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从简单、实用、易学的角度选择,介绍了散打实用防身术的基本技法。主要包括基本拳法、腿法、步法、摔法以及常用擒拿、防身动作。
散打与防身术的攻防动作是武术的重要内容,通过踢、打、摔、拿等攻防动作的练习,可以有效地理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意,提高武术攻防动作的实际运用能力。由于散打与防身术动作技击性强、杀伤力大,因此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自觉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武德修养。
散打基本技术
一、散打基本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两手握拳,左前右后,拳眼均朝上。左手臂弯曲,肘关节夹角在90°~100°之间,左拳与鼻同高;右手臂弯曲,肘关节夹角小于90°,大小臂紧贴右侧肋部,身体侧立,微收下颌,闭嘴合齿。面部、左肩、左拳正对对手要点:要求进退灵活,防守严密,移动方便,姿势不可太低,重心控制在两脚之间;两手紧护躯体,暴露给对手打击的有效部位尽量缩小。
二、散打基本步伐
(一)进步
前脚先向前进半步,后脚再跟进半步。
要点:进步步幅不宜过大,后脚跟进后的身体姿势不变,进步与跟步的衔接越快越好。
(二)退步
后脚先后退半步,前脚再退回半步。
要点:退步步幅不宜过大,身体姿势保持不变。
(三)上步
后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右拳前后交换成反架姿势。
要点:上步时身体不能前后摆动,上步与两手要同时交换。
(四)撤步
左腿经右腿内侧向后撤一步,左脚离地,右脚脚尖外展,重心偏于右腿。
要点:撤步时身体要保持平稳,两脚要轻灵。
(五)跨步
右脚向右侧跨半步,左脚略向右脚靠近,两膝弯曲;同时左拳向斜下方伸出,右拳收至左腮旁。
要点:跨步后身体重心下降,两腿要一虚一实,灵括敏捷。
(六)闪步
左脚向左侧移半步,右脚随之向左滑步;同时身体向右转体约90°。
要点:步法轻灵,转体闪躲要灵活、敏捷。
(七)垫步
后脚蹬地向前脚内侧并拢,同时前腿屈膝提起。
要点:后脚向前脚并拢要疾速,垫步与提膝不脱节、不停顿;身体向前移动,勿向上腾空。
三、散打主要进攻动作
(一)基本拳法
1.冲拳
(1)左冲拳预备势为正架势,即左脚、左手在前(以下均同),右脚微蹬地面,重心微向前脚移动;同时左拳直线向前冲出,力达拳面。
要点:冲拳时,身体不可过于前倾,大臂催前臂,臂微内旋,肘微屈,力达拳面。
用法:左冲拳是一种直线型进攻动作,特点是距离对手较近,预兆小,灵活性强,但力度较小。可以结合身体高低姿势或左右闪躲动作击打对方腰部以上任何部位。既可主动进攻,又能防守反击,而更多是以假乱真,以虚招引诱对手,为运用其他方法“探路”,是进攻技术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动作之一。
例如,双方在对峙状态下,甲突然快速地进步或上步,以左冲拳攻击乙。
(2)右冲拳预备势开始,右脚微蹬地向内、向右转,在转腰送肩的同时,右拳沿直线向前冲出,力达拳面;左拳收回至右肩内侧。
要点:右脚发力,传送到腰、肩、肘,最后力达拳面。
用法:右冲拳是主要进攻动作之一。它的特点是攻击距离长,能充分利用蹬腿转腰的力量加大冲拳力度,具有较强的威胁力。
例如,当甲用左冲拳攻击乙头部时,乙俯身下躲,同时用右冲拳反击甲腹部。
2.贯拳
(1)左贯拳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左拳向外(约45°),向前、向里横贯,臂微屈拳心朝下,力达拳面或偏于拳眼侧;右拳护于右腮处。
要点:贯拳发力时,臂微屈,肘尖抬至与肩平,以腰发力,力达拳面。
用法:左贯拳是一种横向型进攻动作,可以结合身体姿势的高低变化击打对方的侧面。上盘可击打太阳穴:中盘可击打腰肋部位。
例如,双方对峙时,甲突然向左闪步,以左贯拳抢攻乙右侧头部。
(2)右贯拳预备姿势开始,右脚微蹬地并向内扣转,合胯并向左转腰,同时右拳向外(约45°)向前、向里横贯,力达拳面或偏于拳眼侧;左拳护于左腮。
要点:贯拳发力时,肘尖微抬,使肩、肘、腕基本成水平。发力要协调,力达拳面。
右脚蹬地转腰的力量力度较大,但因其进攻路线长,动作幅度宜小不宜大。此拳法多用于连击或防守反击。例如,双方对峙时,甲俯身以左拳虚晃,佯攻乙腹部,继而起身以右贯拳攻乙头部。
3.抄拳
(1)左抄拳预备势开始,重心略下沉,左拳由下向前上方勾起,大小臂夹角在90°~100°之间,掌心朝后,力达拳面。
要点:抄拳时动作要连贯、顺达,用力要由下至上,发力短促,力达拳面。
用法:抄拳属上下型进攻动作,由于击打距离短,适用于近距离实战。双方接触时,正面攻击对手的胸、腹或下颌和头部。
例如,甲以左抄拳进攻乙胸、腹部时:乙沉身左转右掩肘后,以左抄拳反击甲躯干以上部位。
(2)右抄拳右脚蹬地,扣膝合胯,微向左转腰的同时,右拳由下向前、向上抄起,大小臂夹角在90°~100°之间,拳心朝后,力达拳面;左拳回收至右肩内侧。
要点:右抄拳要借助右脚蹬地、扣膝、合胯、转腰的力量,发力由下至上,协调顺达,力达拳面。
用法:例如乙以右贯拳攻击甲上盘右侧:甲右手挂挡后,以右抄拳反击乙躯干以上正面部位。
(二)基本腿法
1.蹬腿
(1)左蹬腿预备姿势站立,右腿稍屈支撑,左腿提膝抬起、勾脚,以脚跟领先向前蹬出,力达脚跟;亦可送髋,脚掌下压,力达脚前掌(4.37,4.38)。
(2)右蹬腿预备势站立,身体重心前移,左腿稍屈支撑,身体稍左转,右腿屈膝前抬、勾脚,以脚跟领先向前蹬出,力达脚跟;亦可送髋,脚掌下压,力达脚前掌要点:屈膝高抬,爆发用力,快速连贯。
用法:散打中的蹬腿,除与套路中蹬腿动作的要求相同外,还吸取了前点腿的优点,即击中对方时,脚踝发力,前脚掌下压,这样容易将对方蹬倒。
例如,迎面蹬腿。当乙上步,用拳法进攻甲时,甲迎面抢先用蹬腿击乙躯干部。
2.弹腿
(1)左弹腿反架势站立,右腿稍屈支撑,上体右转180°,稍向右侧倾;同时左腿屈膝向左侧摆起,扣膝、绷脚背,随即挺膝向前弹踢小腿,力达脚背至小腿下端(2)右弹腿预备势站立,左腿稍屈支撑,上体左转180°,稍向左侧倾;同时右腿屈膝向右侧摆起,扣膝、绷脚背,随即挺膝向前弹踢小腿,力达脚背至小腿下端。
要点:脚背紧张,膝关节内扣,以膝带腿,快速有力。
用法:弹腿的优点是动作快速,易于变化,可视不同情况分别击打对方身体各部位。
例如,冲拳接弹腿。乙先用左冲拳击(虚晃)甲头部或躯干,随即以左弹腿攻击甲头部。
3.踹腿
(1)左踹腿右腿稍屈支撑;左腿屈膝抬起,小腿外摆,脚尖勾起,脚掌正对攻击目标,展髋、挺膝向前踹出,力达脚掌。上体可侧倾(4.48,4.49)。
(2)右踹腿右腿直立或稍屈支撑,身体向左转180°,同时右腿屈膝前抬,小腿外摆,脚尖翘起,脚掌正对攻击目标,用力向前踹出,力达脚掌。上体可侧倾(4.51,4.52)。
要点:上体、大腿、小腿、脚掌成一条直线,踹出时一定要以大腿推动小腿,直线向前发力。
用法:踹腿是比赛中使用率较高的腿法之一。特点是呈直线运动,速度快、力量大、不要防守,而且配合步法使用,变化较多,易于在不同距离上攻击对方。
例如,低踹腿击对方下肢,踹腿击对方躯干;高踹腿击对方头部。
四、散打常用摔法
(一)主动摔
抱腿前顶摔:乙出拳击甲头部时,甲突然下潜躲闪,随即逼近乙,两手抱乙双腿,两手屈肘用力回拉;同时用左肩前顶乙大腿或腹部,将乙摔倒。
要点:下潜快.抱腿紧,两臂回拉,肩顶有力。
用法:可用于主动进攻或防守反击。
(二)接招摔
1.夹颈磕腿摔:乙用左拳击甲头部,甲用右臂外格乙左臂,顺势抓拿乙手腕部;同时,甲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后插步与左腿平行,左手从乙右肩上穿过,屈肘夹乙颈部;甲向右转体用左小腿向后横打乙左小腿,将乙掀起摔倒(4.59,4.60,4.61)。
要点:格挡迅速,逼近对方,夹颈有力,打腿、转身协调一致。
用法:在对手用冲(掼)拳击打时,防守反击。
2.拨颈勾踢摔:乙用右拳击甲头部,甲用左掌外格乙右前臂,顺势抓拿乙手腕部并伸右臂用手向右拨乙颈部右侧;同时右脚勾踢乙左脚的踝关节处将乙勾倒要点:拨颈,勾踢要协调有力。
用法:用于对手冲(掼)拳击打时的防守、反攻、快摔。
五、散打主要防守动作
(一)接触性防守
1.拍挡:预备姿势开始。左手(右手)以拳心或掌心为力点向右(左)横向拍击。
要点:前臂尽量与来拳方向垂直,拍挡幅度要小,用力短促。
用法:用于防守对方直线型拳法,甲的左手动作;或化解横向型腿法对上盘的攻击。
2.挂挡:左手(右手)屈臂向同侧头部或肩部挂挡。
要点:大小臂屈肘上挂贴于头侧,要含胸,以缩小暴露面。
用法:防守对方横向型的手法或腿法攻击头部,如对付左右贯拳或左右横踢腿等。甲的左手动作。
3.拍压:左拳(右拳)变掌,以掌心或掌根为力点由上、向前、向下拍压。
要点:拍压时臂要弯曲,手腕和手掌要紧张用力,臂内旋,虎口、指尖均朝右(左)。
用法:防守对方的手法或腿法进攻。
4.阻挡:两脚蹬地,身体微前移,以肩部和手臂阻挡对方拳法的进攻。
要点:身体紧张,含胸、闭气,阻挡拳法要合肩;阻挡腿法要含胸、收腹、沉气,并收下颌;两手紧护体前,尽量缩小被击面。
用法:破坏、阻挡对方的进攻,为反击作准备。
(二)闪躲防守
1.左(右)撤闪:前脚由前向左(右)、向侧、向后撤闪。
要点:两膝微屈,上体含胸,目视对方。
用法:防守对方从正面的进攻,如甲躲闪乙下肢的正面进攻。
2.后闪:重心后移,上体略后倾闪躲。要点:后闪时下颊收紧,闭嘴合齿,后闪幅度不宜过大,重心落于后腿。
用法:防守对方进攻头部的拳法,因此可常常配合前蹬腿做防守反击练习。
3.下潜:屈膝,沉胯,重心下降,缩颈,弧形向下躲闪,两手护头。
要点:下潜时,膝关节、髋关节和颈部要同时弯曲、收缩,目视对方。
用法:防守对方手或腿法横向攻击头部,如左右贯拳、高横踢腿等。
实用防身术
一、常用擒拿动作
(一)扣手缠腕
开始姿势:甲自然行走或站立,乙在甲正前,左脚在前,用右手抓握住甲右手腕。
动作顺序:甲左手立即由上向下扣握住乙右手背;顺势向后撤左步,右手变掌上挑;随即用右手抓握住对方右手腕下压,擒拿对方腕部。
动作要点:在做扣手缠腕动作时,甲左手扣握对方右手手部一定要牢,撤步要快,抓腕下压、缠腕动作要有力。
(二)抓腕拉肘
开始姿势:乙自然站立或行走,甲在乙正前,右脚在前,用右手抓握住乙左手腕。
动作顺序:乙立即向前上左步,左臂沉肘,左手变掌,顺势向外、向下反抓甲右手腕;乙右手从甲右臂下穿过,反手回拉甲右肘关节,同时向右转体用力,左手推甲右手腕,擒拿甲肘部。
动作要点:在做抓腕拉肘动作时,首先要沉肘,反抓对方手腕要快、牢,拉肘与转体同时用力,推腕与拉肘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