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传统的服装,朴素美观,独具风格。妇女一般身穿菱形遮胸布,着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长而宽的黑色或褐色裤子,外出时加穿窄袖的白色长外衣(好像旗袍,但较长,下摆较阔)。男子的上衣长及膝盖,窄袒胸;裤子宽阔而长,腰间束带。
过去京族人在平时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男性穿的是长没膝盖、无领无扣、窄袖袒胸的衣衫,宽而长的裤子,束以彩色腰带。腰带一般是一两条,也有多达五六条的,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干。由于衫长过膝,为便于劳作衫侧边开的叉很高,所以平时就把两边的衣服撩起来打成结,置于腹部。当然,由于深受汉文化影响,穿沿海汉族渔民对襟上衣的也不少。男衫的颜色多用浅青、淡蓝或浅棕三种,裤子多为黑色,其裤档尤长,几乎是裤长的三分之二。妇女的下装与男性无异,既宽又长,遮过脚背。上装也是无领胸开襟,但有三颗纽扣,袒胸处遮以一块绣有图案的菱形小布。“胸掩”的用色与年龄相关:年青人用红色,中年人用浅红或米黄色,老年人则用白色或蓝色。与男衫相反,女衫紧身窄袖、衫脚仅至腰间,长不及臀。衣袖甚窄,其宽度仅能穿臂。这种式样的女装何时开始流行不得而知,但从越南的史料来看,公元1744年,阮朝尊儒的皇帝倡导女性穿着钮扣式上衣与裤装,之后的皇帝则下令禁止女性穿裙子,于是裤装开始在流行起来。由此看来这种女装是从18世纪才开始出现的。不同年龄段的妇女对衣裤颜色的要求有所不同,青年人一般喜欢白、青或草绿色的上衣,配以黑色或褐色的裤子;中年人是青色或浅绿色上衣,配以黑裤;老年人多用棕色衣或黑衣黑裤。
以上是平时劳作时的日常穿戴形式。如果要离村外出、赶圩入市或探亲访友,则要穿得较为正式一些。妇女在外边套一件淡色的类似旗袍的长外衣,矮领窄袖,下摆较宽。
婚礼上的穿戴,则比较隆重正式,显示出对人生大事的重视。新郎穿的是草绿或浅绿色的长袍衫和深蓝或浅蓝色长裆阔脚裤;新娘穿的也是长袍衫和长裆阔脚裤,只是其衫是大红或浅红的,其裤是黑色的或褐色的罢了。服饰贫富有别,有钱人家的衣服质料,多用丝绸、香云纱,且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贫苦家庭则一身衣服一年穿到头。
头饰方面,过去京族男子喜用黑布包头,京族妇女则很讲究发式。未婚女子梳长辫,辫上系红丝带:已婚妇女则是将头发正中平分,两鬓留着“落水”,结辫于后,用黑布或黑丝线缠着,再将辫子自左至右盘于头顶,状如一块圆形砧板,故俗称“砧板髻”。妇女喜欢戴耳环,不戴项圈。一般女孩儿长到六七岁就穿耳,并一律选定在端午节进行,认为那天有“龙王水”,穿耳最吉利。14岁就开始梳分头、盘结“砧板髻”和戴耳环,表示已经进入成年,可以去唱歌谈恋爱了。
值得一提的是京族的女装礼服。看过有关影视宣传片的观众,对京族服装的印象是这样一幅画面:海风轻拂,长发飘逸的京族少女,着白袍长衫,戴尖形斗笠,优雅地在海滩上奔跑。这种女服叫“奥黛”,翻译过来就是长衫的意思,是从越南传入的。这种衣服有很多中国旗袍的元素,确切地说,有受满清旗袍影响的影子。越南上层社会的女装,从颈部、腋下沿着肋骨开襟以便穿脱,这就是奥黛的早期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属时代,越南一些年轻女孩开始进入法国人的学校读书,当时的奥黛有了一些改进,既能符合她们知识文化上的优越感,同时又能领导时尚风潮。我们现在看到的奥黛的基本形式,是1938年由当时越南的设计师在巴黎女装启发下,进一步设计、改良而来的。用丝绸制作的长袍,衩高,内穿长裤,行走时舒张摆动,十分端庄优美。由于和越南保持一定的联系,奥黛传入了京族地区。但由于奥黛造价较昂贵,京族地区经济又非常落后,对贫困的京族人来说这样的衣服几近奢侈品。奥黛的复兴和流行,是在80年代末中越关系正常化、京族地区富裕起来之后。京族妇女平时一般不穿它,在重大场合和节日才穿。奥黛在国内较难买到,京族妇女大多通过亲戚朋友从越南购买或定制,是非常隆重的礼服。虽然奥黛传入历史不是很长,京族人穿着的机会也不多,但它已成了京族文化的一个符号。
第十一节申遗项目
作为一个跨境民族、中国人数较少民族,也作为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原生态文化是集沿边、沿海、跨境为一身的文化,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自有其独特性、重要性、不可替代性,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通过强大的文化品牌媒介推动可持续性保护和传承。
现代化进程中京族的一些传统民俗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有形的京族历史民俗文化几乎丧失,无形的京族民俗文化没有得到系统而连贯的继承和发展,京族文化在京族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已显现“水土流失”的危机。在现实生活中,京族的某些后人更倾向于接受现代文化,,京族文化不再为京族群众喜闻乐见,势必因缺乏群众基础而失去生命力。京族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需抢救、整理和挖掘,有关项目进行申遗对可持续性地传承、保护和利用京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自哈节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每年一度的京族哈节成为京族地区旅游的金字招牌。各级政府行政力量的介入,也使得京族文化遗产有了强大的行政支持。然而,当京族文化遗产选择与商业“携手”,体现其“价值”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产生为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人为的“改造”,致其“变味”的现象。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不少文化学者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务之急是抢救和保护,然后再开发利用,应在保护与利用中寻找平衡点,最好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原汁原味”地利用和发展。当前,京族传统文化要“申遗”,要保护、抢救、挖掘相关项目,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开发利用与科学弘扬机制,让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逐步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在整个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的意识。在新的项目申遗的过程中,不要把“利用”当成“‘重视”,要严格记录非遗项目的本来面目,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定期检查非遗的传承状况,防止“长官意志”和商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肆意篡改。
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和有效途径。2009年,东兴京族博物馆暨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顺利开馆,以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站的形式,与广西民族博物馆结成“联合体”,将京族主要分布地澫尾、巫头和山心划归保护范围,通过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当地居民参与的形式,共同承担起京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传承与展示任务。该馆同时也是一座以收藏、研究、保护和展示京族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专题博物馆,通过实物、场景、图片、音像来全方位展现京族文化。在更有效的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工作中,我们拭目以待更多申遗项目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