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学校工作又到期中了,按照学校计划该进行文明班级的初评了。评比前,成校长在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上提出按日常行为规范检查情况来评选文明班级。也就是说,半学期来,哪个班的得分最高,哪个班就是文明班级。成校长提出这一办法后,大家认为这种方法比较客观,一致通过。
第二天下午4点钟,成校长主持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中心议题是:初评文明班级。他先讲了初评的方法,接着由团支部书记小王逐项报告了各班1周~10周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得分。经统计,得分最高的是三(1)班,根据评选办法,该班初评为文明班级。成校长在征求大家意见时,没有一个人发言,整个会场一片沉默。成校长、戴主任征求得分第二名的班级的班主任小张的意见。小张开口了,他说:“三(1)班得分比我们班高,应当是文明班级,但我们班就因为课堂纪律这一项得分少了,究其原因是有的老师只顾教书,不做课堂组织工作而扣分了。如果我们少扣5分,总分就领先了。现在看来,这种把责任完全推到我们班上的做法似乎不够公平!”小张话音刚落,二(2)班班主任小林就开口了:“这不合理,评比要注重各班的基础,大家有目共睹,我们班原来班级管理基础较差,本学期来,任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班风有了明显好转,然而同好班相比,得分还是低一些,这就不能真实地反映每个班级工作的量与质。我不是要争文明班级,但我们的工作要得到正确的估价,得到人们的承认。不能‘粗评’。”
教导处戴主任却坚持认为用这种方法评选文明班级是比较客观的,至于能不能全面估价各班的工作,使评选工作进一步合理化,不至于把“初评”变为“粗评”而走过场,这倒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成校长听了大家的发言,觉得原先想通过几项有形记载得分就能初评出文明班级的做法,现在看来似乎太简单了。他同团支部王书记低声交换了一下意见后说:“今天,大家就如何评选文明班级发表了很好的看法,对我很有启发,我想谈两点:一、对于文明班级的评选,各班仍要注重平时的工作,重在常抓不懈;二、在初评问题上,仅凭几项数据评出文明班级,真有点‘粗评’了。如何克服这一现象?我想请教导处和团支部综合大家的意见,拿出一个文明班级评比的标准来,然后组织讨论实施,认真搞好期末总评。至于这一次的初评,我看就再召开师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真正做好这项工作。”
(张彪)
十六、如何进行教师工作质与量的考核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教学,而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如何进行课堂教学量与质的考核,某校在管理中感到很棘手。
E中学地处偏僻,教师缺编,在课务分工时,总有一些教师提出种种理由,要求学校领导照顾,尽可能地安排少上课。虽然这些理由多数是站不住脚的,但他们仍不肯相让。为此,校领导召开校务会专门研究这一问题,最后决定:实行课时津贴的办法进行调控。具体做法是:每月统计教师上课课时,然后按课时发放津贴。这种办法实施后,教师要求少上课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初步调动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从而解决了课务分工难的问题。但是,试行两个月后,期中考试的结果却令学校领导大吃一惊:全校教学质量严重滑坡。校领导通过走访群众和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到:原来课务较少的同志,由于课上得多了,负担较重,备课时间大大减少,无暇深入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作业批改不及时(面批几乎没有),课后的检查也不正常,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而这部分人拿了较多的课时津贴,又挫伤了课时少的同志的积极性,由于课时少,津贴就少,课时少的同志对学校发放课时津贴有意见,因而就出现了对教学不负责的现象,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全面下降。于是有人提出“课时津贴不合理”,他们认为教师工作不能只以量的多少来衡量,更重要的是“质”。一时间,要求加强“质”的考核呼声极高。
为此,期中考试后,校务委员会又重新研究这个问题,会上提出继续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决定试行“课时津贴”与“教学考绩奖”相结合的办法,弥补过去单纯以“量”考核的不足。同时一致认为: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是影响学校声誉的关键因素。因此,他们决定增加质量在考核中的权重,加大奖金额度。
这项制度试行一学期后,教师的积极性、工作责任心大大改观,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但就其考核结果来看,普遍存在课时不足的教师由于备课时间充分,作业批改和课后检查及时,教学质量上升幅度较大,质量较高,因而考绩奖就多,远远超过课时多的教师的情况。于是又重新出现了课时多的教师纷纷要求在新学期少上课的情况。为此,课务难分的现象重新产生。
学校领导在听了各种不同意见后,认为实行“课时津贴”与“实绩考核奖”制度是正确的,对教师考核,既要看其工作“量”的情况,也要看其工作“质”的情况,只是在两者比例上需进一步研究,同时认为,对教师还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奉献精神。于是,他们打算在开学前,一是进行师德教育,二是吸收教师参加共同制定“考核制度”,以达到真正有利于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陈曙)
十七、升学率高就是教育质量高吗
一年一度的县教育工作会召开了。主管教育的柳副县长在报告中讲了本年全县高考情况,重点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全县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教育局王副局长在大会结束时宣布了下午议程是分组讨论,议题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话音刚落,人们就城区各中学的高考升学率问题纷纷议论起来。这时坐在前排的徐、张、石三位城区中学校长对第一中学升学率高的问题也私下发表议论。徐校长说:“一中今年又上一层楼,升学率又稳拿第一。”张校长不以为然地说:“我看升学率高未必就是教育质量高。”石校长接着张校长的话说:“教育质量高低要全面看,不能单看升学率。”言未尽兴,大会散了,与会者边走边议论着这个热门议题,走出会场。
下午两点,县招待所一间小会议室里,城区中学校长就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正在进行着热烈的讨论。此时,上午就一中升学率高的问题私下议论的三位校长,情绪激动地各抒己见:
徐:一中高考升学率由过去的54%提高到今年的78%,这是很了不起的,很能说明今天的讨论题。大家知道,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育人成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升学率高说明学校完成任务好。目前,升学率是衡量学生成才率高低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假设一所中学升学率很低,甚至“剃光头”,能说明这所中学的教育质量高吗?所以说,应该认真总结一中的办学经验,从中找出符合我县实际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加以推广,促进我县教育质量的提高。
张:一中升学率高能否说明教育质量高?我看未必。这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育质量高低,首先要看办学是否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如果一所学校的升学率一般,但全校学生政治思想觉悟普遍高,道德品质普遍优良,体育达标率普遍高,学校的教风端正,学风浓厚,校风生动活泼,我看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就是高。这不是说不要升学率,而是说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要注重全面发展。
石:中学肩负的任务是双重的。要说育人成才,这个“才”也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继续深造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劳动后备力量,这部分人才是大量的,而且是目前社会急需的人才。只有很好地完成这两方面的育人任务,我看才是真正地提高了教育质量。至于升学率问题,我的观点是,还是要讲升学率,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不讲升学率,也就失去评价教育质量的一个标准,同时会造成学校管理的不平衡;但如果片面追求它,势必会降低德育和体育的教育要求,造成出“次品”和“危险品”的悲剧,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接着又有几位校长就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最后,教育局王副局长小结说:“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提出了目前教育圈子里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想如果不从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学校管理体制及高考制度等方面综合地去思考问题,恐怕很难从升学率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中找到正确答案。请大家再认真地考虑考虑,明天继续讨论。”
(海正光)
十八、借读生问题引起的争论
去年暑假,根据有关政策,一批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子女来沪借读。长安区教育局一下子就分配了18名初中生到金校长所在的学校借读,其中有11人需读初三。借读生的出现在初三年级组引起了强烈反响。
开学前几天的一个下午,金校长和教导主任正在商量开学工作,初三年级组组长王老师和另一位姓刘的外语老师跨进办公室,边走边说:“你们两位都在,那更好了,我们年级正在开会讨论借读问题,请你们去听听。”“很好啊,这是该议一议,我们马上去初三年级办公室。”金校长边说边招呼教导主任。
金校长与教导主任等人走到四楼走廊就听到办公室传出嘈杂的说话声,当他们走到办公室门口,里面的老师沉默了片刻,但没等金校长他们坐下,教数学的张老师又说开了:“刚才我们几位老师看了这些借读生在原地区学校的学习成绩,发现他们成绩普遍较差,其中9位新疆来的学生中有6位英语不及格,5位数学不及格,如果再把地区差距考虑进去,这11位学生与我校初三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大家心里很着急,因为这不仅会给教学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而且还会影响班级、年级乃至学校的平均成绩、及格率和优秀率。”
年级组长王老师接着说:“昨天我和丁老师、刘老师谈论过,如果把这些借读生和我们年级原有的部分学科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课后补习班,每天放学后增加一节补习课,既复习初一、初二旧知识,又巩固初三新学的知识,先慢后快,平时我们督促他们认真听课,不懂就问,独立完成作业,那么到毕业时,他们会赶上大家的。”
教导主任插话了:“借读生确实是今年中学普遍碰到的头痛事。上次区教育局召开会议,宣布知青子女来沪借读的有关政策并要求各校密切配合,做好接待工作,会上许多学校的领导发了言,比较集中的问题也是教学工作中的难度及影响学校成绩。最后局领导决定,今后借读生升学考试时采取个别报名的办法,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参加统计。我认为,这也是为了缓和借读生带来的矛盾,减轻对学校的压力。”“没有压力就缺少动力!”一位老师紧接着说了一句。此时,平时以“发散性思维”出名的尤老师说开了:“既然区教育局做了这样的决定,我们也把这11位借读生列入另册算了,让他们享受旁听生待遇,眼睛好的坐后排,近视眼的前排靠壁坐,搞什么劳民伤财的补习班!反正明年5月份一脚踢到‘中招办’。”教导主任听了后着急了,他马上抢白着说:“区局的决定为的是要学校放下思想包袱,即不要被升学率捆住手脚,并不是说对他们放任自流。我们还是应该根据合格毕业生的要求对他们加以关心和培养。”一位老师说:“道理是这样,但你们在区里开会时为什么也会把借读生问题作为热点来争论呢?这还不是为了学校声誉!”尤老师又开腔了:“我们还是正视现实,尽力而为。”听着尤老师漫不经心的话声,王老师接过他的话题说:“我们确实应正视客观现实,这些借读生不是低能儿,他们的成绩差是有客观原因的,他们的潜力很大,只要我们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成为合格毕业生是完全可能的。”此时,有位老师提出了新建议,说是为了使借读生打好基础,适应上海的教学方法,应该让他们重读初二。为此,大家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多数老师认为,留级是不合时宜的,关键问题是把借读生列入另册还是真正给予特殊关怀,促使他们长足进步。
当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后,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到校长身上,金校长慢慢地扫视着每位老师,从老师们的表情中,他知道大家在期待他表态。他把目光转向年级组长王老师,缓缓地说:“今天的讨论会开得很好。的确,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统一认识,找出利国、利校、利学生的最佳方案。今天咱们不忙于决定,会后大家再议一议,8月29日上午再开年级组会议个具体办法。”
听罢金校长的话,有些老师大失所望。会后,金校长找教导主任和王老师做了商谈,肯定了王老师的设想,并且决定分头找老师们交谈,沟通思想,统一认识。
29日上午,金校长把自己的观点亮了出来,和大家一起商量办法,他的设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年级组的老师们出主意,想办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开学后,大家针对借读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些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变化,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临近毕业,10名借读生的成绩已达到年级中上水平,老师们真为他们去“中招办”个别报名而惋惜呢!
(胡关荣)
十九、该计划内容要不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