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使下属真正感觉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孙权真心爱将士
三国东吴孙权的御人术其实并无过人之处,即能关心人,团结人。这虽不新奇,却是御人的根本法。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吴起善用兵,是因得将士之心,士卒生毒疮,他用口为之吸脓血,故被“将军自吮其疽”的父子俩,都甘心为之战死。这则故事,被后人传诵,列为用兵要术。孙权深懂得这一用兵之法,故对将士很为关心,视如“骨肉”,将士也因之以死报效。周泰舍身卫护他,他对周泰的亲切抚慰,便是个典型的例子。
濡须之战,孙权被曹军围困,势甚危急。周泰得知,挺身杀入,寻见孙权。周泰在前,孙权在后,奋力冲突。突围后,不见权,泰复翻身杀入围中,又寻见孙权。周泰冒着敌人弓弩,左右遮护孙权,身被枪数十,箭透重铠,救得孙权。
如无周泰拼死相救,孙权必死无疑。孙权感周泰救护之功,设宴相慰。席上,权亲把盏,抚其背,泪流满面,说:“卿两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枪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乃孤之重臣,孤当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也。”言罢,令周泰解衣与众将视之、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
孙权如此抚慰周泰,实是树立榜样,使诸将效法,为其效忠。孙权对将士确是关怀备至,如对吕蒙的病亲自监护,对朱然的病送医送药,这都使将士深为感动。故终孙权之世,吴国上下,休戚与共,使东吴安如磐石。
善待将士,是御兵的要术,这并非每人都晓得。张飞便是个不善待将士的猛将,他醉后常鞭将士,致造成严重后果:因醉打曹豹,丢了徐州;急报兄仇,醉后鞭打末将范疆、张达,被割了脑袋。
张飞不善待将士,不得善终;孙权善侍将士,乃成大业。故御兵要御之得法,切不可等闲视之。
孙权初次见到鲁肃,交谈甚悦,来宾告退时,独留鲁肃,邀他入内室,共坐在榻上对饮,虚心请教,肃因之倾心,与之谈图天下的策略。权大为赞赏,“拔鲁肃于凡品”。鲁肃得遇明主也竭力相辅。操大军南下,吴国危急,众文士主张投降,独鲁肃坚持联刘抗操。曹操被打败,鲁肃从前线回,孙权远接,“持鞍下马”迎候,对其敬重如此。
宋太祖雪中送衣
宋太祖派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帅平定西蜀。12月,京城落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太祖在讲武殿架设了毛毡大帐,身着紫貂皮衣帽处理奏折。忽然,他若有所思地对左右侍从说:“我身穿这样温暖的好衣服,还觉得身体有些寒冷。想那些在冰天雪地里征战厮杀的战士们,是怎样的在爬冰卧雪、忍受风寒之苦啊!”说完,便脱下身上的衣服,摘下帽子,派遣一名贴身卫士,将这些衣帽立即用快马送入军中,赐给平蜀大将王全斌,并下诏书,告慰全军将士说:“衣帽虽少,不能使全军将士共得其暖,但朕的恩泽对每一个士兵都是一样的。”
全军将士听说后,一齐向东。拜,山呼万岁。王全斌更是感激不尽。这件事极大的鼓舞了西征全军将士的士气,他们在王全斌的率领下,艰苦奋战,终于平定了西蜀。
宋太祖非常注意挑选帅才,分别委派一些得力的将帅镇守边关,防备北汉、契丹、西夏的侵犯。这些守边将士的家人在京城的,皇帝都给予优厚待遇。这样一来,凡守边的诸臣将领都很富裕,使得他们有钱豢养、招募了一批甘为一死的斗士,派他们为间谍,窃取敌人的情报。每当敌人侵犯边境,宋军必定知其军情,按计设下埋伏,一举击溃敌兵。因此,大宋王朝北面边境长年平安无事,而得以腾出手来,尽全力进攻东南诸地,分别攻占了荆、湖、川、广吴、越等。
李世民尊重下属
领导给下属意想不到的嘘寒问暖,会使员工格外地兴奋,因为他们感到自己得到了领导的关爱,这种非同寻常的关爱会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使他终身难忘,从而在以后的日子更加甘心为领导所用。
唐太宗李世民统御术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部下的关心爱护和尊重。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和大臣们举行宴会,会上表演歌颂李世民功德的《七德舞》。有人说,《七德舞》应该加上皇上擒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的场面。
李世民说:“这些人也是一时英雄。现在朝臣中许多人过去都是他们的臣子,如果看到他们的屈辱之状,这些朝臣能不伤心吗!”李世民从细处着想,照顾了臣僚们的面子和情绪,可以说是对臣子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李世民都十分关心他的臣子。
贞观三年,太子李纲脚有病,不能穿鞋走路。李世民赐给他一顶便轿,令太子侍卫抬他到东宫。李世民还诏令皇太子搀扶他上殿,亲自拜见,显得对李纲非常尊重。
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跟随李世民征伐高丽,李世民令他与李勣为前锋。到渡过辽河攻克盖牟城时,遇到敌军大量涌来,李道宗就率勇士数百骑,直冲敌阵,横冲直撞。李勣趁机夹击,敌兵大败。李世民到来,大加奖赏。李道宗在战斗中伤了脚,太宗亲自为他针灸,赐他御膳。
善于对下属嘘寒问暖是李世民领导才能中的重要内容。正是这种才能的力量使李世民能够“将将”,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这也是他能够取得“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
诸葛亮不忘养息
诸葛亮北伐是有长期规划的,所以采取军队更代制度,每到一定时期,从后方调来二成新兵,换回同数老兵,既可新陈代谢,又让服兵役的人有机会回家休养。
建兴九年春二月,孔明复出师伐魏。司马懿率数万魏军迎战,恰巧遇上蜀军更代到期,10万蜀军中调换二成回乡,老兵只有8万应战,刚到的2万新兵,缺乏经验,作战实力必然大受影响。
蜀军将领非常担心,向诸葛亮建议,要把还乡的2万人也暂时留下。可孔明毕竟老谋练达,不肯失信于人,他借机施恩,坚持让该遗回的兵士按期按例一律准予还乡。
这话传开,全军将士感动,大家觉得为这样的统帅效力,死也值得。于是,原该回去的,纷纷请求,志愿留下一战;本应留下的,更加奋战。在战场上,大家奋不顾身,以一当十,把人数多过三倍的司马懿大军打得落花流水。
唐高宗龙须治病
唐高宗初被立为皇太子时,李勣为掌管东宫庶务的詹事。他是一位立有战功的人,深得唐高祖、唐太宗的信任。
唐高宗立为太子后,唐太宗对李勣说:“我儿初立为太子,需要高师辅佐,我将此任委于你,希望你不要推辞。”李勣答应了,从此尽心辅佐唐高宗。
一天,李勣患病,病情很重,太医为他诊脉之后说:“你的病需要用龙须焚烧成灰医治,否则,无药可救。”唐太宗听说后,立刻剪下自己的胡须用火燎成灰后,送给李勣,李勣服下之后马上就痊愈了。
李勣感激唐太宗的救命之恩,涕泪满面,长跪不起。唐太宗将他扶起之后说:“朕将太子托付于你,是考虑很长时间的,除了你,没有人能担得此任。你从前既然不负李密,现在也就不会有负于我。”
李勣先前是隋将李密的部下,随李密一起归于唐。唐太宗的信任,使李勣感激涕零,他咬破指头发誓,一定要忠心服侍太子。由此可见,唐太宗是一位善于用人的君王。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领大军去征伐高丽。军队在定州驻扎的时候,有一批士兵远路而来,太宗皇帝亲自来到定州的北门楼视察和慰问。其中有个士兵生了病,李世民就让人扶他来到自己面前,问他生的什么病,病情如何。接着,李世民又命令定州的医生为他治病。士兵们对太宗皇帝此举感激不尽。
战事结束以后,唐朝的大军回师驻扎在柳城。唐太宗下诏令,让军队收集战争中阵亡将士的遗骨,然后用牛、羊、猪作祭礼,为阵亡将士进行隆重的祭祀。祭祀开始,太宗皇帝亲临祭祀地,流着眼泪向死者致哀。当时,参加祭祀的人没有不痛哭的。
参加过祭祀的士兵们回到家乡后,向死者的父母说起了太宗皇帝为死去的将士做祭祀并恸哭失声的事,他们的父母都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能为他哭泣,那么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由于唐太宗体恤将士,关怀他们,所以,他们都愿意跟随他出征。而且,打仗也一个比一个勇敢,打了很多胜仗。
太宗调药
中郎将常何上书,陈述了朝廷正要研究的20余件事。太宗看了奏书,惊异他的才能,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考虑的,是我的家客马周的想法。”
太宗即日召见马周,在马周到来前,又多次派人催促,等到见了面,很投机,就授予马周监察御史的职务。
后来,马周又被捉升为中书令,得了消渴病,经年不愈。太宗亲自到翠微宫,命令臣下寻求风景优美的地方,为马周建住宅。有名的医生和皇帝的使者,探望马周络绎不绝,太宗经常命令常何把自己的御膳赐给马周食用。太宗还亲自为马周调药,并派太子慰问。
马周升官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从形式上看是偶然,从内容上看是必然。太宗重人才,知人善任,马周才华出众,这就是其必然性。
这件事还可看到太宗的统御之道,他关心下属,亲自调药,令马周感动不已,今后哪有不为皇帝尽心的道理。
记住下属的名字
对于那些人员众多的大企业来讲,此点十分重要。许多企业的领导者都不大注意记住下属的名字,他们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或者借口自己工作太忙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有个大企业的领导,普通员工去找他,都是先主动汇报姓名。可是几分钟后,这位领导就记不住员工的姓名了,等到下次再见面时,竟然又会问:“你是哪个部门的?”这样对员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是一个打击。
难道我们比罗斯福和拿破仑三世还忙吗?罗斯福总统知道一种最简单、最明显、最重要的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对方的姓名,使人感到被重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为罗斯福制造了一辆专车,当汽车被送到白宫的时候,一位机械师也去了,并被介绍给罗斯福。罗斯福只听到他的名字一次,但是当汽车公司的人离开白宫的时候,罗斯福专门去与机械师握手,叫他的名字,并谢谢他到华盛顿来。
拿破仑三世(即拿破仑的侄子)曾经自夸说,虽然他国务很忙,但他能记住每个他所见过的人的名字。这说明,能不能记住下属的姓名,与忙不忙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是否尊重自己的下属。
领导要记住下属的名字并不难,听对方介绍时,要聚精会神地听,这样容易印象深刻。另外,尽量经常与下属沟通交流,这样不但能很容易地记住员工的名字,对员工的脾气性格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实在不行的话,就备个小本子。在事后记下来,经常翻一翻,自然印象就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