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水源头行
原以为探寻一条河流的源头是很容易的事,但打开地图就犯了难——澧水有三个源头:一条起源于桑植县五道水镇,流经巴茅溪、沙塔坪、凉水口、桥自湾等乡镇,称为澧水北源;一条起源于该县河口乡,流经岩屋口、陈家河、两河口、打鼓泉等乡镇,称澧水中源;一条发源于与桑植县交界的永顺县,在桑植县的廖家村注入澧水,称为澧水南源。
但习惯上,桑植人还是把发源于五道水境内的澧水北源当作源头,因为此支流比其它两条稍长,水量亦更大。于是,我们便驱车来到距桑植县城70多公里的五道水,开始了澧水源头行,在一位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五道水镇的岔角溪村,沿着一条峡谷步行上溯几公里,到了一外名叫“大泉”的地方。
大泉其实就是一股从岩缝中流出的碗口粗的泉水,泉眼周围树木葱茏,遮天蔽日。掬一捧泉水尝一尝,只觉得清甜可口,神清气爽。只是大泉算不得唯一的源头,除大泉外,还有干泉、七眼泉等。限于时间,我们不能一一造访。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澧水源头河里生长着一种“洋鱼”,小者一、二两,大者可达四、五斤,味道鲜美无比,来五道水的外地人,少不了要品尝品尝。承蒙陪同我们的主人盛情厚意,我们在公路旁边的一家餐馆饱餐了一顿洋鱼,果然名不虚传。其肉细腻、白嫩,其汤清香可口。
发源了澧水的五道水镇山奇水秀,物产丰富。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平山原始次生林区,被中外植物学家称为亚热带的“绿色宝库”,生长着诸如银杏、水杉、珙桐等中国独有的珍稀植物,还有栖息着娃娃鱼、黑熊、猕猴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除此之外,五道水镇还盛产“两叶两材”,两叶即茶叶和辽竹叶,两材即木材和药材。解放前,五道水因为偏僻闭塞,地形险恶,成为土匪盘踞出没的地方。解放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几十年来仍然没有摆脱贫穷,部分老百姓至今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本世纪八十年代,改革春风吹遍山乡,五道水镇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1992年通往湖北鹤峰的五三公路修通后,加快了五道水镇的发展。低矮的木房、狭小脏乱的小巷道已荡然无存。一幢幢窗明几净的漂亮楼房拔地而起,河对面的学校也由破败的木楼变成了四层的砖瓦楼房,河上还架起了一座木桥,学生上课再也不用趟水而行。镇干部告诉记者,五道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90年代初的100多元,上升到去年的近800元,虽然和全县、全市比还算落后,但和过去比,算得上是飞跃了。如今,这里的农民开餐馆、跑运输、贩卖土特产,许多人发了财。仅去年一年,镇上便一下子新修了20多栋房屋。
作为澧水源头,我们自然十分关注这里的环保问题。镇党委书记陈国清的一席话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今年我们采取了几条过硬的措施抓环境保护:一是赋予镇城建办管理职权,结束了环境保护无人管的历史;二是强性拆除了三处制污摊点,并在集镇区设立12个垃圾点,由清洁员将垃圾运往指定地点处理,严禁倒入河中;三是强制8户沿河居民建造化粪池,杜绝人畜粪便直接泄入河内。同时,启动共青林建设工程,沿何植树5400株。通过我们的努力,五道水一定会青山常在,绿水常清,永远美丽!”
殊途同归小康路
“一只甲鱼一头牛,一只牛蛙一桶油”,特种养殖向我们展示了它广阔的市场前景。张家界市是旅游地区,也是老少边穷地区,农民靠什么致富?发展特种养殖是一条重要路径。几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张家界市的特种养殖正从星星之火变为燎原之势。
忽暗忽明的星星之火
1986年,当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乡八家河村村民全月南率先摸索特种养殖——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建起0.1亩甲鱼池时,他没有想到,一条闪光的致富之路由此铺开,他成了全市最先尝试“吃螃蟹”的人之一。然而,“希望之路”并不平坦,全月南投放的40公斤甲鱼当年全部死亡,损失4000多元。慈利县江垭镇村民李先胜,1990年尝试养甲鱼108只,也宣告失败。面对着怨声,他们没有气馁。全月南打起背包去长沙、汉寿等地拜师学艺,1992年东山再起,在王家坪乡政府旁租用2亩多稻田,投资3万元,再一次办起了甲鱼养殖场,当年养殖成功,收回投资1.5万元。1993年他将规模扩大到6.4亩,多方集资、贷款13万元,预计年底可收回投资6.5万元。江垭的李先胜也在汉寿水产研究所和慈利县畜牧水产局的技术指导下,1991年重新养鳖成功,当年获利一万元。全月南和李先胜的尝试,给张家界市发展特种养殖探索出了一条致富希望之路。
催化效应
星星之火,需要燎原。张家界市从1988年筹建以来,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时时都在寻觅着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他们深入基层,考察了解,分析研究,逐步看到了发展特种养殖在全市所具有的广阔前景。在去年十二月召开的市人代会上,市委副书记吴松盛提出了在全市大力发展特种养殖的建议,市委书记肖征龙号召全市1993年要发展特种养殖水产养殖5万亩。今年2月份,吴松盛在市报撰文刊登“发展特种养殖市场广阔大有可为”的文章,不久,这篇文章又被《湖南日报》转载,在农村引起热烈反响。在9月7日至10日举办的“全市特种养殖培训班”上,市委副书记吴松盛、市委常委贾光富、副市长严高明均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在张家界市发展特种养殖的意义及趋势。吴松盛同志指出,在全市发展特种养殖业有四个优势:一是旅游市场优势。张家界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世界一流的旅游资源,旅游经济的发展对食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新、奇、特的动物食品不仅能满足游客吃的口味,同时具有极高观赏价值迎合了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心理,因而倍受游客的青睐。二是自然条件优势。张家界市全年平均气温16.5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山区地形复杂、差别大,地理、气候条件适合于特种动物的生存和驯化。目前保存较好的脊椎动物就有116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中外有名的娃娃鱼更是全市难得的特产。所有这些都为特种养殖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劳力资源优势。张家界市人均耕地只有0.92亩,有过剩劳力30多万,这是一大珍贵的资源。发展特种养殖能够大量吸收过剩劳力,使劳动力向高效益,高收入的生产方向转化。四是全市广大农村只有传统的常规养殖经验,而特种养殖在技术上只是略高于常规养殖,具有投人小、风险低、效益高、周转快的特点,便于农民掌握接受、普及推广。
据有关部门统计,张家界市的特种养殖从几年前的星星点点已发展到去年的47户,今年更是猛增到510户,其势头方兴未艾。慈利县零溪乡青年农民黄顺国,1991开始养殖美国王鸽,到年底出售收入5万元,今年他进一步扩大规模,养鸽1000对,年底预计可收入10万元。特种养殖的发展正朝着由点到面、由单一向多样化、由个体向规模化方向迈进。桑植县陈家河镇出现了牛蛙养殖村。专业户由1991年的1户发展到1993年的84户,占全村的总户数的一半以上,预计年收入可达100万元。永定区官黎坪办事处村民熊大义,长期摸索驯化、饲养野生动物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他投资12万元,租用武陵大学生物研究所地盘,建起了占地51亩,1300平方米的野生动物繁殖基地。现已养殖果子狸40只,蛇类2千余条,七彩山鸡50只,取得了可观的科研价值和经济效益。
喜人的远景
发展特种养殖,已为人们所认识。如何因势利导,有关部门已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1994年力争达到一万户。按每户创收1万元计算,可新增产值1亿元。如何将这台戏推向高潮,使特种养殖尽快走进千家万户,遍地开花?在9月上旬的培训班上,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畜牧水产站、市民族侨务局等几大家组织者同参加培训班的100多位学员已形成共识:当前要搞好宣传发动,典型引路,使广大群众知晓特种养殖,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符合张家界市市情,从事特种养殖大有奔头。同时要完善服务体系,在种苗、技术、饲料、防疫治病、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为此,市科技部门已在永定区天门山乡办起了珍禽鱼类示范场;市水产渔政站在市郊大庸桥办起了牛蛙示范场;市科技局正筹划成立特种养殖总公司,以发挥起“龙头”作用,带动全市特种养殖正规有序地发展。
一条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就在脚下,有待我们去铺开!
猫儿塔人的造田壮举
编者按:一个人均不足两分田、一亩岩壳坡地的穷山村能不能脱贫奔小康?能!湖南省桑植县官地坪镇白竹溪村猫儿塔组的农民作出了响亮的回答。这个小组的27户人家,117口人,12年来用钢钎和铁锤向贫困宣战,硬是在一片乱石嶙峋的岩壳里造出了80多亩旱涝保收的良田,使粮食产量翻了几番,谱写了一曲当代新愚公的壮歌。
猫儿塔地处桑植县官地坪镇白竹溪村亮儿界山垭口,它在湖南省的地图上,只有针尖那么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山旮旯,现在却使人刮目相看:从1992年以来,猫儿塔人凭借一双勤劳的双手,炸岩造田,写下了敢向岩壳要小康的灿烂篇章。前不久,当记者慕名来到猫儿塔时,见到的是一派激动人心的壮观景象:在方圆几公里的地盘上,到处是开山炸石造梯田的工地,到处摆下愚公移山改天换地的战场……
猫儿塔境内怪石嶙峋,顽石嵯峨,“出门走三步,步步是岩石”,全组27户,117人,人均只有离家3公里远的山荫冷浸田0.19亩,挂坡岩壳地0.9亩。恶劣的自然条件制造了猫儿塔人的长期贫困,到1992年人均口粮不足1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满300元。
猫儿塔人也力图摆脱贫困,但小生产者的心态,守旧的习惯势力,束缚了他们的思想,遮住了他们的眼光,捆住了他们的手脚,一直沿袭着刀砍火种的耕作方式。1991年,桑植县政府下达了退耕还林、禁止“砍火畲”的死命令,猫儿塔人被逼上了梁山。出路在何方?猫儿塔人想到了炸石造田。共产党员、组长向绪毫1992年冬带头在自家的责任地里造田,他投工200多个,耗费雷管300发,在一半是乱岩壳的责任地里改出了0.4亩水田,取名“300发”。1993年春,栽下绿茵的秧苗,就收稻谷250公斤,向绪毫高兴得晚上梦呓连连:“一麻袋谷怕不止100斤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向绪毫的带引下,曾跟随贺龙闹事的童子队队员向化吉、杨羽生等老人前呼后应,也在自己的责任地里干起来。一场大规模的炸石造田战斗由此打响,炸石造田的炮声从1993年到现在从未间断,全组男女老幼,上到70多岁的白发老人,下至10来岁天真烂漫的稚童,都成了向贫穷宣战大军中的一员。
5年来,猫儿塔人凭着冲天的干劲和顽强的毅力,手里攒,嘴里抠,筹资2.7万元,投工2万多个、搬动土石方3万多方,在乱石密布的岩壳地里造出了88亩旱涝保收的良田。猫儿塔人造田的艰难,是常人难以想像的。首先要将石头缝里的泥土一铲铲抠出来,堆放在旁边,为了取土,有时一个坑要挖两米多深。然后放炮炸石,在炸出的深坑里,填岩填土。手锤打成了饼,钢钎磨成了钉;千担泥土一亩田,几层手皮一旦谷,是真实的写照。农民向延伸为了将0.6亩岩壳地改成水田,从1995年春动工到现在,他和妻子谷梦云除去正常的生产活动,足足有一年的时间是在工地度过的。
雨天披着蓑衣抬岩,晴天套着草鞋挑土,谷梦云双肩压得红肿像馒头,流着眼泪抬岩挑土。冬天打炮眼,向延伸的虎口被震裂道道口子,鲜血直流,他把桐子壳烧成灰,涂抹在伤口后又咬着牙干。没有钱买炸药,夫妻俩把一头肥猪卖了,得款800元用于造田。钱不够,又贷款400元,才改出了1.2亩水田。
猫儿塔人从自己的行动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全组27户除1户五保老人外,家家户户都炸石造田。杨初生、向娇年老两口,年过古稀,膝下儿孙满堂,且个个“吃皇粮”,组里人说他俩躺着也有吃喝穿。但两位老人要给后人留下一块致富的土地,几里雨里,摸爬滚打,一年四季,“挖山”不止。年老缺力,大岩抬不动,老两口一锤一锤砸;700多个日日夜夜的苦干,改出了1亩水田。张尚东,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为摆脱贫困南下打工,终不能“富贵还乡”。组里炸石造田的炮声留住了他,1995年冬开始,他一只手举锤,一只手掌钎,乒乒乓乓一干4个月,风雪无阻。磨破了的手皮由嫩到老,砸烂了肉由烂到好,次年春暖花开时,他改出了0.7亩水田。30多岁的农民向延贵,利用在广东打工积攒的钱,不修房屋先造田,炸石填平了一个深达4米、直径约10米的天坑,在0.2亩责任地里改出了一亩水田。为造这丘田他投入资金2000多元,用工600多个,搬动土石1200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