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每一位教师认真抓好教学过程中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核这5个环节,江宁路小学十分重视教学环节的相互衔接,而不是孤立地抓某一个环节。例如,在检查了教师的备课之后,他们往往还要跟踪听课,看看备课要求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落实。不仅如此,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和上课质量,该校还在教师中大力倡导“说课”活动。其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有理、有据、有序地说清“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一些教师深有体会地说:“‘说课’确实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因为平时备课可以照搬教案、教学参考资料;上课可以‘照本宣科’;上公开课可以反复试教……而‘说课’就不同了,它要求教师必须把自己平时所学的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所教的教材和学生实际,经过自己的研究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说得好,才能经得起别人的质疑。”实践表明,开展“说课”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工作,重视教学流程管理,强化教学管理,无疑是牵住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牛鼻子”;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重视教学流程管理,强化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协调,无疑是抓到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节骨眼上。
(二)创立德育流程模式,实现流程管理科学化
根据实施教学流程与教学流程管理的经验,学校大胆从这方面延伸开去。在请有关专家多方论证及全体教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终于推出德育流程及德育流程管理模式。该模式一反以往德育工作中随意性、“大糊弄”的弊端,以系统科学为立足点,并以发展中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为依据,将过去德育的“一维”改为“三维”,即教育者维、受教育者维、教育环境维”。从孤零零的“一维”转变为立体化的三维结构,的确是德育工作的一大进步。其一,三维结构使德育的整体性优势明显,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使德育局部工作的叠加产生1+1>2的良好效应,也为德育工作走上良性循环打下基础。其二,三维结构的建立使德育工作的视野明显放大,涉及方方面面,系统性加强。就拿德育环境来说,它包括校内德育环境和校外德育环境,其中校内德育环境包括:思想品德课、各科教学的德育渗透、课外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学校环境布置等。校外德育环境包括家庭教育、社区环境、社会文化等。
良好德育流程框架的确立使学校上下信心倍增。但框架再好,若没有一个确保其实施的系统,恐怕也是“纸上谈兵”而已。于是,在专家的热心协助下,一个“德育流程管理系统工程图”终于诞生了。这个图显示出“三维”的德育过程,这个过程清晰、具体,它包括德育现状调查、德育目标、实施德育计划、效果评估等诸项。当然,这些都在流程管理的监控之下。
纵观江宁路小学实施的德育流程管理,他们在以下几方面尤显突出:
第一,由于实行的是动态管理,十分明确、具体,故既使教工有压力,也有了动力。教工们能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针对具体教育对象发挥主观能动性,潜心研究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譬如,一位班主任在解决学生各类问题方面经过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做思想工作的流程。即:一是因人而异,找准钥匙;二是把握时机,对准锁眼;三是以情动人,顺利开锁。他的一位学生易冲动,常与人打架,班主任针对他的问题,专门制定了教育计划,从教育流程入手,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终于使这位学生有了转变。“教育者维”还包括“师德”方面的规定,它给教育者以约束,使教育者能自觉维护教师形象,为人师表。学校每学期都要求教师交出一篇总结文章,学校根据教师日常表现及文字予以综合评判。
由于流程管理的实施,不少教师在施教的同时着力在学生的内化方面做积极探索。一些教师在施教的同时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要求、自我勉励、自我克制、自我批评等有利于学生行为内化的教育活动。如一位同学在假期看到邻居阿姨被4岁的孩子拖累时,想到老师教导的“人活着就是为了别人过得更好”的话,主动帮助邻居照看孩子,受到大人称赞。
第二,确立学校可行的分阶段目标。国家与市级的德育目标自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但是学校要将各部门下达的任务都完成好,却又是一件令众多学校伤脑筋的事。如何将工作做得完美些呢?江宁路小学的做法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分阶段德育目标体系。如近年来该校实施的环境教育即是一例。他们列出了环境教育的主要目标,学生通过受教育,有了较强的环保意识并参与环保行动,在此基础上设立具体分目标并健全组织、落实计划。通过渗透教育、专列教育、活动教育,环境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学生的思想及行为都有较大改观。实践表明,由于分阶段目标融于国家及市级的大目标之中,放大目标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学校也取得了主动,德育功能大大提高。
第三,注重追踪决策和评估。从目标到实施再到结果这一过程中不可能没有矛盾,这就需要及时调整目标及按具体情况变更计划。江宁路小学独创的追踪决策在这方面有较好成效。该校在具体操作上,主要通过目标差分析及时提供反馈给有关人员,然后根据情况调整策略,进行追踪决策。与追踪决策相关的是跟踪笔记,一位班主任记有一本班级情况的“跟踪笔记”,对典型情况分别加以详细记录,然后根据记录找出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锲而不舍地做工作,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该校在德育流程管理的评估方面以经常性随时评估为特色。这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改进工作,提高德育效果。这种评估充分相信教工,以自我评估为主。这样使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客观上有利于教工的自我教育,使他们努力改进施教行为。如学校一个时期少先队小队活动不甚活跃,在评估中有的中队辅导员提到这一点,学校便参与一起研究。最终,辅导员们“拨开迷雾”,找到了小队活动的最佳活动点,使队员的小队活动又活跃起来,德育的目标也得以落实。
江小着重研究解决了学校流程管理中的三个本质问题。第一,揭示了学校流程管理的本质:他们认为“程”是基础,“流”是动态表现,而“序”才是流程的本质所在。因此,学校流程管理的本质要求在于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运行。第二,揭示了学校流程管理运动中的基本关系,即:学校管理运动的系统性关系、结构关系、层次性关系。第三,揭示了学校流程管理有序运行的机制,即:时序、空序、程序和秩序管理。至此,江小的学校流程管理模式基本建成,并延伸至学校美育等各个方面。
(三)实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流程管理的有序运行