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一位名布迪·博而登(1877年-1931年)的短号手,他的乐队表演流行舞曲中的保留节目,大都取材于拉格泰姆和蓝调音乐家,从他们的六只乐器就可以看出爵士乐的起源——有来自军乐铜管乐队的短号、活瓣长号和鼓,有家住城里的那些教养高贵、家境殷实的混血克里奥尔人带来的单簧管和贝斯,还有流浪的吟游歌人和蓝调歌手们手中的吉他。但凡缺乏精致的地方,乐队一律用音量和激情予以补偿,毕竟这种音乐是靠耳朵来听演奏的,充满了粗糙的即兴发挥,几乎很少考虑音高和声调问题。大批模仿者在博尔登之后投身于爵士乐之中。短号手弗莱迪·基帕德(1890-1933年),帮克·约翰逊(1889-1949年),乔·奥利弗(1885-1938年),以及后期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1-1971年),单簧管乐手西德尼·比澈特(1897-1959年),拉格泰姆钢琴家杰里·罗尔·摩顿(1890-1941年),所有这些人都在酒吧和妓院里,在斯多利城里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演奏适宜新月城这样的大都会的狂暴喧骚的音乐。许多人所共知的作品都由这一地区的地名而得名,其中最为知名的有巴辛街(位于新奥尔良市中心)蓝调和堪纳尔街蓝调。1917年以前,一些公认的爵士乐就已然成型了。
赫赫有名的爵士乐(1917年~1920年)
1917年,爵士乐最终为自己录制了唱片。与此同时美国加入了世界大战,不过为新奥尔良诞生的黑人文化庆祝胜利之前,有两件事要更正。其一是唱片并非在新奥尔良录制,而是在纽约;其二是乐队的五位成员虽然都是些小伙儿,但他们都是白人。1916年时,爵士面临危机,白人乐手纷纷踏上爵士舞台,抄袭了黑人乐队的原创风格。许多唱片公司打算为这种新兴音乐录制唱片,但是这些公司都远在北部城市里,而乐手却多集中于南部。炙手可热的一位短号手弗莱迪·凯帕德在芝加哥和纽约的原创克赖奥尔乐队工作——偏偏又惟恐有人剽窃,拒绝录音,白白错过了成为进入史册第一的机会。于是,如此机缘下,第一个到唱片公司录音的乐队就是为一支派生出来的白人乐队。原创迪西澜德爵士乐队初生时是约翰尼·斯特恩的乐手领导的迪西爵士乐队的五人组合,根据布迪·博尔登确立的前排演唱加节奏的格局表演。1916年3月,他们到芝加哥东31街的勒咖啡馆演奏,并得到《芝加哥消息》赞美。尽管如此,同年6月,队长斯特恩还是被抛弃一旁,乐队也改了名字。次年,1917年1月7日,乐队在马隆诸塞洲的雷森韦博饭店举行了一次轰动的招待会。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对簿公堂之后,这家公司终于放弃发行唱片,这时候维克多唱片公司抓住这支乐队,并于2月26日录制了两张大碟。《代养马房蓝调》和《迪西爵士乐队迈出的第一步》成为历史上首次录制的爵士乐曲,效果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好。在《代养马房蓝调》中,原创迪西澜德爵士乐队模仿了农场里动物的声音,还运用了许多小技巧,既表演了爵士,又可娱乐。可是他们的表演与后来的音乐相比,显得过于造作,技巧幼稚。或许因为他们本是由黑人音乐家中派生出来的吧,几年就散伙了,但是毕竟是他们将爵士乐介绍给更多的听众,音乐历史册上留下了他们光辉的一页。
爵士乐大迁徙(1917年~1925年)
1917年,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斯多利城关闭了大门,同时也结束了新奥尔良许多音乐街的生命。然而,欧洲还是需要音乐表演的。1918年,附属于美国第369步兵团的“吉姆欧州地狱战士乐队”在法国诸城演出时刮起一场旋风,当时原创迪西澜德爵士乐队正在伦敦的海莫史密斯大厦里享受为期九个月的战后住穴。一个听众消失了,更广泛的听众却欲如流水般涌来。1918年,短号演奏家乔·金·奥利弗(1885-1938年)携乐队全体人马由新奥尔良北迁到芝加哥。1922年,他率领的六人组合克莱奥利爵士乐队开始在林肯花园驻唱。他派人到南部聘请一位禀赋超群的年轻短号手路易斯·阿姆斯特加入乐队,这两人改变了新奥尔良的爵士乐。在此之前,爵士乐多为合奏曲,只有些奇异和声和细节上的即兴演奏。而当乐队前排乐手中有两位短号手时,金·奥利弗就可以大胆尝试了。他自己紧跟随乐曲的发展,而阿姆斯特朗则获准偏离主旋律。出人意料,创造性地装点乐曲。爵士乐曾一度平静地跛着步子,而今也出现了潮起朝落。直到1922年,奥利弗才录制了唱片,他为爵士乐作出不朽的功绩。
激情的爵士乐(1925年~1928年)
除了美国,爵士乐发展最顺利的当数法国。法国早有餐厅歌舞表演的传统并且算是容纳异族,因此法国比起英国来更容易接受这种全新音乐形式。1932年,巴黎的一群爵士乐迷创建了欧洲首家爵士俱乐部——法国激情俱乐部,会长是作家兼评论家盖斯·庞纳塞。1934年,俱乐部决定组建一支五重奏乐队。三大吉他手之一是德让戈·莱因哈特(1910-1953年),小提琴手是史蒂芬·格莱柏利(1908-1977年)。格莱柏利出身于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接受过古典艺术的训练;而莱因哈特则生在比利时的一个吉普赛人家,完全依靠自学成材。格莱柏利温文尔雅、态度从容,而莱因哈特则执拗挑剔,不服从管教,他性情难测,但同时也具有革新的天分。有时候,他的演奏风格浪漫得令你倒胃口;但他全力以赴时,尽管左手在18岁那一年因大篷车着火致残,他能摇身变为身怀绝技的演员和作曲家。大型乐队垄断一切时代,法国激情俱乐部五重奏两位领衔独奏乐手之间那份和谐使它灼热闪光——取得了巨大成功。五重奏乐队最出众的作品成型于20世纪30年代。
1939年,大战爆发,逼得乐队的最初成员四散分离:格莱柏利背井离乡,留在了伦敦,莱因哈特和其余人员在被占领的欧洲各地巡回演出。战后,莱因哈特和其他成员重组了五重奏乐队,试图演绎崭新的波普乐,并且开始采用电子吉他,不过其音色和以往的吉他完全不同了。格莱柏利失宠了,但20世纪60年代又重振雄风,从电子小提琴手金鲁克·庞蒂到古典艺术家耶胡迪·曼努因,他和每一个人合作,而且对两个极端的音乐都没有任何明显损伤。他有如一瓶好酒,随着岁月的流逝愈见成熟,最终彻底摆脱了古典音乐,凭情感自由奔放。
蓝调乐(1923年~1933年)
就如爵士乐一样,很晚时候蓝调音乐才录制成唱片,应是在1920年,故此有关它早期的故事,我们所知无多。它大约起源于种植园里的歌曲——最初没人伴唱,而后有了类似吉他或者班卓琴之类的单一乐曲伴奏,器乐旋律与歌曲交替表演。20世纪初,这种音乐形式发展为三行十二小节的格式。蓝调的模式成为爵士乐即兴发挥的工具,于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蓝调已经被公认为爵士乐的分支流派。与爵士乐相比,蓝调的音乐形式较为初级,但在早期演奏者手中,它也非常精彩。
1923年,贝茜·史密斯(1895-1937年)录制了《灰心的蓝调》,这张专集很快卖掉了75万张,还为她赢得了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为期九年的和约。这位“蓝调女王”的表演极具戏剧性,她的声调可以跨越情感所至的所有音域,歌唱时于心投入,为歌曲渲染上自己的风格,无疑,她的确值得尊敬。在她事业的颠峰时期,她每周的收入高达2000美金,并与所有爵士乐巨星合作。贝茜·史密斯是显得格外别致的地方,玛·雷尼总是显得那么世俗。贝茜·史密斯经常循着“土巴”路线在南部诸州巡回旅行——许多黑人城镇,这是惟一娱乐,录制成唱片的歌曲约计100首。她那幽雅的姿态,简洁而戏剧性的音色,沉郁忧伤的音调,令人不可思议的呼应听众之能事,使得她在许多人心目中成为蓝调的化身。
“蓝调”——是某种心态,是解释这种心态的音乐,是用以演绎这种音乐的数不胜数的音乐结构以及表演本身。思考、演奏、歌唱或者扮演蓝调——都可称之为蓝调。不过为了简化它的概念,爵士乐手们谈及蓝调时,他们通常指的是十二个小节每四小节一组,共分三组,并伴以和弦,即在音阶的第一、第四和第五音符上配上和音。采用了这种和弦过程的简单蓝调歌曲中,有一句长达四小节,而后再重复四小节,最后四小节押韵与前两组相呼应。这种模式还有无数变体。独特的蓝调音乐通过降低音阶上的第三、第七,有时候第五音符的音高,以此创造“蓝色音符”。写在纸上的乐谱如此让人生厌,然而一旦你亲耳聆听过蓝调乐曲,你就会立即从嘈杂的乐曲中辨别出蓝调的音符和歌曲。
萨克斯管进入爵士乐(1923年~1959年)
如果说从短号到小号的过渡微妙得令人难以察觉,那么单簧管取代萨克斯管可以说颇具戏剧性了。故事可以追溯到1919年伦敦索霍区的一家乐器行。当时,新奥尔良的一位年轻乐手西德尼·比彻特正好随同南辛考佩德管音乐团——一支演奏经典轻音乐和正规拉格泰姆音乐的乐团——到欧洲旅行,在此发现了一双高音萨克斯管。他掏钱买了下来,开始学习吹奏,而且很快就如同阿姆斯特朗改行吹小号一样,他也改行操起了萨克斯管——他赋予萨克斯管一种音乐语言和演奏风格,后来人即便不肯全然效仿,至少也要消化吸收他的成就。比彻特不费吹灰之力就与阿姆斯特朗并驾齐驱。他大体上靠自学成才,虽然他读不懂乐谱,但是他为萨克斯管创造了一种将拉格泰姆音乐的拘泥僵化与新奥尔良爵士乐的简约平凡一扫而空的演奏方式,代之以曲折复杂、流畅连贯的演奏风格,其间穿着尖锐的音调和大量颤音。富于音乐技巧的比彻特的出现切合当时音乐界的迫切需要,如果他在某一地区多留几年,他本该成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重要的爵士手。不过,他更留恋流浪的日子。1925年,他在巴黎时事讽刺剧《尼格利》中充任伴奏——剧中的舞蹈演员约瑟芬。贝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四年时间随剧组走遍了欧洲各地(包括俄罗斯),此后,在纽约盘亘许久之后,1949年才返回巴黎。十年后,他在巴黎逝世。法国人为纪念这位国家英雄,将法国南部安提比斯的一座广场命名为比彻特广场,每年在那里举办爵士音乐节。此外,他喜欢打架,因此而被逐出英法两国;1929年,他还因使用轻武器被法国监禁一年。比彻特两次获得特赦,使他的事业得以继续——他做过一段时间裁缝之后,1939年为他演奏过的乔治·格什温创作的乐曲《夏日时光》还录制了音带,凭此曲挽回了他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1949年,陪同查理、帕克等波普爵士乐巨星在巴黎爵士音乐节露面,音乐节上他展示了自己的技艺丝毫不曾衰退。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约翰·科尔特兰走上银幕时,才有其他乐手逐渐掌握比彻特那种高音萨克斯管演奏技巧。尽管对他的评价没有任何资料予以验证,但无论从哪一层意义上说,他都堪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