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找借口拖延成交时间可不是一件小事,必要时给他点“压力”,让他知道“物资的紧缺”,进而放弃拖延战术,迅速与你成交。
5.1 别让客户的拖延战术威胁到你
经常听到销售行业的一些朋友抱怨:这个客户怎么这样啊,所有条件都谈好了,可是却迟迟不签约,一直拖着,真叫人难受!想必做销售的人都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吧,那么面对这样的客户,你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一家商店销售一种仿古瓷的瓷瓶,花色多,样式也多,售价都是500元。很多客人都喜欢这家的瓷器,多次问价,多次还价,可最后还是未能成交。这让店主感到很尴尬。
于是,店主跟朋友讲了这个不好的经历,后来朋友告诉他:“你把店中的货柜改装一下,每层做个设计,就摆放1~3个瓷器,每个货柜的层数不超过5层,整个店中陈列的瓷器不超过100个,尤其是组合出售的瓷器,你就摆放一个,并且将标价抬高10倍,你回去试试。”
反正店中的生意也不景气,店主就想试试朋友的方法。店中的瓷器摆放只有45个,标价上涨了5倍。而且店主在组合销售的瓷器旁边写着:其他配套瓷器缺货,需交定金订货。
后来进店的客户,看到店中的陈设和相关信息,纷纷交款或者预定,让店中的生意一下子起死回生了。
后来店主便问了一些面熟的顾客:“之前过来,怎么不选啊?那会儿产品花样还多呢。”顾客却说道:“那会儿你这里的产品就是常规品,又多又杂,价格还不贵,也不知道瓷器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会儿就不一样了,你这里卖的都是精品、特制品,自然我就愿意买了。”
其实,店主自己知道,现在陈设的不过就是当时常规品中的几件而已,哪有什么精品呢!
就这样,同样的一件商品,因为被换上了“稀缺品”的身份,原来拖拖拉拉的客户也开始迅速做成交决定了。足见,“稀缺性”产品正是治疗客户拖延战术的一剂良药。
其实使用拖延战术,客户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缩减购买成本,增加自己的利润空间。确实,有时候稍稍拖延几天,客户就可能找到价格更合适的卖家与自己合作,或者原来欲合作的厂家,主动再次降价成交。站在客户的角度,确实有不小的收获。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对我们销售人员而言,这很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为了拖延销售人员,客户们采取的拖延策略可谓是花样百出,形态各异。下面是几种比较常见的故意拖延行为的表现。
1)客户向你“诉苦”,没有精力考虑这件事。
2)客户以出差为由,延迟签约。
3)客户暂时放弃了采购计划。
5.2 稀缺性心理:自古都是物以稀为贵
社会心理学家沃其尔曾经做过一个“限定曲奇饼干”实验来检验稀缺性原理的存在。
首先,受试者被分成两个小组,他给每个小组都分发了一只装有相同味道的曲奇饼干的瓶子,所不同的只是数量。第一组拿到的瓶子里都装有10块饼干,而第二组的瓶子里只有2块饼干。
然后,研究人员请受试者从自己小组的瓶子里取一块饼干尝尝,并评价饼干的美味度。
结果发现,第一组的受试者认为饼干好吃的比例远远大于第二组。
后来这种心理被广泛应用到了销售工作中。很多销售人员借助消费者的稀缺性心理,对其展开销售攻势,并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拿一个经典的销售故事来说吧。
1970年,国内有一本被查禁的书——《第二次握手》,它曾一度引发热潮。当时,这本书虽然是手抄本,但很多平时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也都狂热地借阅和传抄。
1979年,这本书正式出版,虽然打着“感动过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的广告,两三年内发行量达430万册,但是人们对它却再也没有当年的热情。
同样一本书,之所以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销售结果,这与消费者的“稀缺性心理”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年以查禁书身份呈现在读者面前,它是一种稀缺性的书籍,而9年后,当它再次出现在读者的视线中时,已经变成了一种普及性的产品,对读者的吸引力自然就减弱了很多。
由此可见,利用稀缺性的吸引力,确实能给销售工作带来不小的收获。所以,逐渐地,销售人员将这种策略运用得更广泛了。很多时候在面对故意拖延成交时间的客户,销售人员也会采取这种方式,让原本的常规品瞬间变成了“稀有品”,最后逼得客户主动找上门,要求赶紧签约,来为自己囤积货源。
销售工作中的稀缺性心理:
1.越稀缺的产品,吸引力就越强。
2.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客户对它的占有欲就会越强。
3.越稀缺的产品,身价自然就越高。
5.3 制造物资紧缺假象,让客户快速做决定
客户都有一种心理倾向: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打破头皮去争抢。“送上门的仙桃不要,却把抢来的烂杏当宝”说的就是这种心理效应。
很多时候,销售人员明明握着“仙桃”产品,却遭到客户的无限期拖延,迟迟不予成交,对此,销售人员不妨改变一下策略,让我们的“仙桃”变得珍贵,显得短缺,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反而可能会快销出去。你不妨试试看。
5.3.1 传播产品的稀缺性消息
产品的稀缺与否,重在客户方面,所以,销售人员首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编纂出一个产品稀缺的小道消息,并传到客户耳边,让其自乱心神。
一般这种稀缺性的消息,通常以行业的政策变化、原材料成本上涨、生产商的流动资金链断裂等为产品稀缺的导火索。
另外,要想让客户感到你的产品真的是稀缺产品,这个传达消息的人就需具备可靠性,一般会选择客户的同行朋友或者客户敬仰的人,而不是销售人员自己去说。
5.3.2 定期收集客户的反应
要想这种稀缺性销售效果更好,你就要定期对客户的反应进行汇总分析,然后在过程中适当改变一些说辞或者提供更多的证明信息,让客户更加确信你的产品的稀缺性,这样成交的主动权就会回到你的手里。
5.3.3 营造稀缺性假象
为了让产品稀缺的身份更加真实,你不妨做一些假象,比如,询价的时候,告诉对方现无存货,订货需要一个月后;或者对销售数量进行限制,不同等级的客户享受的提货数量存在差距等。让合作过的老客户或者现在的新客户认识到产品的稀缺性,让他们放弃拖延战术,迅速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