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尽,完全。
兴师:举兵。
总:聚集,集中。众庶:众人,民众。
与:操,持。
中流:指渡到河的中央。
流为乌:不断变化,最后现出乌的形象。流,往来不定或运转不停。
魄: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云:语气词。
女(rǔ):同“汝”,你,你们。
滋甚:越来越厉害。
比干:纣王的叔父,官少师,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囚箕子:箕子为当时贵族,纣王的诸父,官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东北)。比干被剖心以后,箕子假装颠狂为奴,纣又囚之。
“不可以”句:《会注考证》引梁玉绳曰:“《后书·袁术传》引史云‘殷有重罚,不可不伐’。”译文据此删“毕”字。
戎车:战车。乘(射nɡ):古代一车四匹马为一乘。这里可译为辆。
虎贲(bēn):勇士。
甲士:披甲之士。
咸:皆,都。
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懈的样子。
《太誓》:古文《尚书》篇名,作《泰誓》。
乃:竟,竟然。
三正:旧说指天、地、人或曰夏、商、周之正统。
离逷:疏远。逷,同“逖”,远。王父母弟:同祖亲族。
淫声:指淫秽的音乐。
用:以,以致,从而。正声:雅正的音乐。
怡说(yuè):使高兴。
维:句首语气词,可不译。共:通“恭”。
勉:努力。夫子:对将士的尊称。
再:两次,第二次。
二月:这是用周历,殷历为正月。昧爽:天将亮未亮之时。
杖:持,拿着。黄钺:黄铜制的大斧。
秉:持,把。旄:用旄牛尾放在旗杆上作装饰的旗。
麾:挥动,指挥。
远矣:这是慰劳的话。西土之人:指从西方来的将士。
有国冢君:称同来伐纣的诸侯。有国,《尚书·牧誓》作“友邦”。冢君,大君,等于说首领。
庸:在今湖北房县。蜀:在今四川成都一带。羌:西戎部落,在今甘肃境内。髳:西戎部落,在今四川东部。徽:在今陕西郿县。郿:在今湖北西部。彭:在今四川彭宣县。濮:在今湖南沅陵县。以上8国都是当时属于武王的部落。
称:举。
比:并列,紧靠。这里是排列整齐的意思。
其:语气词,表示将要的意思。
牝鸡:雌鸡。晨:司晨,报晓。
惟家之索:意思是只能使家破败。惟,同“唯”,只。索,尽,这里有破败、毁败的意思。
维妇人之言是用:只听妇人的话。
肆祀:指对祖先的祭祀。答:答理,过问。
昬弃:弃去。昬,通“泯”,蔑。
多罪逋(bū)逃:指罪恶多端的逃犯。逋逃,逃亡。是崇是长:等于说“崇是长是”,抬高这些人,重视这些人。崇,高,这里是使高、抬高的意思。长,以为长,即重视的意思。
是信是使:等于说“信是使是”,相信这些人,使用这些人。
俾:使。
奸轨:犯法作乱。
齐:指整顿队伍,使阵列整齐。
伐:击刺。
尚:表示命令或希望。桓桓:威武的样子。
离(chī):同“螭”,传说中一种似龙的动物。
御:抵挡,阻止。克奔:指能来奔投降者。
役:助。西土:指周及伐纣各诸侯。
已:止,完毕。
陈师:摆开阵势。
距:同“拒”,抵抗。
致师:挑战。
大卒:古代军队编制。驰:驱赶车马向前冲。
亟:急,速。
倒兵:调转兵器攻击自己一方,即倒戈。
开:引导。
畔:通“叛”,背叛。
反:同“返”。鹿台:又称南单之台。故址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殷纣王所筑。
蒙:包,裹。衣:穿(衣)。殊玉:大约是指极少见的美玉。
燔(fán):焚烧。
揖:拱手为礼。
商国:商之国都。
百姓:百官。在战国以前,百姓是贵族的总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一般平民没有姓。
告语(欲):告诉,对……宣告。
休:吉庆,美善。
轻剑:轻吕,剑名。
县(xuán):同“悬”,悬挂。
嬖:宠爱。
经:缢死,上吊。
玄钺:黑色的大斧。
复军:返回军中。
社:祭祀土神的地方。
荷(hè):担负。罕旗:有九条飘带的旗帜。
陈:陈列。常车:仪仗车。因车上插着画有日、月图象的太常旗,所以叫常车。
毕公:梁玉绳以为是“召公”之误。
明水:指明月夜里的露水。
布:铺设。兹:草席。
赞:奉献。采:币帛,丝织品。
策祝:意思是读策书祝文。
殄废:灭绝。
神祇(qí):泛指神鬼。祇,地神。
暴:欺凌。
膺:受,接受。更:换,改变。大命:指上天降下的命令。
革:革除,废除。
译文
武王登位后,太公望做了太师,周公旦做了辅相,还有召公、毕公等人辅佐帮助,以文王为榜样,承继文王的事业。
武王受命的第九年,在毕地祭祀文王。然后往东方去检阅军队,到达盟津。制作了文王的牌位,用车载着,供在中军帐中。武王自称太子发,宣称是奉文王之命前去讨伐,不敢自己擅自作主。他向司马、司徒、司空等受王命执符节的官员宣告:“大家都要严肃恭敬,要诚实啊!我本是无知之人,只因先祖有德行,我承受了先人的功业。现在已制定了各种赏罚制度,来确保完成祖先的功业。”于是发兵。师尚父向全军发布命令说:“集合你们的兵众,把好船桨,落后的一律斩杀。”武王乘船渡河,船走到河中央,有一条白鱼跳进武王的船中,武王俯身抓起来用它祭天了。渡过河之后,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到武王住的房子上,转动不停,最后变成一只乌鸦,赤红的颜色,发出魄魄的鸣声。这时候,诸侯们虽然未曾约定,却都会集到盟津,共有800多个。诸侯都说:“纣可以讨伐了!”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现在还不可以。”于是率领军队回去了。
过了两年,武王听说纣王昏庸暴虐更加严重,杀了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着乐器逃奔到周国来了。于是武王向全体诸侯宣告说:“殷王罪恶深重,不可以不讨伐了!”于是遵循文王的遗旨,率领战车300辆,勇士3000人,披甲战士4.5万人,东进伐纣。第十一年十二月戊午日,军队全部渡过盟津,诸侯都来会合。武王说:“要奋发努力,不能懈怠!”武王作了《太誓》,向全体官兵宣告:“如今殷王纣竟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毁坏天、地、人的正道,疏远他的亲族弟兄,又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淫荡之声,扰乱雅正的音乐,去讨女人的欢心。所以,现在我要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不能再有第三次!”
二月甲子日的黎明,武王一早就来到商郊牧野,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黄色大斧,右手拿着有旄牛尾作装饰的白色旗帜,用来指挥。说:“辛苦了,西方来的将士们!”武王说:“喂!我的友邦的国君们,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各位卿大夫们,千夫长、百夫长各位将领们,还有庸人、蜀人、羌人、人、徽人、郿人、彭人、濮人,高举你们的戈,排齐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让我们来发誓!”武王说:“古人有句老话:‘母鸡不报晓。母鸡报晓,就会使家毁败。’如今殷王纣只听妇人之言,废弃祭祀祖先的事不加过问,放弃国家大政,抛开亲族兄弟不予任用,却纠合四方罪恶多端的逃犯,抬高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使用他们,让他们欺压百姓,在商国为非作歹。现在我姬发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今天我们作战,每前进六步七步,就停下来齐整队伍,大家一定要努力呀!刺击过四五次、六七次,就停下来齐整队伍,努力吧,各位将士!希望大家威风勇武,像猛虎,像熊罴,像豺狼,像蛟龙。在商都郊外,不要阻止前来投降的殷纣士兵,要让他们帮助我们西方诸侯,一定要努力呀,各位将士!你们谁要是不努力,你们自身就将遭杀戮!”誓师完毕,前来会合的诸侯军队,共有战车4000辆,在牧野摆开了阵势。
纣王听说武王攻来了,也发兵70万来抵抗武王。武王派师尚父率领百名勇士前去挑战,然后率领拥有战车350辆、士卒26250人、勇士3000人的大部队急驱冲进殷纣的军队。纣的军队人数虽多,却都没有打仗的心思,心里盼着武王赶快攻进来。他们都调转兵器攻击殷纣的军队,给武王做了先导。武王急驱战车冲进来,纣的士兵全部崩溃,背叛了殷纣。殷纣败逃,返回城中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投火自焚而死。武王手持太白旗指挥诸侯,诸侯都向他行拜礼,武王也作揖还礼,诸侯全都跟着武王。武王进入商都朝歌,商都的百姓都在郊外等待着武王。于是武王命令群臣向商都百姓宣告说:“上天赐福给你们!”商都人全都拜谢,叩头至地,武王也向他们回拜行礼。于是进入城中,找到纣自焚的地方。武王亲自发箭射纣的尸体,射了3箭然后走下战车,又用轻吕宝剑刺击纣尸,用黄色大斧斩下了纣的头,悬挂在大白旗上。然后又到纣的两个宠妃那里,两个宠妃都上吊自杀了。武王又向她们射了3箭,用剑刺击,用黑色的大斧斩下了她们的头,悬挂在小白旗上。武王做完这些才出城返回军营。
第二天,清除道路,修治祭祀土地的社坛和商纣的宫室。开始动工时,100名壮汉扛着有几条飘带的罕旗在前面开道。武王的弟弟叔振铎护卫并摆开了插着太常旗的仪仗车,周公旦手持大斧,毕公手持小斧,待卫在武王两旁。散宜生、太颠、闳夭都手持宝剑护卫着武王。进了城,武王站在社坛南大部队的左边,群臣都跟在身后。毛叔郑捧着明月夜取的露水,卫康叔封铺好了公明草编的席子,召公奭献上了彩帛,师尚父牵来了供祭祀用的牲畜。尹佚朗读祝文祝祷说:“殷的末代子孙季纣,完全败坏了先王的明德,侮蔑鬼神,不进行祭祀,欺凌商邑的百姓,他罪恶昭彰,被天皇上帝知道了。”于是武王拜了两拜,叩头至地,说:“承受上天之命,革除殷朝政权,接受上天圣明的旨命。”武王又拜了两拜,叩头至地,然后退出。
绝妙佳句
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原文
始皇即位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①之身,兴兵诛暴乱,赖②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③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④,其外侯服夷服⑤,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⑥议曰:‘古有天皇⑦,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⑧上尊号,王为‘泰皇’。命⑨为‘制’,令⑩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锺鼓,以充入之。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于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