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九年入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入典《中国少数民族辞典》。一九九七年加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二〇〇八年成为赫哲族第一个唯一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多次唯一代表赫哲族参加国家民委、中国作家协会的国家级文学活动有:一九八七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参加“全国十万人口以下少数民族文学会”。二〇〇七年五月,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研讨班”,二〇〇八年四月在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作家采风团(赴广州)”,二〇〇九年六月在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作家“祖国颂”创作研讨班。二〇〇九年九月入“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少数民族作家班)”。
在“全国少数民族作家改稿班”上,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民族文学》主编、着名土家族女作家叶梅面向全国少数民族作家和社会呼吁:“赫哲族才4000多人,就出了孙玉民这么一个作家,很不容易呀,他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啊!”
在这次改稿班上,他又荣幸地第二次见到了令他敬仰的文学大师,着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后来,玛老在信中说:“孙玉民,你是赫哲族第一位当代小说家,一路走来,路正心热笔锋键,我衷心希望你在漫漫文学长征中,取得新的成就!”
孙玉民,这位赫哲族当代唯一的作家,他没有辜负老前辈的殷切的希望,仍和以前一样,惜时如金自强不息地执着的创作,新作泉涌佳作迭出,在这几年里就出了一本反映赫哲族渔猎生活的风土人情题材的散文集《碧绿的明冰》。他的小说、散文、诗歌被选为《黑龙江少数民族作品选》《黑龙江文学大系》《黑龙江的文学通史》,中国作协主编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散文卷及《二〇〇九年中国散文精选》。
赫哲族作家孙玉民踏着坚定的脚步一步一步在铺着鲜花的文学之路上一路走来,受到了国家、省市级各级政府和文学艺术界的关怀培养,得到了很多文学大师的热心栽培,中国着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到黑龙江视察时,专程到街津口看望这位唯一的赫哲族作家孙玉民,并在此后在文学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翻阅几本同江的《奔流》杂志,看到好几篇你的小说,故事很美,很纯真,文字语言也很顺畅,我觉得你在基层坚持写作,真是太不容易了,你一定要继续努力下去,为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多写好作品。”着名哈萨克族作家、中国作协委员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着名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和张抗抗主席一样,对他爱护备至、极力推荐、使他很多作品在国家级报刊炮炮打响,令文学界所瞩目和好评。着名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还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他写评论文章在《文艺报》上发表。二〇〇四年孙玉民以他的作家介绍和作品《傍水而居在渔乡》唯一代表赫哲族选入《中国民族报》“走近少数民族作家”专栏中,在专栏中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大师这样评价:“赫哲族青年作家孙玉民以其散文处女作《故乡的迎春花》步入文坛,是赫哲渔乡给了他创作灵感,此后又发表了很多中短篇小说,应当说孙玉民的小说创作对赫哲族文学具有开创性意义。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领略赫哲族独特的捕鱼生活和渔猎文化、迷人的民族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和赫哲族人民勤劳、勇敢、善良的精神风貌。”
作家,这个崇高而圣洁的名称,人们是羡慕作家的人品和文品。赫哲族作家孙玉民正是以内心的真情、善良和美好向世间播撒精神的种子在生活的沃土里生根、发芽、开花。
“成功的花,人们只羡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诗语)赫哲族作家孙玉民正是在用自强不息的泪泉执着追求的心血浇灌着文学道路上的鲜花,他踏着新的征途向远方走去。
第六节英勇抗暴的自由精神
世界需要和平,人类向往安宁——这是人类奋斗的最终目标,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每当游人站在黑龙江南岸望着江北的异国土地,心中感慨万千,一腔爱国热血涌上心头。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一八六〇年以前是中国领土,是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被沙俄吓破了胆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被沙俄强行霸占的。沙俄本是一个与中国并不接壤、相隔遥远的欧洲国家,在公元九世纪末,在聂伯河上建立“基辅罗斯公园”时,它的东部国界还不到伏尔加河,与中国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和黑龙江流域更是遥隔万里。直到十六世纪,俄罗斯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了以前的封建割据时代,形成国家的沙俄开始逐步向外扩张侵略,侵吞我国领土、进行野蛮抢劫,残酷烧杀,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公元一六四三年七月至一六五一年九月的八年中,哈巴罗夫和波雅科夫一伙的沙俄侵略者头目依仗洋枪洋炮疯狂地多次入侵我国黑龙江下游,进行肆意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遭到了当地的赫哲族、达翰尔族人民的强烈反击。人们拿着“激它”“弓箭和大刀”巧妙地迂回到敌人之后侧,猝不及防地冲进敌阵,凶猛痛快地砍杀拼刺,还没等敌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已倒下一大片,敌人扔下枪不顾一切仓皇逃窜,赫哲族和达翰尔族人民捡起敌人的洋枪洋炮武装了自己,准备迎接并痛击再敢侵犯的哥萨克侵略者。他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维护了中国主权,扞卫了祖国边疆。
哈巴罗夫一伙败北不久,又侵略我国赫哲族集居的乌扎拉村庄,立即被英勇的赫哲族强烈反击,阻止了侵略者登岸。哈巴罗夫一伙以洋枪射击强行登岸,抢劫粮食、财物及其他物品,这更加激起了赫哲族人民强烈愤慨。赫哲族人民与奇勒尔、满族人民联合在一起,集合了几千人并派出精悍勇士暗地里侦探侵略者的一举一动。当得知哈巴罗夫指使二百人到江里捕鱼,而其大本营只留有一百五十人时,赫哲族人民便于十月十九日夜晚向哈巴罗夫匪徒的巢穴发起猛烈攻击,放火烧掉了其大本营,烈火中惊醒的哥萨克匪徒,立时晕头转向,鬼哭狼嚎,狼狈逃窜,手持“激它”和弓箭的赫哲、满族、奇勒尔人民乘胜追击,消灭了残敌。
公元一六五八年七月十一日,兽性不变、侵略成性的哥萨克匪徒斯捷潘诺夫带领六百余人又入侵我松花江口的赫哲、奇勒尔、满族人民。早已等候来犯之敌的清军,此时已装备精良,四十七只战舰,一千五百人又装备长炮短枪的军队在宁古塔章京沙尔湖达统领下,与赫哲族、奇勒尔、满族人民一同向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统领尔湖达亲自临阵指挥、阻击敌舰,猛烈的炮火和弓箭,将敌人击退上岸,又给予猛烈袭击,更加使敌人落魄、丢盔卸甲。激战刚刚开始,敌人就有一百六十多人向黑龙江上游逃遁,也有一些敌人见势不妙,不战而降。其余有二百八十多人被击毙,其中包括侵略头目斯捷潘诺夫。为了根除盘踞在我境的沙俄罗刹兵的据点,赫哲人民配合清军放火烧掉很多敌营,让敌人再也没有落脚之地,成为丧家之犬,人人喊打。
在黑龙江下游与松花江的交汇处的混同江(今同江市三江口处),一伙沙俄侵略者在公元一六六〇年夏,窜至赫哲族中肆无忌惮地猖狂抢劫。深受迫害的赫哲人民将这一情况报告清朝,集聚成千的赫哲人配合清军在伯力古法坛村附近——敌人必经之路,在江的两岸设下埋伏,等敌船到来时,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尼哈里、海塔齐声令下,伏兵皆起、箭如雨下射向敌舰,我军民战船乘机冲向敌营,哥萨克匪徒被这突出如其来的打击不知所措,四散逃窜,此时清军以更加猛力的炮火轰击,使敌人弃船登岸逃走,此次击毙了六十余土匪,溺亡不计其数,取得了抗暴沙俄侵略的大胜利。这是赫哲各族人民配合清军,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同仇敌忾的英雄壮举,将沙俄入侵者驱逐出黑龙江流域的辉煌战果,将永载在赫哲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史册上。
沙俄的侵略成性不停止的扩张霸占,公元一六八二年以沙俄头目罗舒博夫为首的一伙六十四人匪徒闯入黑龙江下游,与此同时另一伙匪徒也会合到这个地区一起抢劫、残杀赫哲、鄂伦春居民,所到之处实行“三光”,使村落焚为一空。在这样情况下,赫哲、鄂伦春、费雅喀人民组成三四百余人队伍奋起抗暴,以各种战术进行猛烈反击,将其头目击毙,又消灭多数沙俄匪兵,狠狠地打击了沙俄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在清咸丰八年(公元一八五八年)六月十八日,沙俄侵华头目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指使手下小头目布多戈斯基带船闯入乌苏里江,至司帕宏民村,村民葛依克勒杰赫面对凶恶的匪徒,面无惧色大义凛然,喝令退之。匪徒下令把他捆在船上逼其指路,并遭到非人的毒打。数日后,葛依克勒杰赫趁匪徒沉睡之时磨破绳索,捡起身边的大斧,剁死两个匪徒跳船逃掉。另几匪徒闻之,穷追不舍,直至在沼泽中将葛依特勒杰赫用枪击中牺牲。其妻在家等候多日未归,知其夫已不在人世,就跳河自殉,时年二十岁,令人无不惋惜,成为当时英勇抗暴,展示民族气节的英雄典范。
第七节坦诚大方的率真气质
赫哲人以性格豪爽,坦诚大方,热情率真而文明于世。自古以来在长期生活在渔猎生活和美丽迷人的青山绿水中,陶冶了赫哲人美好的情操和如山似水的性格。山水间的生活造就孕育了赫哲人,赫哲人就有了山水的灵性。不管在何时何地,赫哲人身上流淌的是黑龙江坦诚大气的血液,心胸间耸立着高山崇高的率真气质。赫哲猎人狩猎如果打到的猎物被过路的路人看到,猎人就毫不犹豫地分给其一半。如果是两人因对一个观点产生不同看法而争执得面红耳赤,但在不争的时候转身言归于好,从不耿耿于怀。渔民在捕鱼的时候,如果是两家合伙,对方总是要多分给对方一些,自己少分一些。如果是在冬天捕鱼时,老渔民慧眼找到了一片有鱼的明冰,而没有经验的赫哲后生误入这片明冰,看到网杆而没有看到冰上有人就想占为己有,而当老渔民看到此情形不但不计较反而爽快地把这片有鱼的明冰让给赫哲后生,他想,赫哲后生没有捕鱼经验,这片明冰的形状、深浅能使他感悟有鱼的妙处,这又是他学习的好机会,而自己有经验,再找下一片有鱼的明冰不难。
在黑龙江有一种鱼叫鳇鱼,是最珍贵最好吃的鱼。在街津口居住的赫哲渔民毕春胜在八十年代用鱼钩钩到二百多斤的鳇鱼,因为是在冬季休渔期,赫哲人们很少吃到这种鱼,于是,毕春胜就把这条鱼爽快而大方地分给了全村人吃。
街津口还有一户孙木恩家族,全村只有这家有梨园,每到深秋,黄梨挂满枝头,这家主人就一筐一筐地挨家送梨,全村每户不落,家家都能吃到清香甜美的山梨,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美谈。
赫哲人坦诚大方的率真气质,像黄梨的飘香,透明、清香、温润、充盈着整个世界。
第八节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
赫哲人的心胸像草原一样广阔,如大海一样无际。大海的胸怀里有无数鱼儿欢快的畅游、茫茫的草原上有欢跳的梅花鹿、有聪明神异的小狐狸,还有斑斓多彩的野鸡……这就是美丽的三江大平原的胸襟,赫哲人坦荡的胸怀。
一九五八年百年不遇的大水漫过了三江平原,村庄被淹,人们纷纷搬到地势较高的街津口(街津口依山坐落,高于地表数尺),当时这里只是赫哲人聚居地方,按正常大水过后被淹人们应回原地,但人们看好街津口风水人情就定居下来,赫哲人不但没有反对,相反还帮助这些汉族兄弟无偿地盖新房,而且在生活上给予多方面的关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赫哲人宽广无边的胸怀让汉族兄弟非常感动。
二十世纪,正是全国人民热火朝天发展旅游事业,赫哲人在这旅游大潮中赶异潮头,特别在赫哲族工艺品方面尤为突出。开天辟地赫哲人发明了用鱼皮作画,即鱼皮贴画。发明这个鱼皮贴画这个品种是赫哲族作家孙玉民,这个画种一经问世作为旅游纪念品,立即在本地和全国各地极为畅销,也引来了全国各地恭名而来的探秘者,这些探秘者都是商界先锋者。鱼皮画和桦皮画的制作过程还是披着一个神秘的面纱,谁把这个面纱揭开谁就掌握了制作方法,掌握了制作方法,作品就会铺天盖地地撒向世界,金钱就像潮水涌来。鱼皮贴画是赫哲人的专利,而鱼皮画的发明者孙玉民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主动把自己做鱼皮画的制作过程秘密传授给每个探秘者、求教者。他觉得艺术是世界人类的,即是人类的就要广泛应用到社会之中,造福人类,使人们都过得更好,幸福也是属于全人类的。他还到军营、警营为战士传授鱼皮画制作技巧,使战士们学到一门谋生的手艺,复员后回到家乡用艺术勤劳致富。
当今世界商机是秘密,谁掌握这个秘密谁就会财源滚滚,谁泄露秘密谁就会失掉商机。而孙玉民却贫了自己富了大众,他那豁达向善的视野、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像阳光、像春风从人们心田中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