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上古神话
中国上古时代曾产生过丰富多彩的神话,但因年代久远,散失很多。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断,主要散见于《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等古籍之中。这虽然已不完全是上古神话的本来面目,但总算基本上保留了上古神话的原始形态,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上古神话虽然只是零碎的、片断的记录,不够系统、完整,但内容却非常丰富,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和很高的价值。它不仅以特殊的方式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及历史发展进程,而且还反映了那时人民的心灵世界;不仅透露了许多可贵的远古时代社会状况的信息,也为我们了解当时人民的情感、精神、意识、愿望提供了许多形象的资料,因而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不仅如此,这些神话中所表现出的惊人的想象力,也为后代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有益的启示。同时,上古神话还以自身的奇谲瑰丽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艺术殿堂,给后人以美妙的艺术享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上古神话还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它为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丰富营养,不愧为文学艺术的肥沃土壤。
夸父逐日[1]
夸父与日逐走[2],入日[3]。渴,欲得饮,饮于河、渭[4];河、渭不足,北饮大泽[5]。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6]。
【注释】
[1]本篇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2]夸父:人名,一说为族名。逐走:追着跑,比赛。
[3]入日:进入太阳里。夸父追赶太阳,太阳接近地平线后,从视觉角度来看,夸父的身影与太阳的光影重合,好像进入太阳里一样。
[4]河:黄河。渭:渭水,主要流经今陕西省境内。
[5]大泽:大湖。传说纵横有千里,在雁门山北。
[6]邓林:地名,在今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清人毕沅以为邓林即桃林(毕沅《山海经》校本)。
【作品讲析】
这是我国最早的着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这个故事表现人民对勇敢、力量和伟大气魄的歌颂,对死后不忘为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的赞美。
【辑评】
郭璞《夸父赞》:“神哉夸父,难以理寻。倾河逐日,遁形邓林。触类而化,应无常心。”
袁珂《古神话选释》:“夸父逐日,应当看做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和真理的寻求,
或者说,是与大自然竞胜、征服大自然的那种雄心壮志。”
鲧禹治水[1]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2],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3]。鲧复生禹[4],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5]。
【注释】
[1]本篇选自《山海经·海内经》。
[2]鲧(gǔn):传说是黄帝的后代、禹的父亲。帝:天帝。息壤:息,生息。息壤指传说中能自我生息增多的土壤。
[3]祝融:传说中的火神之名。羽郊:羽山的近郊。
[4]复:即“腹”。传说鲧死以后,三年不腐,以刀剖腹,腹中生禹。
[5]卒:最终。布:敷,铺。九州:上古将中国分为九个大区,即冀州、豫州、雍州、扬州、兖州、徐州、梁州、青洲、荆州。这里泛指全国的土地。
【作品讲析】
洪水是世界的公害,有关洪水的神话在全世界各民族中都有流传。鲧禹治水的神话应该有历史的影子。尧舜时期发生的大洪水,战国以后的人们还记忆犹新。推测当时的历史事实大约是,以鲧为首的部落在共地(今河南辉县)用堵的方法防止洪水的入侵,使得黄河无法从北向的支流泄洪,导致河水改道,泛滥成灾。首先受害的是处于黄河中下游的祝融系统诸部落,他们在征得当时的天下共主尧的同意后,攻杀了鲧。这以后,从鲧部落分裂而出的禹协调了上下游诸部落的关系,疏导了黄河各支流,从而成功地治理了洪水,得到了各部落的拥戴,成为天下共主。本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执着的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至今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辑评】
袁珂《古神话选释》:“鲧禹治水的神话中,鲧盗窃天帝息壤去平治洪水,触怒了上帝,被杀死在羽山的情节,和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因把天上火种盗去给人间遂被宙斯锁禁在奥林帕斯山上叫岩鹰终年啄食它的心肝的情节非常类似,而鲧死三年尸身不腐,又从肚子里孕育、化生出能秉承他的遗志继续去做平治洪水工作的禹来的这一点,那博大坚忍的心志,较之普罗米修斯似乎又有所超过。”
共工怒触不周山[1]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2],怒而触不周之山[3],天柱折,地维绝[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5]。
【注释】
[1]本篇选自《淮南子·天文训》。
[2]共工:传说中的部族首领。颛顼(zhuān 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孙子。
[3]不周之山:不周,不周全;不周山,传说位于西北的一座有缺口的山。《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4]地维:指地的四角。维:网维,网上的绳子。
[5]水潦(lǎo):积水。
【作品讲析】
关于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的,这则神话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这是古代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写出了古代人类的探索精神,同时也表现了共工勇于改造自然的勇气。
【辑评】
茅盾《神话研究》:“这又是北部人民对于地形及现世界的并未十分美满所起的一种解答。在开辟神话中,这该是尾声了。”
【思考与练习】
一、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二、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
(三十七)干宝《搜神记》
干宝(生卒年不详),字令升,新蔡(今河南少新蔡县)人。在东晋初年做过着作郎、始安太守、司徒右长史、散骑常侍等官。干宝性好阴阳术数,喜谈鬼神灵异,因此,考索先代典籍,搜集当时的各种传说故事,集古今神异人物变化之事为《搜神记》。这些故事钩稽古籍,博采当世,既有摘抄与实录,又有加工与创作,带有专题集成性质,许多神怪诡异故事和民间传说赖此书得以保存流播。《搜神记》基本是以人物为中心,故事完整。有些篇章和史书的传记相似,所采用的叙事手法合乎史书规范,从中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和史传文学的渊源关系。同时,叙事生动,情节曲折,描写细致,富有浪漫色彩。全书二十卷,共搜辑460余则短篇志怪故事,或长或短,林林总总,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
韩凭妻
宋康王舍人韩凭[1],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2]。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3]:“其雨淫淫[4],河大水深,日出当心[5]。”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6]。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7];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8]。遗书于带曰[9]:“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10],冢相望也[11]。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12],旬日而大盈抱[13]。屈体相就[14],根交于下,枝错于上[15]。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想思树。想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16]。其歌谣至今犹存[17]。
【注释】
[1]宋康王:名偃,战国末年宋国国君,耽于酒色,在位47年。舍人:官职名。战国时及汉初,王公大臣左右皆有舍人,类似门客。
[2]论:定罪。城旦:一种苦刑,受刑者白天防备敌寇,夜晚筑城。
[3]缪:同“缭”,缭绕曲折之意。缪其辞:即使语句的含义隐晦曲折。
[4]淫淫:久雨不止的样子。这里比喻愁思的深长。
[5]当:正照着。此句说对着太阳发誓,表示决心自杀。
[6]阴腐其衣:暗地里使自己的衣服腐蚀。
[7]投台:从高台跳下自杀。
[8]不中手:因衣腐烂,经不住手拉。
[9]遗书:留言。带:衣带。
[10]里人:韩凭夫妇同里之人。
[11]冢相望:是说韩凭夫妇两人的坟墓相对,中间隔着一段路。
[12]梓:落叶乔木,高两丈左右。
[13]盈抱:双臂搂不住。盈,超过。
[14]屈体相就:指树的枝干弯曲相靠拢。就:靠近。
[15]错:交错。
[16]雎阳:宋的国都。今河南省商丘市。
[17]歌谣:《彤管集》:“韩凭为宋康王舍人,妻何氏美,王欲之,捕舍人筑青陵之台。何氏作《乌鹊歌》以见志:‘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遂自缢。”所说歌谣,可能是指这一类而言。
【作品讲析】
这是一则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它控诉了宋康王的残暴,歌颂了韩凭夫妇对爱情的忠贞。整个故事虽然只有二百八十余字,但叙事委婉、情节曲折,结构严谨、详略有致。其中何氏的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她被迫进宫后偷偷用隐语写信给韩凭,说“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表达了对丈夫在深情和思念,同时也向丈夫表明自己准备以死殉情。她在遗书中宣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宁可丧失生命,也要忠于爱情。她的死很从容,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写遗书,偷偷腐蚀衣服,直到最后跳台殉情。小说通过“缪其辞”、“阴腐其衣”、“遂自投台”等细节的描写,活画出何氏忠于爱情、不畏权势、柔中有刚、富于心计的性格特点。
小说的结尾“冢墓生树,魂化鸳鸯”的情节优美而富有诗意,这一颇具浪漫色彩的幻想性结局,与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又飞鸟,自名为鸳鸯”类似。
《韩凭妻》的动人情节,对后世文学也颇有影响,李商隐《青陵台》诗云:“莫许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增出了“化蝶”的情节;敦煌俗赋《韩朋赋》,更用通俗文学的形式敷衍了这一传说。
【思考与练习】
一、分析作品中韩凭妻的形象。
二、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十八)刘义庆《世说新语》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刘宋的宗室,袭封临川王。《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文辞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世说新语》应该是他招聚的门客集体编纂的。
《世说新语》,简称《世说》,唐时叫《新书》,五代、宋改称《新语》,后世为了与刘向所作《世说》区别,称此书为《世说新语》。全书主要掇拾汉末至东晋的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尤详于东晋。全书按内容分类系事,计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生动地反映了士族阶级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在中国小说中自成一体,不仅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而且是“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对后世士大夫文化有很大影响。
围棋受书(雅量)
谢公[1]与人围棋,俄而谢玄[2]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3]。”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释】
[1]谢公:指谢安。
[2]谢玄:字幼度,谢安之侄。
[3]小儿辈句:晚辈们把敌人打得大败。
【作品讲析】
这个故事和着名的淝水之战有关:率军在淝水前线与前秦八十万大军对敌的是谢安的侄子谢玄,他本人则为主帅坐镇指挥。谢安心中十分清楚这场战争的重大干系:东晋之兴亡,谢氏之存绝,均在此一役。他比任何人都关心这场战争的胜负。出人意料的是,本应提心掉胆、紧张不安的他,此时却悠闲地和人下着围棋,仿佛根本没把淝水之战放在心上。胜利的消息传来,按常理他应是一阵狂喜,并急于公布这个好消息,但他一幅若无其事的样子,接着下棋。别人忍不住了,问他战争的结果,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小儿辈大破贼”,脸色平和,与接到消息前没什么两样。但据《晋书》记载,当他下完棋进入内宅时,激动的心情再也抑制不住,一下撞在门槛上,连屐齿都碰折了。可见他本来高兴异常,却能在众人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露喜容,体现的正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名士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