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管你才干如何,初到新的环境,必须要有“莫扰乱该地生态圈”的认知,除非你有力量、有把握,也愿意面对这种人性现象,否则一定要谨记下列原则:
第一要姿态放低,否则连工友都会找机会欺负你。
第二要切勿初来乍到就自以为很行,应慢慢展露才华,消除他人戒心,才不会引起抗拒。
第三要广结善缘,“人和”是此阶段最重要的一件事,和大家打成一片,不但可获得助力,也可察知他们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及矛盾。
总而言之,不外“客气、谦虚、内敛”的六字,切勿把自己当“猛兽”,更不可让别人把你当成“猛兽”,动物对“猛兽”无可奈何,只能跑只能躲,人对有才干的“猛兽”是会动刀动枪的。
示弱能化解敌意
要使别人对你放松警惕,造成亲近之感,只要你很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在他人面前暴露某些无关痛痒的缺点,出点小洋相,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物就可以了,这样就会使人在与你交往时松一口气,不以你为敌。
示弱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事业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难免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所以有利于交际。
比如学生们对一位新来的老师感到有些畏惧。因此,这位老师故意在课堂上说:“我的字写得不好看,板书更差,小学时我的书法都不及格,因此我特别害怕在黑板上写字。”以此博得学生一笑,为的是很快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时,他也会说:“如何,我的领带漂亮吗?”学生就会暗暗在心里想:“这老师真有趣,竟注意些小事,可见老师也是凡人。”学生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便产生了亲切感,此后这位老师的教学也变得很顺利。
示弱可以是个别接触时推心置腹的交谈,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意以己之短,显他人之长。
交际中,必须善于选择示弱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的面前不妨展示自己不高的学历,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别人面前多说自己失败的纪录,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对眼下经济状况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诉说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妙以及工作中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上死老鼠”。
示弱有时还要表现在行动上。自己在事业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也就是说,平时小名小利应淡薄些,疏远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不可以再为一点微名小利惹火烧身,应当分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处于弱势中的人。
曾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政治家,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资料。然而,见面后还来不及寒暄,这位政治家就对想质问的记者制止说:“时间还长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记者对政治家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
不多时,仆人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政治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等仆人收拾好后,政治家又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将香烟拿倒了。”政治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平时趾高气扬的政治家出了一连串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消失了,甚至对对方怀有一种亲近感与同情。
这整个的过程,其实是政治家一手安排的。当人们发现杰出的权威人物也有许多弱点时,过去对他抱有的敌意就会消失,而且由于受同情心的驱使,还会对对方发生某种程度的亲密感。
放弃小聪明,给他人留足面子
人的面子比金钱还要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少许金钱,尚可忍受,一旦面子受到损害,就无法预测他将会干出什么事来。有时候,本无存心伤人之意,却可能因为一句无意的话伤害别人,甚至可能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
有位文化界人士,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报纸评鉴工作,这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一二次,就再也没有机会。有人多次问他为何年年有此“殊荣”,他在将到退休年龄,不再参加此项评鉴工作后才公开他的秘诀。
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关键是因为他很会给“面子”。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报纸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因此虽然报纸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就因为他处处顾虑到别人的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报纸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都要找他当评审了。
从前有某显宦,喜欢下棋,自负是国手。某甲是他门下的一名食客,有一天与某显宦下棋,一入手便咄咄逼人。比赛到后来,竟逼得这位显宦心神失常,满头大汗。某甲见对方焦急的神情,格外高兴,故意留一个破绽。某显宦满以为可以转败为胜,谁知某甲突出妙手,局面立时翻盘。某甲很得意地道:“你还想不死么?”某显宦遭此打击,心中很不高兴,立起身来就走。虽然某显宦有很深的修养,胸襟宽大,但也受不了这种刺激,因此对某甲就有了成见。而某甲呢,他始终不懂为什么某显宦不再与他下棋。某显宦也为了这个,总是不肯提拔某甲。某甲只好郁郁不得志,以食客终其身。也许他会自认命薄,哪知是忽略了对方的面子,控制不住自己的好胜心,使小过失铸成了终身的大错。
“面子”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为了“面子”,小则翻脸,大则会闹出人命;如果你是个对“面子”不那么重视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有一天会吃暗亏的人。
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里说:“中国人可以吃暗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所以要想做事不上当,必须了解到国人的这一心理特点,这也就是很多老于世故的人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一句批评别人的话的原因,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既保住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会如法炮制,给你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欢而散。
年轻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也无关乎道德,大家都是在社会中讨生活,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更不要吝惜给人面子。至于重大的事,就可以考虑不给了,你不给,对方也不敢对你有意见!他若强要面子,就有可能在最后失去面子。
别忽视别人的存在
办事个人主义至上,太强调个人,而忽略了别人的存在,迟早是要吃苦头的。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非常出色的职业棒球投手,球速快,控球得心应手,任何打者都打不到他的球,因此他的声望如日中天,许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一个人的身上。有一天夜里,他独自回家,他的手被几个蒙面大汉打断了,经过追查,打断他手的,竟是自己的队员。他们打断他的手的理由是,他太厉害了,让他们没有表现的机会,——他封住了对方的打击,别人那还有什么戏唱呢?
在一个团体里,个人能力太强,会掩盖其他人的光芒,使他们在相较之下黯然失色,于是他人会产生以下两种心理状态:
1.怀疑自己的能力。
2.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安。
随之而起的便是自卫,表现出来的则是抗拒和攻击;抗拒是抵制你,拒绝和你合作,攻击则是找你的弱点和失误,加以渲染、扩大,中伤你、打击你,欲将你除之而后快。由于他们有这种心理,你当然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而且这种状况也会造成上司在领导上的困扰——他要买你的账,又要安抚其他人的不平,多累。因此虽然你的能力创造了你个人的荣耀,实际上已为你自己埋下了一颗又一颗的不定时炸弹。
能力强不是罪过,但却常遭到排挤,反而容易不得志,这不能说是别人心胸狭窄,而是人类自卫本能所造成的,因此在一个团体里与人共事,如果你能力很强,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适度收放。有时你要表现十分的能力,有时则只需表现八分,好让别人也有表现的机会,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超级投手,有时也应让对方打到球,让自己的队员也有机会表现。
2.懂得谦卑。通常能力强的人容易在荣耀中自满、骄傲、目中无人,这是大忌,因此必须懂得谦卑、尊重别人,这样别人就比较不会感受到你的威胁,至少不会处处与你为敌。
这是有心机的人的一种办事艺术,如果不能做到这两点,那么往往吃亏的事就会落到你头上。
人生之福——小是非不管不顾
人的一生,大事小事千百万,何必天天去较真。为那些是非曲直绞尽脑汁,最终累了自己,还得不到什么好处,弄不好还要吃哑巴亏。
周定王二年(公元前605年),楚庄王经过艰苦作战,平定了令尹斗越椒发动的叛乱之后,大摆酒宴,招待群臣,欢庆胜利,名曰“太平宴”。
酒宴开始,庄王兴致很高,说:“我已六年没有击鼓欢乐了,今日平定奸臣作乱,破例大家欢乐一天。朝中文武官员均来就宴共同畅饮。”于是,满朝文武,与庄王欢歌达旦。
夜深之后,庄王仍然兴致不减,令人点起蜡烛,继续欢乐,并要宠妾许姬前来祝酒助兴。忽然一阵大风吹过将灯烛吹灭。这时,有一人见许姬长得美貌,加之饮酒过度,难于自控,便乘黑灯瞎火之际,仗着酒意暗中拉住了许姬的衣袖,大概想一亲芳泽吧。
许姬大惊,左手奋力挣脱后,右手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许姬取缨在手,连忙告诉庄王说,刚才敬酒时,有人乘烛灭时欲有不轨,现在我把他帽子上的系缨抓了下来,大王快命人点蜡烛,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干的。
谁知庄王听后,却对许姬说:“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要显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人呢?”不但不追究,反而命令左右正准备掌灯的人说:“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众卿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兴,那我就要处罚他!”
众人一听,齐声称好,等众人全都扯掉了系缨之后,庄王才命令点燃蜡烛,不声不响地让那个胆大妄为的人混过去了。
散席之后,许姬仍然忿忿不平地问庄王:“男女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况且我是大王您的人。您让我给诸臣敬酒,是对他们的恩典,有人竟敢当着您的面调戏我,就是对大王您的侮辱,您不但不察不问,反而替那小子打掩护,这怎么能肃上下之礼,正男女之别呢?”庄王笑着说:“这你妇道人家就不懂了。你想想看,今天是我请百官来饮酒,大家从白天喝到晚上,大多带有几分醉意,酒醉出现狂态,不足为怪。我如果按照你说的把那个人查出来,一会损害你的名节,二会破坏酒宴欢乐气氛,三也会损我一员大将。现在我对他宽大为怀,他必知恩图报,于国于家于我于他都是有利的事情啊。”许姬听了庄王的一番话,十分佩服。从此,后人就把这个宴会叫做“绝缨会”。
对于至尊无上的君主来说手下将领对自己爱妾的调戏,无疑是极大的羞辱。这在当时的社会里,绝对属于大逆不道的犯上之举。谁要是犯了这样的罪过,不丢掉小命那才叫怪哩!可是楚庄王却能不管不顾,原谅属下的过错,并且还设法替他打马虎眼,的确是处世高手。
这段“绝缨会”的千古佳话,如果没有后来的善报结尾,恐怕还是要逊色许多。
七年之后,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兴兵伐郑,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带百余名士卒作开路先锋。唐狡与众士卒奋力作战,以死相拼,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使后续部队兵不血刃杀到郑都,这使得庄王非常高兴,称赞说:“老将军老当益壮,进军如此迅猛,真是大长我军威风,为楚国立下大功啊!”
襄老答道:“这哪里是老臣的功劳?都是老臣副将唐狡的战功啊。”
于是,庄王下令召来唐狡,准备给他重赏,谁知唐狡却答道:“为臣受大王恩赏已很多,战死亦不足回报,哪里还敢受赏呢?”
庄王很奇怪,以前并没赏赐他,何以如此说呢?唐狡接着说道:“我就是‘绝缨会’上捉了许姬袖子的人,大王不处置小臣,使臣不敢不以死相报。”楚庄王感叹地说:“如果当初明烛治他的罪,怎么会有今天效力杀敌的猛士啊!”
在待人处世中,有许多事情,你非要硬去较真,就会没事找事,愈加麻烦,相反你若懂得糊涂的好处,来他个“不管不顾”“顺其自然”,也许就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