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企业集团有趋势一直向好(下滑),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波动性,因此我们选择了修改后的几何布朗运动描述这些规则的演变规律:为体现传递规则本身的随机性,将上述规律中的参数和分别又看做新的元胞自动机CA(sub)是元胞,从而构成了新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t+1时刻每一个元胞的状态受到t时刻其余元胞状态的影响,进而得到如下关于和的传导规则:
其中表示时刻时,对于的影响因子。
进一步,将CA(sub)的结论带入CA,则可得到传递规则,此时的规则可以看做是加权后的规则,而由历史数据反解得到的影响因子恰好体现了历史运动轨迹对风险传递规则的修正,且不必局限于(1)中的时间长度限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文选择了特定的随机过程来刻画传递规则,因此此处所选的历史数据段必须是企业集团业绩连续增长或者连续下滑时期的,而不能将时间段取跨度取得过大。至于是选取集团业务上升时的历史数据还是业绩下滑时的业务数据来得到取决于仿真的特定时刻企业是出于上升阶段还是下滑阶段。
另外,2.3节的结论需带回2.2.节的模型以求得最终的各个企业的违约比例。对于随机的马尔科夫模型来说,这是个CA的双重复合模型,而对于随机的传递规则模型来说,这是个CA的三重复合模型。对CA进行复合,作者意在刻画更为真实的能体现集团信用风险传递本质的现实情况。
3.讨论及展望
风险的模拟作为风险管理的最具有思辨色彩的一步,往往希望通过历史的已呈现的轨迹来预测未来的情况。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如果确定的既成事实能够根本地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所启示,那么没有什么能比这些事实本身更具有魅力,而模拟的方式则一定是确定的,我们的工作不过是去找到这样的方式而已。如果我们拒绝承认确定的一个已经实现的轨迹能描述未来,那么更直观的想法是用不确定性去预见不确定性,以规避需要精确地刻画在不确定性中所蕴含的共同的对未来的启迪。诚然,这样的想法是引人入胜的,不幸的是获取这样的不确定性确是在模拟机制设计不可行了。我们力求在不断的复合中找到这种不确定性的机制,正如同本文2.3节中一致致力于的一样,但终究不能逃出确定性机制的魔掌。而对于不确定机制的追求也将难免把我们带入科学哲学主义的纠葛之中。
相对于传统的风险传递仿真模型,本文引入的CA模型作为一种复杂适应模型,更好地刻画了企业集团内部成员相互之间影响的特点。它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已有的模型中存在变量过多将使方程变得过于复杂以至于难以求解,因此只有依靠假设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简化,与此同时牺牲了风险传递过程的复杂性特征。而CA模型则着眼于微观层面,从个体的特征入手进行刻画,由个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推广到整个宏观系统中,尽可能的贴近现实情况。在计算方面CA模型可以借助于计算机进行模拟仿真,使问题的求解不再成为问题。
2.已有的风险传递模型虽然能够得到风险传递的结果,并据此进行预测,但是不能探究风险传递的具体过程。而CA模型从微观角度出发,从个体元胞入手研究风险传递的机制。从而得到比现存模型更为丰富的结果。
3.CA模型中的传递规则,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相反,它们根据所设计的机制自动地将风险传递的趋势显示出来。CA模型中的元胞具有一定的智能性、交互性甚至学习能力,在仿真的过程中可以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流,这样更贴近现实情况。
4.CA提供的广泛的接口,使其可以用复合的方式不断收敛于真实的情况,而这种一般化的分析方式很容易衍生,正如本文2.3中所展示的。为集团行为各种模拟综合并最终评估与预测其部分或整体风险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式。
当然,元胞模拟在集团信用风险传递中的应用也面临着许多技术上的挑战,如模型中影响矩阵的确定并没有确定的方式可以参照,同时该方法也并没有考虑外部冲击随时间的变化的变异性,简化地假定外界冲击是固定的随机变量。更为重要的是,从本质上将,我们并没有比前人在预知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我们曾努力追求反观昨天对今天的影响与今天的既成现实之间的关系以用于在今天预知明天,但终究没有越过机制设计的鸿沟,甚至和前辈们一样陷入确定性的深渊。不过,稍微值得庆幸的是,作者认为将CA引入集团信用风险传递的仿真,并重点探讨了其传递规则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在仿真中刻画集团信用风险提供了基本的可扩展的范式,并为集团信用风险传递仿真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洞察力的视角。
参考文献
Duffie D and Singleton K.Credit Risk[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USA,2003
Merton RC.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J].Journal of Finance,1974,29(2):449-470
李明霞.信用风险模型的比较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
D.Erumelhart and J.L.McClelland,et.al.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fructure of Cognition[M].MIT Press,Cambridge MA,1986
Kim J W.REITs’ dynamic under structural change with unknown break points[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7,16(1):37-58
Neumann J V,Burks A W.Theory of self-reproducing automata[M].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66
Wolf D E.Cellular automata for traffic simulations[J].Physica A,1999,263(1~4):438~451
Hakman A W,Andrew H,Peter D.Autonomous agent models of stock markets[J].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2002,17(2):87
Fuentes M A,Kuperman M N.Cellular automata and epidemiological models with spatial dependence[J].PhysicaA,1999,267(3~4):471~486
肖海林,邓敏艺,孔令江,刘慕仁.元胞自动机舆论模型中人员移动对传播的影响[J].系统工程学报,2005,20(3):225~231
张廷,高宝俊,宣慧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创新扩散模型综述.系统工程学报,2006,Vol.24,No.12:6~15
Yu Fan.Default correlation in reduced-form models[J].Journal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2003,3(4):33-42
Application of Cellular Automata Simlation in the credit
risk contagion of an enterprise group
Xu ChaoYang YangZhou Zong-f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UESTC,Chengdu610054.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system simulation in the credit risk contagion of the enterprise group has been a key issue of risk control which is concerned by commercial bank.The traditional method about simulation in the credit risk contagion of the enterprise group does not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companies in the enterprise group fundamentally.So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about the prediction of group risk is not reliable.Cellular Automata model is a new Technology of simulations,it can overcome the shortage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s.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presenting a general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Cellular Automata models of the credit risk contagion of the enterprise group and propsosing that the core of CA is the transfer rules which can describe the models of the group risk.We believe that CA models can provide an insightful perspective of the risk contagion in an enterprise group.
Keywords:cellular automata;credit risk contagion;enterprise group;evolution rules
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
柴亚军、王志刚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摘要:本文以2001~2008年期间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的555只新股的IPO数据为样本,从公司治理角度实证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IPO抑价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股上市首日价格行为的差异是决定股改前后IPO抑价率差异的主要原因,而股改引起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的转变则是影响IPO首日价格的重要因素,股改前投资者在对新股进行定价时更加担心其利益被控股股东侵占的可能性,而股改后则更加关注良好的股权制衡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和盈利增长的更高预期。此外,股改能够提升上市公司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效率,为IPO抑价率带来显着的正效应。
关键词:IPO抑价;股权分置改革;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所谓IPO抑价(IPO Underpricing),是指新股上市首日的收盘价明显高于其发行价,在一级市场购买新股的投资者通常可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初始收益的现象。IPO抑价现象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股票市场都普遍存在,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一种理论解释能够得到普遍认同,Brealey和Myers(1991)称之为“现代金融研究的十大谜团之一”,而中国股市异常高的IPO抑价则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江洪波(2007)的研究表明,1994~2004年期间A股市场平均IPO抑价率为120%,远高于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的抑价水平。对此,一些学者试图通过传统的基于信息不对称的IPO抑价理论来解释,但结果大多并不显着,而另一些学者则试图从我国IPO发行和定价过程中高度的政府管制来寻求解释,包括发行审批制与核准制对IPO抑价的影响,以及一级市场定价方式的变迁对IPO抑价的影响,但得到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
刘熠辉和熊鹏(2005)认为,要理解中国股市异常的IPO抑价之谜,必须注意到中国股市两个根本的制度性特征,一是政府管制,二是股权分置,二者使得传统IPO抑价理论关于抑价发行动机的种种假说在中国缺乏立论基础。股权分置使得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取向处于对立与割裂的状态,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由于非流通股无法流通,其转让方式是场外协议转让,而转让的价格大多以净资产为基础,这使得控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往往并不关心股价,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可显着提高公司每股净资产的高溢价股权融资上来,这往往会占用上市公司的资源。而在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流通股股东)利益的时候,股价下跌根本不会对控股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失,也不会对其侵占行为形成制衡,这些都会激励控股股东“掏空”(Tunneling)上市公司。此外,在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下,上市公司股价也难以对管理层形成市场化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