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大战前,有的政治家或军人为了打胜仗,不断地要求人民万众一心,吃苦耐劳,但他们自己都过着夜夜笙歌的奢靡日子。老百姓看了这种现象,对这些政治家或军人产生了不信任感,这些政治家或军人因此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著名校长、教育专家陈君实说,要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再加上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他对学校的有效领导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的。抓好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所有优秀校长共同的创造方法和经验。校长的劳动不是单枪匹马式的劳动,也不是事事都亲自动手,而是带领一支干部和教师队伍共同劳动。如何建设好这支队伍?如何带领这支队伍去从事创造性劳动?这就是校长的创造性所在。比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十分重视建设创造性的教育集体。他说:“如果没有全体教师从精神上对我校长工作的支持,那我在学校里连一天都待不住。”他认为,一个好的教师集体“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要有多样化的兴趣、广阔的眼界、顽强的钻研精神和对科学新事物的敏感性。”他科学地挑选教师,精心培养,同时带领教师共同读书,共同研讨教育问题,举行报告会。在他的有效领导下,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集体成为“一个志同道合者的创造性友好集团”。
校长带好这支队伍,要依靠行政和组织的力量,但更主要的是依靠校长本人的榜样示范力量。校长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同时善于组织、引导、协调、指挥,就能够调动起集体的积极性,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形成一个学术空气浓厚、内耗很少、心情舒畅、各司其职、人尽其才、团结一致、生动活泼的局面。
群众期待的领导者,是在非常时期能够表现得与众不同,且能够断然地做出决定,迅速敏捷地采取行动。只有这样的领导者,才能强有力地支配部下。
动物学家曾经在动物园进行过一项有趣的测验,让该园饲养动物的人私用狮子皮装成狮子进攻黑猩猩群。
黑猩猩群刚开始觉得害怕而哀号,不久猩猩的首领就拾起身边的树枝,做出勇敢地向狮子挑战的举动。其实它也很怕狮子,但却没有逃跑,勇敢地率先向狮子挑战。
如果猩猩的首领在这个时候临阵脱逃,就一定会被同伴鄙视,再也不能做猩猩首领了。
学校的领导者也是如此,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学校随时随地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如果学校不加紧脚步,就很难在这困厄的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当面临困境时,校长能够身先士卒面对难关,就能把坚定沉着的精神传达给教师,让大家都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只有这样,校长才能确立起自己的人格魅力,广大教师才会坚定地跟着强者前进。
在2004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大校长身先士卒,不畏风险,深入一线,运筹帷幄,沉着应战。充分体现了一把手在危急时刻和紧要关头的“主心骨”作用。
三、宽以待人
在任何时代,校长要想用好人才,都必须具备一个明显的优点,那就是要有宽广的胸襟和情怀。这种情况古已有之。荀子曾对领导者提出过很严格的要求。他倡导,作为杰出的领导者,不仅要有好的学问,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品德,这种做人的德性只有经过长年不断地积累才能达到。因此,要有活的学问加上自修而来的美德,才能具备担任校长的条件。一个任重要职位的人必须具备实用的才学、谦虚的做人态度和高尚的品德。
用人者高尚的品德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要善于识人、用人。要做到用人之长,恕其之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亦然。校长不能忌讳人的长处而只看见人的短处。
第二,就是要奖励人的长处,宽容人的短处,使人能尽自己的力量;反之,如果不能做到使用人的朝气,摒弃人的暮气,就不能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不使人的长处和短处各得其所,就不能使人的才能得到发挥。
古代用人的经典上,“任贤使能”是用人的一个最高法则。典故出于《吴子·料敌》:“陈功居列,任贤使能。”意思就是重用有德有才能的人。宋代王安石在《兴贤》中指出:“国家以贤能而兴,弃贤者已而衰。”意思是说,国家重用有德的就能兴盛,舍弃贤才而独断专横就会衰败。由此观之,一个国家如果不重用人才就会走向衰亡,一个军队如果不重用人才就会战败,同样,一个学校如果不重用人才就难以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合格的人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任贤使能”,还需要校长有宽广的胸襟和气魄。要做到唯才是举,内不避亲,外不避仇,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这样,学校发展才会蒸蒸日上,一日千里。如果领导者反其道而行之,胸襟狭窄,气度似《水浒》中之王伦,妒贤嫉能,任人唯亲,学校就会失去战斗力,校长也难逃在教育界被淘汰的噩运。成功的校长一定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魄,才会使四方精英慕名而至,为其效力。而态度的友善则恰恰是表达你的广阔胸襟的最佳途径。
人性本身充满了矛盾——真与假,善与恶,丑与美。而一个人要想活得更加快乐、幸福而有意义,就应该使自己多一点真、善、美的东西。有些人似乎生来就恶,他们对待别人,对待周围的世界,对待生活,甚至对待自己,似乎充满了恶意。让我们试想,如果你对他人没有真诚,毫不留情,又怎能期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友善的回报?当你与人相处时,请记住“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一准则。
远在1915年的时候,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并且持续达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激愤,公司的财产遭受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流血,有21,232名罢工者被射杀。那样的情况,可说是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者的信服,他是怎么做到的?小洛克菲勒花了好几个星期结交朋友,并向罢工者代表发表演讲。那次的演讲可称之不朽,它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赏。演讲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大公司的员工代表、公司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见面。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面,因而现在我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所组成,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觉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了资方和劳工。”
多么出色的一番演讲,这可能是化敌为友的一种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另一种方法,与矿工们争得面红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话骂他们,或用话暗示错在他们,用各种理由证明矿工的不是,你想结果如何?只会招惹更多的怨愤和暴行。
“假如人心不平,对你印象恶劣,你就是用尽所有基督理论也很难使他们信服于你。想想那些好责备的双亲、专横跋扈的上司、唠叨不休的妻子。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一点:人的思想不易改变。你不能强迫他们同意于你,但你完全有可能引导他们,只要你温和友善。”
以上是林肯在100多年前所说的话,他还说:
“这有一句古老而颠扑不灭的处世真理:‘一滴蜂蜜要比一加仑的胆汁能招引更多的苍蝇。’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赢得人心,首先要让他人相信你是最真诚的朋友。那样就像有一滴蜂蜜吸引住他的心,那样也就有一条坦然大道,通往他的理性。
“当我还是个喜欢赤脚到处乱跑的小男孩时,我读了一则《伊索寓言》,讲的是太阳和风的故事。一天,太阳与风正在争论谁比较强壮,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赌我可以比你更快地叫他脱下外套。’
“说着,风便用力对着老人吹,希望老人的外套吹下来,可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越得愈紧。后来,风吹累了,太阳便从后面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便开始擦汗,并且把外套脱下。太阳于是对风说道:‘温和、友善永远强过激烈与狂暴。’”
伊索是个希腊奴隶,比耶稣降生还早几年,但是他教给我们许多有关人性的真理。使我们知道,现今住在波士顿或伯明翰的人,其实和2600年前住在雅典的人是一样的。太阳能比风更快教老人脱下外套,现在,温和、友善和赞赏的态度也更能教人改变心意,这是咆哮和猛烈攻击所难以奏效的。
记住林肯所说的话:“一滴蜂蜜要比一加仑的胆汁招引更多苍蝇。”当你要使人信服时,请不要忘记:以友善的方式开始。
四、以诚相待
成功的校长要有真诚、诚实的品格。要真诚地对待教职员工,要同他们建立起一种伙伴关系,而不是一种戒备森严的等级关系。真诚、诚信、诚实是校长必备的法宝。
纵观古今中外,以诚求才、用人、管才的领导都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他们的做法虽然千差万别,但却有着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围绕“诚”字做文章。
首先,人与人之间需要以诚相待,开诚布公,面对面地沟通,心与心的交流。要了解一个人,并不是只靠读几本心理学教科书就能够万事大吉的。理论固然重要,但是批判的武器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人们可以从理论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但是纸上谈兵,得来终究浅。拿着心理学教科书与人打交道无异于缘木求鱼,无论你把对方的心理分析得多透彻,对方也绝不会向你敞开心扉,你并不能得到他的心。所以,校长只有深入实践,事必躬亲,才能了解人才心路的来龙去脉和疑难杂症,才能取得教师的感激和信任,才能使他们热血沸腾,摩拳擦掌,为你甘洒热血和汗水。
其次,做一个好校长,要有大度的胸怀。人与人相处,要有一方先打开胸襟,诚心诚意地接纳他人。如果彼此间等待对方先有所表示,那么就别指望会有相互理解,彼此合作的那一天了。作为出色的校长者,与教师之间要想保持良好的关系,校长就应该先打开胸襟,主动向教师表示友好,用自己的诚意去换取教师的真诚。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知心贵在交心,交心贵在有心,有心贵在诚心。校长有了挚诚之心,关爱之心,仁慈之心,果敢之心,将心比心,教师也会给校长一个真诚的回报。
再次,对于意志坚强,性格倔强,不惧怕困难的人,校长就应不断地表扬他们,鼓励他们;而有的人性格比较脆弱,一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畏惧不前,对于这样的人,校长单说两句鼓励的话是不够的,你所需要的就是设身处地能够理解他的苦恼,找出他的困难的真正症结所在,与其进行促膝交谈,做好他的引导和帮助,克服他的不良认识,最终帮助他走出心灵的误区,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以诚相待”的例子,古往今来,流传甚广,最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莫过于“三顾茅庐”的故事了。
东汉末年,刘备听说诸葛亮极有才能,便恭恭敬敬地亲自去寻访。诸葛亮当时隐居在隆中,人称“卧龙先生”。刘备经徐庶介绍,曾先后三次专程拜访诸葛亮。头两次诸葛亮故意避而不见,最后一次才见了面。刘备诚心诚意地请教了半天,诸葛亮才义无反顾地出山相助。从此,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诸葛亮也不负众望,出了许多奇谋妙策,打了许多胜仗,奠定了魏蜀吴鼎足三分的局势。
刘备当时访求贤才,是那样的虔诚卑恭,所以后来人们比喻多次登门拜访,叫“三顾茅庐”。“三”字在古义中为多的意思,俗话常云,再一再二不再三,但刘备为渴求贤才,共谋大业,其精神之可嘉,其真诚之可贵,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古今至理名言。
不光是古代,现代也不乏可歌可泣的真诚求才案例。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为了请到当今台塑的首席顾问——丁瑞镇先生,曾经5次亲临丁家拜访。那是在1964年,王永庆有意把山村中废弃的枝梢残料,经过化学处理后,变成高价高质的纤维,并认为这项投资大有可为,于是决定投资创建化学纤维公司,但苦于筹措不到资金。有人就把金融圈内有地位的丁瑞镇介绍给王永庆。当时,丁瑞镇在大同公司担任协理,碍于面子,他婉言谢绝了王永庆的邀请。但王永庆并不灰心,一次拜访不成,便来了第二次,第三次……,最后丁终于被王的诚心所打动,来到了台塑。建台化所需要的资金,在他的努力之下,顺利地得到了,并且在别的方面,他也为台塑立下了汗马功劳。
校长对教师以诚相见,教师才能对校长以诚相待。校长要与教师们多沟通,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可见,具有真诚的精神,才能使上下一致,同心协力,使学校和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信义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