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一个小卖部去买某样东西。第一次去买的时候,店家告诉你,十元钱可以买5个,而且让你自己随便拿就行了。第二次去买,店家告诉你,十元钱只能买4个。第三次去,店家告诉你,十元钱只能买3个,而且还不让你自己随便挑,以前你买的不合适的东西可以随时去退换,但以后商品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受:“他们太不会做生意了,对顾客越来越苛刻,以后再也不到这里来买了!”于是,你对他们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
如果这个小卖部的行为恰恰相反,开始的时候对顾客苛刻,买东西不许挑选,不许退换,后来慢慢对顾客的优惠越来越多,态度也越来越好。你就会觉得,这个店家做生意越来越灵活了。“他给的优惠越来越多,我当然喜欢他!”
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每个人都喜欢那些对自己的评价、奖励不断增加的人,而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评价和奖励越来越少的人。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增加效应,也叫阿伦森效应。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的赞赏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这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么一个心理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可见,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然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很多年轻人都不懂这个道理。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心掏给别人,一下子就把自己所有的能耐展示给别人。到最后,一旦自己“黔驴技穷”了,别人也就对自己失望了。
小赵毕业后,分配到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单位。刚进单位的时候,他决心好好地表现,要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他每天都勤勤恳恳地工作,不仅把自己的事情完成,还主动帮同事的忙。周末大家都不愿意加班,只有他一个人自告奋勇地加班。
对于新人小赵的表现,同事们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小赵是个办事灵活的年轻人,工作认真又能吃苦,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并寄予了他很大的期待;另一派认为小赵是在作秀,表演成分太高,坚持不了几天就会露出懒惰的原形。
两个月后,小赵终于感觉自己还是坚持不下去了。他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只是自己的耐心远远不够维持这份热情,于是,他开始懈怠了。同事们上班的时候聊天,他也开始聊天,他做工作也没原来那么认真了,能不加班的时候他绝不加班。对领导安排的任务也开始抱怨起来。
结果,开始看好他的那派同事,现在也不支持他了,认为他太令自己失望;原来就不看好他的那派同事,现在也觉得他“不过如此”。
大家对小赵的印象由好变坏,是因为小赵开始给大家形成了一个高的期待水平。一旦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或是低于这个水平很多的时候,大家就会对他失望。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拿“开始的他”与“现在的他”做对比。对比结果相差甚远的时候,人们当然会对他失望。
与小赵相反,他的同事大伟就知道降低别人的期待来表现自己。大伟是做业务的,人很灵活,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但是金融危机影响了整个行业,无论他多努力,业务量都很难上去。
在开会的时候,他把目前的现状跟经理分析了一下,然后很诚恳地说:“目前市场萧条,银根紧缩,我这个月的指标能达到一半就不错了。”经理同意他的看法。但是月底的时候,大伟的业务量超过了预期的指标,达到了目标的百分之七十。虽然任务没有完成,但是经理仍然肯定了他的成绩。
要做到先抑后扬,主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要过早地炫耀自己还没有达成的目标。
很多急功近利的年轻人经常很急躁,过于表现自己。刚定下了一个目标,还没开始实施,就对人炫耀。“我马上要准备考研了!”“我一定要把这个难题解决掉!”“我半年之内肯定要拿到会计证!”等。虽然自己也只是这样一说,别人也只是那么一听,别人也不一定随时关注你的情况,但是你说了,最后又没有做到,就会给别人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如喜欢说空话、太假、太喜欢表现等。这样的情况下,他人又怎么能对你有所期待呢?
2.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维持别人对自己的期待。
目标还没达成的时候,不要轻易说出去;一旦说出去了,就要努力达成。李嘉诚说过这样的话,“给别人的比让别人期待的多一些。”要完成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就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和工作。一旦说出口的事情,即使困难很大也要尽力做到,自己的承诺要兑现,千万不要对同事,特别是领导说空话,不要辜负了别人对你的期望。
你让人失望一次,你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就损毁一点,到最后,当人们对你彻底失望的时候,也就是你感到孤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