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交通运输、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的制约,巴里坤县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整体经济实力薄弱,优越的自然资源未能得到开发,财力匮乏,财政自给率不到12﹪,农牧民人均收入只有1735元,成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巴里坤县也是一个多灾县,冻灾、旱灾、风灾、雪灾连年不断,靠天吃饭因素很大,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截至目前,全县仍有5个贫困乡(镇),25个贫困村,特别是地处偏远山区的近万名哈萨克族牧民还处在贫困之中,不少少年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还有很多少年儿童面临失学的威胁。家庭的贫困丝毫不能抑制少年儿童们强烈的求学欲望。海子沿乡哈萨克族牧民扎突尔拜七岁的女儿,看到同龄人上学,她便背着姐姐的旧书包在村头走来走去,无数次流着泪对母亲说:“我要上学,我要上学。”然而,几个月后,她家唯一上大学的大姐便失学在家了。父母瘫痪的哈萨克族女孩海米娜,每天早晨与背着书包的邻居小孩一起出发,她不是去上学,而是赶着羊群去放牧。城镇居民李金发两个女儿双双考入大学,但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入学费用,被迫辍学回乡。在巴里坤县,像这样的少年儿童还有许多许多。面对这些过早远离童趣、承受生活窘迫的少年儿童们,我们在倍感心痛的时候,也为在“希望工程”中走在前列、无私奉献的捐助者深深感动。
1999年,广东援疆干部黄遵江为扎突尔拜捐助1000元,解决了他家4个孩子的入学费用,广东援疆干部黄荤为李金发捐助1000元,以解决燃眉之急。在巴里坤的6位第三批广东援疆干部分别选择了急需救助的贫困学生给予资助。地区团委副书记陈飞旋同志将巴里坤的故事带回了广州,讲给那里的同学们听,一时间又掀起了一股爱心助学的高潮。听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感受着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场景,我们能不为之震撼、为之感动吗?作为来到巴里坤这片热土上的大学生志愿者,我们不仅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更要为草原上即将辍学的少年儿童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与待救助的少年儿童之间架起一道“心灵与希望”的彩虹。
我们热忱呼吁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都能参与到爱心助学这一伟大工程中,为少年儿童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关爱和援助之手。同学们,伙伴们,我代表全县待救助的少年儿童向您表示最诚挚的感谢,被救助的少年儿童将会永远铭记您的深情厚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沙漠将变成绿洲!顺致崇高的敬意!
大学生志愿者张华2003年10月1日
四、“山东医生”彭吉军
“六月飞雪巴里坤”
##关外三绝冷其中”,都是描写贫困县巴里坤的恶劣气候。
2003年11月18日深夜,巴里坤大雪纷飞,气温降至零下25摄氏度。在石人子乡任副院长的彭吉军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叫醒。一个病人说:“医生,亚鹏(其子,不满两岁)发高烧,请你看一下……”彭吉军一听,门都忘记关上,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病人家,为小亚鹏把脉、打针,直到孩子安然入睡。当彭吉军回到宿舍时,对镜子一照,满身的雪花把他裹得像雪人似的。
彭吉军在大学学的专业是心理学,来巴里坤后,他成立了心理门诊。一位患产后忧郁症的妇女在乌鲁木齐诊治了近5年,但病情仍时好时坏。她怀着试一试的心情走进了彭吉军的心理门诊。几个星期过后,该妇女的病情稳定了。志愿者彭吉军忘我地工作着。
哈密劳教所闻讯,专门请彭吉军与劳教人员开展谈心活动。警察李莉把车开来了,我带着彭吉军走进劳教人员中间,与劳教人员促膝谈心,逐一回答他们的问题。一个劳教人员问:“我是吸毒的,我也想戒,但就是戒不了,老是想它,怎么办?”
彭吉军回答说:“俗话说,一日吸毒终身成毒。戒毒关键要戒掉‘心魔’,不要每分钟都去想它,要分散注意力,多想想你的父母,你的家人,他们都牵挂着你。有一个吸毒的,经过九年,终于戒掉了。戒毒是要靠毅力的,战胜自我,回归社会,重拾自重!”
彭吉军每到一处都习惯地留下联系电话,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听警官李莉说,那个吸毒的劳教人员比较关心集体,经常看书到深夜,毒瘾发作周期长了一些。看样子,“山东医生”的心理治疗在起作用了。“山东医生”在奔忙着,自从为中学生作的心理讲座《成功之路在脚下——与中学生谈学习法》一炮打响后,一场场讲座的邀请函把彭吉军的书桌都摆满了。一年来,他开了十几场心理讲座,听众超过2000人,就连6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也寄来了邀请函。
五、“超期服役”的志愿者
2004年7月22日,第二批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32人来到瓜乡哈密。地委行署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地委书记白志杰亲自为服务队授旗。这一批的32名志愿者来自河北和山东,20人赴伊吾县,10人赴巴里坤县,两人赴哈密师范学校。第一批到巴里坤县服务的29名志愿者中,有10名是一年期的,他们服务期满后大部分回了山东。王洪生也是一年期的,他没有离开巴里坤,还在“服务着”,成为“超期服役”的志愿者。王洪生是个精干的小伙子,他毕业于山东省青年干部学院计算机专业。来到巴里坤后,成为许多单位“争抢”的“香饽饽”。他干了两份工作,一份是巴里坤县团委书记助理,另一份是县电子政务中心主任,他的计算机特长也派上了用场。从进疆之日起,王洪生就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在乌鲁木齐培训期间,他代表401名志愿者在欢迎大会上发言,发言铿锵有力,真情感人。他是29名赴哈密巴里坤志愿者服务队的“领头羊”,处理服务队日常事务。在巴里坤县服务的一年时间里,他成为大学生志愿者中最忙的人。几个月后,由于睡眠不足,身体消瘦了,有好几次,我打电话给他时,他还在深夜加班。
2004年8月,王洪生将9名期满的志愿者送上火车后,眼望着东去的列车,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各奔东西,眼睛不由自主地湿润了。是啊!365天,从不相识到相识、相知,不知道这一别何时能“重逢”!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巴里坤草原需要志愿者,巴里坤人民爱护志愿者。雪山、松林、马路上、敬老院里、牧民家中,传颂着一个个志愿者的爱心故事。王洪生,成了“超期服役”的志愿者。
六、《焦点访谈》走进巴里坤
2004年元旦,从电话里传来自治区项目办工作人员的声音:“喂,哈密地区团委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摄制组要到巴里坤采访大学生志愿者,请做好行程安排。”我们都以为听错了。央视《焦点访谈》光临哈密还是头一回。巴里坤草原的美丽风光,吸引着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之声》是到巴里坤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创办的刊物,在创刊号上,刊登了“助学倡议书”,号召全体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助学活动。巴里坤志愿者党支部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管理29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职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书记王洪生更是忙前忙后,在首次上哈密的火车时,就有了发动志愿者资助贫困生的想法。到巴里坤县一个星期后,志愿者党支部12名党员集中开会,首先讨论了如何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的问题,志愿者党员纷纷出谋划策。李玉萍说:“我们的力量太小,要把母校的师弟师妹们发动起来,共同关注草原上的贫困生。”王洪生说:“我们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希望每位志愿者认领一个贫困生,实在不行,两个志愿者合作资助一个也可以。另一方面,要整理贫困生的资料,通过每位志愿者与母校的联系,进一步扩大助学力量。”志愿者情注草原,到处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2004年2月1日上午,哈密地区团委办公室副主任冯亮给我打来长途电话:“陈书记吗?今晚《焦点访谈》播出采访大学生志愿者的节目,请收看。”在广州休假的我,心情十分激动,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亲朋好友。晚上7点38分,《焦点访谈》传来主持人方静悦耳的声音,大学生志愿者的画面也出现了。我正看得入神时,女儿嚷道:“爸爸,那几个大哥哥、大姐姐我认识。”
##哦,他们是干什么的啊?”我问道。女儿说:“他们是志愿到巴里坤草原工作的大学生。我长大了也要做个志愿者,到巴里坤草原去,那里还有一个我资助的新疆妹妹呢!”
“一言为定,你长大后跟他们一样,到边疆去工作,为边疆人民服务。”我回答道。
七、走近采风团
秋冬季节的瓜乡哈密,经常扬起沙尘。马路两旁的树木也入秋了,树上枯黄的叶子随风飘舞。我在马路上走着,一片片的枯叶飘打在我的脸上。“哦,秋天来了,叶子黄了,大雁要南飞啦!”
我不由自主地说道。刚进办公室,团委办公室小王拿着一张折叠的报纸走进来,小姑娘神秘兮兮地冲我一笑,说:“领导,你猜猜,今天有什么好消息?”
“今天刮风了,路上有很多戴白口罩的男女老少。”小王哈哈大笑,说:“嗯,这算什么好消息,在哈密,这种天气经常有,有时要连着刮好几天呢!”
“哦!对,对,对,去年3月份,我从乌鲁木齐返回哈密时,火车到十三间房百里风区就是过不去,那次,我在半路上滞留了20多个小时,够麻烦的了。”我继续说道。这时,小王把报纸展开,放在我的桌面上。我的眼睛一亮,说:“太好啦,何记者拍的照片出来了!”
这是一张2004年11月20日的《新疆日报》,头版居中位置有一幅熟悉的图片,一群天真的少年簇拥着志愿者,手举着一块写有救助字样的捐款牌。
这是新华社记者何俊昌作为西部计划万里采风志愿服务团的一员,到巴里坤采访大学生志愿者拍摄的。
彩图下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说明:“11月19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第二小学的学生与服务新疆并捐款的大学生志愿者代表王洪生合影。当日,‘山东高校西部助学’活动捐助的首批
3.06万元助学金被送达巴里坤,以资助这里家境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上学。这项活动是由来自山东、在新疆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倡议并组织的。
”看到新华社记者发的图片新闻后,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学生志愿者李玉萍,并详细询问情况。李玉萍说:“这是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写信给母校,介绍巴里坤贫困学生的情况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莱阳农学院、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等高校团组织发动广大师生捐款,支持西部志愿者在巴里坤工作,募集款项3万多元,资助了150名巴里坤贫困学生。”2004年11月18日,由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几家新闻单位组成的西部计划万里采风团抵达巴里坤县,这是采风团进疆采访兵团农一师之后的第二站,也是在新疆采访的最后一站。记者们深入各乡镇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实地采访,并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月19日傍晚,经过两天采访的记者们回到哈密市参加地委举办的与媒体记者的见面会。地委书记白志杰与采风团领队、团中央西部计划项目办陈晓峰处长进行了亲切的交谈。白书记向记者们介绍了哈密鲁能煤电化基地的情况,并回答了中央媒体记者的提问。在座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一个腾飞的哈密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当晚,哈密地区团委举办联欢会,我们与中央媒体记者们一起联欢,近距离地走近西部采风团,感受采风的成果。我问《中国教育报》记者翟帆对此次采风的感受,她说:“大学生志愿者来西部真的不容易,特别是来巴里坤这样的高寒地区,就更不容易了。你从广东来援疆,远离家人,很辛苦,更要多多保重。”20日凌晨2点,望着远去的列车,我们依依惜别采风团的记者们。
(选自《天山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