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如东县九总中学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语文教学实践下面是江苏省如东县九总中学冯晓剑老师的教学创新案例:
一、阅读实践——为培养创新个性充电
语文教学要坚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条腿走路。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仅仅是学完了一个“例子”,一本书学完了,也仅仅是学完了一本“例子”。为此,我们要启发学生重视课外阅读,提高读写能力。课外阅读为学生开辟了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增大了语文信息量。它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内不足,又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发展。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能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必须学会科学地运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
我在阅读方法指导上,主要要求学生采取著名篇段“诵读与抄读”相结合的方式。光读当然不行,有些好句好段好文章需要抄摘记忆为我所用。首先抄好句和好段落,然后有选择地抄好文章。一周抄两篇,要在熟读的基础上一句一句地抄,抄好后还要多读一两次,以加深印象;有时是老师读一两遍后让学生凭印象写,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有时还可以由学生兴致所至,发挥想像,有的还要求写摘抄后记。阅读实践增大了学生的读写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教给了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能力与素质的提高。走出课堂后,许多同学把阅读摘抄当成了自己课余生活的一大乐事。
二、表演实践——为培养创新个性搭舞台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和谐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若能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扮演几个社会角色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体会不同的社会角色所具有的不同权利、义务责任及不同的地位、阶层,体验“自我肯定”,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无疑是事半功倍。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戏剧等都有比较完整的情节和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小说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进行人物心理、动作、对话的操作排演,并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场景,这就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热情。
三、生活实践——为培养创新个性觅源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必须以生活为教材,以社会为课堂。因此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观察自然风光,体察世态人情,深入人们的内心,以了解情感世界的精微、奥妙。要求学生用日记或观察笔记的形式,抓住细节,把人、事、物、景的特征记录下来。
四、语言实践——为培养创新个性作展示
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课堂外的说的实践,可在班主任的支持配合下,经常举行一分钟速答、三分钟演讲、辩论会、佳作朗诵会等以“说”为主的活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快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等。以上这些语文实践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强调学生的亲自参与和自主选择,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冯晓剑老师的教学创新体会是,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实践很多,只要我们思想更解放一些,胆子更大一些,方法也就不难找到。
案例2:转变观念,创新政治课课堂教学
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有的政治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问题,我讲了好几遍,学生还是理解不透。”究其原因,这与教师的“讲”大有关系。如果教师的面孔冷冰冰——无情;教学内容干巴巴——无味;教学方式孤单单——无趣;理论脱离实际——无信,那么导致学生昏沉沉——没劲,也就不以为怪了。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浙江宁波市鄞县教研室杨翠玉同志和鄞县中学的黄静敏同志认为,为此,必须突破原有的我说你听的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他们提出的具体做法是:一、“虚拟剧场”——利用情境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体现了他们需要多方面的滋润,他们要动、要唱、要跳。遗憾的是,当前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其成长特点产生了十分突出的矛盾。升学率的攀比,分数的重压,终日把他们紧紧束缚在课桌上;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又常使他们感到学习如同嚼蜡。而创设“虚拟剧场”,开展情境表演却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市场交易的灵魂原则——公平原则”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看漫画——“朦胧价”。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揣摩画中“冲突”的起因、经过、结果(可能是多种的)。
稍后,教师主持“欢迎大家来到梦想剧场,先招募两位优秀演员……”顿时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有两位带着自制的简单道具上场了。“卖瓜了,卖瓜了……”的吆喝声把大家带入了故事情节。“顾客”优游自得地吃着“西瓜”,“观众”会心地笑着。到顾客与卖主因“一块二毛”标价起冲突时,观众又感受到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怎么解决?学生小声地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看到“顾客”与“卖主”推推搡搡的样子,心急的同学已经在说“去告啊,去告啊”。当最后“顾客”向工商部门投诉,寻求合理的解决时,大家自发地拍起手来。由于这种交易无公平、诚信可言,是一种欺诈行为,因此,同学们在这种模拟的情境中不但学到了书本知识,又何尝不是学到了一种处理问题的办法和为人处事的原则。
二、“直播现场”——用实话实说引发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政治课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仅讲一些陈旧的事例,肯定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因而要不断选用一些新材料补充进课堂教学。如果采取让学生现身说法的方法,那会更有说服力。例如,在教学“国家应指导公民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时,有的学生讲自己的爷爷生病时,为了不让子女多花钱,坚持不肯住院治疗,不久就去世了。可是他们家迫于农村的旧风俗办丧事花了1万多元,还不如给爷爷治病用。有的学生讲自己的哥哥结婚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欠了一大笔钱,愁煞了爸爸妈妈。
有一个学生还讲了一件趣事,说他表哥很想要一辆捷安特赛车,可他父亲不同意,说他骑的车子破是破点,可是防盗、安全。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车子不见了,兴冲冲的赶去报告父亲,心想这次新车买定了。可他父亲却告诉他,是他将破车送到车行去修理了,并且批评他“车破是破点,安全还是要注意的吧”。同学们在哈哈大笑声中,感悟到两代人有不同的消费观念。那么怎样的消费观才是合理的呢?在热烈的讨论中同学们自然得出了书本中的结论:消费要合理,既不要抑制消费,也不能铺张浪费,要视具体情况和家庭的承受能力而定。这样的政治课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参与,事例来自生活,来自学生身边,其可信度大大增强,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模拟法庭”——活用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现实生活是具体多样的,而书本理论是抽象的,并非所有的现实问题都能对号入座在书本中找到现成答案。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这是教学民主的体现。设立“模拟法庭”,让学生学做“小法官”来断案,是活用书本知识,锻炼学生思维的好形式。
例如,在探讨“市场交易的基本精神——诚实守信原则”时,教师出示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中报道过的一则案例:某消费者到一大型商场购买了一套中日合资生产的价值上千元的“非纯毛”服装用于送礼。购买时,该消费者对商场售货员说,为了送礼时能体面些,请售货员在购物发票上注明“纯毛服装、日本产”字样。售货员为了做成这笔生意,就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开具了发票。时隔不久,该消费者凭发票找到商场,以售货员把“非纯毛”服装当成“纯毛”服装出售为由,认为该商场对顾客进行商业欺诈,要求退货并双倍索赔。商场负责人认为这个顾客是讹诈,没有答应,双方只好对簿公堂。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组成合议庭来断断案……”老师话音未落,课堂气氛已经活跃起来。“小法官”们经过一番思索和讨论,纷纷举手要求自己来审理。有人认为商场行为不规范,理应承担相应责任;有人认为顾客狡蛮,商场不用退货赔款。最后公正的判决终于下来了:双方都有责任,商场和顾客都应讲诚实和信誉;商场退货给顾客,顾客要求赔偿的请求不予支持。让学生当小法官,这种尝试缩小了教与学的心理差距,使学生感觉到政治课并不抽象,知识并非无用,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四、“学生论坛”——让学生各抒己见增强其自信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应付统测、会考,拼命赶进度,又不断“炒冷饭”,舍不得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教师教得累又不讨好,学生学得苦且无趣,被动接受,“消化不良”。开设学生论坛,目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启发学生立足书本知识去洞察现实问题,分析原因,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会成为学生思维的“触发点”。
例如,在学完“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的内容后,有的学生结合家乡实际写出了《橘柑为何丰产不丰收》、《特小凤西瓜“火”了市场》等小论文;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后,有的学生写了《从蔺草业的兴衰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中巴车从分营到联营的经济学道理》、《从冬瓜烂地里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困惑与出路》等小论文。
许多时事问题也进入了学生视野,如有的学生写了《从中美撞机事件析中美关系》、《中东问题的焦点》等小论文。而《假如我是厂长》、《假如我是市长》等参与性的文章也不少。一篇篇结合教材、关注现实、眼光独到、有理有据的小论文在课堂交流,精彩绘呈。有时候同学们还会就同一个论题中,由于观点不同而碰出“火花”。在学生论坛中,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辩的欲望,表现自我的场所。也许学生的观点有偏颇,论证有误差,但是学生学得自愿,学得主动,思维的独创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表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实践证明,新颖活泼的“情境表演”,真实可信的“直播现场”,参与面广的“模拟法庭”,气氛热烈的“学生论坛”,遵循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所要求的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等时代特征,深受学生欢迎,是当今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值得继续探索的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