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民间教育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京族人民总结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经验和技术,形成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各种形式一代一代传承和发展。由于京族地区正规的教育机构出现得比较晚,且并不普及,因此教育是一个把个人引进前人经验积累和文化总和的过程,属于民间教育,主要是社会化和模仿化。教育的途经大致有两个:一是口头教育,年长一代在各种场合通过言传有意识地向年轻一代传授历代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二是行动教育,年轻一代受年长一代的示范影响,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行动模仿,从而掌握各种知识、经验与技能。
(一)生产劳动教育
受居地的自然条件的限制,京族首先发展起渔业生产,然后才逐渐发展起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并以从事渔业生产为主体。京族的生产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渔业生产的知识的传授、农业生产经验和手工业技术的传授等方面,而渔业生产知识的传授则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京族便通过父传子、长传幼的形式,示范、具体指导少年儿童,让他们识别渔具、网具和名称、式样及其特征、功能等。与具体操作使用方法。待他们年纪稍大一些又传授制造和使用渔具和网具的方法、技巧。京族青少年在十五六岁左右便开始参加出海捕鱼活动,在长辈带领下掌握渔业生产的各种实践经验和技术。除基本经验与知识外,要成为经验丰富的渔民,还应具备一些特殊本领,如掌握气候变幻、渔期汛情、潮水涨落、鱼回游等渔业生产的规律性常识。掌握这些本领的长辈特别受到尊重,并成为渔业生产的指导者和传授渔业生产知识的教育者。
京族农业生产教育晚于渔业生产教育,而且不如渔业生产教育那样普遍。其主要内容有上述农具的识别、使用和制作方法与技术的传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及其耕作方法与技术的传授、田间地头管理的基本知识的传授等。家庭中的长者或社会成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以及生产归来的闲暇时间通过言传身教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京族也有少量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有腌制鲶汁、制造木质用具和竹器等。这些技艺通过家庭内部传承或师徒传承的方式,由年长者在实践中传授给年轻一代。
(二)生活习俗教育
京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青少年从小生活在民族环境中,时时处处受到年长者的言传身教,因此自然掌握了这些生活习俗知识,并能自觉遵守,以致代代相传。与京族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婚丧嫁娶等活动,涵盖了大量的京族民俗、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经过成员的社会化参与而得到应用、传承和发展。
民族节日是民族习俗的大展示,蕴含着丰富的综合性教育内容。节日本身提供了特定的教育机会和场所,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青少年通过这一固定化、经常化的节日活动,逐渐学会了本民族族生活、风俗、传统及宗教知识及相应的技能。
京族在生产、生活中的规定、禁忌是纷繁多样的,青少年从小受到父母、长者的传导,并在日常生活与劳动中遂照服从。这些禁忌体现了京族的心态、风俗、伦理等多方面内容,对它们的格守与传承,是京族内部各种教育形式在起作用。
(三)伦理宗教教育
年轻人和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和老人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诸如此类的伦理道德教育在文娱歌舞、乡规民俗、和宗教活动中也有比较广泛的体现。
文娱活动中的家庭伦理故事、民间伦理歌等,如《三兄弟》,教育年轻人和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和老人们,包含着对待其他事物如何正确认识等人生哲理,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下一代对本民族伦理体系产生认同并积极实践。
带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村规民约是民间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京族人的伦理道德起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以碑文形式订立的有关禁止偷盗及赡养老人等方面的规定,无不带有教育、劝戒、惩罚的作用,至今仍对京族人的生活有影响。
宗教教育形式是社会化的和全民族的,遍及妇孺老幼。而这些宗教巫术活动往往借助一定的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知识来“显灵”,因而在其活动中,客观上必然会有一定的自然常识及文化知识与技术教育。再如人病请师道除妖等一些宗教仪式,其间也暗含着一些心理学、医学等因素。在青少年中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影响。再如宗教职业者要做一些法术,其经书用“喃字”写成,师傅要向徒弟传授汉字和喃字。这属于语言文字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京族人的宗教活动、仪式场所,也就是京族青少年接受宗教教育的课堂,宗教仪式是古代京族宗教教育的主要形式。
(四)历史知识教育
由于京族是一个迁移民族,这一群体绝大部分为穷苦的渔民,特定的人口构成、生产生活状况及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京族有关自身历史的文字记录相对匮乏。又由于历史上京族面临的民族歧视,处在强势民族、强势文化的包围之下,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他们选择了“群体性遗忘”,即母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事件,如越南远古神话“龙子仙孙”、“山精水精”、“金龟传”,越南各个朝代的更替等等,被有意回避,只有族群迁徙的历史记忆及近现代历史留了下来:世代相传的家谱、族谱、喃字文献等,记载了京族的迁移经过;澫尾流行的“迁徙歌”中就说到“京族祖先几个人,因为打鱼春过春,跟踪鱼群来巫头,孤岛沙滩不见人”,“前续后接十几代,综计阅历数百年”。有关京族三岛的传说、故事叙述了京族三岛的历史由来,也起到了进行京族起源方面的历史教育作用。近现代的一些有关民族英雄等的传说,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事件,口耳相传至今。京族民间还流传着长篇叙事歌,具有进行历史知识和民族史知识的教育作用。
(五)民间文学教育
京族人民创作了大量反映封建社会京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口头民间文学,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字作品往往成为京族民间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很多生活知识、生产经验、民族情感、民族文化,就是通过这些作品传递下来的。它们不仅是京族传统的口头教材,而且还是沿续其民族生存的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以上几种教育内容构成了明祖民间教育的主要部分。到了清末,京族三岛开始出现了私塾。京族群众自己出资筹办,招收子弟进行基本的汉字识字教育。师资方面非常不稳定,有汉族教师,由于语言的关系,也有从越南聘请的塾师。私塾是群众自发筹办的,中央行政手段(主要是各级地方政府代表中央在各地推行的行政行为)并没有参与。民国时期,京族聚居区相继创办了初级小学堂,但来自国家行政的力量仍是微乎其微,其办学形式基本上是半私塾的,学校教育仍然落后。可以说,至1949年,京族的学校教育基本是空白,民间教育仍是教育形式的主流。
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前,京族的民间教育是同京族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直接相联的,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生活条件、经济状况、特定的政治地位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民间教育因此具有原始性的特点,处于带有原始公社制教育残迹的低级阶段,教育尚未从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即所谓“社会即学校,长辈即教师”。教育方式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的模仿教育和口头教育阶段,以身教言传、行动模仿为主要教育手段。因此,从教育形式、手段等方面而言,京族民间教育具有明显的原始性:从教育内容而言,各种知识互相交织,互相渗透,包罗万象,兼收并蓄,没有分类明确的学科体系,教育内容呈现明显的原始社会性。
解放后,京族社会的教育纳入了国家统一教育行列,学校教育逐渐成为主流,民间教育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20世纪90年代后,京族千百年口耳传承下来的生产生存知识也已远远适应不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经济生活方面,远海捕捞、滩涂养殖、海产加工、进出口贸易、民俗旅游等成为京族地区的几大经济支柱,而民间教育能给这些新兴行业提供的贡献实在是很小的一部分。以边境贸易为例,大宗期货交易的多变性、风险性远不是渔业生活社会提供的生产生存知识所能应对的。京族人民顺应时势,积极求变,自发形成了一些民间教育组织、团体,积极发展以技能培训和知识技术更新为主体的各种成人教育。1997年氵澫尾村级农民成人教育学校的成立是一个好的开端。为提高水产养殖、加工的产量和效益,京族渔民还筹钱聘请台湾海产技术专家和防城区技师到岛上开办了三十多期培训班,讲授各种海产养殖和加工技术,受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培养了一批海养土专家、养殖能手、海产加工专业户。一些掌握拉丁越南文、喃字的长者,也开设各种培训班,志愿担当起了传授群众学习这些技能的重任。2000年起,每月农历逢十日是京族的歌墟日,这一惯例行的活动,正在形成京族文化传统的传承机制。京族民间教育呈现复兴之势。京族人民用具体的民间教育行动,努力推动着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民间科技
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其中的不少知识,可称为民间科技。渔业是京族的传统产业,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渔业生产经验,这里边包含了朴素的科学,形成了京族独特的民间科技。
风情、潮情和鱼情是直接关系到渔业生产的三大“行情”。渔民们既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海上气候的变幻和潮水涨落的情况,也掌握了各种鱼类在不同的气候和风向下的游动规律。这些知识和经验有很多都在他们创作的谣谚中反映出来。
在航海技术不甚发达的时代,京族人民通过观察天象,总结出了许多海洋气候知识,并以谚语歌谣的方式广为流传。如“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太阳落山时有乌云托住,今天不下雨明天也要下)、“鱼鳞天,不雨也风颠”(一旦出现鱼鳞状的云彩,不下雨也会有大风暴)、“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太阳下方有一条橙黄色的黄带,台风就快到了)、“东边挂彩牌,白龙是禁界”(东面天空有彩虹出现,海上就会有风浪,这时候出海就不能超出白龙尾海域了),无风海响,台风就到;秋后打雷,风从雷来;南风吹面热录录,台风三日追尾来;北风吹过早,肯定有台风;海面平静,台风不停。如此等等。
京族人民还通过风向、阴晴等判断天气和气候。如“南风送大寒,二月米粮干”(农历大寒刮南风,来年二月天气就会变得很冷,捕的鱼少,家中就要断炊)、“风情未转西,三天又回归”(如果刮大风,风向又长时间不向西转,那么三天之后一定有大风暴)、“朝北晚南半夜西,渔民出海有辛凄”(早晨刮北风、下午刮南风、半夜刮西风的时候,第二天的天气一定好;渔民出海捕鱼就不会辛苦、凄凉);“无风海响,台风就到;秋后打雷,风从雷来;南风吹面热录录,台风三日追尾来;北风吹过早,肯定有台风;海面平静,台风不停。”又如“清明暗,山水不离圳”(清明那天如果是阴天,雨水则多,洪水经常涨满江河)等等。京族还可通过观察海潮的流向决定渔业生产,如:“晴天海浪响向西,渔船扬帆向岸归;雨天海浪响向东,东海龙王把财送”。这些民间谚语是京族人民生产劳动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京族人民还掌握了海水的涨落规律。在长期的海洋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北部湾海潮每月里都有两次高潮,即在朔日(初一)、望日(十五)形成两次高潮(实际是推后5天,即初三和十八)。当地人把海水的涨落周期称为“潮期”或“水期”。一个月有2~3个水期(农历三月和九月有3个水期,其余月份有2个水期),每个水期约14天。水期分两段,前7天为涨水期,称为“上流水”,每天涨潮后的水位都比前一天要高;后7天为退水期,每天涨潮后的水位都比前一天要低,称为“减流水”。根据这个规律,京族人民便可在适当的水位安放各种渔具和网具、决定渔业生产时间、安排出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