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百多年中国社会大变革过程中中国人价值观的转变脉络来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共识:对西方国家重新开放的“西化”的价值观是对朦胧“富强”价值观的部分否定;仿效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又是对仿效“西化”价值观的部分否定;当今新的“现代化”改革开放的价值观则是对苏联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否定和对“富强”价值观的否定之否定。中国在大转型时期变革思想螺旋式上升这一极其粗略的脉络,表明了中国人探索现代化道路所经历的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参考文献
[1]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新青年》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
[2]李大钊.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1916年10月.
[3]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选).引自陈崧: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文化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4]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5]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6]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0页.
科研促进大学物理教学
姜明 肖培肖俊吴双闫安英何启浩马健王芳宁
摘要:本文从科研可以不断更新、充实老师的知识和认知,提高老师的科学素质,科研可以不断提高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老师可以用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去钻研教材,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开展教学和教材研究,科研可以极大丰富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等方面阐述了科研对大学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科学的发展与物理学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学的发展所带来的科学进步,以及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如,力学和热力学的发展,导致了17~18世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机械的产生和应用;电磁理论的建立,导致了19世纪发电机、电动机、电信设备的出现和应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导致了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计算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一系列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而这些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随着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物理学科必然对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今后人类的生活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物理学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把当今世界的新科学、新技术,以及物理发展的前沿和动态,物理学发展的大事件与所讲授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姜明,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一、科研可促进教师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要使学生对100年、200年以及300年以前所建立的物理知识感兴趣,就要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古老的物理知识对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物理学不仅为工科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工科学生走进社会后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更新知识,进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新科学、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对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大学物理的任课老师其知识和认知就不能仅停留在过去。大学物理的任课老师应该对当前物理学的发展有所研究,对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有所了解,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提高老师科学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可以使老师及时了解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物理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以及物理学发展的大事件,及时更新老师的认知,丰富老师的科学知识,提高老师的科学素质。
二、科研可以提高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使大学物理课程的讲授更加精彩,任课老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精髓。从事科学研究,可以促进老师善于用科研思维去钻研教材,用科研思维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用科研的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材研究,为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其次,大学物理的建立和发展决定了同学们在大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要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物理学家有一次亲密的接触,了解大师们在建立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提出新思想的整个创新思维活动,借鉴大师们杰出的思维,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整体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质。但是,要能把物理学家的灵感和火花很好地讲授出来,这要求老师必须具有很好的科学研究素质,能用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去体会物理学家在建立新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的整个创新思维活动,而且能从更高层面上,以研究性教学的方法去传授物理知识、讲解物理学家的灵感和火花,提高同学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科研可以极大地丰富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
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常常与正在讲授的物理知识密切相连,如果大学物理教学能与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科技、新技术,以及物理学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就可以使大学物理的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方面可以极大丰富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同学们对学习大学物理重要性的认识,激发理工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热情,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学物理所学内容,促进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中学教材已经详细介绍了洛伦兹力,但中学由于没有介绍矢量,因此中学介绍的洛伦兹力只给出来了标量形式:,这使得大学物理必须进一步介绍洛伦兹力,把该力用矢量形式描述,即:。由于中学时代学生已经对洛伦兹力非常熟悉,因此,在讲授洛伦兹力时多数学生并不感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科学素质,我们把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这一教学内容与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物理大事件——欧洲强子对撞机实验相结合,介绍强子对撞机的基本原理与正在讲授的洛伦兹力的关系,介绍科学家希望通过强子对撞机实验研究宇宙的起源,完美解释物质质量的起源,寻找希格斯波色子、超对称粒子、暗物质粒子、微小黑洞等。使学生在收获物理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物理学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和激情。
又如介绍量纲问题,物理学的国际单位从初中介绍到高中,如果大学物理仍然按照中学的方式介绍,学生立刻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在介绍量纲的同时介绍了“重量标准”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在国际单位中,1m是以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内所经过的距离为标准;1s是以铯的一种同位素133Cs原子发出的一个特征频率光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为定义;可见米和秒这两个单位的标准值定义都非常科学,不会因为人为的因数而改变,也不会在可预知的时间内改变,并且校对也十分方便。但1kg的定义是用铂铱合金制造的一个金属圆柱体“千克标准原器”为标准,该标准被保存在巴黎国家度量局里。可想而知,这样的标准不仅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铂铱合金的抗腐蚀能力虽然很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有微小的变化,这种微小的变化会对质量标准的精确性会产生微小的影响,尽管变化很微小,但对高科技时代来说也是非常致命的。因此,确立一个新的、更科学的质量标准是目前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前沿的介绍使正在讲授的国际单位这样一个缺乏新意的知识点立刻充满了生机。
此外,老师所从事的科研常常与物理发展的大事件相连,而这些大事件可能与老师所讲授的物理内容密切相关。由于不断的从事该方向的科学研究,使老师对该领域非常熟悉,可以得心应手地把自己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该方向的研究动态和前沿与所讲授的大学物理知识结合起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如,我们在讲授相对论时就结合了自己多年来在等离子体领域的研究内容加以介绍。同时,由于我们不断开展等离子体领域的研究,对等离子体研究的动态和前沿有一定的了解,并及时了解和开展了目前国际上正在展开的ITER项目研究。因此,在讲解爱因斯坦质能关系以及核能问题时,把ITER研究与课堂内容结合讲解,介绍了2006年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7国所达成的核聚变合作协议(ITER计划),介绍了科学家希望人造小太阳从地球上升起的计划,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对今后影响他们生活的新科学、新技术有所了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了学生献身于科学的激情。
综上所述,科研对大学物理教学的确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科研可以促进老师科学素质不断提高,科研可以不断更新老师的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科研可以提高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可以极大丰富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老师在不断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自然会对当前物理学发展的大事件有一定的了解,捕捉到与大学物理课程有密切联系的物理学发展新动态和前沿问题,以及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大事件,只有这样才能把了解的前沿和动态与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从而也提高了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诉讼法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喻芳
摘要:诉讼法学是实践性与程序性、操作性很强的法律学科,以素质教育为改革目的与方向,在教学方法中须摸索出一条适合其学科特点并区别于其他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转变与创新。
关键词:诉讼法学,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一、诉讼法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诉讼法学由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三门基础性学科构成。诉讼法学在我国法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门课程都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本科阶段必须开设的14门核心课程,它是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必备的知识,是每一个政法院校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喻芳,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教师。]
这三门诉讼法学分别是研究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法律制度和基本法律原理及其发展规律,研究刑事、民事、行政立法与司法政策,以及法律实务的学科。虽然研究的具体对象不一样,但都属于程序法学范畴,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上都比较相似,所以我们应针对其共同特点,摸索出一条适合其学科特点并区别于其他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首先,与实体法学相比,诉讼法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程序性。在诉讼过程中的起诉、审判和执行的每个过程中都涉及程序问题,故诉讼法课程的讲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程序的讲解。诉讼法学并不是纯粹的理论,诉讼法课程教学需要和司法实践相结合。如果从操作角度来看,实体法是静态的,那么程序法就是动态的法律,以刑事诉讼法学为例,从侦查、起诉与审判到执行,一环紧扣一环,程序是按步骤按顺序进行,虽然纷繁复杂但却有章可寻。如果光靠讲授无法使学生对程序操作的流程有清晰的认识,必须动用图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通过观摩法庭审判、甚至观看相关影视,使学生有一个生动直观的了解,并对整个程序的推进有一个系统与完整的认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诉讼法学和其他法学课程的教学没有区别,内容上往往是从“概念”到“原理”,采取所谓的“层层剥皮”的教授方法,侧重于理论而不重视实践。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这种填鸭式或者灌输式的教学法,其教学效果必然导致诉讼法学单调、乏味和枯燥。最终只能使学生从书本到书本,死记硬背,无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程序法是保证实体法贯彻实施的,所以诉讼法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质。在程序中,诉讼主体众多,要使学生了解每个诉讼角色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与民事诉讼的原告这些重要的诉讼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就需要教学具有身临其境的在场感,并使学生转换角色去思考问题。教学的方法就应当转变学生的参与方式,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而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刻板地教授是无法实现这一点,诉讼知识就像空中楼阁,即抽象又陌生。而模拟法庭审判,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法律场景,为学生了提供进行法律分析的素材与机会。能够培养与训练学生从法官、检察官或者律师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分析案例,进行辩论、起草法律文书等技能方面的能力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