹈在锡伯族民间仍很流行。
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鲜卑瑞兽的传说
鲜卑瑞兽的传说,系关于锡伯族历史渊源的神话传说。源自《魏书·帝世·序记》《史记·匈奴列传》《后汉书》等史书的记载,流传于全国锡伯族地区,在有关锡伯族的历史文献中亦多处有记载。鲜卑瑞兽的传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属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类别。
《史记·匈奴列传》注引张晏语曰:“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所谓“鲜卑郭落带”,就是鲜卑“瑞兽带”,即鲜卑男子出征或狩猎时“好服之”的瑞兽形象,也是鲜卑人的图腾。该“瑞兽”又称“神兽”。锡伯族作为我国古代东胡族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魏时期拓跋鲜卑的后裔,其祖先鲜卑名称的由来就含有神话色彩。古代鲜卑人崇拜这种“其形似马,其声似牛”的瑞兽或神兽,把它作为本部落的名称,同时把它的形象铸镂在金属带扣之上,以区别于其他部落之人。鲜卑人认为部落的发源与某种动物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从自己与某种动物有亲属关系的幻想出发,以为本氏族成员均起源于某种动物,把鲜卑瑞兽当做本氏族的保护神和图腾加以崇拜,并用图腾作为本氏族的象征。于是,产生了有关鲜卑瑞兽的创世神话,并由此形成锡伯族的原始信仰神灵。男性将这种瑞兽的头形铸刻在带扣上,凡上山狩猎,特意系上它,有的将其头像贴在供桌前,逢年过节,烧香磕头。
在锡伯族民间神话中,往往把自己的族源图腾与鲜卑瑞兽的神话联系在一起。据说,鲜卑兽近似鹿类动物,善于在森林沼泽中行走,性情温顺,能负重百斤,成为古代鲜卑人游牧迁徙最好的交通工具。据传,当年,锡伯族先祖在大兴安岭活动时,因气候寒冷,食物来源匮乏,部落头人决定举族南迁。但因大兴安岭山深林密,容易迷路,族人总是不能走出大山。一日,族人正发愁,一头似狮非狮、似狗非狗的动物出现在族人面前。它主动在前引路,族人便随其行进,不几日便走出大山。自此,族人将它当做神兽开始崇拜。这与《魏书·序记》的记载相一致:“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
鲜卑瑞兽作为锡伯族神话中的图腾崇拜物,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风情园内竖立有其雕塑,以供人们瞻观。在沈阳市锡伯族家庙中亦塑有鲜卑瑞兽的图案和塑像。前几年,吉林省锡伯族史学会搜集整理了有关鲜卑瑞兽的各种图案和民间资料,着力进行保护,并开发相关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