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尚书》原称《书》,又称《书经》,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成书于春秋时期,编订者是孔子。是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记录了从氏族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到春秋前期,约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史料,是研究上古夏商周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
原文
尧典
曰若稽古①帝尧,曰放勋,钦②、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③,光被四表④,格⑤于上下。克明俊德⑥,以亲九族⑦。九族既睦,平章百姓⑧。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⑨。
乃命羲和⑩,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龚朕位?”
岳曰:“否德添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
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帝曰:“钦哉!”
《尚书·虞书·尧典》
注释
①曰若:用作追述往事开头的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稽:考察。古:这里指古时传说。
②钦:恭谨严肃。
③允:诚实。恭:恭谨。克:能够。让:让贤。
④被:覆盖。四表:四方极远的地方。
⑤格:到达。
⑥俊德:指德才兼备的人。
⑦九族:指同族的人。
⑧平:辨别。章:使明显。百姓:百官族姓。
⑨黎民:民众。于:随着。雍:和睦。
⑩羲和:羲氏与和氏,相传是世代掌管天地四时的官重黎氏的后代。
若:顺从。昊:广大。
历:推算岁时。象:观察天象。
人时:民时。
宅:居住。嵎(yú)夷:地名,在东方。
旸(yánɡ)谷:传说中日出的地方。
寅:恭敬。宾:迎接。
平秩:辨别测定。作:兴起,开始。
日中:指春分。春分这天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叫日中。
星鸟:星名,指南方朱雀七宿。朱雀是鸟名,所以叫星鸟。
殷:确定。仲:每个季度中的第二个月。
厥:其。析:分散开来。
孳(zī)尾:生育繁殖。
交:地名,指交趾。
平秩南讹:指导日之事。讹,化也。
致:到来。
日永:指夏至。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因此叫日永。
星火:指火星。夏至这天黄昏,火星出现在南方。
因:意思是居住在高地。
希革:意思是鸟兽皮毛稀疏。
饯:送行。纳日:落日。
西成:太阳在西边落下的时刻。
宵中:指秋分。秋分这天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叫宵中。
星虚:星名,指虚星,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
夷:平。这里指回到平地居住。
毛毨(xiǎn):生长新羽毛。
朔方:北方。
平在朔易:指送日之事。在,观察。易,变化,这里指运行。
日短:指冬至。冬至这天白天最短,所以叫日短。
星昴(mǎo):星名,指昴星,为西方白虎七宿之一。
隩(ào):意思是室内(避寒)。
(rǒnɡ)毛:鸟兽细软的毛。
期(激):一周年。有:又。
以闰月定四时:古代一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共计354天,比一年的实际天数少11天又1/4天。三年累计超过了1个月,所以安排闰月来补足,使四时不错乱。
允:用,以。厘:治,规定。百工:百官。
庶:众,多。熙:兴起,兴盛。
庸命:顺应天命。
龚:用作“践”,意思是履行,这里指接替帝位。
否(pǐ):鄙陋。添:辱,意思是不配。
明明:明察贤明的人。扬:选拔,举荐。侧陋:隐伏卑微的人。
师:众人,大家。锡:赐,这里指提出意见。
鳏:困苦的人。
俞:是的,就这样。
瞽:瞎子,这里指舜的父亲乐官瞽瞍。
烝烝:形容孝德美厚。(yì):治理。
奸:邪恶。
女:嫁女。时:是,这个人,这里指舜。
刑:法度,法则。二女:指尧的女儿娥皇和女英。
厘:命令。妫(ɡuī):水名。汭(ruì):河流弯曲的地方。
嫔:嫁给别人作妻子。
译文
考察古代传说的帝尧,名为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温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面八方,以至于天和地。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团结一致。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协调诸侯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于是,尧命令羲氏与和氏,恭敬严肃地遵循上天的规律,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来制定历法,教导人民按照时令从事生产活动。尧又命令羲仲居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观察太阳东升的时刻。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鸟星出现在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时节。这时民众散布在田野上耕作,鸟兽开始生育繁殖。尧再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观察太阳向南运行的情况,恭敬地迎接太阳南来。根据白天最长,黄昏时火星出现在南方的天象,来确定仲夏时节。这时民众居住在高处,鸟兽羽毛稀疏。尧又命令和仲住在西边的昧谷,恭敬地为太阳送行,观察太阳西落的情况。根据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虚星出现在南方的天象,来确定仲秋时节。这时候人们回到平原居住,鸟兽的羽毛重新生长。尧还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观察太阳向北运行的情况。根据白天时间最短,黄昏时昴星出现在南方,来确定仲冬时节。这时人们住在室内避寒,鸟兽长出了细软的毛。尧帝说:“唉!你们羲氏与和氏啊,一周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增加闰月的办法来确定春夏秋冬四时,这就成为一年。以此来规定各种事情就都会兴盛起来。”
……
尧帝说:“唉!四方的部落首领!我在位任职七十年,你们中有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
四方部落首领说:“我们的德行鄙陋,不配登上帝位。”
尧帝说:“可以考察贵戚中贤明的人,也可以推举地位低微的贤人。”
大家向尧推荐说:“民间有个处境困苦的人,名叫虞舜。”
尧帝说:“是啊,我听说过。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四方部落首领回答说:“他是乐官瞽瞍的儿子。他的父亲心术不正,母亲善于说谎,他的弟弟象十分傲慢,但舜能与他们和睦相处。他用自己的孝行美德感化他们,使他们改过自新,不走邪路。”
尧帝说:“那我就考验考验他吧!把我的两个女儿嫁给他,通过两个女儿考察他的德行。”于是,尧命令两个女儿到妫河的弯曲处,在那里嫁给了舜。
尧帝说:“恭谨地处理政事吧!”
绝妙佳句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原文
皋陶论政
曰若稽古。皋陶①曰:“允迪②厥德,谟明弼③谐。”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④!慎厥身,修思永⑤。敦叙⑥九族,庶明励翼⑦,迩可远在兹。”
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⑧,在安民。”
禹曰:“吁!咸若时⑨,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⑩,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