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谷《古诗十九首赏析》:“首四(句)即夜景引起空闺之愁。中二(句)申己之望归也,欲反从彼边揣度;‘客行虽乐,不如早归’,便觉笔曲意圆。末四(句)之就出户入房,彷徨泪下,写出相思之苦,收得尽而不尽。”
焦泰平《汉魏六朝诗三百首》:“十句中层次井井,极其明白,也极其自然,构成了一幅色彩素淡的月夜思归图。在这幅图景中,诗意霭霭亭亭,缕缕引出。游子不堪明月照,明月偏偏照游子,游子的衷情便在月光之下表现出来。”
【思考与练习】
一、《明月何皎皎》如何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二、如何评价《古诗十九首》所流露出的思想情绪?
三、讨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五)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四子,曹丕同母弟。封陈王,谥思,故世称陈思王。曹植年轻时很有文学才华,善属文,颇受曹操宠爱,曾一度欲立为太子。然为人任性而行,不自雕饰,饮酒不节,故在争立的斗争中终于失败。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死后,曹丕、曹睿相继为帝,他备受猜忌压迫,郁郁而死。曹植的文学创作大体以曹操之死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多抒写建功立业的慷慨抱负以及贵族公子的豪逸生活;后期则虽仍怀报国之心,而笔下时有忧生之嗟与愤激之情流露。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1]。
利剑不在掌[2],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3]。
罗家得雀喜[4],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5],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6],来下谢少年。
【注释】
[1]高树两句:喻环境之险恶。
[2]利剑:喻权力。
[3]鹞(yào):鹰类,似鹰而小。罗:网。这句说,雀见鹞后失魂落魄,自投罗网。
[4]罗家:设罗捕雀的人。
[5]捎:除。一作“削”。
[6]摩:迫近。
【作品讲析】
曹植从小才华横溢,曾为其父曹操所宠爱,但他恃才任性,言行不检,宠爱渐衰。他的好友杨修为曹操所杀。曹操死后,其兄曹丕魏王即位,大肆除曹植的羽翼,曹植也一直受到监视和迫害。名为王侯,实则囚徒,终于在41岁那年,忧愤而死。这首诗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的骨肉相残,为发愤之作。作者悲愤自己无力援救朋友,却借助幻想寄援救的希望于某个权力者。事实上这种幻想没有变为现实,曹植的朋友先后被曹丕杀害。幻想与现实对照,更显得幻想者的可悲。从而看出作者与曹丕之间的兄弟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互不两立和骨肉相残的境地。
艺术上,此诗的主要特色是善于运用比兴。诗的开篇两句,比兴兼用,既引起全诗,又以喻环境险恶,展示了全诗的背景。下文的利剑、黄雀、鹞、罗网等,无一不是用比。比兴手法的运用,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诗的意旨,形象生动,引起读者更丰富的联想,也见出了作者一片苦心。
【辑评】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谓此诗:“此应自比黄雀,望援于人,语悲而调爽。或亦有感于亲友之蒙难,心伤莫救。”
刘履《选诗补注》:“建安之间朝廷衰乱,而群雄竞起,天下贤才往往失身自陷,不获遂其所志。思王于此时欲收纳以为己辅,惜乎有所扼腕,而权力不足以拯拔之,故作此以自见。观其词气纵逸,几失古雅遗韵。稽之性情,颇有任侠之偏,本非可取。然其间亦有感动人者,故特存之而并着其说,以为学诗者之鉴。”
王夫之《古诗评选》:“‘罗家得雀喜’二语,偷势设色,尤妙在平叙中入转一结,悠然如春风之微歇。”
张玉谷《古诗赏析》:“此叹权势不属,有负知交望救之诗。首四,以树高多风,海大扬波,比起有权势之易于为力,即折到既无权势,空说结交之羞,点醒作意。而无权势只借剑不在掌作隐语,露而不露。‘不见’六句反顶‘利剑’句,将少年救雀,指出锄强扶弱作用,文势展拓。末二,以雀知感谢,为人必知恩写影,而己之不能如此,更不缴明,最为超脱。”
【思考与练习】
联系时代背景,体味这首诗的诗意。
(六)左思
左思(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出身寒微,不好交游。貌丑口讷而博学能文。西晋泰始八年(272)左右,其妹左棻因才名被晋武帝纳为美人,全家迁往洛阳,不久,左思被任命为秘书郎。但由于出身寒门,终未被重用。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是“二十四友”之一。贾谧被诛,左思退隐,专攻典籍。晚年全家迁往冀州,数年后病终。原有诗文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左太冲集》,今存赋2篇,诗14首。其诗以《咏史八首》最为着名,以古喻今,笔力遒劲,质朴刚健,与建安文学精神一脉相承,其成就在西晋其他诗人之上。
咏史(其一)
弱冠弄柔翰[1],卓荦观群书[2]。
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3]。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4]。
虽非甲胄士[5],畴昔览穰苴[6]。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7]。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8]。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9]。
【注释】
[1]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成人而行冠礼,其时身体尚弱未壮,故称弱冠。后世亦有将二十岁上下的称为弱冠。柔翰:毛笔。弄柔翰:即从事写作的意思。
[2]卓荦(luò):超然特异。
[3]着论二句:言自己着论、作赋以贾谊《过秦论》和司马相如《子虚赋》为标准、典范。
[4]镝(dí):箭头。鸣镝;又叫嚆矢,即响箭。苦鸣镝:为鸣镝所苦。这句用来指敌人的侵略。羽檄:檄是征召的文书,上插羽毛,表示紧急。
[5]甲胄士:武士。胄:头盔。
[6]畴昔:往日。穰苴(ráng jū):春秋时齐景公之将领,姓田,官至大司马,善治军。后齐威王使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附穰苴于其中,因号《司马穰苴兵法》。这里借指兵法。
[7]“铅刀”二句:《文选》李善注引《东观汉记》载班超曾上书章帝请兵说:“臣乘圣汉威神,出万死之志,冀立铅刀一割之用。”铅刀是难于割东西的,一割之后就难于再用。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才能的低下。但虽然如此,自己还是想为国出力,像铅刀之以一割为贵。
[8]眄(miǎn)、盼:都是看的意思。澄江湘:指平定东吴。长江、湘水,是当时东吴所在,地在东南,所以说“左”。羌胡:羌族分布在甘肃、青海一带,地在西北,所以说“右”。
[9]爵:禄位。田庐:家园。这两句是说要学习鲁仲连那样,为平原君却秦兵,功成身退。
【作品讲析】
左思《咏史》诗,抒写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限制,当时出身寒门的有才能的人,壮志难酬,不得已,只好退而独善其身,做一个安贫知足的“达士”。这组诗表现了诗人从积极入世到消极避世的变化过程。这是封建社会中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有理想有才能的知识分子的不平之鸣。
第一首写自己的才能和愿望,可以看做是这组诗的序诗。开头四句,写自己的博学能文。“边城苦鸣镝”四句,写自己兼通军事。他认为自己不仅有文才,而且也有武略,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应该为国效劳。“长啸激清风”四句,前两句表达的是晋武帝《伐吴诏》中“南夷句吴,北威戎狄”的意思。后两句正是他歌颂的鲁仲连精神:“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咏史》其三)就感情言,前者雄壮,后者恬淡,这种错综复杂的感情是统一的,表现了诗人既渴望建功立业,又不贪恋富贵的精神。全诗意气豪迈,情感昂扬。
【辑评】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
钟嵘《诗品》:“晋记室左思。其源出于公干。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虽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谢康乐尝言:‘左太冲诗,潘安仁诗,古今难比。’”
沈德潜《古诗源》:“钟嵘评左诗谓‘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此不知太冲者也。太冲胸次高旷,而笔力又复雄迈,陶冶汉、魏,自制伟词,故是一代作手,岂潘、陆辈所能比埒!”
又:“太冲《咏史》,不必专咏一人、专咏一事,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此千秋绝唱也。后惟明远、太白能之。”
【思考与练习】
一、何焯在其《义门读书记》中说左思《咏史》“题云《咏史》,其实乃咏怀也”,如何理解?
二、联系曹植诗:“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白马篇》),“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杂诗》其五),仔细体会此诗中诗人表达的理想与抱负。
三、左思《咏史》对后世文学有何影响?
(七)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入仕为江州祭酒,旋解职归。后又曾任荆州刺史桓玄僚属,因丧母忧归。元兴三年(404),刘裕等起兵讨玄,渊明入刘裕幕为镇军参军,旋转入刘敬宣幕为建威参军。义熙元年(405),为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里,躬耕自资。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逝,终年63岁。朋友私谥“靖节”。
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120多首,辞赋、散文12篇,有《陶渊明集》传世。诗歌多描写田园风光及农村日常生活,并抒发自己安贫乐道、厌恶污浊的官场和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情怀。诗风平淡自然,感情纯真深厚,对后世诗人创作影响很大。
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1],绕屋树扶疏[2]。
众鸟欣有托[3],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4]。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5]。
泛览《周王传》[6],流观《山海图》[7]。
俯仰终宇宙[8],不乐复何如!
【注释】
[1]孟夏:夏历四月。
[2]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
[3]众鸟句:意思是众鸟筑巢树上,有所依托,自得其乐。欣,高兴、喜悦。
[4]穷巷二句:意思是自己居于偏僻之乡野,车辙不通,常常使访友回车而去。穷巷:陋巷。隔:隔绝。颇,每每。深辙:指显贵者所乘大车的车迹。
[5]俱:同来。
[6]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的故事。
[7]山海图:即《山海经图》。
[8]俯仰:顷刻之间。终:穷尽。此句意思是读了《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书,片刻之间便游遍了宇宙。
【作品讲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组诗,共十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诗的前六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诗的最后四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诗人在如此清幽绝俗的草庐之中,一边泛读“周王传”,一边流览《山海经图》。从这里的“泛览”、“流观”的读书方式可以看出,陶渊明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所以诗人最后说,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凭借着两本书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本诗抒发了一个自然崇尚者回归田园的绿色胸怀,诗人在物我交融的乡居体验中,以纯朴真诚的笔触,讴歌了宇宙间博大的人生乐趣,体现了诗人高远旷达的生命境界。
【辑评】
温汝能《陶诗汇评》引陈仲醇曰:“予谓渊明诗此篇最佳,咏歌再三,可想陶然之趣。‘欲辨忘言’之句稍涉巧,不必愈此。”
王夫之《古诗评选》:“此篇之佳,在尺幅平远,固托体大。如托体小者,虽有佳致亦山水诗尔。‘少无适俗韵’,‘结庐在人境’,‘万族各有托’,不满余意者以此。‘微雨从东来’二句,不但兴会佳绝,安顿尤好,若系之‘吾亦爱吾庐’之下,正作两分两搭,局量狭小,虽佳亦不足存。”
张玉谷《古诗赏析》:“此十三首之总冒也。故通首空写,只于末处点题。……前六,点清时物,以‘耕’字陪出‘读’字,虚虚逗起。中六,再就事僻地幽之景引入。后四,复以《周王传》作陪,点出题目,而仍以寻乐蔸收,绝不粘滞。”
刘熙载《艺概·诗概》:“陶诗‘吾亦爱吾庐’,我亦具物之情也;‘良苗亦怀新’,物亦具我之情也。”
【思考与练习】
一、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描绘出了怎样的田园生活样貌?
二、陶渊明在阅读了《山海经》后受到启发写下了《读山海经》十三首,谈谈你所熟知的神话故事,并说明它对世人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