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首先陈述调研的三个学院学科建设情况,分析其主要经验;在此基础上,将三个学院情况扩展到全校,并力图查找出全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分析目前国内外学科建设的趋势,进而尝试提出学校学科建设的对策。
一、学科建设现状和主要经验
(一)三个学院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
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的改善、管理工作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调研的三个学院在上述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学科分布
三个学院学科分布呈现以下特征:
政社学院和电信学院本科专业具有跨文理学科分布特征(政社学院跨法学和理学,电信学院跨工学和教育学);都有新专业(政社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电信学院的自动化专业)。
彝学学院尽管本科专业不跨学科分布,也没有新专业,但其专业方向突出,共有四个专业方向(涵盖彝英双语、彝日双语、彝汉双语和彝汉翻译方向);而其余两个学院却没有专业方向。
三个学院都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政社学院拥有最多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共4个。
三个学院都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在二级学科中形成一批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其中有:
省(部)级重点学科:彝学学院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缅语系)”;
四川省重点建设(培育)学科:政治与社会学学院的“中国哲学”。
2.学科梯队建设
彝学学院现有教职工22人,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占教师总数的69%;讲师3人,占19%;助教2人,占12%。全院在校学生288人,其中,本科生254人,占88%;硕士研究生34人,占12%。
政社学院现有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博士8人。教师中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学校学科带头人2人,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另有一名教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学院现有研究生100余人,本科生300余人。
电信学院师资力量强,教职员工达到74人,其中教授6人,具有副高职称的20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6人;专任教师47人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达到100%,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基本合理。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国家民委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副教授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历。并聘有包括3名院士在内的8位客座教授。在校学生2000余人。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人才培养
半个多世纪以来,彝学学院一直依托彝语言文学专业(方向),并加强对这一专业的建设力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先后培养了2000多名彝语言文学人才,其中有一大批人才已经成为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诗人、作家和党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有的校友远渡重洋在国外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且已经成为知名学者,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在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民族大学的进程中,彝学学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自身的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大胆调整和拓宽专业口径,脚踏实地地走出了一条双语教学和双语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子。
政社学院在教学方面,高度重视教育部关于政治课的改革方案,采取三种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研活动中注重相互听课和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交流活动,开展“精彩一课”竞赛,强调社会实践)。
电信学院定位为“立足四川,面向全国,服务西部,走向世界;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高级科技人才为主;建成以工科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学院;逐步建成在主要办学指标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高校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重视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电气信息类学生的现状和实际情况,完善了以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群众性电子协会为基础,以大学生学科竞赛为载体,贯穿了本科教育的4个学年,根据学生在教育、成才过程中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不同的学生个体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适合其自身特点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4.科学研究
彝学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译作500多篇,出版专著40余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项,30余项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
近5年来,政社学院争取到国家级科研项目6个,省部级项目20多个,独立或合作出版学术专著、编著40余部,出版教材8部,在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有9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学院在对少数民族哲学及少数民族伦理学的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且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电信学院近年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和横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被SCI、EI收录80余篇。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7年,学院共发表科研论文95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EI收录8篇、ISTP收录3篇,权威核心期刊23篇。2008年本年度学院共发表科研论文49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EI收录13篇、ISTP收录5篇。
5.学科基础条件
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体现在实验室、图书资料和教研室方面,良好的实验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料以及卓有成效的教研室工作为三个学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主要经验
三个学院的学科建设反映出学校在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归纳起来,成功的经验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制度建设
为了加强学科建设工作,各学院根据学校关于学科建设的统一安排,建立了学科建设院长负责制,教学和科研分别由两位副院长负责,教研室和实验室具体承担学科建设实际工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组织上得到了有力保障。同时,各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的制度建设工作,制定了各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十五”规划》等文件,初步建立了学科建设相关制度,学科建设的管理和服务得到加强。
2.重视理论研究,加大物质投入
三个学院在学科建设中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理论研究和物质投入一起抓。一方面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尤其加大对人才培养中的教学研究的力度,提高对学科建设的认识和管理水平,通过学报等渠道发表了大量关于高等院校尤其是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方面的学术研究文章;另一方面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通过在学位点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学报建设、收入分配等方面增加资金和物资投入,为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3.调整学科组织,优化资源配置
为了调整学科布局、整合学科力量,三个学院在新增专业或搭建专业方向时都注重学科群的建设,并兼顾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比如,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应用物理学、物理学和教育技术学7个本科专业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应用物理学、物理学专业从1999年起就没有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从2009年起隔年招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4个专业成为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主要专业,同属于电气信息类学科,形成了学科群,各专业之间相互支撑,兼容性强,作为该院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同时以学科组织为基础配置各类资源,使学科建设资源配置进一步得到优化,加强了学科的竞争力。
二、学科建设趋势和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综观国内外,在高校学科建设方面已呈现出一些明显趋向。这些新的趋势,对上述三个学院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的建设折射出了学校学科建设中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学科建设趋势
1.整体规划趋势
在我国,随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制定专门的学科建设规划越来越为高校所重视,纷纷对学科的中长期发展进行科学规定和论证,将其纳入有目的、有秩序、有规律的活动轨道。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建设的主线,贯穿于学校战略规划、事业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之中,应切实发挥其龙头作用。
2.重点建设趋势
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每个学科都成为世界一流的学科,而是有一个或数个学科是世界一流学科。因此,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择优重点建设,注重分类指导,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内外优秀大学进行学科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内多数高校都确立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和以重点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强化学科特色,形成学科品牌,并指导其他各学科根据学科建设的整体性要求加强建设,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
3.梯队优化趋势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往往是决定学科基本水平的关键。因此,汇聚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队伍是学科发展后继有人、高校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是关系高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各高校纷纷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力进行学科梯队建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引进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各类拔尖人才担任领军人物,选拔学术骨干作为梯队中坚,培养青年教师成为后备军,打造创新团队和优秀学术群体,不断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健康、稳定地发展。
4.质量第一趋势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而教育教学质量则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此,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国际国内高校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和竞争焦点。面对21世纪的形势变化,国内高校纷纷强调内涵发展,突出质量中心意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更新和构筑与时代发展趋势与特点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体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加强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5.科研转化趋势
科学与技术形成共生关系,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趋势。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知识传播、知识发现与知识物化相互结合,促进了教学、科研和产业的结合,使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等院校正迅速成为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作为人才培养、智力贡献的主要基地发挥作用。因此,强化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并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6.持续发展趋势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反映在学科建设上,指的就是在时间上该学科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知识、新成果,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在空间上能够不断充实内涵,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和前沿领域,整个学科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高质量的学科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结合,重点建设与均衡发展的结合,长远目标规划和近期项目计划的结合,从而营造学科发展的持续活力和强大后劲,最终实现学科建设的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科结构方面
三个学院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学科优势、特色并不明显,学科的群体优势尚未形成。就全校而言,尽管已经涵盖除军事外的所有11个学科门类,但学科发展参差不齐,特色学科不特、优势学科不优、重点学科不重,交叉学科以及新兴学科很弱,学科群态势还处于雏形,尤其是学科方向存在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
2.学科建设机制方面
(1)校部与院系之间学科建设的关系没有理顺。目前,学科建设的责任、权限(主要是资源配置权)仍然高度集中于校部,院系学科建设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2)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没有理顺。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预和影响仍不同程度的广泛存在。(3)教师,尤其是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没有体现和发挥出来。在外校证明行之有效的教授委员会的整个工作机制还未建立。
3.学科梯队方面
一方面教师数量不足(比如心理学专业师资队伍欠缺),引进人才困难(没人来,留不住),比如彝学学院近年来专业教师由于学历等因素引进困难,导致教师老、中、青三代断档。另一方面省内知名学者不多,全国知名学者更是凤毛麟角。此外,学科梯队建设的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4.科研及成果转化方面
教师科研尚缺年轻教师,教研活动没有固定场所(集体上课的地点)。重大项目、重大课题数量不多,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不够,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有待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应进一步加强应用性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学科建设的平台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