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书勋
2012年2月28日,带着援疆的热情,带着对这片神奇土地的向往,我来到了哈密,来到了兵团十三师,来到了我支教的学校——红星中学。
此时,当提笔要写出4个月的工作经历和感受时,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在我的生命历程中,这里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
哈密给我的整体印象可以用三个字形容:“非常美”。它特有的春色令人陶醉。当你背包走进松树林,远离喧闹人群,抛开一切俗事,尽看蓝天白云,遍地雏菊迎春、马兰花盛开、牛马羊悠闲地吃草,深深呼吸着新鲜空气时,你的身心会完全融入这里。
哈密除了幽雅俊秀之美外,还有一种霸气的苍凉之美。茫茫的戈壁滩,风沙吹出的雅丹地貌,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胡杨树无不透着令人震撼的沧桑之美。
哈密的景色美,哈密的人更美。我被分到了红星中学工作,这里的女教师远多于男教师,女教师个个时尚、大方,气质高雅。当然,外在的美令人赏心悦目,她们内在的美才是令我最敬佩的。
经历的每件事都让我清楚地看到了红星人做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合理的办事方法,更让我感动的是同事们对我像亲兄弟一样关怀和帮助。整个红星中学的老师们在团结互助、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心情是多么的愉快呀!在这样的氛围中,我的一线教学工作很充实,也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上的每一堂课几乎都有老师听课,尤其是同科的罗老师,我们经常进行听课后的交流研讨,她是一个很善于学习,很真诚的同事,在交流研讨中我们都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援疆教师,我们愿意将理念和行动带进更多学校。在4月10日,由校长带队我们一行8人从学校出发,车行了200公里,先到了红山农场学校送课,我上了八年级一节公开课《电能》和九年级一节复习专题课,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然后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校园,学校的军乐队训练表演,干净的环境和宽广的校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月11日,我们从红山农场学校出发,穿越茫茫的戈壁滩,顶着风雪,行驶300多公里,到达了祖国的边境小镇淖毛湖农场,为淖毛湖中学上了两节公开课,然后又和教研组老师进行了细致的交流评课活动。4月12日,在淖毛湖中学李校长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世界上少有的胡杨林,我被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精神所感动,感叹自然界的神奇和伟大。返回的途中,路过伊吾县城,我们参观了“四十天保卫战烈士陵园”
##军功马纪念像”。兵团老一辈革命者顶风冒雪、拼死捍卫领土的行为和他们坚定的信念都深深打动了我。更让我震撼的是阅读了《新疆建设兵团的昨天、今天》,我不禁潸然泪下,我更了解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那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和兵团人屯垦戍边,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一路同行,让我更加对兵团有了深深的敬意。回到学校后,更坚定了我致力援疆的信心。5月11日,校教研室安排我们在学校上了观摩课,6月4日我到红星三场学校上了十三师教育局组织的示范课;6月8日我又给红星中学初三学生上了一节实验复习专题课。为了上好课,每次上课前都进行试课,我们组的老师和部分领导热情地出谋划策,帮助我修改课件和教学设计,保证了公开课的成功。本学期,我一直参加中理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活动开展得有序、规范、扎实。第一项总是“读书分享”环节,每位教师与大家分享一句在本周读书时认为最好的句子,让其他老师记录下来,并把书名推荐给其他老师。通过这件小事足以看出大家读书认真、高效。最令我难忘的是本学期开展的“叩问课堂,教学问题诊疗”教研活动。中理组这个学期选择的小课题研究题目是“打造活力课堂,从课堂评价开始”,组内首先开会找到具体原因,找到有关课堂评价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持,再让每位教师对自己课堂上的评价进行认真的剖析,发现我们自身的问题。具体操作时,我们组每隔3周,对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教研会时反馈给老师,并进行组内分析。每周老师间相互听课,重点记录评价语言,及时交流,并在每周一次的教研会上汇总。每位老师必须每周积累10条以上评价语,可以是听课的,也可以是自己上课用过的评价语,在教研会交流时要谈感受,谈效果。经过不断地交流和实践,大家都实实在在地进行着课题研究。作为中理组的成员之一,在与老师们不断的磨合中,我感受到了教研带给大家的收获和喜悦。作为教研室的成员之一,我深深体会到了教研工作的繁杂,深刻领悟了教研工作在教师成长中的引领作用。首先介绍一个特殊的人物——高老师,她是十三师教育局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来红星中学搞调研,但一直担任一线的教课任务,每天和老师们一样备课上课,另外还要做好局里的工作。细心、热心是她对工作的态度,要说到处听课的教研员我见过不少,但像高老师这样把教室当教研室的教研员还是很少见到的。
教研室主任——桑老师,这个人更是干工作细致认真,并且不要命。这个学期教研工作特别多,除了每月一次的校本培训工作外,还举办了两次大型的活动。教研室的人员总是加班,当然也包括我,下班后总是走得最晚,尤其桑主任连自己马上要中考的女儿都顾不上。在“青蓝杯”大赛活动中,我担任了评委工作,从5月8日到5月10日,3天时间我和其他评委老师,每天上午要听4位老师的公开课,听4位老师讲课,还要打出分数,还要找评委对上课老师进行当面点评。天天上午下班比别人晚得多。下午还要对参加大赛的老师进行钢笔字、毛笔字、教学课程标准的比赛测试,这些工作都由教研室组织实施。作为评委,每一项评比都要认真对待。另外我们几个评委还要利用下午时间把自己的课上好。大赛虽然只有3天,但赛后的工作也不少。红星中学每年都要把“青蓝杯”的资料汇编成集。各位参赛选手的教案、课后反思、赛后感悟、大赛用的课件,还有每位评委的点评,都由我一个人收集、归类整理。大家可以想象这几天的工作量有多大。说这些不是在抱怨,是让大家体会,教研室的一项活动前后的组织整理是多么不容易。另一次大型的活动是承办十三师大型教研活动“网路教研”观摩会。因为这次活动要现场录播,远程视频传输,规格较高,所以不容有任何差错。
由于对这个大课题“叩问课堂,教学问题诊疗”全校老师都没有搞过,教研室原先没有明确的思路,各教研组也不知道如何搞,选什么课题,所以开始很不顺利,所有的工作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总结,边改进。教研室首先明确责任,制定了责任人、汇报人,到最后又添加了鼠标控制人。一步步的尝试和实践,一次次的反思和总结,一点点的困惑和收获,锻炼了几乎所有的教师。从开始老师们一头雾水,到后来的咬牙坚持,再到最后的成功汇报,所有的付出都化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只有参与者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辛苦和辛苦背后的“煎熬”。我既是中理组小课题研究的参与者,又是观摩会的汇报人,我知道每位老师都认真地在搞研究,当主持人现场采访我时,我百感交集:“我们付出的辛苦有多少,精彩就有多少,我们获得的掌声就会有多热烈。”当我说完这句话时,台下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我看到有些老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6月5日“网路教研”观摩会,我们成功了!6月6日,十三师教育局赵局长来学校与我们亲切座谈,给予了这次活动很高的评价。通过这次座谈,老师们感慨历时两个多月的研修路的辛酸,汇报前一次次的改稿,一次次的演练感觉都值了!大家畅所欲言,谈了很多教研中的收获,通过主题研修活动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对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更加坚定了。
最后学校还把汇报会实况刻成光盘,赠送给兄弟学校和汇报人,在援疆之路中,这是我最值得终生纪念的一件事。无论是日常的教学工作,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还是教研室工作,我都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得到了领导的关心。亲历了一件件的事,在与同事们的交往中,彼此增进了友谊,加深了感情。我忘不了老师给我送的巴里坤大馒头,忘不了老师带给我的桑葚,忘不了老师给我送的小白杏,忘不了领导吃饭时单独给我打包的椒蒿菜,更忘不了同事们的一次次小聚……此时,我感觉在十三师我们已经亲如一家。半年援疆路,一生兵团情,我衷心祝愿“中原天山手牵手,豫哈人民永远亲”!
(作者系河南援疆干部、援疆期间为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