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管理概述
概念
广义:广义的学校管理包括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和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前者称宏观的学校管理,后者称微观的学校管理。
狭义:狭义的学校管理即学校对自身的微观管理。
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才的活动,承担着把人类积累的丰富知识转化为教育对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任务;
学校管理则要对培养人才的活动全面进行组织安排,合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使育人活动更有效地进行。
学校管理以学校教育的目的为自己的最终目的,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没有学校教育,学校管理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没有学校管理,教育必然低效,甚至酿成事故。
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
“两要素”说认为,学校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他依傍于学校教育,是典型的“人一人系统”。学校教育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大要素构成双边关系,学校管理则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方面要素构成。
“三要素”说则认为,管理者总是借助于一定的管理方法作用于被管理者,从而实现其管理职能。因而,除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学校管理系统还存在第三个要素,即管理方法,或称管理中介。
“四要素”说则认为在三要素的基础上,由于管理是人的意识活动,任何有意识的活动都是有目标的,而管理是一种功利性活动,功利是管理直接追求的目标。没有目的或目标,就不称其为管理,因此在三要素之外,还应包括管理目标。
“五要素”说则认为,学校管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以某种方式作用于管理客体,使其达成一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离开了一定的管理环境,管理系统、管理活动就不能存在。由此可知,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方法、管理目标和管理环境五个方面。
学校管理的特点
虽然说学校管理与其他行业和部门管理有许多的共性,使其可以与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总结出管理的一般规律。但是,学校管理更具有独特性,正是这些独特性使学校管理明显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管理。学校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
管理活动的教育性:这是学校管理的首要特点,一方面,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机构,而不是物质生产部门。学校是“人-人”系统,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是教育造就的。另一方面,教育本身包含着管理,管理也把教育作为重要手段,在学校活动中,教育与管理难解难分。学校各个方面的活动,都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教育作用,教师教书育人,行政管理育人,后勤服务于人。没有教育性,学校教育就丧失了灵魂;没有教育性,学校管理就迷失了本性。
管理内容的综合性:学校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组织标准的综合性,决定了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同时也决定了管理内容的综合性。影响人才成长的可变因素量多面广,人才培养强调的是个性而不是共性。学校的人才培养不可能像工厂那样实施标准化作业,学校管理必须将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纳入管理范围,将不可控因素变为可控因素。因此,学校管理的难度更大,管理内容更具有综合性。
管理指标的模糊性:教育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是不能精确量化的。一方面,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教育是不能消灭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是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地开发人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这就决定了教育和管理不可能千篇一律。另一方面,管理的目的是把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激发起来,学生人格的完善,教师教学艺术的提升,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塑造等,都使得管理指标有很大的模糊性。
管理效益的后延性:其他行业的管理效益可以直接用利润来衡量,但是对于学校来说就不会这么的直观和便捷。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的管理效益可以用培养的学生数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表现在学生的升学率、考试成绩、学生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等。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才能看到学校的管理效益,因此具有很强的后延性特点。
2.学校管理过程
学校管理是管理者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活动。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管理者组合学校资源,发挥资源作用,使之产生理想结果的持续活动状态。只要有管理活动,就有管理过程。
学校管理环节
学校管理由一个个具体的环节构成的,每个环节具有不同功能,
计划是对完成任务、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进行的全面设计和统筹规划,是管理周期的起始环节。执行则是将计划付诸实施,把设想变为现实的环节。而检查是衡量工作现状或结果与工作标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的活动,是工作执行中和执行后不可或缺的环节。处理则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必要的行动。四个组成部分一环套一环,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学校管理环节。同时,四个组成部分是首尾相接的形式,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学校管理过程。以下以图表的形式具体介绍各环节的相关内容:
计划:计划是对完成任务、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进行的全面设计和统筹规划,是管理周期的起始环节。
执行:执行是将计划付诸实施,把设想变为现实的环节。没有执行,理想的目标就是泡影。
检查:检查是衡量工作现状或结果与工作标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的活动,是工作执行中和执行后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检查,就无法掌握工作的进度与效果,就无法了解问题和原因,就无法总结经验和教训。
处理:处理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必要的行动。
3.学校管理原则
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必须遵从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任何一位学校管理者,当他从事学校管理活动的时候,总会持有一定的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将这种能指导管理者的行为活动的观念概括化,就是管理原则。在这里主要阐述一下管理原则的特点和四大管理原则。
管理原则的特点:
1.多样性
2.层次性
3.系统性
4.主观性
管理原则
学校系统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结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确立管理原则,管理行为才能有据可依。但是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人们目前对管理规律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同时,学校管理的可变因素非常多,要穷尽所有的管理原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学校管理的重点在于掌握一般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原则。学校管理者通过学习,重点在于掌握最一般的管理原则,再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灵活应用这些原则,并在一些原则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制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原则。
根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学校的实际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以育人为主、以教师为主,以激励为主、以效益为主四大基本原则。
下面具体阐述各个原则的主要内容。
以育人为主的原则
顾名思义,就是指学校管理要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学校管理就是育人的管理。育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只有坚持以育人为主,学校管理才不会偏向。
以教师为主的原则
以教师为主的原则,是就学校工作依靠的对象而言的。办好一所学校,离不开人、财、物等办学资源,但是在各种办学资源中,唯有人是能动的因素。其他资源的价值,只有在被人使用的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离开了人,其他一切资源都成了无用之物。学校中的人力资源主要是教职工,其中又以实际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最为重要。
以激励为主的原则
以激励为主,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选择任何管理方法都要抱定一个宗旨,即激励人的工作行为。学校管理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同一种方法运用是否得当,激励的效果也大不一样。管理者在不同的管理观念支配下,总会有选择地采用某些方法。管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既体现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也反映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以效益为主的原则
所谓效益,是指管理活动的社会效果与价值,是管理的质的表现。以效益为主,就是指学校管理要把学校活动结果对社会的作用,作为衡量学校管理好坏的最终标准和追求的目标。
4.学校管理方法
学校管理方法是学校管理者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完成学校工作任务而采取的手段、措施、途径的总称。学校管理方法是在一定的哲学方法指导下形成的,在一定领域内有普遍性,下面主要介绍目标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方法。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各个管理方法:
之所以把目标管理引进到学校管理活动中,是因为目标本身具有以下作用:
1.导向作用:正确的目标可以引导组织或者个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激励作用:目标对组织或者个人的行为有推动和鼓励的作用
3.调控作用:在目标的指引下协调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
在具体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
1.制定学校管理目标
2.学校管理目标分解
3.学校管理目标的实施
4.学校管理目标实施结果的评价
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方法是企业以保证产品质量为核心而采取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方法的总称。企业和学校的产品虽然不同,但都存在产品质量管理问题,所以被引进到学校管理中。
学校的产品是人,因此,学校教育质量管理就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管理,是指为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由学校全员参加的,对学校各项工作全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学校教育质量管理具有三方面的特性:
全员性:学校系统中每个工作和学习岗位的管理者、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以达到学校的质量要求。
全面性:是对学校内外影响教育质量的一切因素进行管理。
全程性:学校各层次、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都要保证高质量。
关于学校质量管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环节,即确定质量标准,开展质量检查,进行质量分析,实施质量控制。
计划管理方法
学校计划管理是用计划去组织、指导、协调、控制人们的活动,以实现学校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由于计划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是比较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因此,在学校管理中也被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