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密切配合学校的教育方法。社会、学校、家庭的伦理道德内容的核心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而在现实生活中,较多的家长偏重物质关心,偏重智育,忽视伦理道德的训练培养,或者是家长忙于赚钱发财,让孩子放任自流,更有甚者,即使发现孩子身上有不道德行为却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不予以足够的重视。结果使孩子从小不懂礼貌,没有规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父母呼来唤去,对同学自私,唯我第一,遇事斤斤计较,不能吃一点点亏,对集体对社会毫不关心,自己遇到困难畏缩不前,看到别人有难置之不理,没有一点同情心。连父母都不懂得孝顺的人怎谈得上报效国家?做事怕苦缺乏责任心的人又怎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功?这样教育的结果只能是家长空怀美好愿望,而事与愿违,所以说只有把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放在首位,注重伦理道德的培养,按其内容要求从点滴做起,严格训练,持之以恒,才能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5.提高教育艺术,使孩子自觉行动。要使孩子自觉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就必须让孩子真正从内心乐于接受一切这方面的教育,这就需要家长不断提高教育艺术,讲究教育形式与方法,坚持正面教育,鼓励启发为主,调动和保护孩子的上进心。这样可以使孩子从心底感到为他人着想是一种乐趣,为自己有价值的行动感到愉快满意。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自觉地去尊重人、关心人、团结人、帮助人,为孩子今后踏上社会做个健康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孩子的过错也不能放过,要及时进行中肯的批评,鼓励其改正。批评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决不能骂个狗血喷头,把成绩和进步全盘否定。
6.保持与学校的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他们绝大多数的活动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进行的。家长保持与学校联系,双方互通信息,可以从对方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从学生的言行中可以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保持密切联系,还可以使家长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消除分歧,统一认识,统一意见,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目标一致,配合默契,起到同步和互补的作用,从而产生较大的教育效果。家长不可以让学校担当应由父母承担的教育责任,借口工作忙、事情多,把教育的任务全推给学校。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不仅是人的第一学校,更是人的终身学校。育人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在熟知道德规范内容的基础上,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以自己的正确言行,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时时处处去影响和教育孩子守规范、明是非、改过错、知礼仪、勤进步,使之逐步成人成才。
为人师表者,肩上负担着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重担,同样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教育的成功中有一半是教师的功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采取更为活跃的方式。任何的课程设置都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钻研大纲内容,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以达到教育的更好效果。
2.扮演教育者角色,和学生亲如一家。我们要想帮助别人,教育别人,首先要帮助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不觉悟,就不能帮助、教育别人。面对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应该就是关怀者。因此,教师的观念与素质,是学生成功与否的核心关键。在道德教育的目标方面,应该是努力去保持和增进关怀。学校为委属的民族高校。民族高校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高校的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而且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者的政治任务,这就决定了民族高校的全体教师均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特殊身份。因此,民族高校教师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把握民族高校的办学思路,增强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认识,加强对民族大学生的特殊的生活背景、风俗习惯、民族特点的认识。找寻更多的共同点,和学生亲如一家。只有形成这种信赖,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与提高,才能与时俱进。实际上,一个好的教育者不仅仅有专业技能的传授,还必须具备心理学、政治学等相关的能力。因为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同时是心理咨询师。正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
4.合和谐习,自信自强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伦理道德教育会取得明显的效果。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我们由衷的希望,人才是全方位的人才,不仅仅拥有文凭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具有美好的道德。这将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人类之幸。“人之初,性本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谐社会不会是梦想。
科学发展观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杨丽雪 刘晓勤宁茂邱翔伍红贤
摘要: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迅速增加,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全新的形势和复杂局面,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提出更高更紧迫的要求。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分析当前研究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探索了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诸元中核心的一元,研究生也是高等人才诸元中重要的一元,两元结合的方式和效果,直接决定着高素质人才发展的方向。因此,如何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杨丽雪(1979-),女,西南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研究。]
一、把握好研究生的思想状况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证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区别,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不相同。把握好研究生的思想状况,是做好不同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证。当前研究生群体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源结构来看,研究生的年龄跨度大,人生经历、社会阅历各不相同。其中一部分是本科毕业直接考入的,一部分是本科毕业后没有找工作或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考入的,还有一部分是工作一两年之后又考回学校深造的[1]。年龄跨度大,人生经历、社会阅历各不相同,造成了生源结构的多元化。
2.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机制看,研究生的学科门类繁多,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学习、生活和研究活动相对分散,自由度较大;从培养模式看,大部分高校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可以读2~4年,博士研究生可以读3~5年,毕业时间无法整齐统一[1]。培养方式和培养机制各不相同,造成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无法统一。
3.从思想成熟度来看,研究生的思想成熟度普遍较高。随着近几年本科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本科毕业就直接攻读研究生的比例越来越大。从总体上看,大部分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基本形成,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考虑问题比较复杂,能够较客观地对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断,思想成熟[2],这造成了研究生自由、独立、民主、平等的意识强烈。
4.从集体主义观念来看,大部分研究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研究生注重研究,查资料搞调研,做实验写论文。独处时间多,活动少,缺乏思想交流,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因为已是“成人”,对他们大多采取“放任式管理”,与班主任或辅导员接触较少。平时学习上、生活上往往是自己照顾自己,相互之间缺乏交流,缺乏集体荣誉感,组织观念淡漠,造成了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个人意识强[2]。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保证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形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认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是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需要,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保证。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的主体,离开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进步中最重要的主体力量,发展就无从谈起[1]。因此,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对最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的激发,是对最关键的社会发展主体的塑造,构成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成为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3]。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1.夯实管理机制,丰富管理内涵,创新工作模式。在历史惯性的作用下,原有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日渐表现出其封闭性、滞后性、片面性的劣势,已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进而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传统的扁平化管理体制向多层次、立体化的管理体制的转变已成为现实的要求。在当前研究生活跃的专业思维、频繁的科研活动和丰富的社会人文活动组成的微环境中,可以实行以学校研究生处(部)为主体、学院分级管理、导师为责任人的立体化多层次管理体制。研究生处(部)为第一层次,主要从教育思路、教育方法着手,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进行原则化、宏观面的指导;学院为第二层次,主要结合第一层次的指导意见,针对本部(院)的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情况指定具体的工作细则;导师为第三层次,主要在工作细则的指导下,传道授业解惑,精确地将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落实到学生本身。同时,建立全面的考核监督体系和信息传导机制,使导师的工作高效化、协力化,使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2.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生思想教育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和塑造人[5],同时,围绕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新产品和服务,强调以人为本。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学生看做被教育的对象,“我说你听”、“我说你改”,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需要。随着研究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增强,高校德育应转变观念,以研究生为中心,从研究生的主体需要和自身发展规律出发,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出发,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他们专业技能进步,注重他们思想水平、道德素质的提高,尊重他们个性发展。同时,需了解他们新时期的心理特点,及时掌握思想动态,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学生,关心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6]。
3.在和谐的校园中,应对研究生进行感恩教育。现在的研究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享受了太多的爱和给予,在社会赋予的“天之娇子”的光环下生活,依赖心理、寄生思想较重,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这种精神“真空”状态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在研究生中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让研究生认识到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进而可以将自己所享受的“恩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4]。因此,教师要细心地引导学生去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情,帮助学生挖掘出这些大大小小的恩情的价值。这样,既能培养研究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又能唤起储存于大脑的情绪记忆,调动起丰富的情感,这对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利[2]。
4.加强党建工作,增强研究生党员先锋队作用。以研究生党建工作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研究生党建工作要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研究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入党动机教育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育。以党支部为依托,抓支部带班级,抓党建带科研,从党校培训、党章学习、党员谈话等方面入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党员发展与教育的全过程[7]。通过党组织的力量凝聚研究生党员,通过研究生党员凝聚更多的研究生,有效地推动全体研究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抓研究生党建带动整个研究生德育工作,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队作用,有效地增强研究生集体的凝聚力[8]。
5.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强化学术文化氛围。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全面促进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研究生学术文化既是研究生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应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学术文化建设过程当中,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弘扬研究生学术至上和科学报国的精神,不断增强研究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9]。
针对研究生专业性强、社会参与热情高的群体特点,可以将社会责任教育内嵌入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里。通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报告、教授讲座等活动来活跃学术气氛,激发创造热情,培养学术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以利于研究生对社会现状、国家发展历程等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科研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