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数据库
那些年,母亲还在世的时候,我很少回老家小镇过年。公司筹划春节排班时,我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申请加班。我不是贪图不菲的加班费,只是不喜欢母亲的唠叨,哪怕母亲一边唠叨、一边井井有条地照顾着我的生活。
再后来,母亲因为复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就算我回家过年也见不到她了。为了陪独守故园的父亲,我每年都会赶回去过春节,而不再争着留守公司。回家后,我会不时在母亲的遗像前发呆,或者去不远处的母亲的墓地凭吊。想着母亲年过半百就走了,我常常会忍不住泪流满面,那是一种很无助的情怀。
去年回家时,我为了找一本旧书,不经意间翻出一张折叠的牛皮纸。牛皮纸上的字是父亲写的,而每个字都写得老大老大的。父亲刚好看到,笑着说:“大勇,这是你母亲的数据库,特地让我写得很大,以便看得更清楚一些。”我捧着牛皮纸,上面赫然写着——1.大勇早上要喝老王家的豆浆,得多放两勺子的糖;2.热干面要葱不要蒜,辣椒油要一勺半,醋只要半勺;3.大勇的西装、衬衣三天烫一次,拖鞋、雪地靴有太阳就得拿去晒晒;4.大勇看完《新闻联播》,要看一个半小时的书,千万不要去吵他;5.大勇睡前要喝半杯热牛奶,吃两片面包,要咸味的,但不能加肉松; ……我很少回家过春节的那些年,平时更是抽不开身往老家赶,可是母亲却那么用心地呵护着我,还独独为了来去匆匆、甚至不知回不回家的我,建立了如此琐碎、如此详尽、如此暖心的数据库。
想象着母亲戴着老花眼镜看这些数据的情形,再回想到自己刻意不回家的那些春节,感动夹杂着惭愧、惭愧夹杂着内疚的情绪,便不由自主地涌上了心头。我再次凝望母亲遗像上和蔼的脸,泪水再一次淅淅沥沥地落个不停,仿佛在冬日下起了一场春雨。
入睡前,床前是半杯热牛奶,还有两片咸味的面包片。我告诉自己母亲不在了,我还有日益年迈的父亲,为了遗憾不再重新上演,每年春节我都要回去。
忘了说我爱你
那年,我八岁,是每天眉毛都在笑的小男生。在漫天的风雪中,母亲被病魔残酷地带走,整个冬天我都沉浸在悲伤之中。春寒依旧在,百花尚未开,父亲就带回一个陌生的女人,硬生生地说,“喊,妈妈!”倔强的我等来的是巴掌,脸上没有一滴冰凉的泪,泪水积郁在年少的心底。
她来了,父亲就不归家了,为了工厂天南地北地出差,回来的时间很少很少。我不得不和她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吃她做的可口或不可口的饭菜,穿她洗得干净或不干净的衣服。可是,我从来不跟她说话,哪怕是同在一个狭小的饭桌上。学校来了缴费单,我默默地放在她的面前,她掏出的钱是父亲的钱,我自然拿得理所当然。
她从来都是好脾气,对我总是浅浅的微笑,还有一丝丝心疼和怜惜。每天清晨,她帮我戴好帽子或者系好围巾,送我走出工厂住宿区的院落时,总会轻声地说一句:“小勇,我爱你,妈妈爱你。”起初,我总认为她太矫情,真正的爱是不必说出口的,何况她只是我的后娘,是我从来没喊过“妈妈”的后娘。
时间长了,当她再次说“小勇,我爱你”时,我就嘀咕道,“是不是韩剧、台剧看太多了?”我头也不回地走远,然后拐一个弯,笔直的路通往学校的大门。其实,我能感受得到背后的目光,是她的目光里面有一股暖意,让我有说不清的滋味,是幸福的又是烦恼的,纠结着。
“小勇,我爱你”,我一直听了好多年,她从不间断地说着,我也心安理得地听着,从来都没有想过回应。直到我小升初那一年,她希望我进一个好的初中,在远方出差的父亲也支持她的想法。当时,我压力山大,心底有一团小小的火,随时都会膨胀,会爆发。然而,念好的初中也是我的梦想,为了梦想丝毫不敢放松心底的弦。
考试的日子到了,她为了给我准备丰盛的营养餐,竟然一整夜几乎都没怎么睡过。她红着眼圈看着我吃掉营养餐,红着眼圈看着我离开住宿区的院落,而我却一如往常地大步向前,无视身后送我离开的她。可一路上,我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心底一阵空落落的,又不知道到底怎么了。考试在即,我的心头,却仿佛蒙上了一层阴云。
这时,她出现了,额头是细密的汗珠,还不停喘着气。她走到我的面前说,“小勇,妈妈忘了说我爱你。加油,小勇!”我一边说,“矫情,就知道看韩剧、台剧,”一边却感受到一种莫大的力量,心头的阴云顿时飘散而去。结果,我发挥稳定,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初中,而她笑得比我还开心,好像春天里的一朵花。
我念初中后,父亲因为工作岗位的变动,就很少到外地出差了。我们开始了一“家”三口的生活,我和她一如既往地相安无事,但是从来都没喊过她“妈妈”。后来,父亲告诉我,她其实曾经也有一个儿子,但是很不幸地夭折了。而她未来不会再有孩子,于是以前的家就没了她的位置,她来到我们这个家,想把这个家拼凑完整。
再后来,她过生日,我送了一份自制的卡片给她,卡片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这么多年,妈妈,儿子忘了说我爱你。
母亲的朋友
每个人都是有朋友的,没有朋友的一生是寂寥的,拥有朋友无疑拥有一生的财富。可是,我慢慢发现操劳的母亲竟然没有朋友,来探望她的只会是娘家的亲人,来串门的只会是左邻右舍。
母亲终日操持着忙碌不完的家务,偶有闲暇也只不过在院落里休息,看看四方的天空。和邻居们拉家常,话题里除了父亲就是我这个儿子,整个家庭成为了母亲生活的全部。有时也不理解,母亲为什么不去更广阔的世界,接触更多的人认识更多的朋友。实际上,母亲活动的世界,或许是故乡小镇,或许是清晨集市,或许是傍晚纳凉的竹床阵,说到底就是这个小小的家。母亲一直在为这个小小的家牺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甚至放弃了交朋友的权利。
可是,没有朋友的母亲并不是没有人缘的,在昔日的小镇和今日的城市社区,母亲都是一位受欢迎的老人。同样是小区生活,同样是每日出出进进,没有人认识行色匆匆的我和父亲,却有络绎不绝的邻居和母亲打招呼。我知道,是母亲絮絮叨叨的家常拉近了她和邻居的距离,是母亲的热忱打动了居民尘封的心。对于母亲的人气,我常常会不以为然,还说那些见面点头的邻居只是熟人,算不上是真正的朋友。
久而久之,我们发现母亲的熟人和母亲一样可爱,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家中的水管出了故障,旧家具要搬下楼或者借几斤米一包盐,母亲总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不必等我们找水电工、搬运工和临时跑超市,母亲的熟人便佐罗般出现了。或许母亲的熟人没有太过感人的事迹,但是细水长流的关爱也是一种默默灌溉的温暖。不可否认,我们游刃有余的家居生活,和母亲这些可爱的熟人有关。
实际上,母亲的熟人也好、街坊邻居也罢,甚至只是街边的修锁匠、菜市的摊贩,他们就是母亲宝贵的朋友,带给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最初的记忆里,父亲的朋友很多,家里总是高朋满座,在饮茶或喝酒的时候,父亲和父亲的朋友的友谊在延续。可是,母亲的朋友却总是保持着一定距离,彼此的友谊平淡却不苍白,或许长久或许短暂,却只是说不出的美好。
但是,谁能说母亲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他们的交往不正是友谊的真谛呢?
孝心,一杯水一张相
有人说,孝心如诗,是子女美好心灵光辉闪耀的标志。
一位网友曾经问我一句话:“你为你的父母倒过九十九杯水吗?”原来,参加工作后为父母倒九十九杯水,是他孝顺父母中的一种“灵感”。可是,天不遂人意,网友的父母相继告别人世,网友只为父亲倒了二十三杯水,为母亲倒了三十六杯水。人生的憾事多多,子欲养而亲不在,却是最大的遗憾和伤楚。
于是,我也提起了水壶,一有机会便好好地为父母敬一杯水。看着父母慢慢地喝尽,然后微笑在脸上绽放,那也是心底莫大的安慰。不记得给父母倒了多少杯水,但是日子里却延续着暖暖温情。
我曾经是一间影楼的摄影师,每天都在给不同的顾客拍照。一次,同事们闲聊,让我统计自己拍摄过多少张照片。这真的让我一时无从回答,那么多相片都没留在心底,随着时光也慢慢消失在了记忆中。同事再问:“小路,你为自己的父母拍过照片吗?”这是一个让我耳根发热的话题,我细想来还真没好好给家人拍过一张相片。
找了一个晴好的午后,我安排父母去拍照。虽然镜头前的父母有些忸怩不自然,但是还是非常开心地配合我选角度摆造型。第一次给父母拍摄,让我的心底却很酸楚,一直从镜头里看世界的我,才知道父母已经很苍老了。当相片从机器里一点点冒出来,父母很突兀地浮现在我眼前。相片上的父母额头、眼角的皱纹是那么清晰,岁月留给他们的痕迹,竟然是刀划般的残酷。
父母的每一丝头发慢慢变得灰白,才让我茁壮成长,甚至像参天大树般渐渐高大起来。父母的爱如肥料一样营养着我们,而我们再多的孝心都不够回报。其实,孝心不是要用重金或者丰盛的礼物来表达心意,不是要用甜蜜讨巧的话儿去慰藉。
孝心应该是一杯水一张相,是生活里细微点滴的爱的流淌。爱应该像溪水绵绵不绝,不管四季变迁时空更迭,孝心依旧如空际的月亮,有淡淡的光辉散向父母的身旁。
母亲的安全感
我和妹妹一直在母亲的庇护下成长,母亲翅膀般的温暖便是她给我们的安全感。但是母亲的安全感却无处可觅,懒惰的父亲只会无端地制造恐慌。米缸见底,我和妹妹的学费欠奉,都让母亲的脸愁云密布,而作为木匠的父亲却还在消极怠工,不按期交工,仿佛永远没有让他忧愁的那一天。母亲为了赚钱,在岸边将船舶上运来的沙,一担一担挑到岸边,用自己的体力赚取些许酬劳。从那时,我便知道母亲是没有安全感的,属于她的岁月风雨飘摇。
后来,我来到了城里工作,打拼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母亲和父亲两年后也来到了城里,对于母亲这里是完全陌生的世界,和小镇的生活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母亲战战兢兢地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时常像找不到方向的小孩。不过,母亲的到来其实也为呵护漂泊的我,希望我在辛苦奔波后,可以享受一下家的温暖,哪怕那个家只是异乡的一个小小屋檐。
母亲不甘清闲,开始摆了个菜摊做生意,希望能为我减轻负担。可是,母亲的勤劳和父亲的懒散,让菜摊一直惨淡经营,母亲的愁云再次爬满了脸庞。终于有一天,心力交瘁的母亲晕倒在了菜场,医生的诊断是突发脑溢血。医生还婉转地让我们通知亲友,来看病床上昏迷的母亲最后一眼。或许是我们的泪水唤醒了母亲,或许母亲的爱让她选择坚强,昏迷后的第十五天母亲苏醒了……出院后,母亲一天天痊愈,当然总体的健康状况大不如从前。母亲偶尔也会发愁地说,“一场手术花了小勇几万元,给孩子添了不少麻烦。”可是,转眼母亲便忘了她的烦恼,在躺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或者抱着自己喜爱的零食开心地吃。医生说,这样的病人远的记忆清晰近的记忆却模糊了。记忆的部分丢失反而让母亲少了担忧,孩子般地享受着眼前的幸福,也让我为母亲的乐观而开心。
我住在一个僻静的小区,家里又很少有客人来访。除了送信的邮递员会来,门铃几乎不会鸣响。纵使偶尔有人摁错门铃,铃声也是短短的两声。可是,母亲每次回来,她不爱掏自己的钥匙,而是重重地摁着门铃,铃声凌厉而悠长,仿佛重锤落在心上,给人巨大的压迫感。我偶有埋怨,母亲却毫不知错地说,“这是我们自己的家,想怎么摁就怎么摁,别怕!”想到母亲去别人家做客,时常不敢摁门铃生怕吵着人家,总是让我或者父亲代劳。我知道彼时的母亲是胆怯的、慌张的,而此刻的母亲却是自由自在的,心中的安全感油然而生。
我终于明白,母亲找到了一直缺失的安全感。母亲的安全感其实很简单,只是家的温暖和安定,一片小小的空间却收藏了她的紧张,包容了她的孩子气。其实,世间最大安全感从来都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心底难以磨灭的爱,用爱支撑爱,那么安全感就不会“缺席”。
老爸当“房奴”
随着房价的疯涨,“房奴”顿时也成了热门的关键词。但是,第一次接触房奴一词,那还是十多年前,从老爸嘴里听到的。
那时候,我和妹妹都在家乡读书,分别在上初中和小学。老爸为了让我们住得更舒服和体面,决定将老屋翻盖一下。盖房子老爸并没请很多瓦匠师傅,而是自己领头,再邀请了几位亲友帮忙,便正式开工了。时逢酷暑,老爸和亲友们都累得满头大汗,凉茶喝了一壶又一壶。房子建成后,内部的装修由父亲一个人完成,身为木匠的父亲还打了许多漂亮的家具。自己的家面目一新,邻居、路人和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我和妹妹乐得跳起舞来。疲惫的老爸点上一支烟,对老妈说:“唉,建个房子真不容易啊,我成了房子的奴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