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外国语学院翻译学科建设与翻译理论基础科研团队
三年,时间见证了一个文科科研团队在我校这样一所工科院校的孵化、成长、壮大。这个略显另类的团队就是外国语学院冯文坤教授带领的“翻译学科建设与翻译理论基础研究”团队。三年里,冯文坤教授、邸爱英教授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科研成就令人瞩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日渐巩固。
思想先行,绘就新蓝图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类学院以单纯语言教育或语言培训简单地取代学科性,以语言课程性简单地取代专业体系性。这一点在我校外国语学院同样十分突出,教学任务更多的是培训职能的语言训练,课程缺乏知识内涵和学科系统性,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科研基础比较差。要在这样的基础上,组建起科研团队,其难度非常之大。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5年底,在金黄色的银杏叶的掩映下,“翻译学科建设与翻译理论基础研究”团队,扬帆起航了。“我们相信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走,一件件事情去做,我们终将有所收获。”团队带头人冯文坤教授说。
面对科研意识集体淡漠的现状,“必须在学院树立大学教师、学人、学者的崇高身份理念,必须树立人人科研的氛围,有差距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不能因此放弃追求”。冯文坤教授用两个“必须”强调了科研意识的重要性,其紧迫性也可见一斑。他以身作则,先后从事了《大地诗学——中国诗学中的物化书写》、《翻译主体性系列研究》等课题研究,在团队中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同时,冯文坤教授还通过各种方式指导青年教师,鼓励他们树立选题意识,发掘自己的科研兴趣点。
然而,冯文坤很清楚,“如果团队没有事情干,要真正建立思想统一、科研能力强、队伍素质高、成果显著的团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团队确立了任务型的发展方式,以课题、项目来带动团队的发展,促进团队成员水平的提高。
在冯文坤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建立不到三个月就顺利申请到一个教育部社科项目——“翻译与翻译之存在——基于存在论的思考”。这是团队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为实现冯文坤教授项目牵引团队发展的思路提供了第一块“试验田”。该课题创新地将生存论这一前沿理论应用于译学研究,具有思维和认识的前沿性。项目选题受到北京师范大学郑海凌、辜振坤等教授的高度评价:“相当具有前瞻性,具有很强的哲学思辨性,切中了当前翻译理论的重要问题——翻译的存在性问题”。
通过两年多的艰苦攻关,目前该课题已经顺利完成。冯文坤教授回想起当初的选择,还是十分兴奋和激动,“其实这个课题的难度是很大的。翻译理论虽然很多,但是从存在论的角度去研究翻译主体性问题,这还是翻译领域全新的尝试。”“正因为是全新领域,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花费了团队成员相当长的时间。”杨镇源老师说,“理论的准备和建构是紧接着的第二大困难,如何将存在理论与翻译本体论结合起来是该课题最大难点”。多少个夜晚是在思考一个个难题中度过的,经过800余个日起日落,40余万字的著作成为团队老师们辛勤工作的结晶。《翻译与翻译之存在》一书于2007年底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项目的顺利完成,为团队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也为团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冯文坤教授非常欣慰。
三年来,冯文坤教授对团队如何发展的思路:建立团队——产出成果——提高人才层次——扩大学术影响力,正一步步成为现实。目前团队有教授2人、新增副教授1人、讲师3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3人,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研究队伍,也是集学习、研究、发展的团队。
近三年来,团队成员在《外国文学研究》、《外语教学》、《当代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留学基金支持1人,晋升副教授1人,博士毕业2人,团队在翻译学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剧增。
积蓄力量,开创新局面
团队建立的一个大的背景是为适应学校整体发展需要,促进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积累,并最终推进学院学科平台建设。学院教师承担着全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课时、课程压力大,且重复单一,挤占了他们的科研时间,使得教师们不重视研究方向的专业性。而且,和很多文科项目一样,科研经费是个让冯文坤十分头痛的问题。
小团队有着大梦想。冯文坤说,“虽然现在团队很小,实力也比较薄弱,但是,我们相信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完成,能够凝练方向,促进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从团队建立的那天开始,就坚持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心,明确“团队建立和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出成果、出人才”。队伍出来了,成果也就出来了。只有人才成长了,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体现团队的价值和意义。
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家是团队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冯文坤最为关注的。在团队以任务性、目的性、成果性的发展思想指导下,团队成员成长很快。邹威华、邹涛、黄进、王凯凤、杨镇源等青年教师在学科级刊物或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而作为团队带头人的冯文坤教授在翻译哲学、存在论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团队其他成员也各有特点,各有所长。比如邸爱英教授对中国典籍《论语》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接受的研究;青年教师黄进侧重研究古典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变异现象;邹威华博士对“英国伯明翰文化学派”的研究与系列成果;“理论狂人”杨镇源对翻译理论的本体论研究颇有心得;在读博士生王凯凤老师对唐诗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接受的研究;熊宣东老师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研究等;团队成员、在读博士生,同时也是学院科研秘书的杨镇源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活力、有朝气的团队,每个人都对翻译或以翻译为对象的学问理趣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干劲。“在冯老师的领导下,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很有希望,很有干劲”。
冯文坤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他总是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学术研究的潜力,每个人文学者的知识结构都由3个部分构成,即学科性知识、社会实践和个人感悟。只有善于发现自己的学理兴趣,并在逻辑和语言形式中加以固化,就是学问。杨镇源老师对冯文坤老师的认真、严谨佩服异常,“他经常帮我修改论文,从文章观点到标点符号,冯老师都认真地逐一修改”。冯老师还认真推荐他们的论文到相关刊物上发表。
邹威华告诉记者:“冯老师对我的人生、学习给予了极大的关爱,尤其在我攻读博士期间,我就我博士论文的选题多次向他请教,他毫无保留地把其从事学术研究的奥秘传授给我,让我受益匪浅。”
冯文坤还鼓励他们多参加对外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他们读博,继续深造。经常性地举办学术沙龙、读书会和研讨会,活跃团队的学术气氛。团队成员之间不断进行科研与教学讨论,尤其是针对各个成员撰写的科研论文进行讨论,彼此启发。当年轻教师在科研教学上遇到苦难的时候,冯文坤还会叫上他们在沙河边走走,在露天茶馆坐坐,及时排解年轻人的困惑和迷茫,“像大哥一样关心我们。”
在这种氛围下,团队的年轻人都责任明确,目标坚定,合力共同开创团队的新局面。“把自己当前的事情做好,为团队贡献力量。”杨镇源说。
稳打稳扎,追求新突破
“事业首先源于思路,思必行,行必果。”冯文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关于教学、科研和管理都计划得精确,他为团队的发展制定了精确的时间表,“我们用三年时间把团队凝聚起来,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再用五年的时间把团队建设成为国内专业行业中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在冯文坤的心中,学术团队的建立、发展,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提升整个学院的学科平台、提高学院人才层次、扩大学院学术影响力。近年来,学院在国内的影响逐渐扩大,2006年学院成功承办了“莎士比亚研究与英语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解读、阐释永恒的莎士比亚。这是外国语学院第一次主办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学术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学术影响。
“我们有缺点,有差距,但是我们毕竟在行走了,即使还在行走的端点,道行之而成。”冯文坤很有信心,也很清楚前面的困难,“只要确立了发展意识,明确了发展思路,制定了发展规划,我们的突破一定会实现”,他甚至还说,“我们宁可在发展中走弯路,也不可在无为中持守。”
四平八稳不是冯文坤的风格,他对整个团队给予了厚望。“我们务必结束外语学院目前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历史,促使团队成员更加成熟,持续提升团队学术研究水平,并进而推进学院整体学术研究水平和学科平台。”他言辞切切地说。需要一提的是,眼下他又重新出发了,其新的研究课题“自然与物化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物象化理论”,其思路也基本成形。
(米华全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