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我国物流版图中的西南物流区域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提出了全新的物流布局。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规划》提出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西南物流区域和西南物流通道也赫然列入国家战略规划和物流战略版图,这对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无疑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一、西南物流区域的三个层面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设计的西南物流区域在空间范围包括的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其中心区域是成都、重庆、南宁等通往东盟的大经济网络,由西南物流大通道和不同的物流节点城市组成。西南地区物流区域在本次战略规划里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西南五省市(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多地处内陆腹地和莽莽边陲,30年来一直处于边缘化地带和贫穷落后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积极推进,中国——东盟的合作与发展,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加快建设,西南经济区的联动发展和西南物流通道的建设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西南物流区域有三个层面的描述:
(一)九大物流区域中的西南物流区域
国家纳入战略构建的九大物流区域分别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域,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区域。可以看出,西南物流区域南濒北部湾,东邻粤、港、澳,是沟通我国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进出东盟国家的便捷出海通道,是九大物流区域中唯一的沿江、沿边、沿海且辐射东中西地区的战略性大通道。
在物流区域布局规划中,国家提倡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经济区划和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物流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和华北、山东半岛、东北、东南沿海物流区域,要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在全国率先做强。中部物流区域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东部物流区域的有机衔接。西北、西南物流区域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按照本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和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物流环境,缩小与东中部地区差距。
在中国物流新版图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是物资流通最繁荣、路网站场最密集、物流活动最活跃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沿江地区、浙江杭嘉湖地区及宁波、绍兴、舟山三市,区域面积10.1万平方公里,合全国的1.05%,人口占全国的6.8%。长江三角区是我国东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私营经济异军突起。这里也是我国城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都市连绵区。我国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长三角占了3个,1985年国务院将整个长江三角洲作为经济开放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了大量的经济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就有17个。该地区工业部门齐全,形成了以加工业为主体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电器机械与器材制造、纺织等行业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二,机械、化学、黑色冶金压延加工占全国近四分之一,机械工业、精密仪器仪表、新技术工业、汽车工业占有很大优势。发达的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业使物流需求量逐年增大。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是全国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也是全国海陆、江河中转站,担负着全国经济正常运转的重任。长三角物流区域与东盟国家有直通的海洋航线和空运航线,也是与东盟贸易来往最频繁的地区之一。2008年长三角三省市与东盟贸易总额达891.06亿美元,占我国对东盟全部贸易总额的38.5%。
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其经济辐射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海南,其中广东陆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2214公里长的珠江从广东入海,造就了珠江三角洲肥沃的土地和着名的鱼米之乡。以深圳、东莞、惠州、佛山、珠海为基地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家用电器和精密机械制造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有些产品占到全国生产量的一半以上。各地市、建制镇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集群,可以生产全世界需要的任何轻工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代加工地区。贸易和物流产业十分繁荣,2008年广东与东盟贸易总额达623.08亿美元,占我国与东盟全部贸易总额的26.96%。
相比较而言,西南物流区域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物流基础设施也没有发达地区完善,虽然与东盟为邻居,但贸易总量和发达省份相差甚远,2008年西南五省区与东盟贸易总额仅仅是107.62亿美元,是广东一省与东盟贸易总额的17.27%。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西南物流区域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二)十大物流通道中的西南物流通道
国家纳入战略部署的十大物流通道包括东北地区与关内地区物流通道,东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北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南地区出海物流通道,长江与运河物流通道,煤炭物流通道,进出口物流通道。十大物流通道中,西南物流通道的“出镜率”最高,其范围亦最广、功能亦最全、跨幅亦最大、难度亦最高。西南物流通道最基本的内涵是沟通我国西部、中部与东盟国家经济和贸易往来的出海大通道,还担负着连接东部沿海物流区域、西北内陆物流区域、长江上游物流区域与进出口物流大通道的重要职能。
从国家战略规划上看,十大物流通道是九大物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网络平台,是支撑物流区域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构建和物畅其流的运动通道。西南物流通道是西南物流区域基础设施构建的一部分,当然其建设还要和周边物流区域联动发展才形成流畅的通道。国家非常重视西南物流通道的建设,在其主通道的南北两端,最近先后设立了两个国家战略层面上的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国务院于2008年2月份批准正式建立,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完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合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并作为我国第一个“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全面拉开建设开发序幕,将在促进我国东中西地区良性互动发展和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范围和玉林及崇左两市的交通、物流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该区地处我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拥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与越南交界的陆地边境线230公里。这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从2006年到2009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从1434亿元增加到2450亿元,年均增长16.7%。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增长15.9%,比广西高两个百分点,比全国高7.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22%,比广西高7.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8%,比广西高4个百分点。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广西前列。
重庆两江新区方案由国务院于2010年5月7日批准实施。规划的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区域,规划总控制范围12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50余平方公里,水域、不可开发利用的山地及原生态区共650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地400平方公里左右。其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两江新区”的建设时间表是到2020年,届时其主要经济指标要达到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以上,占全市总量的1/4;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0亿元以上。重庆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足见国家对这个新诞生新区的重视程度。
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角度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重庆两江新区成为推动自由贸易区经济贸易一体化重要版块,两个自由贸易区沟通了西南物流区域和中西部物流区域,融会贯通了自由贸易区物流发展网络,其路网、港口、空港、信息等设施的完善使西南物流通道成为中国西部贯通东盟国家的重要桥梁。
(三)物流节点网络中的西南物流通道
广义的物流节点(LogisticsNodes)指所有进行物品中转、集散、储运、配送的物流枢纽区,包括河海港口、空港、铁路货运站、公路枢纽、大型社会化仓库及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在物流系统中具有衔接功能、信息功能、管理功能和资源整合功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部署了全国性的物流节点城市组成的网链结构,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中心和三级物流节点城市网络,用以促进区域产业集聚、优化区域交通和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甚至全国产业经济与现代物流的联动发展。部署中的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共21个,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济南、上海、南京、宁波、杭州、厦门、广州、深圳、郑州、武汉、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西南物流通道中有重庆、成都、南宁3个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共有17个,哈尔滨、长春、包头、呼和浩特、石家庄、唐山、太原、合肥、福州、南昌、长沙、海口、西宁、银川、拉萨,西南物流区域中有贵阳、昆明两个城市;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地方按城市定位和产业物流确定。物流节点城市要根据本地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设施状况、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完善城市物流设施,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建设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业服务型、国际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的物流园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所辐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中心和三级物流节点城市网络,促进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在这个由几百个物流节点城市组成的全国物流网络中,由成都、重庆、南宁物流节点形成西南物流通道最基本的框架,再由贵州和昆明及五省区重点河海港口和内陆城市编织功能强大的物流网络,横贯大西南经济区,衔接风生水起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新兴的大东盟经济区融为一体。
二、作为西南物流区域基础的西南经济区历史流变和制度性确立
(一)西南经济区发展历史
近60年来,我国经济区划的基本框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要发生无数次的更迭,西南地区作为行政区和经济区的综合大区,几十年来也是飘摇不定,其范围和内涵一直模糊不清。
1.建国初期和“一五”时期的西南经济区
当时我国按行政区划系统组织国民经济生产,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六大区,这种既是行政区又是经济区的划分,是我国一直沿用的区域经济安排形式。当时的西南区主要包括云、贵、川三省。同时,全国按沿海和内地两大块来安排区域分布格局,广西属于沿海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