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或闲聊,四川人叫“摆龙门阵”,北方人叫“侃大山”,上海人比较直截了当,叫“讲闲话”。闲着无事随便交谈,天南海北无所不及,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聊天看似漫无边际,是闲着没事无聊之时的消遣,但仔细想一想,人们一生经历的聊天还少吗?
古人说过,人不做无聊之事,怎么能消遣有涯之生?聊天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是人生的调味品,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人们在聊天中捕捉到新的信息,增长自己的见识,在聊天中得到快乐,增进相互了解,人生百态,人情冷暖,尽可以从聊天中呈现出来。所以,不要把聊天看成是可有可无的消遣,更不要把闲聊变成无聊。有头脑的人,应该化腐朽为神奇,让聊天成为一件有趣有益的事,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聊天,去了解对方也让对方了解自己,增进相互沟通,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聊天也得会聊
一位营销员到处推销产品,可被人一次次地拒绝,饱尝了冷嘲热讽。一次,一家商场的经理总算答应见见面,营销员想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正在忐忑不安时,经理出来了,操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营销员灵机一动,说:“听口音您是北京人?”经理点点头,随口问道:“您也是北京人?”这位营销员笑着答道:“不,我是南方人。但我对北京很有感情,一听到北京口音就感到非常亲切。”经理听了很高兴,就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营销员,一番闲聊后,双方由陌生变为熟悉,生意也很顺利地谈了下来。
聊天要想聊出点意思来,也要讲究一点方式方法。瞎聊谁都会,但要做到能聊、会聊,聊出一定水平的恐怕不多。“今天天气哈哈哈”是闲聊,“今天天气蛮冷的,要多穿点衣服”也是闲聊,但后一句就透着点关心和暖意,这样就聊得有意义了。要做到会聊并不难,首先要做到有心,心到才能话到;其次讲究随机应变,看人而聊;再次是把握话语的主导权,往自己能说出点道道的方向引导,否则光听别人聊,或者漫无边际地聊,就真的变成瞎聊了。聊天不仅要把自己知道的说得明白清楚,还要考虑怎样聊才能让对方产生兴趣,产生共鸣,并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讲话内容和方式。
聊天要用心
为人处世,态度决定一切。不要以为聊天只是随便说说话,如果说得不当心,照样会犯错误。反过来,如果用心一点,聊天还可以聊出金子来,不是有一些科学家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问题时,出门找人随便闲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句话触发灵感,一下子解决问题了吗?所以聊天也要用心,要有诚恳的态度。退一万步说,哪怕你对聊天的对象印象不怎么样,哪怕你心里很厌烦,也要装出很用心的样子,和颜悦色地与其闲聊,听的时候表情要专注,眼睛不要往两边看;说的时候要诚恳,不要话里有话,更不要暗藏陷阱,让人尴尬。
有时候,聊天也要敏锐知趣一些,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对自己说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知之甚少,就应该适可而止。如果对方明显表示出反感时,你还在那里滔滔不绝地乱聊,表明你没有用心,后果就会很严重,起码对方会对你产生不良的印象。
用聊天开路
聊天是打开交谈之门的钥匙。如果想让别人了解你,光靠一本正经的介绍,就显得过于酷了,这时候,用聊天的方法,在轻松随意中让别人了解你的为人,更容易消除距离感。或者你想了解一个人,用聊天的方法,对方容易消除戒备,在不经意间就会暴露出正规场合中不易显露出的一面,你就可以真正地了解他的为人。
有时候,正式的交谈之前,往往用聊天作为开场白,聊到气氛融洽了,谈话也就自然地展开了。像上面那个营销员的聊天,就起到了融洽双方关系的作用。在聊天时,注意了解对方的兴趣和特点,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就能够把谈话深入下去。
带上目的性
一位经理听说最近一些属下人心浮动,在酝酿跳槽,他并没有马上去劝阻游说,而是不动声色,装作没事一样。一天大家很随便地坐在一起聊天,经理就有意无意地聊起在报上看到的一则新闻,十几个白领从一家化妆品公司集体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待遇什么的都谈好了,就差签合同了。可没过几天,就被新老板炒了鱿鱼,理由是这事他不知道。白领们傻眼了,新的工作黄了,原先的工作也没有了,最后也只能拿点补偿走人。未了,经理说了一句:“任何事都是有得有失的,如果做事不考虑周全,轻信别人,那就得不偿失了,你们说是不是?”白领们面面相觑,有的悄悄地打消了跳槽的念头。
聊天常常是轻松随意的,我们大可利用这种形式,有意识地把一些平时不易说的话或比较敏感的话说出来,既不让人难堪又起到交流沟通的作用。对有些话题,如果一本正经地去说,反而不合适,对方不太容易接受,有时还会火上浇油。而在气氛相对比较宽松的闲聊环境中,对方的戒备心和抵触情绪容易得到消解,你说的话就容易被人接受。
让聊天变得有趣
聊天毕竟是一种消遣,更多的时候心情是放松的,话语是轻松的,所以大可不必严肃紧张,要紧的是让轻松的聊天变得有趣愉快,一方面可以显示你的见多识广,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示你的口才和魅力。如对热点话题的闲聊,聊完之后加上一两句评论,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或者用幽默的语言来表示一下,效果可能就会不同一般。
亮点:借题发挥即借助论敌提供的话题进行还击,扭转局势,实现自己的辩论意图,“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