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教育与培养。号称“中国基础教育活化石”的教育家吕型伟曾说:“如果孩子能对你讲悄悄话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在和谐的师生氛围中,因为相互信任和尊重,学生视教师为知己,可消除顾虑,打开心灵的窗扉,把困难与问题在一个轻松和讲理的环境中说出来,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松弛,然后教师就可以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师生关系融洽亲密,学生对教师的教导,在感情上才具有相容性;而在不融洽不亲密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容易形成对教师的“逆反心理”,与教师的教导背道而驰。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了解和洞察,及时矫正学生不良动机和行为。
(六)良好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一词,在国外心理学界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这里所说的“心理健康”是指师生在教学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周围生活环境,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的心理状态。教学是一种艰苦复杂的劳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因此,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状况,不仅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而且影响着师生的心理健康。
1.从教师来说,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无论是传道、授业或解惑都是一种精细的、刻苦的精神劳动;教师的任务又是艰巨的,培养一代新人的工作,需要教师长期、紧张的劳动,并且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呕心沥血、冥思苦想地去追求。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师对其职业感到厌恶,教师工作会变成毫无乐趣、难以忍受的苦差事。如有的同学不喜欢某门课或者跟老师有抵触情绪,即使老师在上面讲得很卖力很精彩,他们仍然在下面说话、听录音机、发短信、甚至睡觉,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长此以往,教师就会产生忧郁、消沉、焦虑、烦躁、愤怒、失望、愁苦等情绪而导致心理疾病。相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给予积极的配合,教师受到大家的尊敬和信赖,就会增强自尊、自信和荣誉感。尽管工作很忙很累,报酬不高,但精神上很充实,心理上很愉悦。
2.从学生来说,他们仍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具有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师生间保持着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就会自尊自信,心情轻松愉快,心理也能得到健康发展。相反,学生(特别是差生)在教学中老是受到老师的训斥、批评和冷遇,师生人际关系极度紧张,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恐惧、屈辱、焦虑等不适心理,导致患上不良的心理疾病。例如,在教学中,当教师对待学生偏袒不公时,当学生总是受到老师忽视时,学生就会感到痛苦失落,情绪激动,举止冲撞,待人态度生硬,好发脾气,不听劝告,表现出“过度激动症”。当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受到老师讽刺、训斥后,忧虑、失望、愤怒、不满,表现出“激愤症”。再如,在紧张的师生人际关系下,一些学生因为怕分数差受到批评,从而对周围的一切非常敏感,总是提心吊胆,十分紧张,表现出“恐惧症”。可见,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不良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在校青少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
(七)良好师生关系是师生生活质量高的重要表现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动特别是精神活动的方式,教学中结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方式的具体表现。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师生不同的生命活动形态,对建构师生自身的价值形成不同的意义。专制的师生关系会培养学生的依从性、专制的品质,民主的师生关系会培养学生的民主、合作素质。不同程度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一个方面衡量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不良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师生的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师生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师生关系除了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手段价值外,还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本体价值、目的价值。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既作为独立的完整的人,又作为合作者、共享共创者所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和谐亲密关系。学生在教学交往中感受到人格的尊严,体现出自主,张扬着个性,体验到人生的价值和幸福,进而发展自由的个性,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在与丰富多彩的年轻生命的交往中,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可敬,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二、师生关系的问题
(一)多重原因的冷漠
社会的进步往往是以人类的某些弥足珍贵的东西的消退为代价的,如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友善、少功利等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面临挑战。不良人际关系投射到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弊端,正在浸染着成长中的学生,影响到好的教学实施。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冷漠已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现象。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在对“你现在是否有和老师课余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回答“有,随时可以”的比例只占2%,“基本没有”占41%,“有,但很少”占49%,“没试过,不清楚”占8%。师生关系冷漠的原因,涉及不同方面,如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教师和学生。
1.学校方面的原因
(1)校舍紧张。导致许多高校实行教室流动、合班上课,教师常常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这种状况自然减少了师生间接触的机会,增加了交往的困难。
(2)师资力量不足。在校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导致教师队伍相对短缺,很多教师的工作量都成倍地增长,大多数时候,教师的唯一选择就是大班集体教学,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个别的,甚至是小组的互动机会越来越少。
2.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
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无力交付高额的学费,而辅导员老师又不得不“非人道”地催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商品买卖关系、服务与消费关系,使得师生间缺乏人情味。
3.学生方面的原因
(1)不在乎关系的冷漠。统招统分时期,学生担心师生关系不好会影响毕业证的获得及毕业分配的去向。而现在,毕业证及其密不可分的学生档案,对学生的就业曾经所起的作用,已被一些因素冲淡。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就业已不存在决定性的作用。
(2)压抑亲近教师的欲望。有些学生从内心来说,有接近、亲近教师的欲望,但往往这种欲望并不能产生亲近教师的行为,有时甚至所表现出的行为有悖内心欲望。有的学生担心或经历过主动亲近得不到教师相应反应;有的学生害怕教师对主动的亲近行为产生带有某种功利目的的误解;有的学生为了避免其他同学认为自己奉承、迎合、巴结教师的嫌疑。青春期的学生,敏感多疑、自尊心强、防卫心理重,一次偶尔的教师不经意的怠慢,都可能在学生心理打下深深的烙印,而妨碍亲近教师的行为。
(3)不知道如何缩短师生心理距离。缩短与教师心理距离的需要,是高职学生的典型需要之一,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顺畅地与教师交流、沟通。有的学生羞于或不擅长于与人交往,更不能与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交往;有的学生与同学在一起侃侃而谈,而与教师在一起找不到谈论的话题;有的学生只是就课程学习中的问题,公事公办式地求教教师,不知道还有哪些问题能够或有必要与教师交流。
4.教师方面的原因
(1)不值得亲近。这只是少数教师,但有必要提及。其中,有的教师认识不到或不能充分认识良好师生关系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有的教师认为主动亲近学生是师生关系的媚俗,会污染“纯洁”的师生关系;有的教师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浓厚,认为师生之间本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师生关系不宜友好、亲密;有的教师认为亲密的师生关系会助长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不仅对学习无益,甚至有害;有的教师认为与学生的交往应该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与己无甚关系;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素质差,学生体会不到教师主动亲近学生的良苦用心。
(2)无精力亲近。现在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普遍偏大,师资、设施等均跟不上规模的扩张。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加上作为高校教师还有学术上的要求,没有时间用于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没有精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同时授课多个班级,教授多个学生的情况也相当普遍,更容易导致不熟悉学生(更别说记住学生的姓名),与其亲近个别学生使大多数学生以为教师“偏心”,不如普遍疏远,以此维持教师的“公正”形象。
(3)无措施亲近。有些教师,主观上想接近、亲近学生,但不知道如何着手,这在青年教师和走上教学岗位不久的教师身上,表现更为明显。如,一位从企业调入学校的工程师,在课间只向学生探询讲课的情况,除此,再无其他话题。
(二)社会投射的势利
校园并非世外桃源,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的校园难免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包括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大学校园这一曾被人津津乐道的“净土”也沾染上了铜臭味,例如在是否担任班干、入党、考试不及格、违纪处理等问题上,学生请客送礼,老师则“高抬贵手”。致使师生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利益主义的神秘面纱,把师生间纯洁的交往变成了一种肮脏的交易,严重扭曲了师生关系。就师生关系而言,突出的负面影响是交往中的“势利”。
1.学生方面体现在
(1)倾向于接近、亲近对自己有直接作用或作用更大的教师。我们注意到,在同时开设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和文化课的班级,学生更倾向于与专业教师交往。不少学生纯粹从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角度,看待所开设的课程,而不能从人的全面和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待所有课程的学习。这既是认识的肤浅,也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
(2)倾向于接近、亲近能够满足自己动机不纯愿望的教师。如:有的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临近考试之前,竭力与教师套近乎,想以此获得考试内容的信息,或者指望教师评阅试卷时高抬贵手;学校对学生党员和干部,有一视同仁的标准和要求。无疑,学生本应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争取入党、争当学生干部。但是,有的学生把主观的努力不放在学习和自身修养上,而是寄希望于和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事等掌握“生杀大权”的教师搞好关系,甚至采取请客送礼等不正当方式接近、亲近教师。
(3)倾向于接近、亲近能够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教师。挖掘学生长处并鼓励学生发挥长处,与满足学生虚荣心有质的区别。前者是教师因材施教原则的落实和关爱学生的表现,后者实质上是教师在某种动机的驱使下,借以关爱学生,而助长学生不良习气或达到教师个人目的的行为。如,某教师常表扬哥儿们义气重的几位学生,在同学们面前给足他们面子,由此他们把该教师视为知己。
2.教师方面体现在
(1)倾向于亲近家庭背景好的学生。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包括家庭背景在内的有关信息,有助于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便于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但是,个别教师将对学生家庭的关注异化成了按家庭状况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于家里有权、有钱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忽视轻视家庭背景欠佳的学生。
(2)倾向于恭维自己的学生。有的教师明知道学生对其所讲的话,纯属恭维,但仍沾沾自喜,并由此对这样的学生产生好感。而对敢于给自己提意见的学生,既使学生言之有理,也充耳不闻,并由此对这样的学生耿耿于怀,有意疏远。
(3)倾向于学业成功的学生。好的教育应该是促进学生全体发展,而非少数学生发展的教育。亲近学业成功者,当然应该,但若同时疏远学业失败者,既是对教育公平的践踏,也是一种只顾眼前、不论今后,只顾局部、不管整体的短视行为。如: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对于学业成功者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言语表达,在言语互动的进程中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对于学业失败者,则采取专制的、否定的和控制的言语表达,在言语互动的进程中,较少给予学生思考和充分表达的机会。
(三)缺乏理解的抱怨
抱怨是一种人感觉到与己有关的事物(包括人)不尽如人意的负面情绪。师生对彼此及其关系的抱怨,不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妨碍学生的学习,影响教师的教学。
1.学生方面体现在
(1)抱怨教师不理解。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片独立的世界,哪怕同卵双胞胎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教师和学生年龄的较大差别,知识阅历的较大差异,社会角色的不同,为彼此的不了解提供了可能。但是,不了解不等于不能理解。理解含有了解的意思,也有宽容的精神融于其中。教师也许对学生不十分了解,而这并不必然妨碍理解学生的行为、情感、态度。当学生说教师不理解学生时,实际上是将理解等同于了解,或者说是学生苛求于教师了解学生。不可否认,确有教师缺乏宽容精神,对学生不够理解。不过,一般而言,抱怨是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苛求或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