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44500000003

第3章 为政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

孔子说:“用仁德治理国家政事,就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的位置,而群星都会环绕着它。”

“析”

在权力—道德型社会,为政以德,即德治是最佳的统治形式,也是必然的选择。因为统治者讲究仁德,并以道德教化民众,虔心向善的民众必愿意追随他,诚心接受其统治,他的统治必事半功倍。如果在位者暴虐妄为,草菅人命,自身扰乱了社会秩序,这样的统治者必遭民众唾弃,他的统治也必是事倍功半,自然也不会长久。总之,在一个以道德来评判一切的社会中,统治者以自己的善德来感召天下,天下人必效仿有德的统治者,这样就可以无为而天下治了。同时,在这样一个事事讲道德的社会里,也必对统治者形成一定的约束,促使他们以德来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析”

道德实用性是孔子思想的显著特点。在孔子看来,一切的事物都有强烈的道德实用性,都可以用于道德教化。譬如《诗经》,孔子就认为它“思无邪”——纯正,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好材料。其实,这在古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盛行的地区也如此,不单单是中国。强调道德实用性的目的是力求让人们在所学所思所行所言方面,无一脱离道德的要求。如此浸淫,一个人自然也就成为安分守己的人,社会的基石也就稳固了,人们也就不会因为道德缺失而纷争。这在科技和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有重要的意义。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整顿,民众能免于犯罪受罚,心中却没有羞耻之心。而用仁德来引导,用礼制来整顿,民众不仅有羞耻心,而且也遵循礼仪规矩了。”

“析”

在孔子看来,治国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用刑罚来治理国家,另一种是用道德教化来统治人民。在前一种方式下,国家制定严酷的刑法,并对违法之人处以重刑,民众慑于刑罚的威力,不敢对刑律有所违背,因而也就成为了顺民。但是,这种以刑律为为人处世准则的做法,却无法培养民众的羞耻之心。这种“治身”而不是“治心”的策略,很难说能确保国家万世而安。而在后一种方式下,在崇高道德目标的指引下,以道德教化民众,培养他们的羞耻感,并用礼制规范他们的行为,这样,人人都会效仿学习善行,形成循规蹈矩、彬彬有礼、普遍向善的风气,又何必用重典防止民众犯罪呢?可见,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是一种攻心策略,通过提升内在道德素质,树立仁德之心,自然太平万世。这种德治是当时科技和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非常有力有效的统治方式。古代民众世代聚族而居,很少流动,强化道德修养有助于民众相亲相爱,而大量使用刑罚则会导致人情浇薄,不利于社会稳定,特别是依靠人力的社会,相亲相爱,互帮互助,才能很好地发展生产。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容纳各种不同意见,七十岁能达到随心所欲,又不越出规矩。”

“析”

这是孔子很有名的一段话,它自述了孔子德行修养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进的过程。孔子十五岁开始学习道德学问,到三十岁,道德礼仪学得差不多了,也知道如何为人处世了。到了四十岁,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不再人云亦云,可以做到不被外界纷扰的事物所迷惑,能够坚守原则立场了。到了五十岁,心气平和,懂得有些事非人力所能决定,要顺应天命,不做违逆天命的事了。到了六十岁,能够从自己的原则立场出发,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辨别其中的是非真假,理解其中的缘由,而不是听不得与己不一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无论做什么说什么,看似随心所欲,实则无一不合礼制规矩,也即脱离了形的限制,达于神的契合。总之,孔子实事求是地讲述了自己道德完善的历程,而并没有像尊他为圣人的后人那样拔高自己。从中也不难体味到孔子道德学问之深。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武伯问孔子怎么样是孝。孔子说:“要特别担忧父母的疾病(这样做就是孝了)。”

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今天所谓的孝只讲能够养活父母。人也一样养活狗、马。如果不存心尊敬父母,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侍奉父母一直和颜悦色是很难的(能做到就是孝)。仅仅有事时,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这难道是孝吗?”

“析”

这四章都是讲怎么样做才是孝。在这四章中,孔子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什么是孝以不同的回答。孝是无违,是忧疾,是敬,是色难。不过,仔细探究,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共通的东西。这就是遵行礼法,常怀尊敬感激之心。在孔子看来,儿女如果仅仅是让父母有饭吃,为他们做点事,也就仅仅是满足父母物质性的需要,算不上孝。因为这和养马养狗没什么区别。孔子认为孝就是要尊奉礼法。什么是礼法呢?这就是尊敬父母,顺从父母,不要忤逆父母,让父母生气;对父母的关心要发自内心,做到父母责备时仍能和颜悦色;担忧父母的健康,以防亡故,要在其有生之年侍奉父母。总之,孝不是走过场,敷衍了事,要依循道德规制,要有真心诚心。只有这样的孝,才是真正的孝。只有这样的孝,才会使民风淳厚,社会安定。换句话说,在古代德治社会,通过孝来稳固封闭的乡村社会,稳固国家的统治,不失为一个好的统治策略,也是中华文明虽历经风雨也不曾中断的原因之一。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没有提不同的意见,像个愚人。等他退下后,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讲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他不愚。”

“析”

由于孔子向往建立德治社会,因而,他对培养人高度重视,提出了一些至今仍很先进的教育思想。他希望他的学生在听他讲学时,不要纯粹只是记录,要思考他所讲的,并结合现实或平时所思的,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这样,才能有所得,才算真正领悟他所讲的。这也是他要培养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治理好国家。在这里,我们看到,孔子鄙视愚笨的读书人。因为一个愚笨的读书人是无力治理好国家的,他不希望他培养的是这样的人。可见,孔子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有很高的要求,换句话说,他培养的是品学兼优的精英。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

看他的所做所为,观察他的由来始末,了解他心存的想法。这样,他怎么能隐瞒得了?他怎么能隐瞒得了?

“析”

前文中我已经说过,孔子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虽然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每个人要加强道德修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相信每个人都诚心向善。他认识到社会中有一些奸猾之徒会披着仁德的外衣,博取世人的好感,以求取富贵。对这种伪君子,孔子自然十分痛恨和厌恶,并给出了辨识这种人的方法。这就是了解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观其行,而且要深入他的内心世界,看他是怎么想的。通过这样全方位的观察,就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个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判断出他的言行是否一致。即使他想隐瞒,也只能瞒一时,而无法瞒一世。总之,孔子给出识人的方法,其目的只是为了减少假人和伪君子,还社会真诚和善良。这也体现了孔子人学的实用性特征。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

孔子说:“温习故有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析”

何人能为师?能“知新”者即可为师,也就是在已有的知识中能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就可以做老师。从中可见,孔子对师的要求还是颇高的,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就可以称师。我们知道,孔子所处的时代,私学开始出现。作为私学的倡导者,为保证受教育者的培养质量,孔子相当重视师的质量。

2.12

子曰:“君子不器。”

“译”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析”

君子不是野蛮人和武人,是有文化、有知识、有德行的人。在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数量是很少的。如果这些人数极为有限的知识分子都醉心于某一专业,热衷于某一技艺,都不以天下为己任,那么,谁来治国平天下?恐怕只有武人或者野蛮人来统治。这是社会的倒退,是文明的湮灭。如果历史真的滑向那条道路,就没有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甚至这个民族本身的存在都是一个未知数。因而,孔子“君子不器”的思想是符合当时科技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实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治理。而且,在古代社会,分工还不是很精细,知识总量还比较少,知识在低水平层次上相互融通,一个人应该做到博学多识,而不只限于某个方面,古时一些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即是最佳例证。这样博学多识、通观全局的人自然能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成为德治社会需要的人才。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

子贡问怎么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把想说的做出来,然后再说。”

“析”

孔子一直强调行的重要性,即实践的重要性。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但他不希望这仅仅是理论,而是希望社会上的人能去实践它,成为人人称道的君子。试想一下,人人都是只说不做,将德行停留在嘴巴上,道德素养会有提高吗?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却一肚子男盗女娼,假道学、伪君子盛行,这样的社会就不稳固,是岌岌可危的。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是团结人。”

“析”

君子以道义团结人,以自身的德行凝聚人心,故而,在崇高人格的感召下,人与人相处是和谐的,不存在勾心斗角。这种通过道义把人团结在一起,其社会秩序是有序而稳固的。小人勾结在一起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即结党营私,并没有感召人的道义,其自身就很不稳固,更遑论组成一个稳固有序的群体了。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

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纯粹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

“析”

在孔子看来,如果一个人只是注重学习,忽视思考,那么,德行和礼仪方面基本的知识还是习得的,是可以立身处世的。在学习或实践运用中会产生些迷惑,但这至多会出现些失误和笑话,对社会危害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一个人连这些基本的知识都不学习,而纯粹在空想,这样的人就不懂得必要的礼仪,就没有一定的德行修养,就必然对社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危险就大了。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析”

“攻”,有解释为“专攻”的,整句话的意思认为学习异端邪说是有害处的。一般来说,学习异端邪说,或者说不同于孔子学说的理论,就会抛弃在孔子看来是正确的东西,应坚持的东西,如礼仪德行。这在孔子看来自然是错误的,而且放弃对自己道德的培养对社会也是有害处的。本章所采用的解释和上述这种解释有相通之处,即认为异端邪说不仅不应学习,更要对它批判,防止它流布社会,混淆视听,祸害更多的人。笔者以为,在科技和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社会变动缓慢,民众接受一个在当时社会看来正确的东西,才不会无所适从,才会安于现有秩序。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求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析”

在孔子看来,求知正确的态度应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秉着这种态度,在学习上才会有收获;否则,以不知为知之,强不知以为知,就必然妨碍知识的进一步获取,最后落得个坐井观天。更重要的是,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知态度体现了求知者老老实实的品格。这种诚实的道德品德是社会需要的。如果每个学人都诚实,那么,士林的风气将会很正,势必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如果都弄虚作假,自以为是,其风气必不正,那么,他们又如何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呢?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

子张问求官职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保留有怀疑的地方,谨慎地说出有把握的部分,就可以少犯错误;多看,有风险的事情先放一放,谨慎地去做有把握的部分,就能减少错误。说话少过错,行动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

“析”

在孔子看来,学生干禄是很正常的。因为孔子培养人不是纯粹为了知识和德行,而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统治人才。如果他培养的学生不能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恐怕他自己都会认为这是他教育的失败。因而,子张问他如何求官职,他就耐心地给他作了讲解。他讲的主要有:一,多听、多看,也即多了解情况,尽量全面地掌握事实材料,才能准确地下判断;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一个人说话办事有把握,有信心,就会让人放心、让人觉得牢靠,这样的人才会博取上级和民众的信任,才能担负起重任,把国家治理好。试想一下,一个人经常说模棱两可、让人无所适从的话,做些靠不住的事情,这样的人不要说治理国家,就是持好家都不容易。而且,这两种说话做事的后果比较一下,也大不相同。说话办事有把握的,就会减少失误和后悔,减少国家资财的浪费,减少国与国之间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而说话办事没有把握或把握不大的,就很可能不断产生失误,浪费国家资财,轻率地引发国家间的冲突,以致国家败亡。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

鲁哀公问:“怎么样才能使老百姓服从?”孔子回答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老百姓就服了;把邪曲的人提拔上来,放在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不服从。”

“析”

在德治社会,人是关键,其中用人是重要的一环。本章孔子就用人提出自己的原则意见,即举荐贤人,选用贤能。任用贤能,因其品德高洁,能力出众,故而,百姓无不敬服他,无不效仿学习。这样,贤能有令,老百姓都贯彻执行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奸邪之人高居官位,老百姓会鄙视其卑下的品德,即便被强力压制,也是心服口不服,出工不出力,结果事倍功半。这种任用贤能的思想无论在何时都不过时,在今天的法治国家也是如此。而且,制度和贤人的有机结合,会如虎添翼,使社会治理得更好,发展更快。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上尊敬、忠诚而相互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老百姓就会忠诚于你;提举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老百姓就会相互勉励。”

“析”

如何让老百姓忠诚、勤勉,安于固有的社会秩序,服从现有的统治,这是每个社会的统治者都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孔子看来,这不仅仅是老百姓单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说当政者不能一味地要求老百姓忠诚、勤勉,而自己却为所欲为,草菅人命。孔子认为,要让老百姓忠诚、勤勉,关键还在于当政者是否真正关心老百姓。当政者对老百姓的态度是庄重的,处理他们的事情是认真严肃的,老百姓就觉得当政者值得信任,事情也会处理得很公正合理,那自然就会对当政者很尊重。如果当政者以轻薄态度戏弄民众,随随便便处理民众的事务,那么,老百姓必对之厌恶。同理,一个有仁德的统治者会比无仁德的统治者有感召力,深得民众的喜欢,自然民众也会忠于他。当政者选用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比任用奸邪之人,鄙弃弱者,更能促进民众砥砺品质,向善又向上。总之,当政者要以民为本,施仁政,和老百姓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国家就会得到治理,民众自会忠诚于统治者。这种以民为本是建立在当政者道德自觉性的基础上的,与西方以选举制——一种公共规范——来联系民众,维护民众利益有明显的区别。这里我再引申发挥一下:现代社会强调外在的客观规范,并以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使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为;而古代社会则强调内在的道德修养,不注重外在的客观规范,是通过个体间形成的道德约束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孔子说:“《尚书》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它们施加于政治上。’这就是从事政治了,为什么定要做官才是从事政治呢?”

“析”

孔子竭其一生奔走列国,就是想让各国的统治者重用他,以推行他的仁政学说。但是,各国统治者对仁政不感兴趣,都没有重用他。他有强烈的从政意愿,也积极去从政,却不得志。本章中有人却问他为什么不去从政,是不了解情况,还是故意揶揄他呢?孔子的回答倒是很机智,他说从政不一定就是去做官,只要能把孝悌推广到政治上去,也是一种从政。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译”

孔子说:“人不守信用,那怎么可以?就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怎么能行走呢?”

“析”

在科技和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民众累世而居,很少迁徙,并以仁义道德立身。如果一个人不诚实守信,就会很快传遍封闭的村落社会,他就会遭到大家的唾弃、孤立,很难做人,除非痛改前非,重新获取别人的信任。可见,在一个以德主导的社会,一个人不守信用,他会付出极其沉重的道德代价。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了,但同样也需要人们诚实守信。一旦发现不诚实守信,他受到的惩罚不仅有道德方面的,更有物质方面的。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代继承夏代的礼仪制度,所删削和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继承殷代的礼仪制度,所删削和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那也许有继承周代的,即使是一百代以后,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析”

未来总是令人神往的。古往今来的人们对未来作出了种种的猜测和预测。本章讲了孔子预测未来的方法。在他看来,要想知道未来,必须先了解过去。不了解过去就无法预知未来。这是预知未来很重要的方法。通过研究过去的社会,可以发现哪些发生变化了,怎么变的,哪些没有变,在变与不变中探寻其中的原因,由此可以推测出未来的制度形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已经认识到社会是不断变化着的,也并不反对变革,这说明他不是一个守旧保守派。当然,孔子也不是一个激进主义者,他不可能全盘废弃礼制,而是主张在礼的框架内作一些调整、增删。这种改良的主张是契合他的中庸思想的。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

孔子说:“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它,这就是谄媚。遇到正义的事情却不去做,这是怯懦。”

“析”

虽然孔子主张文治和仁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阳刚和勇敢的否定。尤其是遇到正义的事时,他认为要敢于挺身而出。可见,孔子的文治社会不是一个无勇的社会、一个怯懦的社会、一个谄媚的社会、一个软骨病的社会,而是一个充满阳刚的社会、一个敢于担当的社会、一个高举正义大旗的社会。这大概与后世理解的文治有差别吧。

同类推荐
  • 大学的精神尺度

    大学的精神尺度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问题进行思考的结集,作者首先对大学应该具有的精神和理念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教授治校、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大学的社会责任等基本问题,并介绍了现代大学起源——德国大学的精神和理念,最后对中国大学的传统、精神、制度等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本书学术性、人文性较强,语言流畅,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对于当下颇受人们关注的大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 厚黑学

    厚黑学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哈佛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关键不在于它传授给学子们多少知识和智慧,而在于它教授给人非凡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和方式是能锻炼出来的。《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精选版)》精选了哈佛学生历年来最热衷的逻辑思维游戏,这些题目不仅设置巧妙,提供了快速拓宽思维广度、挖掘逻辑潜能的方法,而且绝对好玩,让你越玩越有趣!越玩越入迷!越玩越聪明!
  •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苏格拉底喜欢追究种种意见和相对真理,他把城邦居民的固有信念打碎,却不给他们新的真理。结果,雅典以他无休止的追问会妨碍城邦居民获取财富为由判处他死刑。柏拉图为此构建了理念的王国,在那里善好的理念是统治者,且无须说服城邦居民。柏拉图将统治权的概念引入政治领域,从此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在数世纪之后,孟德斯鸠认为正是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人类社会,平等和差异构成了共和政体以及君主政体的行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包括政府和法律在内的统治权,源于人类的不平等,同时也确立了人类的不平等。阿伦特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洞见将促使悠久而强大的传统终结。在阿伦特看来,热核战争将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合理的政治判断力。这种政治判断力只有在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的自由交谈中才可能诞生。因为“只有在我们彼此自由的交谈中,我们所谈论的世界才会从所有侧面总呈现出来,具备客观性和可见性”。一旦从传统的禁锢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有理由对政治重新抱有审慎的乐观与期待:政治不是对人类自由的威胁,而恰恰是人类自由的应许之地。
  • 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本书是面向理工科类院校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而专门撰写的哲学类教科书,是作者在开设“中国传统哲学”选修课近十年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八章,概要叙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发展历史,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儒、释、道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一一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就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力图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梗概和脉络全面了解和把握,并体会其中的辩证智慧和人生智慧。
  •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我的老婆是女王.A

    我的老婆是女王.A

    拒绝一个女王老婆的代价是什么,绝对会是被折磨的生不如死。秦逸就悄悄婉拒了这样一个女王未婚妻,而且还是一个武术高深的女王。更加不幸的是,秦逸还打不过这个女王老婆。秦逸的悲剧命运,就从他说再见的那个晚上开始了。仓皇逃离的秦逸,从此开始了被女王大人追杀的别样生活。和女王老婆的纠葛牵绕,在大千世界的风花雪月。科技与古武的较量,正义与邪恶的纠缠。隐藏在黑暗之中的道武佛修,刀枪烽火。古老的拳法,诡异的忍术,狂暴的火器。亚特兰蒂斯的荣耀,美国欧洲的风暴都不算什么问题。看秦逸同学如何带着自己的女王老婆,碾压一切。我有女王,我都不怕。新书期间,大家多捧场啊。收藏,推荐,点击什么的,都来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老板没那么可爱

    我的老板没那么可爱

    作为一个知名艺人工作室的经纪人助理小白,江蕊用尽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却还是遭到自家BOSS莫承熙的蔑视。就在江蕊自行离开时,莫承熙却跳出来说道:“那个实习期的水电费交一下。”江蕊瞬间震惊,每个月工资800为你跑上跑下,公司还不包吃,还是在魔都生活,哪来闲钱交。江蕊默默低下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委屈道:“老板,我现在身无分文。”莫承熙思索了会儿,瞥见远处猫笼里的那团:“这样吧,你帮我照顾小白。”“那.....那我住哪?”以往江蕊都是住公司员工宿舍,毕竟自己辞职,也没理由再住下去。“住我家,最近小白生病,防止传染,就先带它回家。”“啊?”
  • 曙光纪元

    曙光纪元

    灵气复苏,武道兴起,地球出现一个个连通异度空间的通道。无数超凡生命进入地球,神灵入侵、法则降临、怪异再现,人类开启进化纪元少年认主知识之书,推演功法,优化秘籍,第三视角,属性异能,踏上超凡之旅。
  • 恶魔总裁:溺宠娇妻暖心爱

    恶魔总裁:溺宠娇妻暖心爱

    一次暗杀不成,反到落入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之中。让她逐渐沉沦在那致命的温柔中不能自拔,待到抽身时,却发现为时已晚……宠文1v1
  • 琳御之缘

    琳御之缘

    陈莹死也想不到,自己竟然穿陌生的世界。还遇到了个性格多变的神经病!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顾寒:“怎么?还想着走啊?我告诉你,我是绝不会让你离开我的!”……
  • 崛起诸天世界

    崛起诸天世界

    诸天无尽,武道称王。陈元偶然激活诸天穿梭系统,他开始行走在无尽的诸天世界。僵尸世界,他拳术无敌,一双铁拳解救苍生。高武大唐,他建立王朝,镇压当世。阳神世界,诸天生死,六道轮回,拳术大成。白蛇世界,窥视诸神权柄,天地宝座。西游降魔,遮天蔽日,一世完美,封神洪荒.....他跨行诸天万界,直至霸凌诸天。
  • 错过之爱情

    错过之爱情

    青春是一杯陈年的酒,当我们开始去回忆时,才知其中的那份令人难忘的芬芳
  • 乖乖向前冲

    乖乖向前冲

    杨朝佟:“咳!小乖,你相信世界上有龙吗?”云小乖:“……外公,你老糊涂啦?你房间里不是放了很多吗?”杨朝佟:“……”那是模型……白兰:“其实,白宵还是很可爱的。”云小乖:“恩,确实是可怜没人爱!”白兰:“……”不用这么直接吧……骆律川:“我觉得我们以前见过,在前世!”云小乖:“我虽然不认识做医生的朋友,但我知道哪有医院。”骆律川:“……”没这么诡异吧……风落黎:“……。”云小乖:“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没事,我以前在学校是长跑冠军,你不用等我我会一直追着你的!”风落黎:“………"其余众人呐喊:“小乖乖!”谭西凡VS楚凰蓝:“向前冲!”嗯,应该是轻松温馨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