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安全
1.作业现场应注意个体安全防护
正确配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及用具,是保证劳动者和公民安全健康的一种强制性防护措施。
进入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检修现场、交叉作业场所、高空或附近可能有坠落物现场的一切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高处作业(坠落高度距基准面2米及2米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并落实安全可靠的防坠落措施。
在有噪声的生产场所要配备护耳器或戴防噪声耳塞;在强光、弧光、辐射热、火花飞溅、高温灼烫的生产场所,要佩戴防护面具、安全帽、防护镜、隔热服、绝热鞋,不能穿戴化纤工作服。
接触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等环境的场所,要佩戴防尘防毒口罩、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焊工、电工要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接触酸、碱等腐蚀性化学品等环境的场所,要穿戴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及护目镜。
2.高温作业防中暑
职业性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和日射病四种。前三种在有生产性热源的高温车间较常见,后一种则常见于露天作业者。中暑者严重的有死亡危险,需及时抢救。
中暑急救
中暑的主要症状是感觉头痛、头晕、胸闷、心慌等,重度中暑会出现昏迷、神志不清、体温超过40℃。
轻度中暑者,应尽快将中暑者抬到阴凉、通风处,解开皮带、衣扣,用冰块或冷水敷身体,或用冷水喷淋降温。可服用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液,用清凉油、风油精涂太阳穴,同时服用清凉饮料。
严重中暑者,甚至晕倒,应迅速将患者抬到阴凉通风和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腰带,保持安静,畅通呼吸,用冷水擦拭全身和额部,给病人多喝含盐的饮料。对于热痉挛患者,以补充水分和盐分为主,必要时输液,并服用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等。
高温作业中暑预防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采用各种措施隔绝热源,做好作业场所的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降低生产环境气温。
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上岗时要穿透气性能良好的工作服、帽、防护眼镜、手套、鞋,特殊高温作业者须戴隔热面罩和特殊隔热服装。
合理饮用含盐饮料和补充营养
高温作业人员应适当饮用合乎卫生要求的含盐饮料,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和盐份。增加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等的摄入,以减轻疲劳。
注意休息
高温下作业应尽量缩短工作时间,可采用小换班、增加工作休息次数、延长午休时间等。室外作业(如建设工地)尽量避开全天气温最高时间段进行作业。
3.职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的危害
听力系统。在强噪声作用下,可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引起噪声聋;极强噪声可导致听力器官发生急性外伤,即爆震性聋。
神经系统。如果人们长期接触噪声,将会出现头痛、头晕、疲劳、耳鸣等不良的症状,甚至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睡眠障碍等。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加重,引起肠胃功能紊乱等。
由于噪声容易造成心理恐惧以及对报警信号的遮掩和干扰,它也常常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
如何预防、控制噪声
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及消声和隔声,尽量使用不产生或较小噪声的设备,或者将噪声源进行隔离。如使用消声器、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等。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合理使用护耳器,如佩戴护耳器。这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办法。
改善劳动作业安排。工作日中穿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防范粉尘侵害
粉尘危害:
粉尘包括矿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棉尘、金属尘等,其中含硅(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对人体危害较大,石棉尘是致癌粉尘。
长期在生产场所工作。吸入一定量的生产性粉尘会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称为尘肺病。这是一种十分顽固的职业病,患者长期处于咳嗽、胸闷、气短、气喘的折磨之中。尘肺病的并发症包括:肺结核、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如何预防粉尘危害
应该从源头严格预防和控制粉尘危害,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遥控化操作;在工艺要求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湿法作业。
加强作业场所机械通风,采用先进的除尘设备。
加强个体防护措施,穿戴防尘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帽、防尘衣、防尘鞋。
定期体检,一旦确诊为尘肺病,应及时脱离粉尘作业环境。就业前应进行体检,发现患有不适合从事接尘作业的疾病的人,不能再安排其进行接尘工作。
5.不容忽视的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因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的类型与致病原因
职业性皮炎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等类型。主要是因接触化学物质、紫外线、放射线等有毒有害物质所致。
职业性皮肤色素变化包括职业性黑皮病和职业性白斑两大类,其中职业性黑皮病主要是指长期接触煤焦油、石油分馏产品、橡胶添加剂、某些颜料、燃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皮肤病。职业性白斑则是指长期接触苯基酚、烷基酚类等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斑。
职业性痤疮是指由煤焦油、氯化物等引起的痤疮样皮损。
职业性溃疡是指铬、铍、砷等化合物引起的鸟眼型溃疡。
职业性疣赘是指长期接触沥青、焦油、页岩油等,并在接触部位发生单质扁平疣、寻常疣或乳头瘤样的皮损。
其他类主要包括职业性角化过度、皲裂、职业性痒疹、职业性浸渍、糜烂、职业性毛发改变、职业性直接改变等。
职业性皮肤病的防治
消除毒物。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有毒物,改善生产设备,实现生产的密闭化、连续化、机械化、自动化,使作业人员脱离或减少直接接触毒物的机会。
密闭、隔离有害物质污染源,控制有害物质逸散。
加强对毒物及预防措施的宣传。
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控制有害物质的浓度。
加强保健工作,定期检查,让已患病的人暂时脱离原来的岗位,避免继续接触。
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6.如何防范高空坠落事故
“三包”防护措施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为安全“三宝”。生产施工现场人员应做到:进入现场要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置安全网。
“临边”、“洞口”防护
大部分工地均设有临边和洞口的防护栏、防护盖板,但经常存在着不够规范、易被挪动或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做好各项临边、洞口的防护。
“架子把住10道关”
对各种脚手架必须认真把好10道关:材质关、尺寸关、铺板关、栏护关、连接关、承重关、上下关、雷电关、挑梁关、检验关。
“屋面天棚有措施”
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作业,行走十分危险。因此,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作业,必须在上面搭垫板或下方铺上安全网。
“梯子牢固又坚固”
由于梯子而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时较多的,因此要求:梯子要牢;踏步30-40厘米;与地面夹角60°-70°;底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
登高作业不得单独进行,必须在有人就监护的情况下进行。
作业现场有六级以上大风、暴雨、大雪、大雾天不可登高作业。
(二)受限空间安全作业
1.什么是受限空间
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狭窄,作业范围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能形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危险工作环境,且易对作业人员安全构成生命危害的临时性工作场所。
2.受限空间有哪几类
封闭、半封闭设备
如船舱、储罐、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等。
地下受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等。
地上受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等。
3.受限空间存在哪些危险、有害因素
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救援。
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存在酸、碱、毒、尘、烟、易燃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中毒和窒息、火灾和爆炸事故。
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4.常见的受限空间作业类型
清污作业
主要包括清理、移除受限空间内的废物,如污泥、碎石、杂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