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者,国之仁人也。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2]。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3]。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墨子·尚同上》
【注释】
[1]壹同:一统,统一。
[2]菑:通“灾”。
[3]请:通“诚”。
【原文】鸟有翢翢[1]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饮于河,则必颠,乃衔其羽而饮之。人之所有饮不足者,不可不索其羽也。
——《韩非子·说林下》
【注释】
[1]翢(zhōu〕: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
【原文】管仲、鲍叔相谓曰:“不寿君乱甚矣,必失国。齐国之诸公子其可辅者,非公子纠,则小白也。与子人事一人焉,先达者相收。”管仲乃从公子纠,鲍叔从小白。国人果弑君。小白先入为君,鲁人拘管仲而效之,鲍叔言而相之。
故谚曰:“巫咸虽善祝[1],不能自祓[2]也;秦医虽善除,不能知弹[3]也。”以管仲之圣而待鲍叔之助,此鄙谚所谓“虏自卖裘而不售,士自誉辩而不信”者也。
——《韩非子·说林下》
【注释】
[1]祝:这里用为向神灵祷告之意。
[2]祓(fú):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3]弹:这里用为针刺之意。
二、中华民族的特质:友善待人友善待人比坚持“正确”更重要。
情境一:
张良取履
张良在下邳居住的时候,经常到民间去观察百姓的生活状况。这一天张良无事可做,信步走到一座小桥上观风景。没有注意到有个一头白发,身穿布衣的老者慢慢走上桥来。当他经过张良的身边时,有意无意之间将鞋掉在桥下。然后很不客气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很纳闷,我与此人素不相识,他怎么能用这一种口气跟我说话,这样做也太没道理了。继而转念一想:他反正这么大把年纪了,尊老敬老是读书人的美德,就劳动一回吧。张良很快将鞋捡了回来交给老者,老者不接,却坐了下来,把脚抬起,对张良说:“给我穿上。”鞋都给你捡了,再给你穿上也没什么关系。张良这么想着,就恭敬地蹲下身子,把鞋给老者穿上。老者看到张良这么谦虚,很满意,穿上鞋以后,对张良笑了一下,一个字也没有说,起身走了。
由于老者的行为太不平常,张良开始觉得老者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但又不能确定,就远远地跟在老者身后。走了一段路之后,老者转回身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我老人家有心栽培你,五天之后的天明时分,你在这里等我。”
过了五天,天刚刚亮,张良依约出现在桥头上。没有想到,老者已经在那里等他了。老者非常生气地对他说:“与长者相约,你却来得这么晚,太没有礼貌了!五天后你再来吧。”又过了五天,鸡叫头遍,张良就急忙出门,赶到桥头,老者却比上一次到得还早,见到张良,他又生气的质问:“你又来晚了,回去吧,再过五天来!”张良暗自惭愧。又过了五天,张良根本不敢入睡,在深更半夜就来到桥头等老者。过了好大一会儿,老者姗姗而来,看到张良已到,就高兴地说:“与老者约会,这样子就对了。”说完之后,拿出一本书对张良说:“你要努力学习这一本书,如果能够掌握它,你将成为王者之师,十年必有大成。”说罢,转身而去。张良知道碰到了神仙,赶紧向老者行礼。但转眼间,老者已经不见了。
天亮后,张良他细翻看这本书,发现竟是《太公兵法》,这是周时姜之牙辅佐周公的兵书。
情境二:
孔夫子的误会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他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主题:友善待人,是做人的美德。只有友善待人,别人才会友善待你。
经典:
【原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1]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2]己也。”
——《论语·子张》
【注释】
[1]劳:劳动、效劳。
[2]谤:(bàng),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释义】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没有受到信任就去役使百姓,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君子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劝谏君王;没有受到信任就去劝谏君主,(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评解:
社会是精彩的但也是复杂的,不懂得社会的人,则会处处碰壁,事事失手,一步错步步错,其行为选择大都是错的,因此获得的后果也都是烦恼和痛苦,因此,一生都将是失败的人生。懂得社会的人,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能利用社会。就像利用自然界中的高山与河流一样。孔子的中心思想是要追求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如果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处世,则就能获得快乐与幸福,不仅仅是一时的,而是终生的快乐与幸福。
这里是子夏教学生们将来做人处世的道理,上面两句话是章如何做领导人,下面两句话是章做“臣”应有的态度。他说一个君子,要指挥下面的人,需要他们做事的时候,必须先要建立起来他们对自己的信念,当他们对自己有了信念,然后要他们做事,虽然没有告诉他们所以然,他们仍会做到。当部下对自己还没有信仰的时候,要求他们过多,他会以为是找他麻烦。一个领导人,在与干部之间没有建立信心以前,虽然是为了干部的利益而想的办法,但干部们反而误会你在利用他们,损害他们的权益。一般人的心理如此,人是最难对付的,所以待人处世必须以信,信之重要在此。
作为员工,在对主管领导提出建议之前,先要自己估计,有没有在领导人心中建立信任,领导人真正对自己有了信任,再依信任的程度,做适当的建议才对。如果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还不够,则自己提出来好的意见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上级反而误会,怀疑你在诽谤他、反对他,这问题就大了。我们读《贞观政要》,唐太宗的意见常常被魏徵、房玄龄这班大臣碰回去。有人说魏徵、房玄龄了不起,但更了不起的是唐太宗,魏徵如果没有碰到这种好老板,老早被怀疑了。唐太宗到底是唐太宗,能信任大臣,包容大臣的反对意见。张良何以不找别的老板而找刘邦?也还是刘邦了不起,对他言听计从,这都是说明领导与部下之间,要相互有信,下对上敬信,上对下信任,才有伟大的成就。如互信不够,没有真诚的沟通情感和思想,问题就大了。
同样,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所说的话,还要看他日常品行。尽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且小人又都是自我伪装的高手,但是狐狸终归会露出自己的尾巴的,这就要用你的慧眼去识别了。
要知道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差别,在能力、素质方面有一定的差别是毫不奇怪的。完美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作为个人我们要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扬长避短。要承认和正视自己的优缺点,自我接受。不对自己提出苛刻的要求,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过失等等。但是,自我接受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完全顺从你目前所处的状态,而是说不管怎样,接受自己,不要自我欺骗,不要自我贬低,更不要为自己感到耻辱难堪。自我接受还意味着接受那引起能改变自己,使自己更接近你所希望的更高境界的所有优点和潜力,在实践中锻炼坚忍不拔的意志去赢得别人的信任。
【原文】周公谓鲁公[1]曰:“君子不施[2]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3]。故旧无大故[4],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论语·微子》
【注释】
[1]鲁公:指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
[2]施:同“弛”,怠慢、疏远。
[3]以:用。
[4]故:这里用为原因、根由、缘故之意。
【释义】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亲属,不使大臣抱怨不受重用。如果老臣旧友没犯大错,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评解:
为政的人,不要遗弃任何亲戚朋友,不要遗弃任何一个人,即使是那些犯错误的人。不要求全责备一个人。从好的方面来说,这是让为政的人宽容。然而,几千年中,就形成了政治的宗族化和政治中拉小圈子的风气。形成政治中对下级的无限纵容,使他们的错误一犯再犯。不要求全责备,就是要学会宽容,待人友善。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人与人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耐、包容、体谅他人,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原谅别人,才能使自己的周围充满欢乐,我们的生活更和谐。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友善待人,就要拥有宽阔的胸怀。其次,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友善待人,还要懂得为人之道。理解自己,更要理解他人,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他人纷争时,要先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错了。不要总说别人这不是,那不是,也可能是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不对,或对他人有偏见。
【原文】子曰:唯君子能好其匹[1],小人毒其匹[2]。故君子之朋友有乡[3],其恶有方;是故迩者不惑,而远者不疑也。《诗》云:“君子好
仇[4]。”
子曰:轻绝贫贱[5],而重绝富贵,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著也。人虽曰不利,吾不信也。《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6]。”
——《礼记·缁衣》
【注释】
[1]匹:指朋友。
[2]毒:危害。
[3]乡:同类。
[4]仇:这句诗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仇”即“逑”,指配偶。
[5]轻:轻视。绝:断绝,指断绝关系。
[6]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既醉》。摄:辅助。
【释义】孔子说:“只有君子才能爱好他的朋友,小人只会危害朋友。所以,君子与他的朋友是同类人,有共同的好恶。因此接近君子的人不会迷惑,远离君子的人也没有怀疑。《诗·周南·关雎》说:‘正是君子好配偶。’”
孔子说:“如果轻易同贫贱朋友断交,而与富贵朋友断交难下决心。那么喜好贤德的心就不坚定,憎恨恶行的心就不显著。这种人即使声明不是为了私利,我也不会相信。《诗·大雅·既醉》中说:‘群臣朋友相辅佐,辅佐之道合威仪。’”
评解:
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因形形色色的人结成各式各样的关系而精彩不断。社会是由人与人构成的,人的个体禀赋不同,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不同。自从产生了阶级,各种社会关系就以集体、群体的形状而体现出来。人的价值观不同,个体的素质差异决定了人群的色彩,所以有着各色各样的团体组织,它们或紧密,或松散,有形的如宗旨、章程、纪律,无形的如道德、信仰、观念等,正是这些有形的、无形的差异决定了群体的差异。所以,结交朋友是门大学问。
一般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和君子结交,小人和小人打交道。但是这里面也有不同、君子结交朋友以贤德、信义、诚心为原则,不以富贵贫贱来定亲疏。小人结交朋友以利益为驱动力,没有原则,不章贤德、信义、诚心,用得着是朋友,用不着便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